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第18种沟通方法 拥抱

13年前 [12-12 22:45 周日]
第18种方法  拥抱
第18种方法nbsp;nbsp;拥抱--教育--人民网 - 悠雁(THINKER) - 悠雁的博客
 
 

  事实证明,如果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些拥抱、抚摸,有时甚至是亲昵地拍打几下,孩子在对外交往以及智力、情感上都会更健康。
——英国教育家 斯宾塞
    我认为,沟通是一种艺术,有关的时间、地点、环境和方式都要考虑到。比如说孩子有时候希望在心理和情感上保留一些自己的空间或者他感情波动很大,非常需要安慰,而不是提问时,在这些时候,我会拥抱、抚摸儿子,传达给他沉默而温暖的信号。
——美国教育家 老卡尔?威特
    
    拥抱孩子是一种良好的亲子沟通方式。孩子都喜欢被父母拥抱在怀里,这样可以感到无限的温暖,感觉受到保护而有安全感。
    神经学家理查德?赖斯蒂克指出,怀抱婴儿是使婴儿精神发育和社交方面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他的著作《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中曾经专门谈论过拥抱和抚摸的奇迹。他这样写道:
    小斯宾塞的到来,使我们全家沉浸在一种忙碌的幸福中,但这并没有中断我此前就开始的对一所孤儿院的研究。事实上,这项研究给我在儿童教育上以莫大的启发。
    这是镇上唯一的一家孤儿院,刚开办不久。院长很喜欢和我聊天,并欢迎我对这里的孩子进行研究。不久前,孤儿院里的孩子们得了一种奇怪的病。他们目光呆滞,没有兴趣到游艺室玩,食欲不振,偶尔还发出长长的叹息。院长请来医生,也就是镇上的奥尼尔大夫,但奥尼尔也没有办法。院长自然想到了我,让我去试一试。
    我观察了一个下午,孩子们的沉闷让我揪心:这一群失去了父母的孩子,就像阳台上的雏菊一样,因为长期没有浇水,已经慢慢枯萎了。
    我决定从镇上的学校请来一些十几岁的小女孩和他们一起玩耍。这些女孩子的到来使孤儿院的气氛立即改变。她们大声地笑、闹,把那些孤儿抱起来,亲吻,拥抱,抚摸,沉闷的孤儿院就像飞进了一群漂亮的天使。就这样,她们每天下午都在这里与孤儿们玩上半个多小时,周末的时间更长些。
    不久,奇迹发生了,孤儿院的孩子们活跃起来,有的还像风一样绕着院子里的白杨树跑,他们眼睛发亮,食欲增加,身体明显转好。院长后来好奇地问我:“为什么会想到用这种方法?”我告诉他说:“你记得圣经上的一句话吗——一个父亲追赶自己的儿子,追呀追呀,拼命地搂住浪子的脖颈亲吻。”院长好像明白了,又问:“那孩子们得的是什么病呢?”“皮肤饥饿吧,这种需求,是食物无法满足的,需要的是爱抚、抚摸。如果孩子长期得不到这种满足,就会发育不良,智力衰退,慢慢变得迟钝。”
    当然,我也把这个方法用在刚来到我家不久的小斯宾塞身上。事实证明,如果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些拥抱、抚摸,有时甚至是亲昵地拍打几下,孩子在对外交往以及智力、情感上都会更健康。
    我认为:拥抱、抚摸、牵手,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医学研究显示,孩子在婴儿期缺乏拥抱,就会养成爱哭、易生病、情绪易烦躁的坏习惯;而在婴儿期经常获得拥抱的孩子,则情感稳定,活泼开朗,人见人爱。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怎样使用拥抱呢?
    
    建议一:每天给孩子三次拥抱
    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如果孩子需要拥抱,父母就应该随时张开臂膀,给孩子温暖的拥抱,让孩子在父母的怀抱里找到安全感,感受到父母的亲密感,实现情感的沟通。
    拥抱有时候可以代替称赞和鼓励。当孩子完成了一项任务或者做了一件好事时,父母满意地拥抱一下,他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当孩子遇到了挫折或者困难,父母的拥抱则会让他加强信心,鼓励他去克服困难。有些父母觉得拥抱过于亲密,尤其是妈妈对待儿子,爸爸对待女儿的时候,往往避免拥抱,实际上,拥抱正好促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的拥抱会越来越少,但是,父母最好每天给孩子三次拥抱,以稳定孩子的情感,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
    每天早上,当孩子醒来的时候,父母可以抱抱孩子,亲切地对孩子说:“亲爱的,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让妈妈抱抱吧!”“孩子,生活
是多么美好,你是多么招人喜爱!”由拥抱而开始的新的一天,对于孩子来说充满了愉快,即使因为赶时间而催孩子快点吃饭,孩子也会情绪稳定,不会感觉父母嫌弃他。
    当接孩子放学或者孩子放学回家的时候,父母不要拉起孩子就走,或者自顾自地忙自己的活,应该抱抱孩子,然后说:“宝贝,今天又学习一天,告诉妈妈学了什么呀?”“孩子,你看起来很高兴,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我吗?”
    当孩子睡觉前,父母不要只对孩子说:“赶紧上床睡觉,明天还要早起。”应该抱抱孩子,温柔地对孩子说:“宝贝要睡觉了,让妈妈抱抱!”这样,孩子就能够带着甜甜的微笑进入梦乡,第二天又会是愉快的一天。
    
