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接受 发现 陪伴 成长(张功领)

13年前 [11-25 23:00 周四]

接受 发现 陪伴 成长

-----------单亲家庭厌学孩子的个案指导

 

个案情况

     第一次妈妈介绍如下:

     明(化名),初二男孩。目前的状态是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积极性,成绩不理想,有厌学情绪;与人交往表现的不自信,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经常出现交流中的摩擦。

     明生活在单亲家庭。在三岁的时候,爸妈离婚了,随后有妈妈一人带着。在孩子小的时候,由于没有房子,一直和妈妈住在姥姥家。姥姥很疼爱孩子,但由于复杂的家庭环境和本身缺少教育知识,在教育孩子上抱怨指责多。离婚后,爸爸又再婚了,虽然和明还保持着联系,但感情淡薄,关系不亲密。

      在小学时,明学习成绩还可以,但不是很突出。因为调皮的原因,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升入初中后,成绩有所下降,没有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及时安慰、鼓励,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在同学的交往上选择了一些成绩不好、学习不认真的孩子。

     孩子还是比较懂事的,自己会做简单的饭,也会炒简单的菜,自理能力还是可以的;虽然有时候也会贪玩,玩游戏能够控制自己;能学着体谅妈妈,不去和其他孩子攀比。

孩子喜欢去奶奶家,在那里感觉到自由,还能受到表扬鼓励。

妈妈明白了孩子出现的问题主要跟家庭影响有关,意识到应该提高自身家庭教育素养,参加了家长学校学习;同时,妈妈对孩子的改变充满了坚定的信心。并积极想办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但第一次找的辅导老师只是对孩子一味说教,引起孩子的反感,没起到积极的作用。

 

案例分析

     家长介绍的孩子表现出的问题,很显然主要是复杂的家庭环境、不当的家庭教育以及错误的学校教育所造成的。再次验证了“孩子都是好孩子,不同的环境和教育使他们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三岁时,在孩子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期,爸妈离婚了,这很可能造成了孩子内心的安全感的缺失,并对周围世界的感知存在认识的误区。这在孩子不善于交际中的表现中能够看出来,不自信,不信他,言语表达的冲破就是这种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

     小时候在外婆家的生活也是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环境中。可以想象,离婚后的妈妈由于心情的不愉快很难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任务外婆可能没有意识或者没有能力去做,孩子的学习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在这种状况下孩子成绩还可以,表明孩子的智力因素是很好的。但由于非智力因素的锻炼与形成存在明显的欠缺,所以孩子在学校总是犯一些错误。如果老师这时候能给予孩子过多的关爱,或许是能改变的。但孩子从老师那里得到的却是频繁的批评指责,这对孩子无异是雪上加霜。

     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外在精神能量的缺失,升入初中后,随着学习课程的增加,难度的加大,孩子的学习肯定会逐渐下降的,这个时候孩子感到更多的是无助,无奈,继而厌学,喜欢和不学习的孩子在一起则是寻求一种心灵的安慰,实在是一种被逼无奈的心理防御。

     缺少父爱的影响和关怀是造成孩子缺少阳刚之气的原因之一。在单亲妈妈家庭中,男孩子在这方面表现比较明显,因为缺少了模仿的对象,缺少精神力量的支撑。弥补的办法一是让孩子多和成熟男性接触;再就是妈妈示弱,强化孩子担当起家庭男子汉的角色的意识。如果孩子生活的环境是女性强势,那就不利于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顽强的精神了,孩子会要么逆反,要么懦弱。

    孩子渴望鼓励,渴望温暖,这从孩子喜欢到奶奶家可以看出来。而学习成绩的下降,社会、学校、家庭对孩子评价的单一使孩子很难得到这种心理需求的满足。所以,我们应该感觉到,孩子的内心是苦的,再加上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人生第二次走向独立的高峰期,这个时候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使孩子感觉到的是迷茫、困惑。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看不到人生美好的愿景,体会不到自身的责任,也就自然没有学习的动力,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值得欣慰的是妈妈认识到了孩子的问题是环境和教育造成了,坚信孩子可以教育好的,并想通过自身育人素养的提高来改变孩子,同时还在寻求外界的帮助。可以看出妈妈的伟大,母爱的无私。相信伟大的母爱能产生无穷的能量,引领孩子走出困境。

但第一次向外求助失败的教训要吸取的,在以后的指导中要避开这一点,免得孩子有排斥心理。

 

指导方法与策略

    1、以重建孩子认知为切入点,帮孩子重新认识自我,认识周围世界,找到自信,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生活、学习环境。

2、调动多方力量,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给孩子施以影响,让孩子体会到温暖、关爱,逐步强大其内心,增强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

