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原创:社会呼唤人性化的教育(个案观察)

15年前 [08-11 01:27 周一]

原创:社会呼唤人性化的教育

现代幼儿教育呼唤人性的回归。这是家长的需要,也是幼儿的需要,更是现代教育的需要。因为只有在充满人性的教育情景中,人的尊严、价值、自我意识、个性才有可能得到张扬开发。惟有如此,教育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我班新来了一名叫晶晶的女小朋友,刚来的一段时间,我发现她从不与其他幼儿交流,总是一个人独自坐在角落里,偶尔会发出几声怪叫,经常会出其不意的攻击小朋友,对老师说的话没有反应;而且生活习惯特别不好,手抓饭菜玩、乱扔,不讲卫生等;最让你头疼的是,当你批评她或与她说话时,她要么冲着你傻笑,要么眼望别处象没听见一样。

我工作了十几年,这样的孩子还是初次遇到,她身上集中了,太多孩子身上的不足。通过与家长,和以前带她的两届老师交流(她已经换了三个班了)得知:她从小班开始就是老师每天批评、教育的对象,没有孩子愿意和她玩;家长来园每天听到的都是老师、孩子和其他家长的告状声,以至于后来,家长再来接孩子时,都是提心吊胆的,害怕见到老师;在大家的指责和抱怨声中,孩子一天天在变,脾气越来越怪、缺点越来越多……别人都说这孩子不对劲,家长也曾经困惑、不知是哪儿出了问题?面对家长伤心、无奈地倾诉,我原本要说的许多话都咽了回去,从家长那渴望的目光中,我知道:她需要的是希望!

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和谐发展、健康成长?又有哪个孩子不需要老师母亲般的关怀和疼爱呢?我能改变这个孩子吗?我想尝试!

我开始有意识地接近、观察晶晶,试用‘放大镜’看她身上的细微优点,漠视甚至淡化她身上的不足。当我静下心来用平和的心态去接纳她时,我发现她动手能力特别强:画画内容丰富、涂色均匀、用色大胆;折纸细心,反应特别快;美工区的立体手工,不用老师教,她总是最早一个做出来。每次美术课后,我都要让孩子观察、欣赏晶晶的作品;学习折纸时,我教一遍,晶晶就完成了,可大多数孩子还都不会,我就让她当小老师去教其他孩子;区域活动时每当她完成了一件手工作品,那些喜欢的孩子都会围在她身旁……慢慢地我在晶晶脸上看见了难得的几次笑容。

为了转变晶晶内向少语的性格,我鼓励她能站在集体面前说话。刚开始叫她时,她低着头、涨红了脸缩在板凳上;几次后我试着拉着她的手把她带到集体前面,好几次我一放手她就跑回了座位;终于有一次我看见她低着头,小声费力地说出了一个“我”就跑了;我高兴得带着孩子们为她鼓掌了好长时间。跨出第一步对一个孩子来说往往是最难的,也是成功的开始。有一段时间,我在晶晶身上看到了可喜的变化,但没过多久,她好象老毛病又犯了,有时甚至软硬不吃。那阵儿我开始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花了那么多心血,她怎么就本色不改呢?或许她真像大家说的,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烦恼之后,带给我更多的是不甘心。教育之道,不外乎以心换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开始反思:晶晶身上有太多需要转化的东西,而这些需要的都是时间。把握孩子的情感需要,不仅要老师细心观察,而且要讲究方式方法。有时候,孩子需要热情地鼓励,甚至包括亲吻和拥抱;有时候,孩子需要安静,老师应该视而不见,给孩子自己反思调整的机会。作为教师只有功利的东西少一些,世俗的东西少一些,与孩子相近的地方多一些,与人性中自然的状态贴近一些,才有足够的人格力量,去感化孩子,教育好孩子。

我开始调整教育方式,生活中不在刻意的关注她了,有了进步,我会及时表扬鼓励,出现了不足,装作没看见,除非有了不可饶恕的行为,我才会叫她到身边来,克制住自己,给她讲道理。一学年下来,晶晶身上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她的妈妈来接她时,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每次都是主动与老师交流、询问晶晶在园各方面的情况。

幼儿教师对孩子的爱应该是人性化的关爱:当孩子摔倒时,老师心疼的眼神和亲切的搀扶;当孩子不会系鞋带时,老师微笑着的帮助;当孩子偶尔晚回家,独自留在教室时,老师的安慰和陪伴……这一些看似平常的细节,往往会引领老师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让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俯下身子,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多一些善意的鼓励,少一些功利的诱惑;多一些人性化的教育,少一些专制的威严,让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充满阳光!

岳义娟     2005年6月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