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当前少年儿童的7个主要不良习惯

15年前 [05-21 00:10 周三]
当前少年儿童的7个主要不良习惯

作者:孙宏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

  
  通过以上对少年儿童、父母、教师提出的需要改进的习惯的分析,我们将当前少年儿童存在的主要不良习惯归纳为7个方面,分别是:1、喜欢依赖别人;2、任性,做事经常以自我为中心;3、害怕承担责任;4、在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5、不爱劳动;6、在消费中,盲目、攀比、炫耀;7、学习不爱刻苦钻研,常常被动学习。

  (一)喜欢依赖别人
  1.缺乏独立性使少年儿童成为“长不大的一代”
  从孩子降生开始,父母们就渴望孩子快快长大,长成一个独立的人。但是,当孩子悄然长大,当您以为孩子已经可以脱离父母的怀抱独立生活时,或许您会惊讶地发现,孩子竟然还有那么强的依赖性。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少年儿童大多具有依赖他人的不良习惯。从开放问卷中可以看出,父母、教师、甚至少年儿童自身都对此有较高的认同感。依赖他人的习惯主要表现在下面3个方面:1. 做人懦弱,不勇敢;2. 自理能力比较差;3. 对生活基本技能掌握比较少
  在“基本做人态度”上,被调查的父母和教师一致认为孩子在“生活中经不起挫折,不够勇敢”。在父母列举的不良习惯的前10项排名中,“经不起挫折,做事情不够勇敢”被排在了第一位;教师则把“经不起挫折、不勇敢”排在前10项中的第四位;少年儿童在自我报告自己的行为习惯时,把这一项排在了第八位。从排名中可以看出,三个被调查组都认为当代少年儿童在做人的基本态度方面不够勇敢,缺少自己的主见。这和孩子缺乏独立性、喜欢依赖他人有很大关系。
  “自理能力比较差”也是少年儿童喜欢依赖他人的重要表现,在问卷调查中,三个被调查组都把这一项列在了前10项“生活方面不良习惯”的第一位,这说明三组被访者都看到了儿童在独立性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父母和教师在问卷中都把“对生活技能掌握比较少”这一项排在前10项“生活方面不良习惯”的第六位;
  在学习方面,父母、教师和少年儿童自身纷纷报告“不能独立、及时完成作业”,这一项内容分别排在了前10项“学习方面不良习惯”的第五位、第四位、第三位。
  此外,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以往的调查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996年至1997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组织进行了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及教育的大型调查研究。该项调查共发放问卷3349份,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数据。独生子女们在对自己进行评价的时候,也纷纷认为自己的独立性不够。其中,认为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为36.9%;“做事有独立性,不依赖他人”为40.3%;“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为43.8%;“有责任心”为45.9%;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孩子不具备这些道德优点。在道德缺点的自我评价中,有20.4%的孩子明确表示“缺少生活自理能力”;有18.3%的孩子认为自己“做事容易依赖别人”;28.0%的孩子“很少帮助父母干活”;15.1%的孩子“缺少保护自己的能力”。
  一个女孩子说:“我讨厌自己的性格!大概是小时候被宠惯了吧,现在,尽管我已经16岁了,但无论干什么事都要找个伴;上下学要和别人一起走,买东西要先征求别人的意见,做作业也总想问问别人,有人陪心里才踏实。有时候,明知他人错了,我也只会随声附和,就怕一语失和,好友从此离我而去。”
  独立性是心理断乳期的重要标志,当一个孩子具备了独立生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会确认孩子已经长大了。相反,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愿望、自己的选择,一心只是按照自己父母的旨意行事,那么他必然是缺乏个性和创造性的,而其内心也是不会感到幸福的。幸福不能给予,只能自己去赢得。才智也不是谁能够施与的,只能经由自己的磨练才能获得。
  事实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199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了“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课题,研究的重要结论之一是“成才离不开独立自主”。调查结果显示,杰出青年在童年时代有66.89%的人“非常喜欢”自己独立做事情,29.73%的人“有时喜欢”,“不喜欢”的人只占3.35%。这组数据说明,杰出青年童年时要求独立的愿望非常强烈。

  2.依赖性习惯导致依赖性人格
  喜欢依赖他人的行为一旦形成,就很容易导致依赖性性格的形成。依赖性人格对个人的成长、发展都有极大的危害,会使个体难以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自身潜能更难以得到拓展。
  美国心理学家们曾经对依赖性人格进行研究,并将其特征归结为下面几点:
  (1)做事情犹豫不决,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建议和保证之前,难以对日常事物作出决策;
  (2) 对生活或事业无助,经常让别人帮助自己做出重要决定;
  (3) 即使知道别人错了,也经常随声附和别人;
  (4) 缺乏独立性,很难自己单独开展计划或做事;
  (5) 过度容忍,为了讨好别人而经常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6) 害怕孤独,不喜欢一个人呆着;
  (7) 当某种亲密的关系中止时,会感到无助或崩溃,特别害怕失去朋友或者失恋;
  (8) 经常害怕被人遗弃或冷落;
  (9) 被批评或没有得到表扬的时候,内心感到受伤害。
  美国心理学家们认为,具备上述特征中的五项,即可诊断为依赖型人格。
  从上面的特征来看,也多与行为有关系。 如害怕自己拿主意、总看到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不会正确评价自己、对别人依从等。心理学家们认为,依赖型人格源于人类发展的早期。个体在幼年时期,离开父母就不能生存,因此,在儿童的印象中,保护他、养育他、满足他一切需要的父母是万能的,他必须依赖他们,总怕失去了这个保护神。
  但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如果父母对孩子依然过分溺爱,鼓励子女依赖父母,不让他们有长大和自立的机会,久而久之,在子女的心目中就会逐渐产生对父母或权威的依赖心理,成年以后依然不能自主,缺乏自信心,总是依靠他人来作决定,终身不能负担起选择、接纳各项任务、工作的责任,从而形成依赖型人格。
  有一位女孩,被怀疑患有强迫精神症,不停地洗手,什么东西都嫌脏。怕水杯脏,母亲喂她喝水;怕厕所脏,每次进厕所前都要母亲为她清洗以后才能进去;甚至好几个月无法上学。心理治疗教授李维榕博士记录了其中的一次见面过程:
  有趣的是,母亲的出现,令没精打采的大妹立即有了生命力。她开始向母亲投诉家中各物怎样脏,不能用手碰,母亲倒像个被编好程序的机器,对女儿所有不合理的要求,都忍辱负重。
  原来大妹除了怕手脏而不停洗手外,在家中更不肯碰任何器皿及餐具,因此吃饭喝水都要由家人喂入口中。
  我问:“你怎样如厕?怎样擦大便?”
  她说:“太脏了,妈妈代办。”
  母亲点头同意:“是的,我每次都把厕所板擦洗干净,连抹屎都由我代办的。”
  这高大的少女,她与母亲的关系原来像个两岁大的婴儿与母亲的关系。我恍然大悟,大妹的问题不但是强迫性精神症,而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倒退,回到婴儿阶段去。
  问题是,母亲不但不能拉她一把,反而好不自觉地真的把她当作婴儿看待,她的一举一动,其实都与女儿彼此牵引着。
  我向母亲说:“你不要答她的话,行吗?”
  母亲眼睛却不由自主地盯着大妹,继续向女儿解释自己怎样把家中各物洗了又洗。

