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蓝岚)

15年前 [12-28 21:26 周日]

今天很荣幸参加了《现代育儿报》举办的第一期教师沙龙活动。今天是华德福的张俐园长给我们讲关于课堂管理的课,我虽然不是幼教毕业的老师,甚至连老师也算不上吧!我对自己的定位仅仅是喜欢孩子们的一位生活老师。在这之前,报社的记者也问过我在课堂管理上有那些问题,我就我平常的观察提了四点,而今天却从张俐老师的讲课中得到了答案,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因为在平常的工作中是没有人去重视你的意见和问题的,只有每天一成不变的规则和程序。唯一让我感觉有新鲜感的是孩子们每天不同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在被我关注着,所以我就这样快乐着。今天,育儿报的主编张烨老师也特地说到了我,说我在一个传统幼儿园里应该是一个不被重视的岗位,却还这么关注孩子,并且一大早乘了近三个小时的车来到了这里参加活动,为的是想让自己有更多的成长,听着她的这一席话,我的眼眶不知不觉湿润了,也许是平常在传统园里听得太多的批评和不足,很少被认可和赞美过,现在突然被赞赏,感激和委屈这两种情绪立即涌上了心头。

虽然我去过华德福两次,第一次是为了地震后我的那些受到惊吓的孩子们而自己到华德福参加灾后的心理培训,也是第一次接触到了华德福的教育理念,第一次见到了Osika医生,一位睿智而又不失幽默的老人。第二次是带儿子去参观华德福学校,儿子也被那里的一切所吸引了。去了两次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她们的老师内心的那种平和和淡定,她们的英语水平都很高,记得那次灾后心理培训时,中途的交流大家都是用英语交流,我在哪里可是一句话也插不上的。当时刚好有参加小学培训的学员报到,我在他们中间听到他们来自全国不同的地方,广州,上海,北京,香港,广西等等。有一次我在孙云晓的聊天室里,看到孙老师和家长谈到过华德福,并说是很不错的。看来华德福已经在被很多人所认可和关注了。

 

华德福的教育理念更注重从孩子本身的心理和生理发展出发,让孩子回归自然,在体验中去获得自己的经验,而不是传统的说教,在7岁之前应该是“身教重于言传”而这也和卢梭教育爱弥儿的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华德福的孩子在雨天会穿着雨具感受大自然,他们玩耍时,不会有老师在旁边教应该怎么玩,孩子完全处于独立的思考和相处之中,老师仅需要看着他们玩,华德福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做午餐,一起进餐,一起打扫卫生,自己洗自己的碗,(她们清洁碗的都是很环保的,不过我到现在都还不知道那是什么,反正不是洗洁精)让孩子们在摆碗筷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在故事中去培养专注力和孩子的想象力等等。“生活即教育”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这才是我梦想中的孩子的幼儿园生活啊!老师们上班要穿很自然朴实的裙子,给孩子圆润的感觉。这让我想到了萨提亚在《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这本书里写到:以孩子的高度来看大人时,看到所有突起的部分:肚子,胸部,下鄂,和鼻子,而且看到的一切都是扭曲变形的。也许裙子和蹲下来和孩子讲话就可以避免这种变形吧!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尊重!

 

我虽然不上课,但我从老师们的教学中和平常孩子们的活动中,感觉有时要有效地控制孩子的情绪,是需要一些技巧的。我们习惯了以一种权威的方式让孩子们安静下来,有时会以“我看谁最先安静?我喜欢谁谁,他已经安静下来了,谁最乖,”等这类的话来让孩子安静,曾经也觉得这种方法还不错,偶尔也做做手指游戏,可是今天发现,这样做虽然比大声叫孩子安静要显得艺术一些,但是我们却不知道,从心理角度来说这样会带给孩子很多压力,不要说是孩子,就是大人在全体安静下来之前也会有讲话的情形。而今天老师对我们说:做手指游戏,一开始可以大声一点,然后慢慢地降低声音,这样孩子会慢慢地把注意力转移过来的,而老师也会很轻松。

 

今天短短的三个小时的讲课让我收获了和传统不一样的教育理念,而这种理念我是非常认同的,并不是说要教我们一种方法怎么做,而是对我们心灵的一种发现,对我们教育观念的一种改变。我们每天都在为很多事而忙碌着,可是我们大多却很少去想过“我是谁?我想要做什么?只有做到真正喜欢,才会有所发现和创造”。

今天成都大学学前教育系的系主任为了来参加这次的沙龙活动,给她的学生们打了近200个电话调课。而在上次和孙云晓老师的谈话中,他也说道:华德福的教育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可是在目前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又有多少人能接受这样的非主流的教育呢?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