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纠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有哪些方法?(转)

15年前 [02-18 22:59 周三]

纠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有哪些方法?(转)

    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性行为,是指个体有意伤害他人身体与精神,但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范围。攻击性行为是儿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对儿童的人格和品质都有消极影响。研究表明:儿童期的攻击通常与当时和未来的学业问题相关连,攻击儿童缺乏有效的学习技能,如:保持注意、保持安静等,这使他们的学业与攻击性同在,另外,攻击性行为容易造成人际冲突,不利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目前,不同的科学家对攻击性行为的划分是多样的。如:劳茨和雷斯把攻击分为情感攻击和工具性攻击;兰格斯伯兹和比约昆斯特根据攻击行为的表现形式把攻击分为身体攻击、语言攻击和间接攻击;道奇和考依把攻击性分为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攻击;另外,有人把攻击性行为分为他人驱动的攻击和无原因的攻击。

  综上,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大致有如下类型:工具性攻击、身体攻击、言语攻击、间接攻击他人驱动的攻击、无原因的攻击、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攻击。工具性攻击是指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的掠夺、推搡动作。在这类攻击中,攻击只是一个手段,它并不是为了给受害者造成伤害。(比如:宝宝抱了一个娃娃,浩浩觉得好玩便去抢,宝宝不给,浩浩就使劲掠夺。)这种攻击在幼儿园中比较常见,但值得注意的是,儿童在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使用攻击而夺取他想要得东西,但如果教师和家长不给予纠正,长此以往,儿童便会常常采用这种手段,从而达到某种目的,这样攻击行为就成了一种伤害他人,满足自己的手段。身体攻击是指攻击者利用身体动作直接对被攻击者一方实施的攻击性行为,比如打人、踢人和损坏、掠夺他人物品等。言语攻击是指攻击者一方通过口头言语直接对被攻击者进行羞辱、嘲弄等。间接攻击并不是直接的面对面的攻击,而是一方借助另一方间接对被攻击者施加攻击,常表现为造谣离间和社会排斥,而研究表明在幼儿园中女孩采用间接攻击的情形多于男孩,这一研究也打破了多年来许多人认为的男孩的攻击性行为多于女孩,因为多数人只看到了工具性攻击和言语攻击而忽略了间接攻击,这显然是一种误区,不过,对这一观点的更正对矫正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他人驱动的攻击是指由于儿童的辨别能力弱,意识不到一件事的对错,而在别人怂恿、驱动下对他人发动攻击,比如浩浩找不到自己的小椅子了,丹丹就说你去把宝宝的椅子拿来吧,浩浩向宝宝索要,宝宝不给,浩浩便将宝宝推到地上,而浩浩并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类攻击在小班特别是在刚入园、年龄较小时比较常见。无原因的攻击是指这类攻击事先无预兆,也无原因,说打就打,但这种攻击也往往持续时间较短,可是也是比较难于矫正的,长此以往,其他幼儿也会对这类幼儿产生排斥心理,加之有些教师教育不当,常把他们说成“坏孩子”更有甚时,教师竟怂恿其他幼儿远离这些幼儿,这更加大了他们的攻击倾向,越是这样就越坏,长此下去就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反应型攻击指受到他人攻击或激惹后做出的攻击性反应,主要表现为愤怒、发脾气或失去控制。主动型攻击表现为物品的获取、欺负或控制伙伴。

  那么,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呢?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攻击行为的产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首先,生物因素,影响攻击性行为的生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出生状况及其他生物机制,如:注意缺损多动障碍,缺乏对惩罚性刺激做出反应的自主神经系统等,而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占50%。

  其次,家庭因素,在攻击性行为中,遗传占50%,而这50%中又有一部分是孩子与家庭的相互关系有关,研究发现,父母的态度和教养策略在儿童攻击倾向的形成中起到了很大作用,比如家长采取专断的管理方法或溺爱、纵容的方式都容易培养出高攻击性儿童。

  第三,同伴因素,因为具有攻击行为的儿童往往遭到同伴的拒绝如果长此以往,同伴会很难改变对他们的看法,而且有时被攻击的儿童对攻击性的儿童持躲避、畏缩的态度就更加强化了儿童的攻击性。