  李维榕博士是美国纽约家庭心理治疗研究中心的教授,兼香港大学家庭治疗客座教授。在她的文章中,已经谈到了父母养育方式对孩子独立习惯及独立性形成的影响。

  (二) 任性,做事经常以自我为中心
  1.任性阻碍儿童健康成长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当代少年儿童另一个比较突出的不良习惯是“任性”,做事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在开放问卷中主要表现为下列几点:1. 自制力不强,爱发小脾气;2. 比较自私,自我为中心;3. 不谦让,不宽容;
  在“基本做人态度”上,父母的前10项不良习惯报告中,“自制力不强,爱发小脾气”被排在第二位,教师将其排在第九位,少年儿童自己将其排在第三位。从排序中可以看出,孩子在家庭中更容易发脾气,自我控制能力更弱一些,而在学校里要比在家庭中好得多。但根据儿童自身报告来看,他们的自制力还是比较差的,或许因为在学校里屈于老师的威严,他们才更收敛一些。
  在“交往方面不良习惯”中,父母和教师把“比较自私、自我为中心”排在前10项的第一位,少年儿童将其排在第二位。同时,父母、教师和少年儿童分别把“不谦让、不宽容”排在第四位、第三位、第五位。
  另外,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及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12.97%,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16%至25.4%。检查大学生们心理问题的根源,专家们发现,过于任性、什么都希望顺着自己的心愿是重要原因。
  山东省少年管教所的李康熙对在押的188名未成年独生子女犯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多数独生子女犯原来在家庭中是“小皇帝”,长期生活在“大家围着转”的家庭环境里,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好,父母对其大多处于服从地位,千方百计地满足他们的各种愿望和要求,结果使其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为所欲为,十分任性、自私、贪婪和霸道。他们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只想自己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玩得好,却较少顾及甚至不顾及他人利益,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不太注重名誉,而崇尚金钱,追求自身利益,追求高消费,争强好胜而缺乏进取精神,甚至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对北京市崇文区完全中学及初中共5所初一、初二(为主)的22个教学班的学生进行的调查发现,25.6%学生承认为一点小事就会发脾气,10.3%学生认为自己的愿望父母必须满足。仔细分析发现,根源多来自学校与家庭教育,由于问题学生在同学、班级之中所处的位置,促使他们更敏感,自卫意识较强,对他人不信任,因此更易冲动。在家庭中,有些学生被从小娇宠,极为任性,自己的目的无论如何也必须达到,而对于家庭中应承担的义务,以及他人的情感则一概不予考虑。
  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也曾对儿童心理卫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独生子女中,5成儿童存在“任性”的心理问题。此次调查针对1岁至6岁的2150名正常儿童,覆盖贵阳市城区,其中独生子女占94.55%。调查显示,近5成儿童的心理问题集中表现为“任性”,近3成儿童表现为“依赖、娇气”。
  从上面的若干数据来看,任性的习惯已经成为当代少年儿童主要的不良习惯之一。所谓任性,就是放任自己的性情,做事情的时候往往对自己不加约束,想怎样就怎样,爱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不论自己的选择或做法是否正确、合理。
  任性对孩子的成长具有负面影响。一些调查表明,任性的孩子往往容易四处碰壁,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从前面的几组数据中可以看出:有的大学生因为任性而无法适应学校生活;有的未成年人因为任性走上了悔恨的不归路;有的独生子女因为任性而在与人交往中伤害别人、伤害自己。
  具有任性不良习惯的人,因为对自己的性子没有约束,干什么都由着自己,他的性格往往会向不良方向发展。这样的孩子,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容易碰钉子、不顺心,有的人因此形成了心理疾病,如忧郁、偏执、狂躁。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曾指出:“你知道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因为有种种满足他欲望的便利条件,所以他的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结果,使你迟早有一天不能不因为无能为力而表示拒绝。但是,由于他平素没有受到过你的拒绝,突然碰了这个钉子,将比得不到他所希望的东西还感到痛苦。”他还举例说:“有的孩子竟想叫人一下子把房子推倒,竟要人把钟楼上的风标拿下来给他们,竟要人拦住正在行进中的军队,好让他们多听一会儿行军的鼓声……他们偏要那些不可能得到的东西,从而处处遇到抵触、障碍、困难和痛苦。成天啼哭,成天不服管教,成天发脾气,他们的日子就是在哭泣和牢骚中度过的。像这样的人是很幸福的吗?”

