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范红娥讲稿)转

15年前 [02-26 20:30 周四]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

                     作者: 范红娥
 

一、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意志薄弱的现状

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存在着较大的

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孩子过度溺爱,以保姆式的方法,从衣、食、住行统包到底,唯恐累着、饿着、冻着孩子。那些从磨难中、从艰辛中走过来的父辈们,生怕孩子也受自己经受过的磨难和艰辛,生怕孩子不能过上比自己更幸福、更快乐、更完美的生活,从而就无限制地娇宠孩子,甚至一味地溺爱孩子。这样做的不良后果——造成青少年学生的意志薄弱现象。让我们看看现实中的孩子们吧:

1、任性十足,缺乏意志,生活能力差。当前青少年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中普遍存在着孤傲的现象有位女大学生第一次进军校浴室洗澡时,急得直哭,站在水笼头下面,她不知该怎么洗澡,因为 18 年来,都是她妈妈给她洗的。

2、兴趣不专,见异思迁,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如,新玩具只玩一会儿就弃而不再理了,再有新玩具又只玩一会儿。好多儿童玩具成箱,但总觉得没什么可玩的。据有关研究指出,30分钟内某些儿童会改变自己的计划达 10 次以上。进入学龄期后,相当一部分学生听课或写作业注意力总是不集中,极易受外界的影响和干扰,缺乏坚持性和恒心。

3、意志脆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由于骄纵任性,许多孩子从幼年起就碰不得、说不得,一旦家长对其错误进行批评、指责,内心就接受不了,或者撒泼耍赖,或者嚎陶大哭不止,直到家长向他表示歉意才算了事。另外,有的孩子自暴自弃,甘于沉沦,或者是忍受不了周围环境的某种刺激,轻易选择轻生的道路,或是把愤恨、怒气发泄在他人身上。

我想问问大家,你们除了关注培养孩子的智商,关注孩子的分数外,关注过孩子的意志品质吗?苏霍姆林斯基说:从童年起就要学会支配自己,命令自己,掌握自己,要迫使自己去做应该做的事情我想,如果我们家长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这样有意识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那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就会做他该做的事情了。通过研究发现:有意志的学生,通过主动的观察,会把无意记忆很快转化为有意记忆;在大体相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意志坚强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能力发展较高;意志薄弱的学生,难以充分发展其能力;凡具有优良的意志品质的学生,学习成绩就有 53.7% 的属于优等,意志品质薄弱的只有 17% 的属于优等。58.7%学业成绩的差。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对千余名天才儿童进行了追踪研究。 30 年后,在 800 名男性被试者中,将其中成就最大的 20% 与没有什么成就的 20% 的人做比较,发现他们之间最明显的差别不在智力的高低,而在意志品质的不同。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观察到 :凡是有成就的人,对所从事的工作都有忘我的牺牲精神,执着地追求自己所认定的目标,知难而进,不屈不挠;而那些无成就者,大都意志薄弱,知难而退,消极适应。

二、您的孩子意志力成熟吗  

孩子的意志力并不是天生就有,而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在这里你不妨测试一下您的孩子意志力的成熟程度。

请根据您小孩的情况,填写下列题目:
1.
孩子经常自觉地为自己设定一些目标,既有长期的,也有比较短期的。


2.
孩子倾向于凭个人嗜好来做事。

3.孩子感情不外露  
4.
孩子遇事谨慎  

5.孩子感情不外露  

6.孩子做事不需要家长提醒  

7.孩子的行为不易受他人支配、摆布  
8.
孩子遇到私利就寸利毕争  
9.
孩子总是毛毛草草的,忙碌不停,却不见成效。  

10.孩子对自己的言行的把握力与约束力不好 
分数:

1-7题选“是”各得一分,8—10题选“否”各得一分。

03分说明孩子意志商数较低,作为父母应该好好加强孩子这方面品质的培养;46分说明孩子意志商数为中等,作为父母仍要好好加强孩子这方面品质的培养;710分说明孩子意志商数较高,父母应该再接再厉,不断磨炼孩子的意志。

感觉:

健全的人格有赖于完好的意志力量。老师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个孩子能否站立起来,就看孩子给人的感觉是不是象一个握紧的拳头,打出去坚实有力,那么将来这个孩子必定能挺起腰杆做人。怎样才是完好的意志力量呢?

 三、意志的四品质

我先说说什么是意志?简言之,意志是人的一种为实现预定目的,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自己行动的心理过程。具体来说,意志有四个品质,即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

(一)、意志的自觉性品质(独立)的培养 :

自觉性也即独立性,表现为自主性,自立,敢于坚持到底,敢于以自己的成功为成功,而非外力的干扰;敢于顶住风险。

陶行之先生说“教育即生活”。所以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就在日常生活之中。比如;幼儿学走路,学吃饭,穿衣,整理玩具,学单车的时候都是对子孩子独立性培养的及好时机。对于小学生 ,比如一年级孩子,放学回家肯定要问家长:“妈妈,我现在做什么?”“妈妈,现在可以玩吗?”这时家长可以说:“你自己安排好吗?不会的妈妈帮你。” ,对于初中生来说,孩子主动的要求做饭,洗衣服,你千万别说:这不是你做的事,你的任务是学习。如果你想培养出一个独立性很强的孩子,你就需要为他提供独立做事的条件,改掉自己什么都插手的毛病。以下有几句话敬请你对照检查一下,如果有,那你赶紧“闭口”:

