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讲座稿)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牛永亮)

14年前 [12-27 10:35 周日]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十二月二十六号UC课堂讲座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家长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首先请允许我向尊敬的老师们表示感谢,感谢老师们的鼓励和信任;感谢同学们的支持和厚爱;也感谢家长朋友们,感谢你们的积极参与和对孩子成长的关心。谢谢大家!

在话题交流开始的时候,我想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

蔡志忠,是一个著名的漫画家,他的漫画曾经风靡了全世界。他在教育子女方面也很有自己的想法,他有一个信念:让孩子快乐的成为他自己。

一天,蔡志忠的夫人到法国出差,于是蔡志忠担任了接送孩子上钢琴课的责任。车到了钢琴学校门前,女儿却坐在车上闷闷不乐,不想下去。蔡志忠问女儿:“为什么不高兴?”女儿说:“自己最想学的不是钢琴,而是笛子,可妈妈却觉得女儿该学钢琴。因为在妈妈看来,学钢琴比学笛子有用。蔡志忠听完女儿的话,二话没说,便把车掉回头,一路开回家。女儿对爸爸的做法有点担心,不禁问爸爸:“妈妈刚交了4000元学费,如果不学钢琴,人家也不退钱,那怎么办?”蔡志忠说:“那只好算了。”女儿又问:“妈妈回来埋怨怎么办?”蔡志忠说:“什么也没有你的快乐重要。”4000元,对于哪个家庭都不是一个小数目,但蔡志忠却认为,如果节省一点,钱可以赚回来,而孩子的快乐却是用钱所买不到的,童年也不会重来的。如果强迫孩子学习一些她所不喜欢的东西,那将会抹杀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孩子变得没有自己,只能听从大人的意愿。蔡志忠认为这是教育最大的失败。

为了让女儿能好地懂得成为自己的重要性,在女儿生日的时候,蔡志忠还送给她一个小故事。他说:从前,有一棵很小的番茄树,安静而快乐地生长着。但是,人们都告诉它,只要努力,就可以长得大,结的果实会像西瓜一样大,像香瓜一样香,像苹果一样营养丰富。于是,小番茄树很努力地吸取营养,很卖力地作操,运动强身,结果,它的果实仍然只是小小的番茄。 ,最糟糕的是,现在的小番茄树不在以为自己是番茄树了,它到处夸耀,说自己是一棵西瓜树、苹果树。

蔡志忠还告诉女儿,千万不要把内在的自己交给别人,不要用精神上的痛苦来换取物质上的满足。他给女儿举了这样的例子:

蔡志忠家的新店装潢即将完工的时候,一位50多岁的木工师傅发现蔡志忠竟然忘记了大门的设计。当他把这个发现告诉蔡志忠的时候,蔡志忠将大门的设计交给老师傅全权决定。任凭师傅高兴,他绝对尊重师傅的设计,事后决不后悔,也不更改。老师傅听了这个决定,特别高兴,他将所有的工作都交给了别人,自己则专心地像生养一个孩子般尽心竭力。结果,仅用了三天时间,新店的大门就设计好了,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那位师傅对蔡志忠说,这是他一生最重要、最高兴的三天。因为以前自己一直是按照别人的设计图纸施工,尽管肯能图样很差,他也只能“听命行事”。只有这次,他真正地做了一回自己!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这是多么深刻的哲学思想,也是多么深刻的教育理念!

这也正是我今天的讲座题目: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蔡志忠的女儿是幸运的,因为她有一位伟大的父亲。可是放眼观察我们的周围,有多少人能真正成为他自己。

一、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

我的邻居,家里有一个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上着书法、围棋、剑桥英语三个兴趣班,今年暑假又给孩子报了一个奥数班。暑假时,孩子刚刚结束二年级的课程。我问他,为什么要给孩子报奥数,数学一共才学多少内容呀?他这样回答我,本来也不想给孩子报,可是他们班同学大部分都学了,咱家的孩子要是不学,将来不就落后了吗?这就是孩子上兴趣班的理由,后来,从他的话里,我又了解到他们班学生大部分都上奥数课,跟他们的数学老师的动员也有关系,听了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有的家长看到人家的孩子学钢琴,自己的孩子也得学钢琴,人家的孩子是个小画家,自己的孩子也得去画画,盲目跟风的现象俯拾即是;

