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如何帮助输不起的孩子正确面对得失?

14年前 [12-05 22:15 周六]

如何帮助输不起的孩子正确面对得失? 

                          文/余愉

[咨询案例]

小明是个得失心很重的小孩。读小学后,参加竞争性的考试和比赛的机会更多,成绩如果不错,他回家后就欢天喜地,但万一没有达成目标,就会闷闷不乐,有时还会发脾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他?

[专家解答] 孩子为什么患得患失?

身为父母,都很希望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一帆风顺,快乐地长大。但是,孩子终究会面对人生的高低潮,体验到失败、错误的挫折。当孩子得意或沮丧时,我们当然也会跟着高兴或难过,有时候甚至还会因为无法接受孩子的失败而为之气结。不过,父母若只是随着孩子的情绪起舞,这对孩子可是一点帮助都没有,情绪反应过度的父母,甚至可能加深孩子患得患失的心理,影响孩子将来的人格发展。为了帮助孩子面对得失,我们不妨先了解究竟孩子是怎么看待得失的。

一、情感取向的因素
一般来说,大人看得失往往是“目标取向”,达到目标便是“得”,没有得到便认为是

“失”。而孩子看得失却是“情感取向”,他并不在意是否得到什么,他在乎的是父母和老师“是否喜欢他”。如果他觉得大人会因为他“有所得”而喜欢他,或因为他“有所失”而生他的气,他可能就会为了讨大人欢喜而在意得失。
例如:妈妈只是随口问孩子“你今天怎么没有得奖啊?”孩子收到的信息却可能是“妈妈希望我得奖,我应该多得奖,妈妈才会喜欢我。”这种得失观念,是由于孩子重视“人、我的关系”,为了赢得父母或老师的赞赏和肯定而产生的。

一、父母的价值观因素

孩子加入群体后,会从与人的互动中学习比较和竞争,这时,孩子虽然会有好坏和高

下的概念,但却不会太在意。但是,如果父母把自己对得失的价值观加在孩子的身上,一再的强调唯有“得”才是光荣,“失”是羞耻的话,就可能使孩子在意得失,希望自己一定要是“最好的”“第一的”,一旦失败了,父母的错误价值观就会如同“紧箍咒”般,让孩子自责而且觉得万分难受。

[专家建议] 哪些方法可以协助孩子以平常心看待得失?

一、修正错误的得失观念
首先,父母在引导孩子面对得失、挫折之前,必须先审视自己看待得失的态度是否恰当。

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唯有父母把眼光放远,不将一时的得失视为绝对的结果,就比较不会因为太在意得失而把自己的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导致孩子的患得患失心理。
例如:孩子一回家,父母就检查他的作业,紧张地问孩子:“你今天为什么没有得‘优’?是不是做错什么事?”像这种在意得失的态度,只会引导孩子拿得失作为衡量自己的唯一标准,一旦遇到挫折就认定自己是失败的,是不值得父母喜爱的。

二、培养重视过程的心态
“得”与“失”都是成长的必要经验,对孩子有着正面且重要的意义。因此,建议父母

在鼓励孩子争取荣誉时,重点放在努力的过程,而不只是结果。父母若能培养孩子在过程中“努力、尽力、专注的投入并完成工作的“态度”,欣赏他在过程中所作的努力,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达到特定的目标,这样的引导过程,将会让孩子更乐于挑战新事物,且能产生无畏惧余挫败的勇气!

三、安抚挫败的情绪
若要抚平孩子的情绪,父母们不妨先接受孩子的情绪宣泄,然后再以同理心安慰他:“如

果是妈妈遇到这种情形,也会很难过,但我们不能一直这样伤心下去啊!虽然这件事你做得不够好,但并不代表你没有能力或永远做不好。而且,不管你有没有得奖,你永远都是妈妈最爱的孩子!”亲亲孩子并抱抱他,讲个自己的经验故事给他听,或带他做些他喜欢的活动。让孩子从父母温暖的态度中感受到:“不论我的表现如何,爸妈都一样爱我!”

四、倾听与理性的分析
父母在疏导孩子的情绪之前,一定要先仔细的倾听孩子说的话,了解孩子对得失的感受

程度。如果孩子只是随口说说,父母当个好听众即可,不必特别去强调他。但万一孩子表现得非常在意,父母除了积极给与安慰之外,还得理性的分析状况,让孩子了解:“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他想要的,最好只有一个,别人可能比你更努力,表现更好,何况,有些你的优点,别人也没有啊!”如果孩子因为老是没有获得奖励而有自卑的倾向,父母可以和老师联系,看看孩子在学习或行为表现上,是否确实有需要帮助的地方,也不妨问问老师得奖的具体表现该是什么,让孩子有清楚的目标可以努力。

一、引导孩子重新肯定自己

积极引导孩子从失败的经验中重新肯定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信心重建工作。建议父母

在生活中多和孩子接触,客观评估他的能力,然后针对他所擅长的,尽量给他机会发挥。让孩子经由实际的工作学会欣赏自己。此外,请不要吝于说出你欣赏他的行为、以他为荣的心意。对孩子而言,你发自内心的夸奖,足以激励、持续他的好行为。但是,赞美的话要说得清楚、具体,让孩子确实知道他的哪种行为受到称赞。例如:“你今天主动帮妈妈摆好碗筷,表现得很棒哦!”

