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如何看待海外“啃老”族?(透视华人中的“代沟”现象(11))《人民日报海外版》

14年前 [06-04 09:00 周四]

如何看待海外“啃老”族?(透视华人中的“代沟”现象(11))

□ 锡 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09年6月4日   第 06 版)
< language=java> /* if(picResCount>0){ getElementById("picres").style.display="block"; write("
"); }*/ < />

  不读书的岳亮

  岳亮,男,1985年生于温州,10岁随父母到葡萄牙。在里斯本商科院校读书,又到英国混了一年。后在英国亲戚亚洲超市打工,现在合同期满,又回到葡萄牙待工。读书不成,荒废学业。 

  对于很多葡国华人家庭,第一代放弃故国的发展机会移民到异国他乡,一种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的边缘感、寂寞感让他们渴望融入主流社会,因此他们更注重教育,希望后代在葡萄牙能改变上一辈人的命运。

  岳亮的父母是典型的温州商人,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后,他们成为走出国门寻觅商机的温州人大军中的一员。夫妇俩和很多同乡一道远渡重洋,落户南欧的葡萄牙,先在北部,后来又转到南部,现在已固定在首都里斯本机场附近的城郊工作。他们白手起家,从替人打工开始,逐渐积累起自己的财产。现在,岳亮父母的家庭拥有一家私有的超市,每月的营业收入超过5万欧元,家道已属殷实。 

  岳亮10岁那年,他父亲为了让家人团聚,将岳亮从温州老家接到葡萄牙。岳亮的父母可能没有想到,这两代人日后竟会失去幸福感。 

  自从岳亮上里斯本商科学校之后,岳亮的父亲慢慢地发现,越来越难与自己一手养大的儿子沟通了。他感觉到,尽管岳亮每天在自己身边转悠,仿佛距离很近,但是父子俩的心却是咫尺天涯,难以拉近。 

  与国内不同,葡萄牙的高等院校相对容易申请。没有经历过中国式高考的岳亮,对于葡国自由的高校教育并不感到多么来之不易。岳亮说,他当时并不觉得读大学有多少骄傲和乐趣,更无法体会到国内同龄人考入大学的愉悦感。相反,宽松的教育让岳亮多少感到无聊。每天,他到学校点一个卯,便抽身离去。 

  在葡国生活的年轻华人没有太多的娱乐方式。通常,岳亮会在网吧、酒吧度过白天。至今,他已经逛过里斯本市的大部分酒吧。有时候,心情好的话,岳亮也会回到家里,帮父母在超市里卸货上架。但在岳亮父母的记忆里,这种传统观念的好儿子形象少之又少。多数时候,岳亮来到父母面前,是向他们索要零花钱。岳亮说,父母每周给自己300欧元,但似乎总是不够用。可是,在葡萄牙,300欧元一月已经基本可养活一个人了。葡国政府对70岁的老人的养老金,一个月也只有270欧元。 

  不独立的杨淑燕

  杨淑燕,女,1981年生于江苏,15岁经过一番曲折来到葡萄牙北部波尔图市。后进葡萄牙波尔图读高等职业学校,开始找工作。去年与葡国华人二代结婚,婚后仍“留守”娘家,无法独立生活。 

  杨淑燕结婚后,一直无法独立。而事实上,杨淑燕的家庭并非富裕。杨淑燕父母俩打工的工资在当地社会只能称为中下等,家中一向依靠拮据的经济支撑着。直到杨淑燕工作后,杨淑燕父母身上的担子才略微轻松了一些。 

  在负担了杨淑燕的生活、学习以及结婚的费用后,杨淑燕父母没有想到的是“啃老”似乎成为杨淑燕年轻夫妻的“专利”,并且一时看不到期限。 

  如今,杨淑燕夫妇的孩子已经3岁多,仍然“常驻”父母家,老两口那点微薄的收入全成了满足杨淑燕婚后继续享乐的垫脚石。为应对可预见的入不敷出,杨淑燕父母打算将自己的退休年龄延长5~10年。 

  杨淑燕的案例只是“啃老”群体中的一个小例子。其实相对一些国内的“啃老”族,海外依靠父母生活的华人新移民二代更为普遍。他们普遍在上世纪90年代从中国来到父母身边,面对与国内不同的物质基础,耳濡目染了葡国社会的享乐型价值观。而作为华人,又无法彻底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同时,由于他们的父母多在当地经商,忽略了对子女的教育。这些华人新移民二代普遍无法独立生活,缺乏足够的社会竞争力。 

  自从经济不景气后,葡萄牙年轻移民中的“啃老”现象愈发明显起来。唯一令杨淑燕和上述所讲的岳亮的父母欣慰的是,他们或她们还没有沉沦到“黑社会”组织中去。 

  不做工的文欧

  文欧,男,1983年生于上海,浙江青田人,12岁随父母到葡萄牙东部布朗库堡(Castelo Branco),因为布朗库堡东靠近西班牙,文欧先是在西班牙亲戚家中读书,后来又转到葡萄牙布朗库堡读高中,一直依靠父母生活。毕业后一直不愿意工作。 

  一年前,在西班牙亲戚处,算是“读完书”的青田小伙子文欧,从一个在家“靠老”的学生升级为一个在家“啃老”的社会青年,两代人的矛盾也越积越深。 

  2008年正是经济衰退笼罩全球的年份,葡萄牙脆弱的经济体系不能容纳过多的劳动力,失业率节节攀升,很多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甚至根本找不到工作。而对于葡萄牙华人来说,横亘其中的还有语言、文化、生活习惯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一些家境比较富裕的华人家庭,有父母让孩子在家庭或者亲友的三百店或中餐馆挂名找一份工作。 

  文欧毕业后,一时找不到工作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父母餐馆里的员工。这名“员工”的特别之处在于,他从来不按时上下班。即使上了班,他也只是闲在餐馆里,看着父母工作,无所适从。或者干脆抱着笔记本电脑在餐馆里的某个角落里呆上整整一天。经常到这家餐馆来吃饭的顾客会惊讶地发现,在平常的工作岗位上,除了文老板一个人辛勤工作日渐佝偻的身影外,旁边往往还有个什么都不会干的“啃老”族。 

  如何避免“啃老”? 

  如今,越来越多的华人家庭感受一种两难的复杂情绪。

  “家有儿女初长成”,除了欣喜和安慰,葡国华人父母们平添了一分难言的无奈和愁绪。面对身心越来越成熟、希冀发出自己“声音”的子女,在异国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规则之下,父母向往的理想与子女现实里的嬗变,异族生存环境下的家庭矛盾、冲突,二代华人无法回避的“啃老”现象,如何消解?怎样在之间获得平衡点? 

  “啃老”在葡国华人新移民二代和华人家庭,西方社会的夹缝中举步维艰。是全盘西化还是坚持传统?

  第一代移民,大多数颇有故乡情缘。他们无力改变家门外的西方价值观,但在家门内,基本上说话还算有分量,还能压得住场子。很明显,对子女的条条框框越多,子女对家长的依赖程度就越大。甭管吃面包还是吃油条长大,在葡国“啃老”,实际上是一个困扰全体华人家长的教育问题。 

  这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其实,国内也好,葡国也罢,“啃老”终究不是体面的事。看看父辈,他们赤手空拳,跋涉重洋,受的白眼难道不比二代多?在理想和事业方面,绝大部分“80后”的葡国华人二代都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尽管想法不同,实现的途径各异,但是自信和独立应是华人二代的标志,他们仍然可以用那句“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来激励自己。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