有的父母要求子女学钢琴、学画画、学书法、学舞蹈。结果呢,孩子因为缺乏这方面的天赋和灵性,不愿学,父母又急于立竿见影,见孩子这样学不好,又改那样,浅尝辄止,收效甚微。有的父母竟同时为孩子报了五、六个兴趣班;父母逼孩子练琴、画画的事已屡见不鲜。有的孩子不堪忍受长时间的枯燥、单调的练习,对着昂贵的钢琴号哭不已,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一位心理咨询师咨询过这样一个案例:妈妈给女儿报了钢琴课,可是对女儿练琴非常严格,苛刻,每天的练琴中,一旦发现女儿停下来时,就拿起一把尺子狠狠地敲孩子的手,经常这样。后来她吃惊地发现,女儿常常用小刀来扎自己的手,满手都是血呀。妈妈害怕极了,不知道她的女儿怎么会这样,实际上正是她的严厉的逼迫造成了孩子的自残。咨询老师就告诉她,先把钢琴课和练琴停下来,平时连钢琴这两个字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把钢琴放在角落里,不让孩子看到。妈妈按老师说的去做了,半年过去了,那孩子的自残行为也消失了。可见,这位妈妈逼迫孩子,伤害了孩子稚嫩的心灵,扭曲了孩子的人格。

我们很多人可能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校门口、街头、角落里,大人正对着孩子,大声呵斥:“瞧你这个孩子,一点也不听话,你看谁谁,有听话,有聪明,人家考一百分,你怎么不能呢?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呢?”“还想吃肯德基、吃好的,也不看看你考了多少分?!”

还有的父母,把孩子当工具,让孩子实现他们未完成的、或者不可能完成的梦想,为父母争面子。在孩子的事情上替孩子做选择,使孩子成为父母的附属品,做父母的傀儡,失去了自我。我们还见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考上大学之后,父母放手了,生活上学习上都不管了,离开了父母这个拐杖后,突然无所适从,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和理想,有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竟走上了不归路;

也有的老师,以为自己是对孩子好,让孩子背老师写好的范文,让孩子说老师教好的套话,让孩子按照一个统一的标准解答问题,只能使孩子失去了自己。学生本应是充满活力、个性十足的孩子,现在许多学生却被沉重的课业所束缚,本应是天真烂漫的他们,正在被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同一教育所同化。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脸迷茫的学生,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成了人云亦云的“墙上草”,教科书的传声筒。

当我们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时,我们想过孩子的感受吗?我们思考过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危害吗?

二、孩子不成其为自己,失去自我的危害

1.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人生不幸福

严格的管教,压抑了个性,限制了独立性的发展,使得孩子过于听话,人云亦云。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导致孩子的不良性格,如自卑、退缩、怯懦、自私,缺乏自信,造成心理不健康,心态不端正。这样的孩子,没有远大理想和责任感。长大后,易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不适应社会,最终导致人生不幸福。现在很多的问题孩子就是因为父母的从小的过分的、严格的管教所导致的。

2.发挥不出自身的优势和潜能,人生不易成功

在我国,有的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特别深,生怕孩子受一点伤害。所以对孩子更多的是保护,却不敢放开手脚,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成长。这种做法,让孩子有很大的依赖性。有些父母,帮助孩子设计人生规划,按照自己的意愿培养孩子的兴趣,这通常会使孩子忽视了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爱好,发挥不出自身的优势和潜能。二十一世纪将是自主选择的世纪,孩子最重要的是独立、自主、责任心、选择和判断的能力。一个孩子如果长大了,只会背知识,被动地服从别人,或者等着别人做决定,即使他在进入社会后,就算不失败,也不会被人们重视,终将碌碌无为,平庸一生。