  2.任性与独立的差异
  工作中,常常听到父母埋怨孩子说:“这个孩子,真是太任性了!”任性的确对孩子的成长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很大的负面作用,但是,作为成年人,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矫正任性等不良习惯的时候,首先要分清什么才是真正的任性。
  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教授曾经用了3个小故事来帮助大家区分什么是任性。他写道:
  --小明已经上六年级了,爸爸妈妈带他上公园,孩子想跑着玩,爸爸妈妈不让,非要拉着孩子,孩子说什么也不停,自己跑到山坡上去了。父母生气地说:“这孩子真任性,再这么不听话,下次不带你来了。”
  --小刚特别喜欢制作飞机模型,一干起来什么也不顾了。每当这时,妈妈叫他去买东西他都不动。妈妈指责他,他更拧,说:“不去,不去!就不去!”
  --小红跟妈妈到商店去买东西,看到玩具枪就不走了,非让妈妈给买,妈妈说咱家已经有好几支了,不能再买了。小红说什么也不依,坐在地上不起来了。爸爸妈妈生气地打了他一巴掌,他倒在地上打滚儿。最后,父母妥协了,说:“这孩子天生这么任性,没治了!”
  从上面的3个小故事中,您认为哪一种是任性呢?在父母们看来,这些孩子都太不听话了,都是任性的表现。但是,仔细分析您会发现,第一种情况不能算任性习惯。因为小明都已经六年级了,他长大了,希望有自己的娱乐方式,不愿意父母来安排自己的生活。这是孩子正常的心理需求。小明的妈妈不允许他跑着玩,在父母们自己看来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孩子在父母眼里总是小孩子,父母们往往认为小孩子到处跑会有危险。可是,孩子不会从父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他认为自己有支配行动的自由,父母的做法都是瞎操心。因此,从这个案例看,小明的做法是要求独立的一种表现,不能算是任性。一般情况下,父母应尊重孩子的想法,只要孩子的做法是对的,就要勇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而不要轻易给孩子一顶“任性”的帽子。
  第二种情况,也不能算任性。做飞机航模是小刚的爱好。小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往往比较投入,甚至常常忘记该做的事情。这样没有节制自然不好,但这并不是任性习惯导致的。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些规矩,并恰当引导孩子。
  第三种情况,就是我们在本节中所说的任性了。任性的主要特点是对自己所做的事情不分是非,固执己见,不听约束,明明知道自己不对还要继续做下去,这样的行为才是任性。任性的孩子常常用一些手段来威胁他人,如不吃饭、大哭大闹、自杀、离家出走等。

  (三) 害怕承担责任
  1.责任心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体对自我、对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对自然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责任心是一种态度,是“道德评价最基本的价值尺度”。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有的人能力强,有的人能力弱,因此,我们不能完全用能力来评价一个人,而要看这个人在做某件事情时的态度。这就是责任心。一个人未必什么都会做,但是,当他做任何事情都很认真、很负责的时候,他就有可能凭借这种态度战胜困难,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因此,责任往往是一个人做人的重要基础。
  责任心还是人们做好事情的重要基础,是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前提”。任何一种道德规范的落实,都要靠人的自觉性,而这种自觉性的培养和形成,恰恰需要以人的责任心为前提。责任心是自觉性的基础。如果一个人有了强烈的责任心,就会自觉地遵守各种道德规范,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认真负责,妥善处理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严于律己。相反,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有的甚至不顾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责任能力与责任心不同。一个人承担自身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的能力就是责任能力。一个人的责任能力主要由年龄、健康状况和认知水平所决定。责任心则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自觉意识、态度。责任心以责任能力为基础,但是,责任心和责任能力并不一定完全平衡。有责任能力的人并不一定有责任心。也许每个个体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但是在责任心的帮助下,人们的能力往往可以发挥到最大极限。
  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明确指出的,“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也曾说:“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无法补;能力有限,责任无限。”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甚至将“责任感”作为核心道德观来进行培养。该联合会成立于1993年2月,是一个全国性的教育组织,他们给“良好品德”下的定义是:理解和尊重核心道德标准并按照这些标准行事。品德教育联合会要求学校根据10项基本原则来进行品德教育。10项基本原则的第二项就是“学校必须培养学生形成以诚实、有责任感、尊重他人和勤奋等为核心的道德观”。
  教育专家陶西平先生在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上,也曾经阐述过责任感的重要性。他说:
  “当前,应当把培养下一代的责任感,作为父母们的主要责任。
  责任感是做人的基础。要想子女成为一个好人,就应当教育他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民族负责,对我们生活的地球负责。人自身的发展、人与人的交往、人对社会的贡献,都来自明确的并且认真履行的责任。人的道德自律,遵纪守法也靠着责任感。
  责任感也是成才的基础。进取精神、科学态度、创新能力是优秀人才的可贵的品质,但是离开了责任心,这些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聪明才智,只有建立在强烈的责任心的基础上,才可能迸发出耀眼的火花,否则只能是徒有其表。
  责任感更是一个真诚的人的标志。其言必行,其行必果;言行如一,表里如一,是一个人受到别人尊敬与信赖的基本条件,也是社会健康的营养液和净化剂。”
  所以,我们说,责任心是个体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常常说这个人有责任心,敢于承担责任。而“敢于承担责任”就是一种行动。我们考察一个人是否具有责任心,以及他的责任能力如何,关键还要看这个人是否有某种敢于承担责任的行动。
  心理学家们在测查责任心的时候,也常常通过一系列行为对个体的责任心进行评价。如下列测试中,就是通过15个行为来测查儿童是否具有责任心的。教师或父母们不妨测试一下:
  1.与人约定见面,通常准时吗 ? 是 否
  2.你认为孩子可靠吗 ? 是 否
  3.孩子懂得未雨绸缪而储蓄吗 ? 是 否
  4.发现朋友犯了错,会告诉老师吗 ? 是 否
  5.出外旅行,找不到垃圾桶时,会把垃圾带回家吗 ? 是 否
  6.经常运动以保持健康吗 ? 是 否
  7.没有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吗?是 否
  8.永远将正事列为优先,再做其他休闲吗 ? 是 否
  9.积极参与班级集体活动吗 ? 是 否
  10.你告诉同学有事找他,他会立刻回电话吗 ? 是 否
  11.“既然决定做一件事情,那么就要把它做好。”孩子相信这句话吗 ? 是 否
  12 .与人相约,从来不会耽误,即使自己生病时也不例外吗 ? 是 否
  13 .曾经违反过社会规范吗 ?是 否
  14.经常拖延交作业吗 ? 是 否
  15.经常帮忙保家务吗 ? 是 否
  说明 :“ 是 ” 记 1 分, “ 否 ” 记 0 分。
  分数为 10分~15 分,是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行事谨慎、懂礼貌、为人可靠,并且相当诚实;分数为 3分 ~ 9 分,大多数情况下,都很有责任感,只是偶尔有些率性而为,没有考虑得很周到。分数为 2 分以下, 是个完全不负责任的人。

