主页

家庭教育的几个理念(转)

13年前 [12-08 19:25 周三]

家庭教育的几个理念

本文是在全国妇联召开的家庭教育论坛上的一个发言:

由于我的专业是研究犯罪心理问题,所以,我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其角度也较为特别,在大量的相关研究后我得出一个最简单的结论,即犯罪预防要从未成年人做起,而对未成年人的工作则须从家长们做起。

古人曰,人之初性本善,的确,绝大多数的家庭是健全的,温馨的;绝大多数的父母是爱孩子,教孩子的;绝大多数的孩子是懂事的,可爱的……。然而,仍有例外,北京曾发生一起四少年绑架杀人案。案件发生后,人们在震惊之余也在探讨他们犯罪的原因,结果发现,他们4个少年其父母双全;家庭经济情况良好,家中没有人有过不良前科;父母自称也一直在管教孩子,可是,孩子还是犯了罪……,这一实例说明,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需要智慧和技巧。需要探讨,需要学习,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许多经验可以给我们知识,但在家庭教育中,等父母有经验时,孩子已经长大,教育的机会已经错过。所以,我们要重视家庭教育的研究和相关知识的宣传。其中,家庭教育的理念极为重要。

第一: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滞后反应。任何生命都是过程,任何过程都有开始,生命发展是轨迹式,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人的成长大致有三个时期,即1-6岁,6-12岁,12-18岁。12-18岁时人已经进入青春期,其独立意识与逆反心态就决定了这一时期已经不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时期,所以,家教的最佳时期是12岁之前,即依恋期。在依恋期中,1-6岁又最为关键。由于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逻辑的进程,所以,人在成年时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往往源于未成年。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人在幼年最重要的需要之一是安全感,对一个幼小的孩子来说,熟悉的环境,亲切的伙伴比富有的房屋和汽车更容易让孩子形成阳光与健康的心理时,父母就不应该以自己的意志去生活。

第二:未成年人是被动的弱者,他的弱小和被动都决定他的一切是成人造成。

客观地讲,抚养人对被抚养者具有生命的决定权,物质的提供权,照顾的程度权,个性的决定权。如果替孩子问一问大人:“我”(孩子)是怎么来的?就可发现,“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我的脾气是带出来的,我的观念是唠叨来的,我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我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出来的……。即使孩子出走、自杀、犯罪,看似孩子的选择,却都是父母行为的反应或结果。

第三:家庭抚养不仅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

曾有一位父亲,自己勤奋努力地挣下了万贯家财,却突然发现十多年就长大了的儿子已经变得不可理喻,沉溺网络……,无奈之下,他找到一位少年问题专家,居然拍出十万元说:你帮我教育好我的儿子,我就给你十万元!笔者当时曾撰文告诉这位父亲,你错了,教育孩子是你父亲不可推缷的责任,更何况对人的心理教育是从情感开始的,而最基本的情感就是亲情。如果没有亲情就不可能形成人的基本情感反应,没有正常情感反应,一个人又如何会被教化?所以,给孩子挣钱的时间不如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给孩子存钱的努力不如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努力;找奶妈带孩子不如自己辛苦带孩子。这是家庭教育很重要的理念,即抚养与情感,情感与教育息息相关。

第四: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性格才真正决定命运。

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在浮躁与欲望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偏重于孩子的智力发展,似乎孩子的分数和所读的重点学校就决定孩子的起跑线,决定孩子的一生。这家庭教育认识中一种严重的偏差。智力、分数、学历虽然重要,但是,纵观人类历史,绝大多数的成功者、被人们敬佩与记住的人一定是有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他们有责任感,有同情心,有博爱,他们能自制,能付出,能够与人合作。而责任、自制、合作、付出等均为人的性格,不属于智力的范畴。二次大战时,一位集中营幸存的中学校长曾写给所有老师们一个请求,这也是所有家长们应该听到的话:“请帮助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可以制造出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心理变态狂,成绩优良却杀人不眨眼。读、写、算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时候才具有重要性。”

第五:家庭教育中对子女的爱护其前提是尊重,家长要知道儿童和生命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由于孩子的弱小,由于孩子需要引导,也就造成了一些家长的认识误区,他们认为自己有权替孩子作决定,自己有权决定孩子的全部生活。甚至将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头上,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心中。再如一些从不懂电脑和网络的成年人居然极力呼吁在孩子面前消灭网络。这种家庭教育背景下或这种成年人身边的孩子虽然衣食无忧却不快乐,许多孩子虽获得高学历却以自杀了却一切,每当此时,痛不欲生的父母都会问道“这是为了什么?”原因很简单,一个从小没有感受快乐的人怎么会有健康阳光的心态?一个从小没有被亲人或社会善待过的人怎么会温情地善待别人?一个从未体验过被尊重的感觉的孩子怎么会有自尊而自制?又怎么会尊重别人的权利和生命?既使我们成年人给予他们生命、给予他们成长中所需的物资……,“被给予者”仍有独立的人格,他们仍需要被尊重,需要平等地商量、理解和沟通。包括成年人在为未成年人的立法中都应坚持这一理念。所以,未成年人的问题取决于成年社会的努力程度。

第六:改变孩子行为须先改变大人的行为。

笔者认为,家庭教育的首要工作是“如何对家长们进行教育”,如何让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心理过程,如何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大人们能够有意识地主动发现自己的问题,先调整自己?能做到这几点,家庭教育才具有真正的价值。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b785f0100ck35.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