3.孩子太听话,失去自我,不利于创造力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太守规矩,有可能会变得思想上“墨守成规”,行动上“循规蹈矩”。我们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在学校成绩一流、因为听话守规矩而被老师特别欣赏的学生毕业后,成为“规则”的执行者和守护者;而许多学习成绩二流性格主动、因为不怎么守规矩而不被老师喜欢的学生毕业后,却更容易成功。因为他们往往更容易成为“规矩”的制造者和开拓者,常常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易成为创新型人才。曾创建e龙公司并任首席执行官,现为爱康国宾集团懂事长的张黎刚就认为:“这个社会已经在走向多元化,当我们的国家需要更多创造力的时候,我们怎么能指望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大学生有足够的创造力呢?当天真烂漫的小朋友被要求手放得整整齐齐,我们怎么能指望他们将来会有很大的创造力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说:“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江泽民总书记的名言。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国古人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了这个鲜活的道理。

如果我们教育孩子“墨守成规”、 “循规蹈矩”,使他们失去自我,缺乏创新,将不利于国家的富强,民族的进步。

三、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多么深刻而伟大的教育理念,作为为人父母者,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首先,要坚定一个信念: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一面。任何一个孩子都会在某方面有优势,要坚信孩子的潜能。人各有才,一个孩子长不在此就在彼,只要让他将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发挥到极致,就能获得生命的乐趣,赢过别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刚生下来时,脑袋特别大,与他身体的比例很不协调,尤其是后脑勺,不但大,而且有棱有角。要是我们一般的父母一定会担心是不是畸形儿,然而,爱因斯坦的父亲却说:“那可能是因为他那颗脑袋里装的智慧太多了!”一句话,包含了他对孩子的期望。

转眼,爱因斯坦两岁了,却不能像一般孩子那样开始咿呀学语,而且,孤僻缄默得让人生疑,人们再联想到那颗不甚正常的头,他们简直不敢想下去:“这孩子会不会是个哑巴或痴呆?”

三岁时,小爱因斯坦还不会说话,母亲发现他对音乐极为敏感。母亲通过一次次的观察,认为“大头儿子”肯定有音乐天赋,于是请来城里一位最优秀的小提琴手,专门教他演奏小提琴。但事情并没有像父亲所希望的那样发展。

四岁时,小爱因斯坦终于说话了。但他性格古怪,从不跟同龄的孩子们玩。

爱因斯坦五岁时,父母为他请了一个家庭女教师,第一次上课时,爱因斯坦大概发现自己将失去自由的个人世界,又一次大发脾气,向老师扔椅子以示抗议,为此,爱因斯坦的父母只好马上结束这第一次还未开始的教育。

有一天,爱因斯坦的父母外出归来,当他们一推开院门时,不禁大吃一惊:院子里有一座楼房的模型!那模型跟真楼房的样式几乎没什么区别,简直是真楼房的浓缩!这座模型是用废木块搭的,而且,那些小木块咬合在一起,着力平均,好象一个懂几何学和力学的中学生搭的。

值得庆幸的是,爱因斯坦的独特之处并没有被父母视为一种异端而遭受歧视,而是坚信孩子的潜能,因此,才使得爱因斯坦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成为可能。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很多的中国父母借鉴的。

假如我们的孩子和爱因斯坦一样,四岁才会说话,性情古怪,不和同伴交流玩耍,又喜欢发呆,我们会不会加以指责加以教育改正他的缺点呢?所以说,天才和庸才的区别,不在孩子,而在父母。“天才”的父母坚信自己的孩子是有巨大潜能的,是独一无二的。

再来看看大家熟知的一生有着1093件发明的天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他小时候是个什么样子呢?上小学三个月就被学校退学了,而且是个有听力障碍的孩子,何以能成为伟大的发明家了呢?可以说是他的母亲南希成全了他,使得这个世界上多了一位科学家,而不是多了一个问题儿童。假如爱迪生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会像南希一样对待他吗?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王慧辉老师在她的博客中这样写到:

自从学了家庭教育之后,我在反思我自己,我突然发现,儿子小的时候特别爱问,见到啥问啥,现在怎么不问了呢?我想是不是我压抑了他的好奇心,于是就赶快问儿子,“儿子,你小时候经常问为什么,现在怎么不问了呢?”儿子说:“我哪有时间问,从周一到周五要上课,放学还要写作业,写完作业我还想玩会呢;周六、周日,你让我学这学那,我那有时间问呢!你总不能不让我睡觉吧。”是我压抑了孩子的好奇心。原来儿子老爱搞破坏,什么东西都拆得乱七八糟,就是橡皮也用小刀切得一块一块的,我总是吵他,说他破家无规,严重时还打过他。后来我问他:“你为什么搞破坏?”他说:“我不是搞破坏,我是想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是我压抑了儿子的探索欲望。我说我家的爱迪生让我给压抑掉了。其实,我们的孩子天生就是科学家,他们带着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来到这个世界,是我们这些不懂孩子不懂科学教育的家长磨灭了孩子的天才。假如我们能像爱迪生的妈妈那样教育我们的孩子,想想我们的孩子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呢?是呀,我们做父母的有多少人能像爱迪生的母亲一样呢?