  2.责任心是什么时候丢失的
  本次调查发现,少年儿童在责任心方面也存在很大的缺陷。其中主要表现为下面几点:
  1. 做人方面缺乏责任感;2. 学习方面不仔细、不认真、不求甚解;
  在“基本做人态度”方面,父母认为孩子存在“缺乏责任感”的倾向,经过统计,他们对这一项的报告被排在前10项的第七位;教师的报告显示,在他们看来,少年儿童缺乏责任感是更主要的问题,因此这一项被排在前10项不良习惯的第三位;少年儿童也自我报告他们缺乏一定的责任感,他们的这一项内容被排在第七位。
  此外,在学习方面,少年儿童也表现出缺乏一定的责任心。学习“不仔细、不认真、不求甚解”是其中比较突出的表现,统计后发现,父母、教师、少年儿童分别将这一项内容排在前10项“学习方面不良习惯”的第三位、第五位、第四位。
  我们在生活中还可以看到下面一些场景:
  学校里组织卫生大扫除,学生们能溜就溜,不能溜的就东一下西一下地走过场,很少看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
  每次大小考试时,总有学生匆匆忙忙地赶到教务处去补开准考证明,原因是学生证忘带了!
  对此,一位中学生也有同感。她在参加了两次中日学生民宿活动之后,写出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她写道:
  我在日本参加的特大夏令营有750人,每一个班由40多个孩子和大人组成。一个班有一男一女两个班长,大都由高中生担任。这个班里的吃饭、住宿、活动组织等大小事项由这两个人全权负责。此外,夏令营总部还有许多大学生,他们负责处理整个营地的事务,组织活动等等。当然,这些人都是志愿者,几乎没有报酬的。虽然是志愿者,但大学生、高中学生报名异常踊跃,还得经过选拔考核和培训,最后才能走马上任。这些志愿者们对于夏令营中的事情非常投入,组织活动极为卖力。当夏令营结束了,与营员们分别时,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们把这种活动当做锻炼自己的一次难得的好机会。
中国也有大批志愿者,在植树和运动会、公共场所服务方面大显身手。可是,有多少志愿者会牺牲休息,来为儿童夏令营服务。即使服务,能够承担起全面组织夏令营活动的重任吗?虽说中国学生有数不清的大小干部,但真正能像这些日本志愿者一样把组织工作做得如此尽职又如此热爱的,又有多少呢。夏令营中的营员大部分是小孩子,按理说最难管,但是在分饭啊做值日的时候,根本无需班长多说,非常自觉地帮忙摆桌子、端饭、找活做,很少有孩子偷懒。可是在中国许多城市中学里,不知是否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的缘故,太过于注重自我,如果一次值日没有把工作落实到人,常常走得光光的。平时做值日,也经常需要老师和干部的催促与提醒。
  我记得夏令营中我班的女班长小川步,因为忘记了在我和爸爸从黑姬山凯旋时带领全班去迎接我们,从老远处就飞奔过来抱住我,像发生天大的错误一样,愧疚地哭个不停,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责任,再三地向我们道歉,让我和父亲感动不已。我们只不过相处了两天都不到啊!那一刻,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中国学生的责任心太差了,与日本学生没法比!
对于上述现象,各位读者朋友一定不会陌生。这是因为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
  孩子们的责任心到底哪里去了?是我们成人世界从来都没有培养过吗?对于上述现状,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成人,首先要做的是拷问自己!
  当孩子还是蹒跚学步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疼得哇哇哭。奶奶常常心疼地打着地说:“都是它不好,摔了我的宝贝孙子!”几年之后,孙子长大了,早晨匆忙中忘记了带课本,回家以后却怪奶奶:“都怪你!早晨也不让我带课本!”
  当儿子要收拾书包的时候,母亲们往往说:“都几点了,快去睡觉吧!妈妈给你收拾!”几年过去了,当孩子已经成长为中学生以后,却连自己的房间也不收拾。妈妈生气地说:“长这么大了,连房间都不会收拾!”儿子听了妈妈的话,一溜烟跑掉,只留下一句话:“你给我收拾吧!”
  女儿在洗自己的小手绢,妈妈看见孩子弄得满地都是水,立刻皱起了眉头:“瞧瞧你做的好事,把地都弄湿了。这些事情都不用你做,你要把学习搞好了妈妈就满意了!”几年以后,女儿脱下自己的衣服扔给妈妈:“妈,赶紧给我洗洗,我明天上体育课要穿!”
每当这时,不知父母们做何感想?爱孩子、保护孩子,是做父母的天职。但是,当您给孩子无私的爱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了培养孩子敢于承担责任的好习惯。否则,孩子长大以后,就会成为一个害怕承担责任的人。

  (四) 在交往中容易伤害别人
  社会学家们认为,个体只有在群体中、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社会的共同规范、道德标准、生活方式,才能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的人。因此,对于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少年儿童来说,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是不可缺少的。
  研究表明,小学生的交往状况,往往决定着他们对学校生活的满意程度,那些生活在不良人际交往氛围中的孩子,常常表现出压抑、孤独、易冲动、难于合作的特点,情绪消沉低落。而生活在友好人际交往之中的小学生,则注重成绩、乐于助人、心情愉快、积极向上。