    建议二:用拥抱鼓励孩子
    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看到一对母女,公交车上挺挤的,女儿坐在座位上,妈妈站在女儿的旁边,两人有说有笑的。
    这时,上来一位老人,售票员说:“哪位给老人让个座?”
    小女孩敏感地站了起来,说:“老爷爷,坐我这儿吧。”
    售票员夸奖道:“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其他乘客也夸奖起来。
    孩子看了看妈妈,妈妈什么话也没说,轻轻地抱了抱孩子,孩子的脸上放射出了喜悦的光芒。
    我深深地被母女俩和谐的关系所感动。
    拥抱是孩子的一种本能需要,在孩子取得成就的时候,父母轻轻地抱抱孩子,孩子立刻就能体会到父母的鼓励和肯定,他的内心就会获得体验成就的快乐。
    当然,如果孩子有不良行为时,父母也可以通过拥抱来鼓励孩子坚持战胜不良行为。
    有一位3岁的孩子,总是非常性急,他想要什么东西时,总是要求父母立刻给他,如果稍微晚了一会,他就会大哭大闹,父母被他闹得不知所措,哄也不是,骂也不是。
    孩子的妈妈问我怎么办,我对她说:“你试试非语言沟通。”
    “什么是非语言沟通?”孩子的妈妈不太理解。
    “你少说话,少发脾气。”我接着说,“如果下次孩子再这样的时候,你不要在意他哭闹,不要哄他,也不要骂他,简单地告诉他为什么不可以,然后自顾自地做事,等他闹够了,轻轻地抱抱他,什么话也不要说。”
    “这能行吗?”孩子的妈妈疑惑地问。
    “不哄不骂是让孩子明白,他的行为是不对的,父母不想搭理他;在孩子哭闹完拥抱他是让他明白,只要不哭不闹,慢慢表达才是父母能够接受的。”我对她说。
    “那我回去试试吧。”
    一星期后,孩子的妈妈给我来电话:
    “孩子的脾气慢慢变好了。那天他刚吃完饭就想吃雪糕,我对他说,刚吃完饭不能吃,要一个小时后才能吃。孩子不依,就哭闹起来。我狠下心不理他,自顾自在厨房里收拾,这一个小时里,孩子的哭闹由强到弱,后来慢慢呻吟。等他不哭闹的时候,我走过去,轻轻地把他拥在怀里。孩子先是一惊,然后小声地问我,妈妈,我想吃雪糕可以吗?我轻轻地对他说,当然可以,但是,再过十分钟。孩子听话地点了点头,接下来,他就安安静静地等待着。”
    拥抱不仅仅是一种生理需要,更是一种情感需要。在拥抱中,孩子的成就得到了肯定,孩子的失误得到了谅解。因此,父母要学会用拥抱来鼓励孩子。
    
    建议三:在离别之际善于运用拥抱
    拥抱经常被运用于离别之际、当孩子要远离家门,外出求学或者工作的时候,父母的心情往往是复杂的,难以用语言来表达,这时候,如果运用拥抱,就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与不舍、担忧与牵挂,千言万语都通过拥抱传达给孩子。
    作家欧阳忠的儿子要出国留学了。那天欧阳忠去机场送儿子。他是这样描写的:
    2月2日上午10点钟,他就要登上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的班机飞抵威斯康星州,他将在威斯康星大学至少拼搏5年。我是多么希望他早日学成归来,好好为国效力啊。
    我们从交大乘出租汽车急奔浦东机场。这座国际化的、第一流的机场候机楼令我惊讶,我生平第一次见到这样豪华而宽敞的休息室,我的儿子也与我一样伫立于候机室中,对我笑道:“上海的建设瞬息万变,浦东机场的诞生就是这座美丽城市的一个小小的缩影。我深深热爱这座美丽的大都市,将来回国工作也必然会选择上海。”
    儿子很快将行李推进了机场,办理了登机手续后,大约过了半个小时,他又悄悄地回到了我的身边,又与我留了两张影,并不断替我抹去眼角的泪水。我愈是抹去我的泪水,我的泪水反而流得更快更多了。我不禁紧紧地拥抱着比我身躯高大的儿子,他俯身将脸贴着我的脸,他的眼泪也几乎要溢出,但他却遏制住了。这是自儿子成人后我第一次拥抱我的儿子,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激动与欣慰,还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滋味……
快到9点钟了,儿子与我分手了,他说:我会努力的,不会辜负您的期望的。儿子大步流星地朝机场登机口走去。我在身后喊了一句:儿子,再见了,祝你一帆风顺!他在人群中两次向我挥手,然后隐没在人流之中。
    我走出候机室,抬头凝视着天空,大约是10点过了3分钟,一架客机在我头上掠过,我想这大概是载着儿子的美国客机吧。我的儿子也许在舷窗中向我俯瞰着,我也仿佛听到了他那略显稚嫩的声音:再见了,亲爱的父亲!
    拥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可以把父母的所思所想通过身体接触传递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领会父母的想法,从而达到有效的沟通。正如美国教育家老卡尔?威特所说:“我认为,沟通是一种艺术,有关的时间、地点、环境和方式都要考虑到。比如说孩子有时候希望在心理和情感上保留一些自己的空间或者说他感情波动很大,非常需要安慰,而不是提问时,在这些时候,我会拥抱、抚摸儿子,传达给他沉默而温暖的信号。”





引文来源  第18种方法  拥抱--教育--人民网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