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让孩子踩踩小水洼

15年前 [03-23 21:48 周一]

让孩子踩踩小水洼

 

王新国

 

一场小雨过后,地上有了些积水,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儿蹦蹦跳跳,跟随在妈妈身后,不时地踩着一个个小水洼。四处飞溅的水花儿打湿了孩子的鞋子,但小水花儿令孩子兴奋不已,欢呼雀跃。

“看看,鞋弄湿了吧?鞋弄湿了吧?你怎么这么不知道好歹!?”妈妈见状大为不悦,不停地数落着孩子。小女孩儿时而看看妈妈的眼睛,时而看看自己脚上的鞋子,然后再看看被她踩过的水洼,水洼里的水泡一个个冒出来,又一个个破灭了。

小女孩儿或许不会意识到踩踩水洼弄湿鞋子就是犯错,就会遭致妈妈的批评,只知道感受踩水的时候给她带来的快乐,只是觉得好玩儿而已。

妈妈或许不知道,玩儿是儿童的天性,在孩子心里,没有大人意识当中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条条框框,只是出于好奇而去尝试某种东西。可这位妈妈并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做法,去理解孩子的感受,或者去跟孩子分享一份童趣,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因孩子玩水弄脏了鞋子而去数落孩子。

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到一家餐馆用餐,刚进门的时候,母亲就嘱咐孩子:“喝水的时候要小心,不要烫着!”用餐的时候,母亲还是不住地叮嘱孩子:“小心,不要烫着!”孩子小心翼翼地用餐,突然,当孩子要喝水的时候,手一哆嗦,打翻了杯子,热水洒在了孩子手上、胳膊上,迅速泼洒到整个前胸。“我早就跟你说过,要小心,不要烫着!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是孩子不小心吗?不是。或许正是他太小心了,时时想着要小心,才导致了他因恐惧手打哆嗦才果真被热水烫着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当人们出于担心做不好某事而不断地强化某种意识的时候,很多时候,事情往往会走向预期结果的反面。像上面这位母亲的一再叮嘱属于令人恐惧性叮嘱,对孩子被热水烫了之后的指责,在心理学上属于否定性评价,破坏性评价,结果只能强化孩子“喝水要小心不能被烫着”的意识,久而久之,孩子就容易产生一种心理,一看到热水杯就恐惧,一喝水手就打哆嗦,打翻杯子,被热水烫着也就不足为怪了。

对于少不更事的孩子而言,大人要做的不是当孩子的鞋子被水打湿之后去数落孩子,而是要告诉孩子如何走路。孩子有孩子的眼睛,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因好奇去踩水洼不妨让孩子去踩踩看,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肢体去体验,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一味地因孩子的鞋子被水打湿去数落孩子,指责孩子,只能导致孩子的好奇心丧失,失去探索的欲望,只能导致孩子缩手缩脚,不敢再去尝试,也就会使孩子的创新意识的火苗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扑灭了。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做任何事情,没有尝试,也便没有失败,也便没有经验,没有成功。人生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大大小小的“水洼”,有时可能是激流湍急的漩涡,人不可能不因好奇或者不留心而被水打湿鞋子。

下雨的时候,带孩子走出室外,让孩子踩踩小水洼里的积水,看看冒出的水泡泡,鞋湿了不可怕,还可以晒干,孩子的童趣没了,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没了,敢想敢干的意识没了,创新思维的火花也就很难有了,那才是可怕的。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