“望子成龙”虽然是父母的心愿,可是,这份深深的期许,经常让我们忘了孩子的年幼与脆弱,而加诸了许多的学习压力在孩子身上,甚至阻断了孩子的学习乐趣。建议你:以平常心来看待孩子的表现,避免以一时的结果或仅专注在学业成绩上来论断孩子的成败;在日常生活中,尽量给孩子机会去尝试,丰富孩子的经验;当他需要时,给他鼓励和关心。当孩子拥有了我们的了解与引导,再透过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他会逐渐发现自己的优点,学会肯定自己,也就不再那么容易患得患失了。

 
孙倩5-哈尔滨(82931310)  22:04:53
我儿子现在3岁半,就是处在完美敏感期,就是这样的,但是经过我使用这种办法,现在好多了,在他输的时候,都会说:“我下次一定要努力得第一名”,当然这需要时间和智慧去培养孩子的抗挫折感
赵宝顺濮阳(348291255)  22:09:04
谢谢孙老师和醉梅老师!
醉梅老师(290767713)  22:09:48
还有一个是玩输的游戏的
醉梅老师(290767713)  22:10:38
赢得起,也输得起(醉梅)
 
 

周末晚上,丈夫说儿子和他下象棋下到深夜12点。
“这么晚,你让他了吗?”
“没有,我一点也不让呢。”
“那他会不高兴吗?”
当我听说儿子没有不高兴,而且下输后缠着丈夫下、直到下赢为止时,我不禁开心起来:“对,就要像我一样,要有一种不服输的坚韧精神!总算象个男子汉啦!”我高兴得象孩子似的直拍手。为什么我这么高兴呢?这还得从六年前说起。
那时他还上幼儿园大班。我想通过下棋培养他不服输、敢于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的品质,以便让他把这种品质迁移到今后的学习上。然而,他下赢了就高兴,下输了就生气,简直无法把“战斗”进行到底。当初引他下棋,目的是先培养这方面兴趣。所以为了不打击他的积极性,我通常是故意输给他,而且还不断表扬他:“你真厉害呀,我怎么又输啦?”儿子赢了棋当然高兴得手舞足蹈,得意洋洋,并要求继续下。就这样通过输给他的方式保持下棋兴趣。然而时间久了,他竟不能接受失败的结果。记得有一次,儿子输了,脸色大变,大发一通脾气,大哭大闹,我说了他几句,他最后把棋盘都掀掉了,气得我狠狠地教训了一番,说了一大串“胜败乃兵家常事,哪有只赢不输的……”等道理,他显然听不进去,最后两人不欢而散。以后一提到下棋儿子就回避。
过后我反思了一番:这个年龄的孩子,事事都喜赢而不喜输,很看重赢这个结果。孩子喜欢争强好胜,事事争第一,这本是好事。然而,只赢不输,只要顺境不要逆境,经不起挫折,承受不了失败,太计较得失,太看重荣誉也不是好事。加之下棋时我长期谦让他,他已变得输不起了。如此经不起挫折和打击,将来在生活、学习方面也这样,这怎么行?这已违背我当初让他下棋的本意了。不行,我得想个办法好好治治他这输不起的“病根”。
接下来有一天,我又“引诱”他下棋。“航航,我们这样玩吧,我们不玩赢棋,只玩输棋好不好?”儿子眼睛一亮,听了很新鲜,问我怎么玩输棋。我拿出十张扑克,说了规则:“你五张我五张,谁下输了谁就得到对方的扑克。谁把对方手中的五张牌赚光了,就得到一颗红五星,没有红五星的人就要给得红五星的人讲故事,有几颗红五星就讲几个故事。”因为他每天缠我讲故事,我就采用这种奖励方式。儿子听了欣然同意。这下可好,我再也不用让他了,他呢,为了得到红五星,有时故意输给我。那一次他连得五颗红五星。害我一晚讲五个故事给他听。
之后,儿子不再把输赢看得那么重了,觉得输也很好玩的。过了一段时间,再下棋时我就又我改变了策略。
我说,“航航,你老是输,好不好?”
“好玩呀,我输了你可以给我讲故事的。”
“你听我讲故事有趣吗?”
“是呀,我最喜欢听你讲了。”
“可你开心了,我不开心了。”他问为什么。
我说:“你想你老是输,我下着多没意思呀,没劲。你应该想办法下赢我才好。你不输我也一样讲故事。规定每晚给你讲两个故事,怎么样?”他一听,这“交易”还算划得来,便同意了。
于是下棋的时候,不再故意输或随便乱下了,而是认认真真地和我下棋了。
经过这么一段时间的玩输棋训练,加上我常引导他说,没有永远的胜利,没有永远的第一,人可以喜欢胜利,也可以喜欢失败,关键是失败了懂得去找失败的原因,找到了原因能够去想法努力地学习,赶超胜利者等等。渐渐的,儿子能够以平常心对待下棋的输赢了,能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了。
之后,由于我工作忙,很久也没关心他是否还有下棋兴趣。前几天儿子主动要求买回象棋, 我以为也象以前一样输了又要生气呢。哪知儿子现在下起棋来,表现得很老成的样子,颇有“大将”风度了。
今天我特意问连续输了七次棋的儿子:“下棋你还怕输吗?”“输了就输了嘛,有什么好怕的。你不是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吗?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嘛。”我窃喜,故意激他:“你输这么惨,那你还敢和爸爸下吗?”他眼一瞪:“怎么不敢!总会有赢的时候,哼,‘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我在‘磨刀’呢。”说着抡起袖子,表现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
能赢得起,也要能输得起!这才能正确看待胜利与失败,才能拥有健康的心态。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