  1.伤害交往关系的不良行为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当代少年儿童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良习惯。这些习惯不仅影响孩子与伙伴们进行交往,而且也间接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以自我为中心是少年儿童在与他人交往中存在的主要不良习惯。
  在本次调查中,“比较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是儿童任性的表现,这样的行为也特别容易在交往中伤害他人。另外,“不能和睦相处,不善交往”、“不知道帮助关心他人”、“不谦让、不宽容”、“缺乏合作精神”、“斤斤计较”等不良行为习惯在本次调查中都被报告出来,并被排在了前10项中。三组被访人员的报告排序相差无几。有趣的是,教师在前10项“交往方面不良习惯”中,还提到了“拿别人东西不还”,这些内容被排在了第七位。不能遵守诺言,拿别人的东西不还,对别人的东西、情感不够尊重等行为,在交往中也会特别伤害朋友之间的情谊。
  此外,一些少年儿童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还存在下列伤害他人的不良习惯:
  缺乏同情心;探索朋友的隐私;经常在背后讲伙伴的坏话;嘲笑或轻视朋友的缺点;惟我独尊,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对朋友产生过分的依赖性,与朋友交往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不善于倾听,只想诉说自己的心事,忽略朋友的感受;不善于控制情绪;做错事情没有勇气道歉;待人不够豁达;讲话没有礼貌;不注意礼仪礼节……这些不良行为都有可能对朋友产生伤害;同时,也会伤害中小学生本身,使得一些人几乎没有朋友。
  交往不良习惯,不仅影响到他们小时候与伙伴的交往,也影响到他们长大以后的人际交往。1998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当代中国城市青年状况”课题组对6500多名城市青年进行的调查发现:22.3%的青年仅有3个好朋友,18.0%的青年仅有2个好朋友,14.1%的青年有5个好朋友,10.6%的青年仅有1个好朋友。而仅有10.4%的青年才拥有10个以上好朋友!

  2.少年儿童交往现状堪忧
  对于少年儿童在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女作家陈丹燕也曾做过采访,在采访记录中,她记述了一个独生子女的谈话。她写道:
  在我这个三口之家里,我从小一直都是自己陪自己玩,每当自己独自在家的时候,总是开着收音机,或电视机,并不是对里面的内容有多大的兴趣,只是希望家里有人的声音,然后搬张大椅子扒着窗子看楼下来往的人。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有时,我希望有人和我一起玩。爸爸妈妈不在家的时候,他们不让我带小朋友回家,怕我们动坏了家里的东西,也怕引来坏人。那时我想,要是家里还有另外一个孩子,就一直可以在一起玩了。
  渐渐地我长大了,突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需要有一个朋友,能够谈谈心事和理想,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不是我们班上曾经有过的搭子,那是在一起谈天说地,就是不说自己的两个人。
  我要个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可是18年来,我仍然没有一个能让我交心的朋友。现在我比较要好的,也是一个独生女,由于她父母的宠爱,使得她的“自我中心”意识十分强。可想而知,与她在一起的时候,所讨论的,都是她的事,她的快乐,她的烦恼,要是我从她的事迹中引发开去一点点,她马上注意力分散。在这种情况下,我终于把我的心门向她关上。在别人看来,我与她仍是好朋友,每天在一起做一样的事,中午在一张桌子上吃同样的东西,但事实上,两个人的心理距离大得都量不出。
  我在想,独生子女之间很难做好朋友,原因有三点:第一,独生子女一般都比较内向,由于从小培养自己与自己交谈的习惯,任何事情都自己思考,独生子女成为在思想上比较独立的一代人,所以一般不会,也不习惯将自己的许多心事说给别人听,这样难免让人觉得不真诚。
  第二,独生子女的“中心意识”很强。家中父母的重心在他们身上,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转。这样孩子从小学到的是接受而不是付出,一旦别人不以他为中心了,就要生气,不开心。如果大家都是独生子女,那么必须有一方做出让步,朋友间这种关系才可能得到维持。而要一个独生子女很快地改掉中心意识,是不可能的。所以独生子女之间的朋友关系维持不久。
  第三,由于独生子女从小是和自己说话长大的,自己思考的习惯已经养成,感情比较细腻,观察能力也强,往往人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有可能被他们捉到,然后就开始想,他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这么做,于是烦恼多多,就和人有隔膜了。
北京市的一些中学生谈到人际关系中的苦恼时说:
  “有的同学看别人比自己好,便故意在学校里大吵大闹,干扰别人学习,不让别人超过自己。这种由嫉妒产生的恶作剧叫“贼学”,就是在学校里闹个天翻地覆,回家却开夜车,偷着学。”
  “有一次上数学课做一道难题,老师让有思路的同学举手。我恰好会做。后来发现全班同学只有我一个人举手,还有人发出轻声。他们一定在说我爱显示自己,爱出风头!”
“班上考试成绩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两个同学经常只差0.5分,她俩竞争得很厉害。一次考试前,第一名在回答第二名一道数学题的解法时,竟告诉对手一个错误的概念。正巧一道类似的题出现在试卷上,第一名答对了,第二名答错了。第一名再次保持了自己第一的地位。这样的竞争究竟是为什么呢?”


