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对中学生孩子成长的正确引导——李群雄

15年前 [03-31 00:04 周二]

很多前来咨询的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觉,似乎孩子在年幼时好教,但到了初中高中就很难教育了。听起来好象真就是这样子,可我要说,这是一种错觉,有些家长从来就没有认真思考孩子的自我世界,他的心灵成长,只是一味地用自己的尺子去测量孩子,用学业成绩去把目光聚焦。从而造成了两代人的世界发生了疏离。我们为何会认为隔代教育存在严重的代沟呢?其实就是祖父母的世界与孙辈之间相去太远,换了父母亲自来教养孩子,同样是这一问题在做梗,就因为父母不能很好理解孩子自我成长的世界,无法进入孩子的心灵,从而失去与孩子连接的机会。

实际的情况是,在早期教育中就从来没有好好引导过孩子,如今孩子大了,管不住了,就心急如焚,四处寻求良方,这种家长太多了。正好反映出家长引导失当,可以作为家长反思的切入点。

 

一、孩子的自我成长

我们往往不习惯于用孩子的眼光去理解孩子,也不懂得孩子的成长规律、内心演变。这样就产生了两种现状:

第一种现状拔苗助长,即用成人世界的价值取向打断孩子的自我成长。我借用许宜铭老师讲的一个禅宗故事来说说。佛陀的降生:

佛陀降生,听说他不是跟正常人一样从母亲子宫怀孕、从阴道生出来的,他是从腋下降生,生出来后就会走路,走了七步路,每走一步,地上就会浮起一朵莲花,走到第七步,他就站住,右手指天,左手指地,然后说了八个字“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我们每个人的自我,这个肉身来到人间,心灵依附在这个肉体,结合而具象地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形成了自我,这个自我的感觉一开始的时候,出生的法象(即状貌),就是这八字“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任何一个婴孩的意识世界里,他就是宇宙的核心、中心点,一切的存在都是以他为主,他有任何的需要,肚子饿了、尿布湿了、被蚊子叮了、吃得太胀了,他都会用哭声呼唤。然后家长都会来检查一切他的需要,尽量去满足他、照顾他,帮他生存下来。

一个婴儿来到人间的时候,他的意识的状诚就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1岁,发展他的身体;

1-3岁,发展他的情绪;

3-6岁,把生命的经验跟文字跟象征认知的东西开始结合;

6-12岁,他学习了社会的角色,开始探索生命的奥妙;

12-18岁,他运用了抽象思维,大量地广泛地吸纳一切的知识,进行自我调整,建构自我世界。

这些正在发展的一切的一切,突然被介入、被干扰、被打断,他唯我独尊的自我意识,逐渐被一层一层地削弱,他渐渐渐渐地感觉到,“如果我是我,那么我就不够好”,不被认同,人人都经历了很多这样的教育,数千万次吧,“你看看哥哥他怎么样?你看看弟弟他怎么样?,你看看隔壁的小王,老是在学校里受表扬”,这样的一切社会价值观被拿出来表扬的时候,都有另外的信息告诉他,“你如果只是你自己,你就不够好”。

其实,存在的本身就有那个价值,有它的意义,存在着、呼吸着、感知着、感受着,本身就是生命的真相,这就是最有价值、最高价值、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可是,家长会因为自己成长的经验(也就是他的命运),而不能接纳孩子的这种原生状态,因为不能符合社会功利价值的要求,以成人世界的方式悍然介入、打断、干涉;或是受不孩子成长慢腾腾的状态,忍不得就要“强制执行”。这就是拔苗助长。

第二种现状是刻舟求剑。

    如果说孩子在童年时,主要的学习动力来自于父母的要求。那么中学阶段,孩子是因为喜欢学习而学习,父母要帮助孩子完成由被动学转向自主学习的过渡。

由于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发育逐渐成熟、自我意识的飞跃发展,成长发育的需要使孩子开始摆脱对父母的心理依赖,这是孩子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必然的过程,也是完成生命个体的独立的必经之路。但是这种自我成长,也导致孩子因父母的话不在那么重要而失去了学习的目标,他们不再是为父母而学,但又找不到为自己学习的感觉,如果本身对学习没有兴趣,那么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家长往往停留在原来对孩子的理解,直到孩子公然对抗起来,或是忽然对你说“不!”的时候,才猛醒过来,自己在老罐装新酒,不得了了,却又找不到适当的办法,急得团团转,一些家长会采取打压的极端手段,试图一举拿下,结果如何呢?大家可想而知。

