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伴她走出“象牙塔”——家庭教育个案(教师:孙璟)

14年前 [06-29 14:06 周一]

案例:

元旦的亲子联欢会上,伴随着欢快的音乐,一群可爱的小女孩正展示着模特表演。其中,一个小个子的女孩,害羞的走着模特步,虽然动作是生硬的,脸上也没有其他孩子那样灿烂的笑容,但是她的表演却吸引了所有在场观众的目光,赢得了所有家长与同学们经久不息的掌声。小静,这一个曾让我困惑又振奋过的孩子,今天使我再一次看到了她进步的足迹。随着热烈的掌声,我的思绪也被拉回到了半年前。

 

令人担心的沉默

那是炎热的八月,作为一年级新生的班主任我来到了小静家进行第一次家访。叩开她的家门,开门的是一位消瘦的中年妇女。狭窄的房间显得很昏暗,老旧的白织灯不停的闪烁着。一个娇小的女孩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独自玩着玩具。任凭她的妈妈怎么叫她、哄她,她就是不肯出来与我打招呼。她就是小静。倔强、内向,这是她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

她对我冷淡的态度与其他学生的活泼、热情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从她妈妈口中我得知了她是个性格极其内向的女孩。从小因为体弱多病,长期待在家中,很少外出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幼儿园也不知道为何原因不愿意去。父母为她伤透了脑筋,操碎了心。两鬓已早早的染上了白发。想尽了一切办法,可她就是不肯与其他人交流,时常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形成了现在孤僻、沉默寡言的她。她的母亲很担心,她进入了小学后不知道会怎么样,希望我能够多关心她、鼓励她。还担心她的性格会给老师们添麻烦。从她母亲焦虑、无奈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我的责任。带着她母亲的期盼与信任,我踏上了回家的路。我该从何帮助她?她愿意接受我吗?她会不会也像在幼儿园时一样厌学?语文考试还有口试,她会不会仍然沉默不语?一系列的疑问与小静这个特殊女孩的身影始终在我脑海中盘旋。

 

可喜可贺的进步

新学期如期而至,小朋友们各个兴高采烈地来到教室,老远见着我就热情地与我打起招呼。只有小静一个人紧紧地拉着她母亲的手走进教室。我主动地微笑着与她问好,可换来的仍是她的一言不发与冷淡的表情。她的妈妈无奈地摇着头直叹气,“这孩子可怎么办呀?”我笑着握着她妈妈的手对她说:“没关系,你放心回去吧。我们会帮助她的。慢慢来,她会适应学校生活的。”听了我的话,她的母亲才一步三回头地不放心地离去。

回到教室,我首先把小静安排在了她幼儿园好朋友的旁边,希望有了好朋友的特殊照顾能消除她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情绪。在她的周围,我又安排了一些性格活泼的女孩子,让她们平时多与她接触、交流,主动地关心她。也希望她们的热情、活泼能感染到小静。两个多星期下来,我的“别有用心”起作用了。英语课上小组活动时,小静一组的队员们时常鼓励她参与他们的小组活动,她不会说的,大家一起教她;她不敢说时,大家又一起用掌声来鼓励她。并没有因为她的不敢开口或声音轻而嫌弃她。几天下来,原本课上闷声不响她居然能随着大家一起开口朗读了,虽然开小火车时,她的声音微弱的要凑近耳朵才能听清,但是对她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课后,总有几个热心的小女孩轮流围着她与她一起聊天,做游戏。慢慢地,她的笑容多了,参加课余活动也积极了,课后,总能看到她与伙伴们一起跳绳、踢毽子。有时她也能开口问周围的同学借文具了,甚至偶尔也会主动的与其他同学交流。她的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让我欣喜不已。只要一有机会,我就会坐到她的身旁拉着她的手找她聊天鼓励她胆子要再大些;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扬她,让同学们一起鼓励她。希望能提高她的自信心。她对我的态度,与我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每次的表扬、鼓励后,我都能从她脸上的微笑中读懂,她对我的信任与欢喜。她也为自己的进步而感到高兴。

 