  (五)不爱劳动
  1.中国城市学生极少做家务劳动
  本次调查显示,当代少年儿童在劳动方面主要存在下列4个方面的问题:1. 害怕劳动,不爱劳动;2. 怕脏、怕累;3. 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4. 劳动技能掌握比较少。从开放问卷中,我们得到了上面几个方面的报告,虽然它们在教师与父母调查组中被报告的排序有所差异,但在所涉及到的与劳动习惯有关的内容中都包含了这四个方面。在少年儿童的报告中,他们把“不爱劳动”排在第一位,把“怕脏、怕累”排在第二位。此外,他们还认为自己“无环保意识”、“做事拖拉,敷衍了事”。在他们看来,“做事拖拉、敷衍了事”也是不热爱劳动的具体表现。
  另外,一些调查也充分证明了当代少年儿童在劳动方面存在的问题。
  明略市场策划(上海)有限公司于2002年5月8日至5月11日在上海市对11所中学的初中生进行了关于家务劳动的问卷调查。调查样本量为360名。结果发现:有82.1%的学
偶尔做;有14.3%的学生从来不做家务的;有3.6%的学生经常做家务。

  那么,中学生在家中都从事哪些家务呢?调查显示:中学生会做的家务活依次为:洗碗,占总数的69.2%;扫地,占50.0%;拖地,占34.6%;洗衣服,占26.9%。

  注:多选题的选项累加超过100%。
  另外,在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研究中,也调查了10岁~14岁儿童从事家务劳动的状况。结果发现,相当多的独生子女们不干家务或很少干家务。在调查的5项劳动种类中,只有15.5%的孩子经常购物;11.6%的孩子经常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等;3.9%的孩子经常做饭。比例如此之低!63.2%的孩子从来没洗过或很少洗衣服;48.1%的孩子从没做过或很少做洗碗、洗菜等简单家务活儿;38.6%的孩子从没买过或很少买东西;31%的孩子从没做过或很少做打扫卫生、整理房间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独生子女们不仅很少做简单家务劳动,每天从事劳动的时间也非常短暂。调查发现:0分钟的占9.7%;1分钟~10分钟的占47.3%;11分钟~20分钟的占27.2%,21分钟~30分钟的占11.9%;31分钟~60分钟的仅2.8%,1小时以上的仅1.1%。孩子每日的平均劳动时间仅11.32分钟。这一结果,与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个调查非常吻合:美国孩子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英国0.6小时;法国0.5小时;日本0.4小时;而中国孩子仅为0.2小时,即12分钟!可见,我国城市儿童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远远低于其他国家的孩子。

  2.不爱劳动难成人
  良好的劳动习惯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前人早已对此有过深刻的论述。马克思说过:“劳动才是人的第一需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人生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认为:“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惊人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道德的、智力的、审美的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认识世界都是不可能的。”
  之所以说良好的劳动习惯对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特殊意义,主要缘于以下几个原因:
  (1)一个不爱劳动的孩子,自然缺乏劳动体验,他对劳动、对劳动人民的态度,往往都来自于书本和教条。当我们告诉他“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时候,他只把这样的句子当作诗句去背诵,而难以真正理解其中的涵义及其情感因素。因此,要教育孩子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人民、感谢他人的劳动,也只能停留在书本上。这对形成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结构来说,是有缺陷的。
  (2)劳动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体验是少年儿童了解社会、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只有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成长,他们才能真正了解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丰富内涵。如果孩子们没有好的劳动习惯,他们学到的知识就难以运用到书本中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就是一句空话。学习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为了考大学,而主要目的是为了应用和创造。如果很少劳动,知识不仅难以应用,更谈不上创造。
  (3)从教育的角度来讲,劳动对于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调查中还有两个重要的发现:一、独生子女劳动时间越长,其独立性越强;第二,独生子女从事劳动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形成勤劳节俭的品德。此外,良好的劳动习惯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小孩体会到生活的意义,从小树立责任心。
  对于劳动的意义,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些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用数字对此作出了特别的解释。他们曾经对波士顿地区456名儿童做过一项长达20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发现,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以后的失业率为1:15,犯罪率为1:10,爱干家务的孩子平均收入要高出20%左右。此外,这些人的婚姻离异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较低。专家们分析说,让孩子从小干家务,可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珍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他们长大以后自然比那些“四体不勤”的孩子更有出息。这一调查结果证实了家务劳动与孩子成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因此,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重要的是教育孩子热爱劳动。要热爱劳动,就需要把劳动变成一种习惯。习惯是一种自主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如果养成了这种好习惯,劳动就成了一个愉快而自然的过程。

  (六)在消费中盲目、攀比、炫耀
  1.儿童消费水平步步攀高
  本次调查中,三个调查组也分别报告了少年儿童在消费方面的一些不良习惯。归结起来有下面几个方面:1. 盲目追求高消费;2. 比名牌,相互攀比;3. 炫耀自己的消费水平,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之间存在巨大反差。
  在三个调查组报告的消费方面不良习惯中,前四项分别是:乱花钱、多花钱;比名牌,相互攀比;无节约意识;盲目追求高消费,爱享受。这四个项目在父母、教师和少年儿童的报告中仅仅有排序的差别,但均被排列在前四项里。
  另外,其他一些问卷调查也充分说明了儿童消费方面还存在下面几个主要问题:
  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2001年六一前夕,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大消费先导城市进行了一次儿童消费市场调研。结果表明,五城市中0岁至12岁的儿童平均每人每月消费高达897元,五市儿童月消费总额约40个亿。五大城市中0岁至12岁的儿童共约441万人,按平均每人每月897元计算,月消费总额近40亿。其中上海的市场最大,超过16亿元;北京和广州分别为9.6亿元和7.0亿元;五市儿童全年消费超过475亿元。北京儿童月平均消费仅次于广州,同样位居第二,平均每月为1009元。
  这让人想起了美兰德信息公司1998年在上述五个城市所进行的同样的调查。结果显示,0岁至12岁儿童每个月消费额超过35亿元,其中北京和上海排在最前面,北京12岁以下的孩子,一个月就要花掉14亿元。时隔不到三年,五城市儿童消费已经上涨了近五个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国内9家调查机构对北京、上海、广州等9个大中城市联合调查显示:孩子的小金库大得惊人!我国城市中6岁~15岁的孩子拥有的零花钱、压岁钱已高达56亿元。在以上9个大、中城市的450万名6岁~15岁的儿童中,有87%的孩子拥有零花钱和压岁钱,他们平均每人每月可以从父母和亲属那里得到60元的零花钱,而每年得到的压岁钱则高达730元。
  一项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大城市873名中小学生零花钱及其消费状况的调查显示:北京孩子每月的零花钱高居4城市之首,平均每月每人的零花钱是148元(如下图);而且多是父母给的,主要用于打扮、追星和购买游戏光盘。根据调查,北京孩子月零花钱300元以上者有10%,其中3.23%的小学生,其月零花钱在500元以上,位于4城市之首。调查显示,北京孩子的自食其力意识较为淡薄。