  最后,学校和社区因素,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教师对待攻击性儿童的态度对攻击儿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缄默型和孤立型的教师都会强化攻击性。另外,社区环境对儿童的影响也极为重要,如果一名儿童所生活的社区里暴力行为经常发生,这时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就极有可能被理解为生存需要,而不认为他是违规行为,可见社区环境对攻击性儿童的影响不可小视。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既有先天因素的影响又有后天因素,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影响如此之大,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是件非常重要的。鉴于攻击性行为的成因,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1、预防儿童的侵犯事实;正如我们在工具性行为类型中所提到的,如果教师和家长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视而不见”的话,再温和的孩子在偶尔获利后也会变得专横起来,而如果幼儿有较为严重的攻击性现象,如骂人、打人等就应该立刻给予惩罚绝不能姑息迁就,必要时可以采取某些强制手段,比如取消他们的某些权利或适当的给予某些限制,如限制他们参加某项活动等,但这个力度一定要掌握好,而且不应该一味采取这种手段。应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有,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决不能使用体罚,如果采用体罚方法就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攻击性的榜样。

  2、鼓励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包括倾听、谦让、帮助、分享、合作等,这些都是从积极的角度防范和矫正了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一项实验中,心理学家让幼儿园中的教师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视而不见”有意予以忽略和不加惩罚,而只奖励那些亲社会行为,如分享玩具、合作等,两周之内,这种方法有效地减少了儿童之间的身体攻击和语言攻击行为。几周下来的继续实施又进一步降低了攻击的频率。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是在父母、教师和同伴的影响下通过模仿、认同、内化等心理机制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亲社会行为对儿童的品德陶冶具有重要意义。

  3、创设非攻击性的环境,为了消除不良环境的影响,应该让幼儿在宽敞的空间活动,因为过分拥挤的环境势必增加儿童的攻击行为,但目前许多幼儿园开设了“发泄区”“发泄室”就是让幼儿释放内心的不愉快,这样也会减少攻击行为的出现。

  4、重视家庭教育,首先,家长应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比如家长不应该在孩子面前争吵、武斗更不要对孩子进行过度体罚,因为孩子的模仿性强,许多行为都是从家长那里学来的,家长还应该净化幼儿所观看的电视节目及网络新闻,尽量避免幼儿长期观看带有色情、暴力的镜头。另外,家长在教育中应多用一些正面的,积极的话语,而有些家长则会使用一些错误的观点教育孩子,甚至会对孩子说:“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还回来”类似的话,这样更增加了幼儿的攻击欲望,使他们认为这是合理行为,殊不知这样教育孩子对孩子的发展是极为不负责的。

  5、培养儿童的移情能力,移情能力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个体感受、理解和体验他人需求与情绪的能力。研究表明,儿童的移情能力越高攻击性越低,试想一个孩子如果能时刻观察和体验别人的痛苦就会有效的抵御外在的压力,阻止对他人进行伤害,我们就可以根据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加大对幼儿的移情能力培养,而培养移情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①情绪追忆,让幼儿回忆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情感体验,可以向别人描述自己当时的感受。②情感换位,为幼儿设定一个情感事件,让幼儿转换到别人的位置去体验这些事件,可以鼓励幼儿展开讨论,让他们认识到“如果是我,我会…”③通过讲述故事或角色扮演,比如浩浩常攻击宝宝,而宝宝常被吓哭,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个作品“狼和小羊”让宝宝扮演“狼”让浩浩扮演“小羊”当狼扑向小羊时,小羊害怕极了,一动也不动,这样,浩浩也体会到宝宝在受到欺负时是怎样的心情了,从而产生怜悯同情,可见,幼儿移情能力的提高对减少和防范攻击性行为有极为积极的意义。

  6、创设各种教育环境,比如我们可以以绘画活动为例,如果班上有攻击性事件教师就可以把他画成一幅画的形式,让幼儿自由讨论这种现象是否正确,更进一步的让幼儿说“怎样才是正确的呢”?“我们应该怎样做”或教师再开展一次活动,让幼儿自己画出心目中的好孩子是怎样的。这样还可以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绘画能力。一举多得,而且,幼儿强化了良性行为,从而不经意的就改变了他们的心理状况。另一种方法就是奖励法,让幼儿互相帮助,互相感染,在幼儿之中设立榜样,让幼儿根据前图的内容(如出示几幅攻击行为的图片)让幼儿接着画出好的小朋友应该怎样做,教师根据幼儿的创作进行鼓励,从而改善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目前,种种研究表明许多科学家已经在矫正这一方面有巨大的突破了,因此,我们有信心相信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正确的教育措施下会得以改善,甚至我们可以改正这一行为,让攻击性儿童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健康、快乐成长!来源:网络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