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家长自我学习成长中的“角色心情转换”(转)

13年前 [09-15 10:05 周三]
 家长自我学习成长中的“角色心情转换”

 文/之韵指导师

QQ:594836346

 

一、角色心情由来

    在长期的家庭教育实践中,我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家长,家长们大都是为家庭教育问题而来。每次听着家长们的倾诉,我都会仔细观察家长,为什么呢?因为我在做一种家庭教育现象观察,就是关注来咨询家长的心情类别。经过汇总和归类后,发现咨询的家长在自我学习成长过程中有五个角色心情的转换。

 

二、角色心情转换之一:从迷茫到喜悦

    初涉家庭教育,每个家长都迷茫满满,经常会听到一些来咨询时唠叨:

   “我的孩子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的,我花了这么多精力为什么孩子还是这样不听话?”

   “孩子教育真是难,弄得我焦头烂额的,不知问题出在哪了?”

   “为什么我看别的家长教育孩子都好轻松,我那讨债鬼横竖教育不好呢!”

……

    带着对家庭教育问题的迷茫,家长们多方寻找,多方咨询,最后来到七彩阳光家庭教育群,在专业指导师的解答下众多疑惑终于破解开来。

    恍然大悟的家长终于发现:原来孩子身上发生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家长自己身上的问题。发现的惊喜不亚于哥伦布发现一个新大陆,先前为孩子身上的问题苦恼、伤心、失望的情绪一下子烟消云散了,因为终于找到问题根源了。欣喜之余,家长们便将所学应用在孩子身上,初试成功,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一时期家长兴奋,孩子新鲜,比如一直对孩子批评指责的家长突然对孩子加以表扬了,孩子家长都有了久违的轻松的笑容。这时的家长处于喜悦兴奋状态,我管它叫“兴奋期。

 

三、角色心情转换之二:从喜悦到迷茫

    绝大部分家长在尝到咨询和实践的甜头后,便不断地就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向指导师咨询。然而,部分家长突然发现新的问题——近来所学的教育方法开始失效了,此时“迷茫期”突然降临。细分析后发现,家长此时不再去保持兴奋期的“忍”,不再能用胸怀去包容孩子,孩子也适应了家长的最初变化,开始不吃家长那一套。

    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不难发现,孩子此时已经识穿了家长的表面功夫,发觉家长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目的就是让自己“听话”。

比如:孩子撒谎,妈妈开始改变原有打骂心态:

    “孩子,只要你告诉妈妈实话,妈妈保证不打你!” 

    “是的,妈妈,这是我做的!”---妈妈果然没有打孩子

     过了两天---“还不承认,上次就是你,你以为你不说,我就不知道了,今天我非打你不可!”

     结果,上次家长的努力也白费了,妈妈又露出本来的面目,反而让孩子觉得家长不可信赖。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家长最初的喜悦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并没有静下心来学习家庭教育的真谛。请想,一切浮于表面,忽略了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怎能去不断修炼、不断揣摩家庭教育的真正内涵呢?

    此时,家长开始出现二极分化,一部份家长开始埋怨,认为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方法忽悠人,不能长期管用;还有一部份智慧的家长开始思索其中的道理,着手反思、学习、思考、实践、总结、提升,开始去自己努力获得“渔”,而不是一味接受“鱼”。

    因为学习的迷茫,心情又一次滑入迷茫的状态,但这次的迷茫与第一次的迷茫有着本质的不同,心中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不断结合指导师的理念引导,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着寻求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又开始返回到迷茫的状态,进入了“沉寂期”。

 

四、角色心情转换之三:从迷茫到焦虑

   沉寂期的家长往往会非常痛苦,很多人会在反思与后悔中饱尝以往由于缺乏家庭教育知识而累积在孩子身上的“累累硕果”,找到原因后会非常焦虑,一是焦虑于自己已经错过了孩子教育的最佳时期,在回忆反思中责怪自己,“悔”字当头。二是焦虑于时间的飞逝,看着孩子在一天天长大,而自己的教子能力不能一下子得到提升,不能像指导师那样运筹帷幄,对于孩子出现的问题自己还是不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去引导,两种焦虑感让家长倍感矛盾与彷徨。

    在指导师帮助家长做观念的更新与转变时,常听一些家长感叹:

   “我知道你的方法是对的,但是要等我把观念转变过来太慢了,孩子已经出现这么多状况,我不能再等啊,我不能不管啊,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身上有这么多的问题.....”

   “我不能放手,一放手后果不堪设想,我还是先这样吧.”

    家长痛苦焦虑的心情明显易见,明明知道指导师的引导是正确的,但就是不肯接受,因为知道自己观念转变的难和痛,想一下子跃过这个环节,只想运用指导师的方法超近路来改变现状。

   试想观念决定心态,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指导,急功近利,怎么能有好的心态呢?没有好的心态又怎能实施好的方法呢?此时家长的心情步入了“焦虑期”。

 

五、角色心情转换四:从焦虑到醒悟

    进入焦虑期的家长经过“固守已有的老观念,尝试用新方法”效果不明显后,有了新的变化,开始充分意识到如果自己不作观念上的根本转变,是不可能有能力去引导好孩子的。

    此时的家长幡然醒悟,真正转变角色开始做一个习“渔者,开始和过去的自己作斗争,去勇敢承担,经历改变的痛。深深明白如果没有空杯心态和反思改变还会是原来的自己。 

  “学习感悟、摸索总结、耐心执着、勇于承担”的信念是走出这个时期的良药,这个时期对家长来说是一次彻底的考验。

 

六、角度心情转换之五:从醒悟到开朗

    经历醒悟期的家长会有“脱胎换骨”的感觉,深切感受到“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感觉到观念的彻底转变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此时的家长面对家庭教育不再是手足无措,遇到事情会分析问题的本质,会很快找到问题的症结,找到解决的问题的方法。自己不但有一定的家庭教育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别人,已经不再是那个控制不住自己情绪,以自我感觉为中心的“权威人物”,此时的心情是豁然开朗的,家庭教育能力也提高到了一个高度,这个时期如果结合大量的实践体验,会从“广、深、精”的高度使自己更上一层楼。

    角色心情的五次转换,需要我们家长在长期的家庭教育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和实践,同时还要看到,这是家长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过程。家长如果不加强学习,你就会发现孩子和自己所期盼的越走越远。希望“角色心情的转换”一文能给“未经考核,顺利成章当上家长的父母们”在自我学习成长上道路上开启一扇智慧的大门,不要让自己的迷失于学习的道路上。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