  也许读者朋友会认为,我们列举的都是高收入城市少年儿童的消费情况。那么,我们不妨再来看一看低收入家庭中,少年儿童的消费水平如何。据调查,相对于其他收入组家庭,低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500元)父母给孩子的零用钱反而更高。西安的儿童最“富有”,年零用钱高达349元;其次为成都,平均为324元;广州和北京分别为254和218元;上海的父母给孩子的零用钱最少,为195元。中等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1元至1750元之间)对孩子食品和服装方面的支出比例较高;而高等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2500元)则更注重孩子的教育,用于孩子教育方面的支出占儿童消费总支出的27.4%,比例最高。
  对于当代少年儿童的消费水平,我们不再一一列举,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在不同的媒体上看到类似的数据。
  那么,儿童高消费时,大把的金钱都花在哪里了呢?通过对儿童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儿童消费主要为三个方面:第一,基本生活消费,即吃穿等消费;第二,享用性消费,即购置的各类玩具、节假日的旅游、参观、参加各类娱乐活动等;第三,发展性消费,即为了智力开发、特长培训而进行的投资。

  2.盲目、攀比、炫耀、追求高档
  我们知道,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必然由一定的消费行为构成。隐含在儿童如此高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背后的是什么呢?研究显示,是儿童盲目、攀比、炫耀、追求高档的消费行为。
  随着经济的发展,少年儿童消费需求不断提高。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由于一些父母认识上的偏颇、传媒的误导,以及一些生产厂家的惟利是图,儿童在消费行为方面出现了一些不良消费习惯。
  如盲目消费。当前,少年儿童在消费中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父母们在爱和补偿心理的驱使下,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而忽视了孩子的真正需要,甚至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还有可能有损于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少年儿童的盲目消费行为主要表现为过于轻信广告,什么时髦买什么,什么广告做得多买什么,什么是新产品买什么,最终形成了爱吃零食、胡乱吞咽保健品等不良行为。
  有的孩子零食不离口,以致于破坏了孩子正常的饮食规律。据上海一家市级医院儿科统计,在近五年内在该医院住院的患儿中,经胃镜和X线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病较前五年增加了近两倍,而且有低龄化趋势。在4岁~6岁的学前儿童中,也时有发生。临床医生认为其因素之一,是此类幼儿大多有吃零食、偏食、挑食和饮食不规则的习惯,一日三餐不能定时定量,却以奶油蛋糕、冷饮等代替正常饮食,久而久之,则易形成胃病。
  杭州教育部门的调查显示,有72%的小学生对零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有62.7%的学生“经常吃零食”,有50%的人认为吃零食比吃饭“有味道”、“离不开零食”。
  保健品消费方面,有的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轻信“包你总得一百分”、“含有上百种有效成分”等宣传,胡乱吞咽保健品。据有关医务人员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0多个大城市调查,10岁以下儿童服用各种营养液的占总数的83%。据有关部门统计,城市儿童消费中,营养品竟占总数的20%。盲目服用营养品,导致儿童厌食症,性早熟儿童屡屡出现。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曾观察了16例性早熟儿童,结果发现,他们都服用过人参蜂王浆等口服液。
  如攀比消费。同学间生日、毕业送张贺卡、一本笔记簿,时下已被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摆不上“台面”。送礼一送就是上百元,你送我一块手表,我送你一双旅游鞋。请客必要上饭店,今天你请我,明天我请你。南京某中学一名学生过生日,竟花2700元,请同学去酒楼吃了一顿!
  如炫耀消费。为了不“低人一等”,穿着专挑名牌。数百元一双鞋子,上千元一套服装,说买就买。南京某中学一位学生,身着420元的金利来衬衣和580元的鳄鱼牌茄克衫,脚踏620元的休闲旅游鞋。问他为什么不买一般的衣服,他说:“没派头”。
  如高档消费。父母们不再考虑衣服的质地是否结实耐用,而把着眼点放在款式、色泽的选择上,注重把孩子打扮得更漂亮、更时髦。一些“精品屋”里,也常挂着儿童衣着精品,虽然价格高得令人咂舌,但仍不乏问津者。在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的调查中,当被调查的中小学生被问到“你最贵的一件衣服是花多少钱买的”时,选择60元以下的,城市32.2%,农村72.4%;选择71元~110元的,城市28.2%,农村19.1%;选111元~200元的,城市27.3%,农村7.0%;一名学生最贵的衣服高达3000元。

  3.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之间存在很大反差
  在对少年儿童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了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即少年儿童在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方面存在很大的反差。
  在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的调查中,有高达95.3%的孩子认为“父母挣钱不容易,应当节约”;对“无论父母挣多少钱,孩子高消费是应该的”持否定态度的有89.1%,只有10.9%的孩子持赞成态度;有93.0%的孩子对“一个人花得起大钱才有面子”的说法持否定态度,赞成这一说法的仅有7.0%。
  对于名牌产品,有72.7%的孩子对“买东西首先要看实用,是不是名牌是次要的”这一说法表示赞成,持否定态度的占26.2%;
  对于存钱,有86.8%的孩子同意“从小就要多存钱,少花钱”的说法,持否定态度的只有13.2%;
  但根据我们前面所引用的数据可以看出,孩子们的认识和行为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当我们要对少年儿童进行良好消费行为培养和不良消费习惯矫正时,观念与行为之间的差异将给我们的教育带来更大的阻力。这也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及父母反思的问题。