 1、保护型:“如果你需要什么,就来找我,我在这儿等你。”    

2、援助型:“我会有办法的,宝贝。”

 3、溺爱型:“我会让那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邀请你参加他的                   生日会的,放心吧。”

 4、代劳型:“你累了,宝贝,去睡会儿吧,我给你做。”

  如果你有这样的行为,要清楚地告诉自己:这些行为将无法开发出孩子的独立品格。

(二)、意志的果断性品质(勇气)

果断性就是一个人的勇气,面对外在的险阻与困境(地),产生绝处求生的决心;表现为果敢,如果太过了,则表现为鲁莽、血气之勇;

故事:20085.12大地震使很多人丧生,却又突现出人性的光辉:自主、顽强、灵活人得救。11岁的康洁是映秀小学6年级女学生,12日下午地震时,康洁先是钻到桌子底下,在经过一秒时间考虑后就从6楼纵身跳下,“我努力让自己屁股着地,最后着地时居然只有腿被划伤。”她不但自己获救还主动帮助老师和同学获救。她在生死关头那种果断和勇敢的举止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出来的。这与她自身的品质是是分不开的。所以,家长应从孩子小的时候就注重培养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胆识。比如:小孩子在街上与大人走失了,孩子有没有面对孤独处境的勇气?是想办法求助呢还是胆小,害怕,只知道哭?孩子的玩具被别人抢了,怎么面对?这些都需要家长正确引导。

(三)、意志的坚韧性品质(毅力)

坚韧性,持久性,也即平常讲的毅力,是一种向外的控制力量。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失败与曲折,艰难困苦还能坚强不屈,坚持不懈。

新西兰选手泰索列罗说:“每个人一生都有很多高峰和低谷,只要你有不服输的勇气,永不放弃的决心,就能坦然面对所有的不如意,问鼎个人之颠。”也正是有这种信念,她夺得了残奥会女子自行车500计时赛冠军。残疾运动员,在赛场上的拼搏,体现出跟正常人一样的意志和品质,实现的都是人类共同的梦想。从他们顽强拼搏的身影中我们看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体验到了人生奋斗的乐趣。命运赋予每个人不同的身体条件,热爱生命的人却可以做出同样的选择。那就是:尊重并实现生命的价值。而我们的孩子,仅仅为了逃避学习中的压力,困惑就跳楼自杀,是不是心灵太脆弱了?和以前的孩子相比,并不是现在的孩子受不了挫折,而是他们自我意识觉醒得早,独立人格建立得更早,很看重同学的看法,面子观更重一些,家长更应该提早重视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另一方面家长应多考虑他们的感受,爱护他们,引导他们。

(四)、意志的自制性品质(定力)

自制力,就是一种向内的控制能力。面对内心狂燥、懒惰、欲望(人),能够强行克制,自我激励,转化而成顽强的信心;表现出来的是忍性、自控,但如果过了则就是自苦了。

案例:大家都知道歌星臧天朔,为了谋求更多的金钱,自己开了个酒吧,与同行发生矛盾,于是纠集给黑势力团伙,在当地本发生的多起聚众斗殴事件,惹出人命案,最后被捕入狱。

故事:某公司高薪雇佣一名小车司机,经过筛选和考试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过硬的竞争者。主考官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一个说:“2公尺 ”,另一个说:“半公尺”,第三个人说:“我会尽量远离悬崖,越远越好。”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这个故事充分的体现了每个人在利益诱惑面前的意志力。

在生活中,家长要注意观察:有的孩子写作业时,家里不能有任何动静,外面也不能有任何干扰 ,比如:电视声,汽车声,人们的喧哗声,叫卖声等等,都让他感到焦躁不安,就觉得让他无法静心学习,其实这就是没有意志力,也就是说没有定力。不能够强行克制自己做好该做的事。其实这也是看孩子做事能否专一。一个人如果没有克制力,他就经不起诱惑 ,很容易给被不好的环境诱惑。

 

四、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1、明确生活目标:人的坚强意志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生活磨炼的结果。一个在教室里愁眉苦脸学习的学生,在操场上可能生龙活虎、活泼愉快;在劳动中又可能是不怕劳累的人。要培养孩子坚强、健康的意志品质,就必须使他们树立明确的、端正的、稳固的、健康的、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生活目标作为主导的生活目标,节制、清除那些有害的生活目标。只有有了明确的、稳定的生活目的,才有可能为此而克服重重困难,争取达到希望的结果。

2让学孩子树立远大志向:孩子是一个社会的人,他们必定要踏入社会与他人交往,并从事社会工作。而社会迎接他们的并不都是鲜花和微笑,更多的是困难和挫折。因为生活是严峻的,对所有的人都如此。因此,家长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志向,不要被暂时的困难和失败所压倒,放弃,退缩。提高做事的自觉性和目的性。