这种转变发生在初一下期至初三上期的两年时间里。其实每个孩子在中学时代心理上还是很依赖父母的,他们很在意父母的看法。如果父母以分享的方式对孩子某方面做出的努力给予赞赏和鼓励,孩子就会更加努力的做好那件事情;父母以接纳的方式宽待孩子的青涩与不足,孩子会迎难而上、努力调整好自己。孩子在学习中每取得的一点小小的进步和付出的一次次努力,都是他在探索、调整自己。他们会因为学习进步可以获得父母称赞、得到认可而开心,他们对学习就会充满兴趣和自信;然而,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努力视而不见,不考虑孩子自身的具体情况,只是简单的拿分数与其他孩子比较,然后给孩子施加压力,久而久之孩子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就有可能产生厌学情绪。 

    孩子未始没有宏图大计,孩子的心理是有积极向上的愿望的,但是为什么没有坚持下来?孩子在努力的过程中,可能遇到了他这个年龄无法解决的困难:也许他对自己努力的结果期望过高,当付出的努力达不到他想要得到的结果时,他气馁了;或者他的努力并没有得到父母或教师的肯定,让他失去了信心。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还不成熟,他们会因一件事情的成功而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幻想的夸大,也会因一件事情的失败,陷入极度的自卑之中,全盘否定自己。

要求孩子在少年时代的基础知识是做到很扎实的,那是苛刻的。当他想努力时,他会遇到很多困难,孩子靠得是少年人的幻想做为努力的动力,一旦这种幻想受挫,孩子很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因而放弃继续努力。要想让孩子努力过程中不放弃,父母要做好啦啦队员,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喝彩,当孩子的努力遭遇到挫折时,父母要做好消防员,给予孩子及时的疏导,教会孩子客观的看待努力过程中的挫折,帮助他正视前进路上出现的挫折,并把挫折变为继续努力的动力。

做到这些需要以良好的亲子沟通为基础,只有当孩子信任父母,知道自己无论遭遇到什么,父母都会理解和帮助自己,他们才会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才会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向父母求助。(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73196010007iq.html)

 

第三是青春期身心变化规律初中阶段是孩子身心加速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生理上,是青春发育期,身高、体重突增、性发育并走向性成熟。伴随着生理上的激变,心理发展面临着一个艰难的过渡期,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渥斯把它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处在这一时期的少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构成他们十分特殊的心理状态和外在行为,是教育孩子的良机,如果家长了解孩子这一阶段的内心冲突和心理状态,选择良好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从此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就可能非常顺利,为将来进一步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则可能使学生经受曲折,变得很难教育,给以后的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困难。不少十分聪明、原本可望成材的孩子,就是因为初中阶段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引导,不能顺利地度过“心理性断乳期”而丧失成才机会的,因此前程无望。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身体发育进入人生第二高峰期,加上知识能力的增长、外界环境的变化影响,心理上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儿童的生活模式逐渐被打破,而成人的生活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这一时期,少年的发展充满了矛盾的色彩,主要是三个方面:

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生理的发育,社会接触面的拓宽,开始使初中生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成人感”,他们对自己日益增长的体力和智力产生了较高的估计,因而在心理上的独立要求与自尊随之增强,表现为:开始有了独立的见解;要求象成人一样独立生活;争强好胜,不甘示弱。但现实地看,他们还嫩得很,从经济上和应变力上都只能是依赖。

2、性心理发展和心理上准备不足的矛盾。即性意识的萌动与调节自控能力落后的矛盾,青春期是摔不起跟头的,哪怕一丁点的偏差,一丁点的伤害,都会留下深远的痛,都会左右以后的人生。这是多事之秋。

3、心理的闭锁性与强烈要求交往、要求理解的矛盾。即闭锁性与合群性的矛盾,但闭锁并不等于一定不合群,相反,可能更合群。初中生人际关系有其自身的特点:同学间的相互关系逐渐多样化,胜过师生和与父母的关系;少年的友谊具有绝对的忠诚、坦白;有较多的自发伙伴群,其中女生多于男生;人际关系中两性距离在形式上依然很严格,内心深处开始模糊地对异性有好感。

u/lqx001/archives/2008/200831216408.html

 

二、教育的本质是渗透

    “讲道理他都懂,每次也都信誓旦旦地保证,可一离了我们的眼就不是他了.”我常听到家长这样抱怨孩子,也许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的帮助孩子了,却搞不懂自己的帮助为什么会没有效果?

当孩子不能自控时,父母往往以为对孩子孩子没有听懂自己所讲的道理,于是一而再的重复的给孩子讲道理。自己能讲得都讲了,孩子也听烦了,父母觉得孩子应该懂这些道理了,但是一到实际中孩子还是不能自我约束,这就让父母即束手无策又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叹一声: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呢?