3、妈妈学会示弱,对孩子放手,在具体事情中让孩子接受锻炼,增加其责任感,激发其内在动力。

4、忽视孩子身上现存的不足之处,努力挖掘孩子潜能,让孩子感觉“我能行”。

5、降低对孩子期望,树立长期、不间断强化意识,包容孩子在改变过程中出现的反复。

 

指导步骤与措施

 第一阶段  指导建议

  1、妈妈要接纳孩子目前的一切现状,控制自己的情绪,忽视孩子的缺点,努力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真诚的予以肯定和强化。“不聋不瞎,不配当家。”关注缺点,缺点就强大;关注优点,优点就扩大。

  2、孩子目前对学习是反感的,在家庭中尽量避免讨论孩子的学习。要知道,学习不是很短的时间内能提上去了,讨论学习等于接孩子短处,会触痛他的伤痛。等孩子认识强大了,学习进步就变成自然而然的事了。

   3、利用孩子董事、能体谅妈妈的优点,家中孩子能做的事尽量让孩子去做,让其建立自己就是家中的男子汉的意识。

   4、让孩子爸爸参与孩子的教育,打个电话,吃顿饭,写封信,让孩子体验到爸爸在关爱着他,鼓励孩子自己去战胜困难。

   5、妈妈要给孩子老师多交流,请求老师包容孩子的错误,肯定孩子的进步,至少不要再打击孩子,给孩子一个机会,给孩子一段时间。

   6、指导师以“爱心”老师的身份和孩子聊天,重建孩子的认知体系。建议每周一次,连续一个月,以后逐渐加长周期。

  

      具体实施

1、三天后,在妈妈的引导下,孩子愿意与指导师QQ聊天。通过聊天,指导师发现孩子个性很强,逆向思维突出,回答指导师问题总是从反向思考,指导师发现家长反映的孩子的逆反其实是孩子思维的一个长处,但正因为这一点孩子不被老师、同学和家长接受,给人的感觉是不善于表达交流。针对孩子的这一表现,指导师运用实例及时予以肯定,孩子和指导师的谈话虽然还不是很畅通,但有了明显的好转,敌对性情没有了。接下来的两次交流效果越来越好,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表示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换位思考老师对自己态度不好是自己太淘气了,自己要主动和老师搞好关系。

2、经过和指导师的几次交流,妈妈能够认识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最重要的,对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的焦虑情绪没有了,并能认识到孩子的逆向思维特点是孩子的一个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了。为了引导孩子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这位妈妈很突出表现是每晚利用孩子睡前的时间给孩子一些好的文章,共享幸福亲子幸福时刻。这样既拉近了母子关系,给孩子以心灵的慰藉,又让孩子领悟了书籍的魅力。

随后妈妈和老师进行了几次沟通。老师虽然对妈妈提出的能不能让孩子少写点作业的要求不能完全接受,但也表示支持孩子的改变,可以对孩子放开一点,以鼓励为主。

3、妈妈找到一篇文章《孩子成长的路上不能没有你》寄给孩子的爸爸,让孩子爸爸找机会给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爸爸一直在关注着他,给以其精神的力量。孩子爸爸很高兴,几次给孩子打电话、QQ聊天。据妈妈反映,虽然孩子对爸爸表面感情淡薄,但交流后还是有很好的效果。

 4、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整,孩子精神状态有了明显的改变。以前做作业是很痛苦的事,敷衍潦草,没有什么效果,现在虽然孩子很难独立完成,但态度认真多了。也更能体谅妈妈,主动做家务。在学校,老师反映自觉听课的时间多了。有一次,因积极参加小组交流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指导感悟

当我们抱怨孩子的缺点时,如果能静下心来,换个觉度去观察,很可能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突破的契机,孩子的缺点也许就是孩子的长处所在。教育者往往以自己的标准去投射评价孩子,这实际上是忽视孩子独立个体存在的表现,是不尊重孩子的行为。一旦以接纳的心态面对孩子,就能找到突破口。

孩子的逆反、不配合是孩子内心的一个真实反映,我们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分析这背后的原因,找到孩子真正的需求,满足心理的需求,逆反,不配合就会自动消失。

 

第二阶段指导步骤和措施

 

1、    巩固第一阶段成果,老师、家长要发现孩子的细微变化,多鼓励,逐步建立自信。

2、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很可能会有挫败感,家长要引导孩子采取合理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正确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失败,能自己从失败中走出来。

3、利用孩子建立起的对读书的兴趣,多进行亲子共读活动,在读书中强大孩子的内心,逐步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优化认知模式。孩子自身强大了,就会自觉主动的树立责任感,激发起学习的热情。

4、指导师利用和孩子建立起的信任关系,充当起导师的角色,不定期给孩子指导和鼓励。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