  (七)学习不爱刻苦钻研,常常被动学习
  我们对本课题组开放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发现,在教师所列举的13项需要改进的不良学习习惯中和父母列举的14项需要改进的学习习惯中,“被动学习,积极主动性差”都被作为前十项不良习惯的第一项,少年儿童则把它作为第六项;教师把“不热爱学习”作为前第二项,父母把它作为第四项,少年儿童把它作为第二项;教师把“学习不刻苦、知难而退”作为第三项,父母把这一点作为第二项。此外,在前十项不良学习习惯中,教师和少年儿童提到了“无明确学习态度”,并把这一点作为第十项。
  从以上结果中可以看出,“不热爱学习”、“被动学习,积极主动性差”、“学习不刻苦,知难而退”都排在较前位置。从这一点可以推论,在被调查的近1500名少年儿童中,学习不刻苦、经常被动学习是少年儿童在学习方面存在的主要不良习惯。
  本课题组在对做人、做事、学习习惯进行分解的时候,曾经探讨了三大习惯的重点指标及其人格特征。其中,学习习惯包含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四个重点指标。主动学习是四个重点指标中的第一个。
  但是,现状的确不容乐观。

  1.60%以上的城市独生子女学习动机扭曲
  另一项有价值的调查研究也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调查中,60%以上的城市独生子女学习动机扭曲。对“我感到学习压力很大”的项目,43.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比较符合/非常符合”,38.8%的人选择了“不太符合”,17.6%的人选择了“很不符合”;对于“我讨厌考试”的项目,39.7%的人选择“比较符合/非常符合”,34.5%的人选择了“不太符合”,25.8%的人选择了“很不符合”。
  调查者还列举了20个学习目的,请被调查者选择。它们分别是:1. 提高在同学中的威信;2. 让别人能看得起自己;3.得到老师的重视;4. 满足父母对我的期望;5. 报答父母的爱;6. 将来在社会上很好地竞争;7. 很好地发展自己;8. 能挣更多的钱;9. 经常感到学习的快乐;10. 喜欢所学的科目;11. 总想弄懂不明白的问题;12. 证明我的价值和能力;13. 不努力学习,就会受到父母的指责和惩罚;14. 将来为国家作贡献;15. 升学时,能上好学校;16. 将来能找到适合我的工作;17. 为将来开创一番事业创造条件;18. 将来能找到社会地位较高的工作;19. 为社会服务;20. 希望同学们佩服自己。
  在这些目的中,9、10、11,即“经常感到学习的快乐”、“喜欢所学科目”、“总想弄懂不明白的问题”是以学习本身为目的的,其它各题,无论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自己的发展,还是为了报答父母等,都是把学习当作一种手段。从这一点来看,孩子们在面对学习的时候,主动性有可能欠缺。我们之所以说“有可能”,是因为有的孩子在一些目的的驱使下,也会很努力、很主动地去学习,但这种学习是存在某些功利目的的,他们或者为了将来赚大钱,或者为了让父母高兴,或者为了自己能在同学面前很体面,这些目的在一段时间内的确可以促使他们努力学习,主动学习。但这种主动性的动力来源却未必能够长久。当他们的功利性目的达到以后,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渐渐消失。
  也有一些少年儿童,在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之后,他们或许感到自己力量微薄,当他们认为自己不可能达到自己想要的学习目的时,他们也有可能把一段时间的主动学习变成被动学习。因此,在生活中,我们才看到那么多孩子在父母的逼迫下,无奈地学习,被动地学习。有的孩子甚至为此而逃学。
  上述学习目的,虽然不是学习习惯,但我们可以很显然地看到由学习目的决定的多种学习习惯。
  在各种学习目的中,惟有真正的认知需要,才能使孩子真正热爱学习、主动学习。所谓认知需要,就是“要求知道和理解(事物),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认知需要是直接指向学习或知识本身的,也就是通过学习和获得知识本身,学习者就能得到满足,知识本身就是学习的目的”。课题研究组认为,“认知需要,这种以知识本身为目的的需要,是最稳定的学习需要。同时,更重要的是,认知需要的满足,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的快乐源泉,是其它任何满足无法替代的”。

  2.上课时“知道也不举手”的高中生竟然占到了1/3之多
  此外,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也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与少年儿童学习相关的重要发现:
  在学习的动机方面,多数学生上学是为了“学本领”。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依次为54.0%、44.2%、41.6%。这一方面表明,学生对学习价值的认识越来越突破父母或学校教育的影响,个性化的成分不断增强;但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过分关注知识的功利价值。 其次是为了将来“找个好工作”,其比例从小学的13.4%逐渐增加到初中的23.2%,高中的 33.0%。这意味着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学习价值的认识越来越现实。再次是为了“考大学”。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其比例依次为14.0%、8.2%、11.8%。小学生的人数比例超过了中学生。升学压力对小学生的冲击不可忽视。此外,因为“学校好玩”和“喜欢读书”而上学的比例都很低。小学生占8%,初中生占10.7%,高中生只占4.3%。
  在学以致用方面,学生的年级越高,越不喜欢学以致用。课题组设计了这样一道相关的测试题:“我喜欢把学到的知识用来解决或解释生活中碰到的问题,这句话是否符合你的实际情况?”统计结果显示:51.6%的小学生、47.7%的初中生和37.7%的高中生非常肯定地回答“完全符合”。同时,有16.2%的小学生、15.4%的初中生和18.8%的高中生选择了“不太符合”或 “完全不符合”。另外,在问及父母“你是否经常看到或听到孩子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 实际问题,或对各种事物与现象作出解释”时,只有不到30%的父母非常肯定孩子的表现, 而有1/5左右的父母报告,孩子“不经常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上,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在课堂上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13.8%,初中生占5.7%,高中生仅占2.9%!显然,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也越来越被动。“没有把握就不举手”者最多:小学生占34.8%,初中生占48.8%,高中生占42.8%。可是,“知道也不举手”者中,小学生占4.5%,初中生占14.5%,高中生则高达33.8%。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知道也不举手”的高中生竟然占到了1/3之多!
  可见,一个孩子不热爱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这样的学习生活将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怎样的烦恼!为了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快乐的人生,培养孩子从小养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学用结合、总结反思的好习惯,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