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幼儿任性原因分析与对策

14年前 [04-08 12:41 周三]

幼儿任性原因分析与对策

一提到任性可能家长感到头疼,这真是一件令人心烦的事情。互动:您孩子小的时候有过任性的表现吗?

我在我班曾做过一此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项是:家庭教育中您最大的困惑是什么?从反馈回来的信息看,大部分家长提到了孩子的任性问题:到商店乱要东西、不听话,我行我素、为某件事情哭个不停让人难以招架、不满足会打滚、耍赖、发脾气、摔东西等等行为,这些行为令家长束手无策。

我做幼儿教师16年了,孩子的任性现象可以说每天都能看到、听到。家长会经常看到或感受到这样一幕幕的场景:                                           
  A:下午接孩子离园时,天气突然变冷,妈妈拿衣服想给孩子穿上,但是爱美的女儿死活也不愿意穿,一个要穿,一个不愿意穿,僵持半小时,妈妈生气,孩子哭闹,最后也没穿上衣服。

B:幼儿园门口的小商小贩成了孩子乐意光顾的地方,离园高峰时,孩子争相涌向小摊,吵着要这要那,满足了的高兴离去,不满足的又哭又闹,甚至就地打滚,家长无奈乖乖就范。

C:在商店里,孩子不停地要这或那,家长又不想买,于是大哭大闹,不肯离开,把家长搞得精疲力尽而仍不罢休,这时家长要么对孩子大打出手,要么为了面子心软满足了孩子的无理要求。
 D:在亲朋好友的聚会中,孩子们为了一个共同喜欢的物品,争来抢去,互不相让,最后还打了起来。
 
 E:孩子吃饭挑食,父母本想好好地教育孩子,不想奶奶出来护驾,自己的宝贝孙子不能受丁点儿的委屈,这菜不吃,奶奶重做别的菜。孩子嘴里一“哼”,然后歪着头斜眼看着父母,那架势像与父母挑衅。

幼儿任性的原因:

幼儿的生理心理发育不完善

从幼儿生理发展上说,幼儿由于大脑皮层的抑制机能还不成熟,表现出很大的冲动性,随着年龄增长,大脑机制不断完善,儿童才学会控制自己。幼儿皮层兴奋机能相对于抑制机能而言占有很大的优势,所以幼儿更多的表现为冲动性,自我控制能力较抵。

孩子进入各种敏感期阶段

孩子的任性行为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我想问问家长,您了解您的孩子吗?有的家长可能会说:自己的孩子哪有不了解的。您有没有分析过孩子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什么?美国心理学家威廉·科克的研究表明:幼儿任性是一种心理需求的表现。宝贝们离开襁褓,大脑迅速发育,渐渐地学会思考了,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成就,可是对父母来说也意味着另外一种结果,宝贝们到了2—3岁情绪发生了巨大的的变化,突然变得脾气大、性格倔强,每件事情都得依照他的想法和意图去做,否则就大发脾气、嚎啕大哭,看到自己的孩子掉眼泪,很多家长是既心疼又心烦,同时也非常的困惑,我的宝贝究竟是怎么了?我们家长常常给孩子带上任性的帽子。这时候正是孩子进入了各种敏感期。我们总是观察到孩子在几周或几个月之内重复做某类事情,每天都重复进行,而对别的事情都不感兴趣,用一句形象的话说,好像一个探照灯一样,集中的照射在一个事物上,重复进行,我们把这种状态,称为儿童的某个敏感期。敏感期是20世纪国际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在1936年提出来的概念,通过这个科学的发展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孩子,了解童年的秘密。孩子的生命一天天饱满和充实,他们的生命正经历一个敏感期又一个敏感期,家长如果把握好敏感期就等于把握了孩子未来的成长。

家长的教养方式让孩子产生任性

1、家长的溺爱

中国家长的大包大揽,一手包办的做法,让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孩子养成了事事依赖他人、没有主动性、动手能力差的特点。皮亚杰说过:人是从动作开始学习的。人要聪明,就要让他动手,0—6岁的孩子,学习的方法就是让他动起来,现实是,很多的家长给了孩子无尽的爱,唯独没有给孩子做家务的权利。家长无私的“爱”困住了孩子的手脚,没有给孩子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机会,孩子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妈妈的精心呵护下渐渐的丧失了。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曾告诫过那些溺爱孩子的父母们,不要因为爱,包办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不要因为爱,满足孩子所有的愿望和要求

实际上,是家长把孩子屏蔽了,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孩子不能在探索、经历、感受、犯错或是成功中体验,就没有办法进行调整,孩子的自我调节系统得不到良好的发展,碰到一件事情不顺就僵在那了,这就是执拗。

2重智力轻情商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当有人问起我国一些优秀企业的老总当代大学毕业生最缺乏什么时,他们的答案惊人地一致:缺乏情商。有的家长说:这和培养孩子有什么关系!我认为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将来考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也有的家长说:我认为孩子一出生开发智商更重要,因为错过了孩子最佳的智力开发期就很难补救了,而情商是孩子稍大以后的事,可以慢慢来。这里,家长是用社会功利价值的要求打断了情商的成长,把情感、道德、意志品质和交际沟通能力抛诸脑后,或是罐子煮粥一样混沌驳杂,根本谈不上培养。

在人人注重智力开发的今天,知识技能已经不是最高的竟争力,我们的孩子将来靠什么在竞争的社会争得一席之地?那就是情商。有研究发现,成功80%来自情商,20%来自智商 一个情商高的孩子,懂得自动自发,自动做事、自动读书、自动做功课……因此,就算他的智商不比别人高,但成绩也可以比别人好。