究其实质,是孩子心理上的问题没有解决。要如何解决呢?问题从哪个根源上产生,就从哪里入手,这就意味着家长要进入到孩子的内心世界。进不到孩子的内心,自然得不到孩子的呼应。

你怕麻烦,不想把工作做得更细,到头来你会更麻烦,只会按惯有的想法去教导孩子,结果是孩子花样百出,家长只有招驾之功而无还手之力;如果你是不知道怎么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么你就学习,要找到打开孩子心扉的通路。

所以,要彻底改变孩子,不是寻找哪些能打动孩子话语,也没有什么不用费力就能一蹴而就、扭转乾坤的妙方,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和点石成金的手指;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父母先意识到自己在教育中,那些无意识的失误,从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做起,孩子会缘于你的改变而改变。

孩子不顺从我,换一种思维,我忽然置教育于不顾,专事学习以求彻底改造自己,则不仅赢得自身的解放,和内心的光明,而且赢得孩子的敬重。”

人性不是一方固定的土石,人性就象是水,教师或是家长只能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很多的人就失败在这一点上,他们往往不知因什么势,怎么地导!

家庭教育永远不是蜻蜓点水式,不在一朝一夕,也不能以一成不变的方式解决问题,人类成长的复杂性注定了家长们只能一点一点地、用真爱去浇灌、用灵气去感染、用生活的细节加以启发,用自己的主动性引导孩子的主动性,这就是教育的渗透性特点。

 

三、得其心而教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家长的首条金科玉律”。

若能深入一个人的内心,哪怕是与你同龄人、抑或是年纪大的人,都可以被你引导。而对于你自己的孩子,往往因太过于急切,反而失去了水准,你内心的标尺发生了顷斜,以致于不能以平常心态来面对,没有一种耐性来细细引导。所以孔夫子在两千年以前就提出了循循善诱的教育理想,谁能做到循循善诱,那就是世界级的教育大师,成为孩子或是大人不可拒绝的朋友。

尊重孩子,保持心灵沟通。假如我们把孩子比做一棵树的话,树冠是孩子的智力,树干是孩子的身体,而树根是孩子的心灵,是孩子的生命之根。所以我们必须把目光盯在孩子的心灵的培养上,塑造孩子的生命之根。要想保持与孩子的心灵相通,就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就是信任孩子;尊重孩子意味着彼此平等;尊重孩子必须从内心去尊重孩子的需要。

      只有达到心灵的细微之处,才能找到收发的最佳时机。这里,实际上把大家引入到了现代心理学领域。有心的指导师或家长,可以沿着这条路深入探究。

u/lqx001/archives/2008/200812913911.html

  

 

四、引导能力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教子如同牵牛,你在后面拖牛的尾巴,牛是被动的,你费力不讨好;牵牛鼻子,用的是巧力,牛自然乖乖听话,到了最后,你不用牵了,只要远远地看着就行,这得你自己有心有智慧。引导孩子学习兴趣,就是要引导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如果有了学习的主动性,根本不用你监督,他会自己努力的。”

中学阶段,说穿了,就是一个家长渐次放开管教的过程,家长最终要把一切都交给孩子,让孩子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思想的主人,成为自主面对现实的、顶天立地的、挺直了脊梁骨的人。这就是我所说的引导的本意。

一个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要允许孩子一点点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还会表现出许多做不到之处,上面这位家长操之过急,结果会适得其反。要耐心的从细微之处发现孩子的一些小小的改变,对于孩子的每一细微改变都不要忽视,只要发现就表扬,积小溪以成江河湖海,最终使孩子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有的家长害怕伤及孩子,就采取所谓的“赏识教育”,一切小心翼翼地顺从孩子,夸大其词地吹嘘孩子,甚至于完全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放任自流,于是也弄得不可收拾。而不知赏识是为了建立起沟通的桥梁,为了营造亲子和谐的氛围,赏识的最终目的以实现对孩子的有效引导为归依。

收与放,宽与严,并非一味的温情默默,也不是一味的苛刻严酷,我们要坚持三条原则:

滋养而不束缚,尊重而不放纵;

接纳孩子情绪的渲泄,但不接纳其错误的行为;

娱乐从属于学习,而学习从属于孩子的生命成长(指自我成长、心灵成长)。

 

1、进行理想教育

虽然理想的东西并不能说一定会实现,但有理想和没有理想的人是完全不同的。理想是一盏明灯,是人前行的方向。在理想教育中,将考验我们家长的价值观和人才观。没有理想的孩子,就很难解决好一个问题——学习的间隙问题。比如说:课间休息怎么处理?节假日怎么处理?人际关系怎么处理?心情不好时怎么处理?家境贫困怎么处理?亲友担忧怎么处理?面对这些边缘问题,孩子很难得出适当的选择。因为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被动者。

