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浅谈中小学衔接

14年前 [07-30 14:12 周四]
 浅谈中小学衔接

  

           小学数学教学是初中数学的教学基础,初中数学教学又是小学数学的深入和扩展。因此作为我们初中的数学教师,要把小学的课程看得熟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他们已经掌握了什么,还需要怎样的深入和扩展。对于苏老师小学阶段视图与投影都讲了哪些内容的谈话。小学的时候就侧重于看的结果是什么样就行。侧重于体验到从不同的方向看,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从三视图的角度看,又是如何的呢?我个人觉得,讲得最精彩的是,张丹老师,她谈到了有关空间与图形这个领域中学和小学的一个衔接。

          一、从结构,空间与图形分成了四个方面,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图形与坐标这四个方面。不过,小学图形与坐标换成了只是简单的测量。这也是跟初中不一样的地方。还有一个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初中提到了提到了图形与证明。从这个结构你就会发现,小学和初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从过去比较单一的强调图形的计算和证明,向现在的这种多角度刻划图形发展,这是作为衔接我们首先要看到在结构上它们的相同点。

         二、是小学和初中的有关知识上的衔接。实际上对于平面图形来说,小学和初中在认识基本图形上,都是那几个图形,只是知识点有所不同,比如说对于平面图形,我们都要认识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等。但在小学阶段对于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的学习,只要学生能够区分了解他们,知道怎样的图形是线、角、三角形、四边形、圆就可以了,并没有具体说明,深入证明。但在初中并不是只是认识就完了。对于线了解一下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点这个两个事实。对于进一步认识它以外还要做一些比如角平分线、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等。还要强调一种符号性的表达。如角的符号“∠”。对于四边行我们要对它进行定义,要讨论长正方形的判定条件,长正方形的性质定理给它定义,要给它判定,要给它性质。开始研究图形之间的关系。比如说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比如说全等三角形,实际上它研究的是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样的一种关系,等等。因此我们要重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表达之间的一个结合。

          对于朱老师的。1.空间的意义与数学研究空间的特点,空间体现了我们对分离、区分、连接、相邻、划界等的所有观念和体验。在中小学数学上,表现为欧氏几何模型、及透视理论和笛卡儿的坐标系等,可以通过视觉被学生所理解的具体水平的对空间的研究学科。2.个体对空间概念的认知,小学生主要是对空间特性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具有直观性和个别性;中学生可以逐步地实现对空间关系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具有了一定的抽象性和普遍性。3.个体对空间位置的认知,中小学在观察与表达,如识图与画图、直观与推理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不一样,中学要比小学有很大的进步,因此中学不是小学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更高水平上的深入学习。

         因此我们要知道衔接不仅仅是小学与初中它们之间有区别,更重要是它们之间有联系。我们要抓住核心词: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抓好衔接的过程,需要我们教师们熟悉中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改革http://acad.cersp.com/article/1129783.aspx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