令人意外的收获

元旦即将来临,每位同学都为班级的元旦活动出谋划策,积极参加每一个表演。原本并没有单独表演的小静,居然主动的找到了我,轻声地告诉我她想与其他女孩子一起表演时装模特。我惊喜地看着她,这是她少之甚少地与我主动说话,何况她希望能参加这次的元旦表演,这简直就是我平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我欣喜若狂的答应了她,并带她来到了表演模特的同学面前,让她们好好地教她。希望这次是一个机会让她能够再往前跨出一大步。随后的几天,我在旁边静静地观察。她不在是那个刚进学校时低着头的女孩了。随着音乐,她也不停地摆着造型,走着步子的她也自信地把头抬得高高的。走廊上充满了轻快的音乐声与她们的欢笑声。

“下面,让我们来夸一夸我们的小伙伴吧。”小主持人的话声又把我拉回了元旦亲子联欢会上。娟娟率先起身向着小静的方向竖起了大拇指:“小静,小静,你真棒!原先你胆小不说话,现在上课敢举手发言拉。”娟娟的话顿时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共鸣。同学们纷纷站起来表扬起小静。“小静,小静,你真棒!原来读书轻,现在回答问题声音变响了。”“原来不会跳绳,现在你会跳啦!”“原来你不理我们,现在我们是好朋友了!”……同学们一句句的赞扬声,一阵阵的掌声让小静又一次低下了头。可这次她是微笑着低下了头。从她与她母亲的眼中,我看到了晶莹的泪花。那是高兴的泪花,是幸福的泪花,也是胜利的泪花。

 

案例分析:

一、家校配合,促其发展

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教育得好或者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一身。家长对孩子的成长过程十分熟悉,在朝夕相处中十分了解孩子的个性。如果教师能与家长多交流、沟通,把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的告知家长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其孩子的重视,使家长相信老师是在真诚地关心和帮助学生,才会使家长乐于接受老师的意见,从而赢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实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因此我经常把小静在校的表现及时告知其家长,使家长能够了解到她在学校的表现。平时也加强了对她的家访、电访的力度,通过家访、电访也让我及时的知道了她在家的情况。从而能与她的父母一起商量该如何一起帮助她,使得学校家庭教育达成一致。

 

二、赞美鼓励,树其信心

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往往能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教师的赞美越多,学生的性格就越开朗,就越显得活泼可爱。因此,平时我特别注意小静,只要发现她有了点滴的进步后,我就及时的给予她肯定与鼓励。原先她在课堂上从不敢开口读书,更别提举手发言。每次请她朗读单词时,她都含羞地低下头。我不但没有责备她,而是用微笑的眼神鼓励她。只要她肯开口,我就在全班面前表扬她。经过一段时间,她终于敢大声地在全班同学前大声地朗读了。有时,她还能在课堂上主动举手发言了。她的转变使老师、家长、同学都感到无比的兴奋。时间如梭,转眼迎来了期中考试。我担心她会害怕在陌生老师面前不敢开口导致语文口试不合格。于是我牵着她的手,走到考官的面前,告诉她不要紧张,只要大胆读出来,你一定行的。我会在旁边陪着她。她信任地看着我,点了点头。口试中,虽然她还是因为胆小读得很小声,但对她来说可是迈出了很大的一步。口试也达到了48.5分(满分50分)。晚上当她妈妈来接她时,我迫不及待地告诉了她这一好消息。她妈妈激动地说:我们真幸运,能来到这么一个班级,能碰到一群这么好的老师。

 

三、伙伴力量,融入集体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生活、学习的许多方面都是从观察、模仿别人开始的,如果自己缺乏成功的体验,那么,同样从他人的成功中可以获得通过努力走向成功的经验。一开学,我便有意地在小静的身边安排了一些性格活泼的孩子,希望小静能从这些孩子的身上感染到他们的活泼、热情的的性格。也希望这些活泼的孩子们能够主动地关心她,找她聊天、玩耍。课上,同学们时常会用掌声来鼓励她。课后,又会围着她一起谈天说地,拉着她参加各项活动。一个月下来,伙伴们的努力有了成果。小静转变了,她不再是孤独一个人了,她也学会了关心同学。伙伴生日了,她会送上自己制作的小卡片;朋友生病了,她又会主动帮她送去作业,给她送上关心的话语。正是有了伙伴的帮助,才使她走出了自己的象牙塔,融入到集体中去。

 

在今后的教育路途上,我们还将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只要我们怀着一颗宽大慈爱的心,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相信奇迹就会在我们的手中诞生。http://www.hh1x.edu.sh.cn/schoolweb/jzhh/show.asp?id=248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