故事: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的母亲就是一位具有卓识远见、豁达明理、善于促儿立志的母亲。徐霞客年轻时代就立下胸怀一岳、云游海外之志。但由于母亲年高,需要侍奉,所以不便远游,这使他内心充满了矛盾。母亲不仅早就发现儿子的超群之才,而且也早就一反当时社会读书做官的普遍世俗,既不鼓励儿子 走科举仕官之途,也不愿因为自己的缘故而使儿子囿于家庭这个小天地。她勉励儿子:好男儿志在四方,不能像关在篱笆里的小鸡雏、套在车辕上的小马驹,坐困于狭小的天地。她亲手为儿子准备行装,还特意为儿子缝制了一顶远游帽子以壮行色。在母亲的勉励下,徐霞客走上了历时 4 年的科学探险的征途,历尽艰辛,不负母亲厚望,写出了我国第一部地形地理专著—— 《徐霞客游记》。

3激发孩子实现奋斗目标的强烈欲望和责任感 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明确的目标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实现目标的强烈欲望和责任感。比如,运动员要打破世界纪录,不仅要目标明确,而且要有强烈实现目标——打破纪录的欲望和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和欲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意志力,而且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力量。

4提高情绪和情感意志情绪和情感与意志是相互作用的。意志努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控制情绪和情感,而情绪和情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意志的表现。。
   
家长的任务在于帮助孩子增强积极的、健康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形成旺盛的学习和劳动的热情以及持续活动的意志力。经验表明,人在愉快的时候工作,不知疲倦,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人在激愤的时候,会有加倍的力气,而且不怕危险,敢于战斗。反之,人在消沉的时候工作,则提不起精神,坚持工作时间短,怕风险,不敢斗争。所以,家长尽力引导孩子克服消极的、不健康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5、在劳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孩子在劳动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克服困难需要毅力。要让孩子在劳动过程中自我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在失败中经受锻炼,这样才能培养坚定的信心、顽强的意志、持久的耐性。培养孩子顽强的意志,需要一个过程,家长要细心观察他们在做的当中遇到什么困难,及时帮助他们确定适宜的进取目标,让他们在向着这个目标前进的过程中保持高昂的情绪、强烈的欲望和旺盛的斗志。抓住孩子好的构思和行动,给予更多的时间和鼓励,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激励他们接受困难和挑战,深信经过自我努力,前面一定会有新的成功机会,从而去努力、去改变、去完善,付出更有价值的劳动,一直达到成功才罢休。

6要从小锻炼孩子的意志。“如果大人越是不让孩子付出紧张的努力而去满足他的愿望,那么,在孩子的生活中高尚的意志品质就会越少。” (注:苏霍姆林斯基语)自立才能有志,愈早自立,便愈能早立志。从小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对孩子意志锻炼具有重要意义。人在克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无畏、勇敢可以使人变得坚强。家长要引导孩子从小事锻炼意志,克服小困难,才能克服大困难。高尔基说得好,哪怕是对自己的一点点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坚强起来。从小事锻炼意志,可以因小事的成功,增添锻炼意志的信心。

7针对孩子意志品质的特点:果断性品质在小学一、二、三年级薄弱,坚持性品质也是在小学二年级以后发展缓慢。初中三年级以前受暗示性较突出。初中二年级以后独立意愿强烈突出。初中生轻率冒失行动突出。初中生,尤其是二年级自制力较差,等等。总之,要依据学生意志发展的特点进行锻炼培养。

 8、要针对孩子不同的个性:由于小学生的模仿性比较强,每个人的家庭对他们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意志特点与弱点。有的勇敢、急躁,需着重培养自制力;有的冷静有余,果断不足,需着重培养果断性;有的听话、服从,但独立性差,需着重培养独立性;有的依赖性强、自卑心重,就要培养独立性与自信心;有的任性、倔强,就要帮助区分任性与独立性的界限;有的胆小、怯懦、腼腆、畏首畏尾,就应培养大胆、勇敢、果断精神;有的冒失而轻率,就应培养冷静、沉着、克制约束自己的能力;对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缺乏坚持性的学生,则应培养其 “恒心”、 “毅力”、 “韧性”与克服困难的精神,如此等等。这就要求教师与家长要了解、分析学生品质的优点与弱点,有针对性地比较机智地采取学 生乐于接受的锻炼措施。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意志品质,怎样培养意志品质,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行动上的,首先要落在家长身上,只有你有意识的在生活的细节上去关注,去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将来才能培养出有意志力的孩子。

宝剑承受了锻打,才削铁如泥;梅花承受了寒霜,才芳香扑鼻;弹簧承受了重物的压迫才强劲反弹;种子承受了黑暗的煎熬,才破土而出。人只要行走,就免不了遭遇挫折;学习挫折,工作挫折,生活挫折,感情挫折,等等,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有坚强的承受力,直面人生的坎坷呢?那就让我们从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力做起吧!

 

转自:u/xiange2008/archives/2009/2009226173052.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