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家庭教育需要两只眼睛全睁开

13年前 [08-29 01:12 周日]



  呵呵,看看这是什么?猫头鹰嘛!不,这可是在睡觉的猫头鹰.看仔细哟,它的一只眼闭着呢,猫头鹰睡觉时就会是这个样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之所以把睡觉的猫头鹰的图片放在这里,我是想说,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与孩子进行沟通时也跟猫头鹰似的存在着闭着一只眼睛的问题。

 

营地结束之后,我与家长朋友交流过程中,被大家问到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回到家后我应该怎样跟孩子沟通?我知道认可孩子、表扬孩子很重要,可是他(她)做得真的很不好,我怎么认可他(她),表扬他(她)呀?他每次某某学科考试只有三十几分,作业也不做,我怎么表扬?……

 

每每遇到这种问题,我都会有很强的无力感,不是我无法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而是感到我的回答无法让许多家长理解,或是家长朋友理解了,操作起来也会心中有结。这个结就打在中国基础教育中没有好好地教授唯心主义这一点上。由于大家对唯心主义认知上的过度偏颇,会让家长与孩子在沟通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扰。我这么说可能会让许多家长朋友不太明白,或是不能理解。在我们所受过的教育中,从来都告诉学生们,唯心主义是错误的。为什么猫猫在这里却为唯心主义说好话,把这种错误的内容教给家长,不就是让家长朋友学会无中生有,自欺欺人么!还说什么教给家长这一内容可以帮助家长与孩子进行沟通。可是问题确实没有大家想得那么简单。

 

我在《对立了就要分出“对”与“错”?》里曾写过这样一段话:“从百度百科中查到:唯物主义:以为物质决定意识,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一,是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并明确地说:唯物主义的反意词是:唯心主义。”

 

在该文中还谈论道:无论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必要工具,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跟泥瓦匠的工具中有泥刀、西餐面点师的工具里有面包刀一样。虽然在形态上一厚一薄,一短一长,一粗一精,一脏一净……,但它们的实质却是一样的,都是工具只是适用的对像不同,对于使用者而言,哪个好使,哪个适合就用哪个,而不是机械地遵循过去师长们所谓的教导,只会使老师教给我们的唯物主义工具,却不会使用,或是有意抛弃唯心主义这一工具。

 

……

 

在我的博文中,谈到这一内容,算得上是旧话重提,其必要性在于,家庭教育需要一定的唯心主义,需要会运用好唯心主义这个工具。只有这样,教育孩子时,家长的可操作空间才会比较充裕。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朋友一般都会选用唯物的观点看待孩子的成绩,多少分儿就是多少分儿,这绝对是客观的。在这种情况下,我相信无论哪位家长都很难说自己的孩子某门功课考试,在一百分为满分的情况下,得了三十几分是个好成绩。也许有家长不认同,会说,我们学的可不只是唯物主义,我们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把这个成绩辩证着看也可以认为成好成绩。

 

那我要说,既然说的是唯物主义,无论怎么辩证,都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唯物性,也就是在唯物的基础上才有辩证的可能,如果在孩子身上找不到这种唯物的基础,家长也绝对没有瞎变的道理。如果这个孩子不是从来没有学过这门学科;也不是生病掉了课;也不是因为父母双方突然离异受到了心灵的打击;等等,什么原因都没找到。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如何称赞自己孩子考出的三十多分是个好成绩呢?

 

就算哪位家长朋友有着绝对魄力,真的称赞了自己的孩子考出的三十多分是个好成绩。我想孩子也很难这样认同。具体的分数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孩子又不缺心眼儿,他(她)哪里会不知道多少分儿是个好成绩,多少分儿是个糟透了的成绩呢!曾经有一位学生,他的生物课期中考试得了十九分,我问他:如果你的老师对你说:这个成绩考得很棒,你会怎么想?他当时恶狠狠地对我说:她讽刺我!我想如果家长面对孩子考出的过低分还满意地表扬他(她),孩子从心底绝不会认同这份廉价的表扬,有的还会认为这是有意伤害。这种情况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也会越来越明显!

 

这种情况下,我认为用唯心主义的办法与孩子沟通会更容易一些。要说明这个问题,我还是举个例子比较容易理解些:几个人一起吃同一个西瓜,因为每个人对甜度的喜好差异,虽然在客观上西瓜的甜度是一定的,但每个人对这个西瓜的感觉却不一样,有人认为这瓜太甜了,有人认为这瓜不够甜,还有人认为这瓜的甜度刚刚好。西瓜是同一个西瓜,甜度可以客观检测出来,得出标准值,在这种情况下,请问这些评论中谁对,谁错呢?其实谁都没错,都是对的,因为感觉不同嘛。

 

面对孩子成绩这个“西瓜”每个孩子对它会有不同的感受,作为家长,重要的不是去强调那个客观的分数,而应该沟通在这个分数面前孩子的感受。请记住,这个感受是自己孩子专有的,是唯心的,也是正确的。只有这样才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感受得到了父母的理解与尊重,这种表面具有唯心主义特点的交流,会很快帮助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

 

如果家长一味地抱着分数这个客观事实不放,跟孩子交流时一遍一遍地摆事实讲道理,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是焦虑、压力与伤害,因为他们的个人感受在这些事实面前没有得到尊重与重视。这个过程如果用吃西瓜的例子来展开就会变成:家长拿着西瓜的客观糖度值,一遍遍地让孩子看这个数据,并对孩子说:吃太甜了不好,对身体有害,你看这糖度已经够高了,你怎么可以说这个西瓜不甜呢?或者对孩子说:看看,看看,这个西瓜的糖度值一点儿也不高,怎么会太甜呢?非说这个西瓜太甜了是你的问题!等等,如果那个被说服的对像是你,你会如何想这个问题?别人我不知道,我自己的感受是,如果别人用这种办法跟我说,让我否定自己的感受,我会很受伤!

 

面对孩子考出来的成绩,我以为还是从认同孩子个体感受入手为好,这样才能保证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渠道畅通,这种认同,没有什么客观标准存在。如果硬说有,这个标准就在孩子的心里,每个孩子,每个孩子对这种标准的评判都有所不同,都属于个人色彩,无统一标准可言。只有看到这点,尊重孩子们内在的、属于他们自己的感受,运用好唯心主义这个认识孩子的工具,才能使家长朋友们进行家庭教育时可以睁开双眼,不再是一只独眼睡觉的猫头鹰!

 

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会有适合运用唯心主义的空间,唯心主义是人们用来认识自己意识层面的工具,人在意识层面的差异性,以及自主意识的存在,使唯心主义不可避免地、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我以为好好学习它,运用好它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看看,睁着一双大眼睛多精神,多漂亮,这才是头脑清醒,行为敏捷的猫头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7c2320100ldiv.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