我的外侄女考上了重本,我总结说,记得她进高中第一天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精算师,你看,她目标一订,人就不同了:在与同学交往时,她就在嘻嘻哈哈的笑闹中训练自己能否走进别人的心灵;她进书店总能买到自己要的书,她在课间和节假休息是有原则的,玩电脑止于精神调剂,三年高中,没让家里操过半点心…总之,学习之中和学习之外的一切都服从于一个目标——未来的精算师,很多的问题,在别人那里模棱两可,而在她那里则是取舍分明。

这就是做一个有心人啊!人,无志不立。没有理想的人,既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有限资源,又不能卓有成效地经营自我!一个人有了梦想,身上就罩着一层美丽的光环,更有一种得自天助的力量。

中学生对现实生活往往缺乏理解,这个方面是无时无刻都要进行渗透,暗示孩子对未来进行思考,对远与近、内与外、德与才的相互关系进行启示和教导,而不可用家长自己的想法取代孩子的理想或目标。

 

2、聚焦培养孩子的主动性

     主动性是深藏于人性之中的第一灵动。

孩子的主动性,是孩子内在的自由,是一种对外境的积极的回应。我们向孩子提问,并不是为了得到标准的答案,而是投石问路,试探孩子如何来回应,用以观察孩子内心图式的察觉能力如何,测验孩子天性受激发的程度。

u/lqx001/archives/2008/2008518171916.html

 

3、引导要用巧力,幽默教子

引导孩子,不可能不用力,但不是用蛮力,而是学着用巧力。学着利用生活中的情镜,实行潜移默化的启示,让孩子心神俱至。那些用心过重的家长,要学会轻松教子,四两拨千斤。

u/lqx001/archives/2008/20085252017.html

幽默教子,幽默是人际沟通的有效方式。有的人做不好事情,有的人教不好孩子,都是因为用心过重,言语粗糙,面目可憎的缘故。

世界上有人拒绝痛苦,有人拒绝忧伤,但决不会有人拒绝笑声。能够养育我们这般人的除了粮食,还有幽默。人的生活,不能过分严肃,精神有张无驰会被压跨的,如果生活缺少了情趣,精神表现为呆板,就没有了亲和力。做人,不可过于清苦,也不能过于枯燥。生活是原生态的,笑声并不难以找到。一个人能避开正面冲突,视困境于不顾,发现生活的乖张情致,一语破的,自嘲自谑,也是一种轻松面对现实的态度;真正有趣的也许还在于孩子似的真诚,所以,我们应当向孩子学习。

 

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如果经常能想到“寓教于乐”,再顽皮、再固执的孩子也会转变的。幽默表面上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实际上它贯穿的是一种乐观精神,一种坚信“明天会更好”的执著,反映了教育的人文本质。

生活中有我们的养料,正如我们从土壤中能刨到食物。我们拿什么来教育孩子呢,孩子就是我们的土地,是我们园中开的花果,我们只有忠实的季节、忠实于土地、取材于土地(即进入孩子的世界),我们的孩子才会结出幸福之果。我们就从孩子身上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这叫做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于是我们找到了童心,找到了乐趣,也学会了与孩子相处。这是因为,我们一定要找到这样一个入口处,使孩子乐意,而家长不累,不然,我们不仅会劳而无功,反而有害孩子的天性。我们有力,不可尽使;我们知道结论,不可尽说;我们懂得利害,就让孩子尝试;我们看到偏差,巧妙加以引导,不使孩子看见手中的鞭,口中的咒。

 

4、生活即教育情境——无痕的教育

生活中的小变化、小物件都可成为教育的情境。喝一杯水、吃一个瓜、说一句话、接人待物都无不蕴含着育人的道理;一部历史、一个故事、一个事件、一场影视、一本书都是激发天资的情境,这就需要家长去做一个有心人,面对生活之点滴,当成教育的契机,随时随地可以点拨孩子,点燃思想,但要做到收发自如、生动自然而不着痕迹(而不要变成唠叨)。这就是“家长的主动性”!这就是无痕教育。(u/lqx001/archives/2008/2008614173256.html)

父母应当以教练的姿态、导演的手法、朋友般的同声相求去接近孩子的天真,接纳孩子的过失,在顷听、抚摸、理解的基础上,留意孩子真实的情感和内心的需求,才能因势利导、克服心理压力,走出成长的误区。应当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走进旷野之中,让孩子欣赏空中的飞鸟、奔跑的动物、夕阳的余辉、山峦的起伏、大海的洪波、云彩的变幻;也应当与孩子一起锻炼,在运动中体验灵与肉的极限,砥励生命的意志。父母不是害怕孩子网游成瘾么?那么,家长可以陪同孩子一起去上网,与孩子共同成长,共同去领略网络世界的精灵,触摸信息时代的“伊妹儿”。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