3家长的言而无信

言而无信是爸爸妈妈们最易忽略也是最常犯的一种错误,宝宝乖乖听老师的话,妈妈接你时给你买冰激凌,下午离园时,听话的宝宝却没有等到他盼了一天的冰激凌;宝宝好好画画,星期天爸爸带你去动物园玩,可到了星期天,认真画画的宝宝却没能去动物园……爸爸妈妈们可能早把这些随口的许诺抛之脑后了。哪里想到,孩子是最认真的,家长言而无信,向孩子承诺了的事不兑现,孩子就会失望和委屈,常会用哭闹来发泄这种不满的情绪,最后家长不得不妥协,时间长了,孩子摸准了父母的脾气,每次如法制炮,也就是说,孩子的不良行为,在家长的言而无信中得到间歇性强化,最后父母也不明白,在教育孩子上为什么没有招了?

孩子不成形,必先有家长不成器;孩子没规矩,来自家长随心所欲。

4家长自身修养

家长的情绪好了,怎么看孩子都顺眼,如果家长情绪不好,孩子就倒霉了,孩子成了家长的出气筒。有的家长在孩子面前说一不二,表现出了至高无上的权利,不能与孩子平等交流、沟通,要求孩子的事情必须马上做到。比如说,孩子正在看动画片,父母一声“吃饭了”,孩子必须马上过来,不过来就不是好孩子,训斥、讽刺、唠叨扑面而来。想想看,到底是谁在任性?我们经常说孩子任性,其实父母有时比孩子还要任性,我让你过来你就得过来。反过来,如果是您自己在看一个最喜欢的电视剧的时候,您会怎么样呢?您一定会调整您吃饭的时间,想出各种办法来,别人让您过来您一定不愿意过来,过来了也一定是很不高兴的。所以,我们要和孩子平等交流,合理安排。

父母任性,其结果往往是和孩子形成对抗的;而家长的任性,实际上就是不能接纳孩子,心中只有自己的世界,不知孩子的世界,更无法进入孩子的世界。

5隔代教养

一方面,隔代教养有天然的优势,祖辈对孩子有爱心,有经验、有时间;另一方面,隔代教养也暴露出了种种问题,存在着很多弊端。祖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加上知识面狭窄、对儿童的无限溺爱,一切以孩子为中心,把孩子惯得浑身都是毛病……
6
外界环境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进而模仿,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家庭里或亲友当中有人任性,孩子曾不止一次亲眼看到任性的表现,而且可能得到了不错的结果。于是孩子就会模仿,学着表现任性。比如,许多亲友一起庆祝节日或外出旅游,其中有一个孩子在大人面前有任性的行为,而孩子的家长不但没有教育他,反而迁就他,满足他的某种要求。这对其他孩子起了一个反面教的作用。学龄前幼儿辨别是非能力较差,遇到适合的机会,就会模仿他的样子。

任性对孩子健康成长是有害的。如果干什么都由着自己的性子,没有任何约束,性格就会朝着不良的方向发展,就会失去控制自己的能力,越发不冷静、爱发脾气。任性成了孩子要挟大人来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手段和法宝。要想让孩子改掉任性的坏习惯,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对策:

1分析孩子的要求

首先家长要尊重孩子,当孩子出现要求行为时,家长要分析是否合理,对于孩子的一些不合理的要求,家长态度要坚,要敢于说,同时还要对孩子讲明适当的理由,让孩子心悦诚服的接受拒绝。  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坏的习惯;是合理的请求一定要满足孩子。即使是合理的请求也不能要啥立马给他啥,要延迟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北京市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王宝祥忠告家长:“除了大小便之类特别紧急重要的事情外,一般可以找个理由,等上一段时间再满足他;可别小看了这种‘延迟训练’,它对磨炼孩子的耐性,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人际关系和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2提前打预防针
孩子任性发作一般是有规律可循的,当预计孩子可能因某种情况任性时,要提前打好预防针。

3家长教育观点要一致

如果一方教育,一方袒护,孩子容易钻空子,无所适从,更滋长幼儿的任性。

4、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父母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改变孩子的任性行为。

5、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现在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到溺爱,又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容易形成孤僻、执拗的性格,因此,家长要多为孩子创造条件,鼓励孩子走出高楼,让孩子多和同龄人交往,在和小伙伴交往的过程中,孩子没道理要求别人事事顺着自己,对别人任性耍脾气的结果可能就是没人理了。孩子慢慢会因此意识到任性的坏处,并且在和同龄人交往中改变任性的坏毛病。

6榜样暗示法

当孩子出现任性行为时,家长利用电影、电视或故事里的具体形象、具体人物、行为讲给孩子听,让孩子从中受到暗示,从而得到启发和教育。父母要以身作则。不希望孩子做的事,自己首先不要做,身教重于言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7抓住时机,及时鼓励

8、实行短时间冷处理

面对孩子的死缠烂打,家长有时真的很无奈,这是跟他讲道理是不管用的,家长暂时离开孩子,冷落她一会儿,效果会出现转机。

9、创设适宜环境进行疏导。

给孩子自由画画、玩积木的空间,让孩子充分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鼓励,这既是一种心理疏导,又是一种注意力转移的方法。给与孩子合理的生活自主空间,不过度干涉孩子的事情,引导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在有约束的自由空间中做自己真正的主人。

   总之,幼儿的任性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纠正它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作为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做到细致耐心的工作,为孩子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滋养人的空间,持之以恒,讲究方法,能帮助幼儿改掉任性的习惯,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