2.让孩子成为他自己,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做,提出一下建议:

1)认识到自己的家庭与别人的家庭存在区别,不要拿别人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

人们常常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盲目跟风。实际上,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自己未必有用。这犹如穿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鞋子,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漂亮而羡慕,要做到再昂贵也舍得丢弃。要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有区别的,家庭与家庭也是有区别的。一些父母爱和别的家庭比较,总觉得人家能做到的事情,自己的家庭也应该做到;人家拥有的东西,自己的家庭也应该拥有;人家孩子成绩是一百分,自己孩子也得考一百。这样比下去,就很难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很难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有一个叫亮亮的男孩说:“我觉得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真正地做一回自己。经常都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好象从记事起,爸爸妈妈就不断地拿别人和我比,尤其在每次开完家长会后,总说他们白生了我。他们既然认为别人好,就让别人做他们的儿子好了。再说我不是不想学好,也在努力,可为什么我的成绩他们都看不到呢?我不想再呆在家里了,我讨厌任何人。”

报纸上有这样一个报道:有一个孩子因为忍受不了妈妈一直拿他跟隔壁家同龄的孩子相比较,而心理失去了平衡,认为是隔壁的孩子衬托了他的缺点,由此产生嫉妒和憎恨的心理,而失手将其误伤为植物人。他的理由就是:“他让我变成了妈妈眼里的坏孩子。”看了以后,非常震惊。一个花季少年,有着多少梦想还未实现,人生的道路,才刚刚开始,但却是因为仇恨,走向歧途。而他的父母,是否应该为此承担大部分的责任和过错呢?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体都存在着8种智力,这8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使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和弱势智力,没有“笨孩子”的存在,孩子与孩子之间也是不应加以横向比较的。

2)尊重孩子的个性和选择,培养独立自主意识

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而不是根据父母的兴趣爱好做选择,因为那样会容易使孩子丧失个性,聪明的父母是尊重孩子个性的父母。孩子的兴趣爱好,好比种子,只要种下一粒,哪怕再小,也会开出自己的花朵,而家长强制培养出来的兴趣爱好,则像一只花炮,昙花一现而已。

经常让孩子有机会独自做事,独自承担责任,独自解决问题,凡是孩子能做的就不要包办;凡能让孩子想的就不要急于给他出主意。在孩子面前,家长要装得无能一些、无知一些,以便把种种机会留给孩子。凡在孩子事情上大包大揽,甚至在思想上也不让孩子独立的父母,就夺走了孩子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的机会。到孩子长大了,天性中许多潜在的能力退化后,家长却又来抱怨孩子不懂事、没出息。

哲学家弗洛姆认为,检验一个母亲给孩子的爱是否优质,有一个试金石,那就是母亲是否愿意充分地对孩子放手,是否愿意推动孩子自主和独立。

爱孩子,就勇敢地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在这方面,曾任微软副总裁现又致力于青少年思想健康教育的李开复博士的父母就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李开复说:

4岁的时候,我跟我父母说:“幼儿园太无聊了,我不想上了,我要读小学。”妈妈看我很自信,拍板说:“只要考得上,你就去。”很幸运,我考上了,因为年纪太小,父母还主动帮我联系私立学校。上小学这件事就由一个4岁孩子决定了,恐怕我们有些做父母的还做不到。

3)练就一双慧眼,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找到他的兴趣和天赋

但凡古今中外的名人成才之路,无一不是父母慧眼独识,使其朝天赋方向发展,挖掘其潜能而成才的,使他成为了他自己。

以《傅雷家书》闻名的傅雷,对儿子傅聪的培养,可以说是顺应了孩子的自然天性。傅聪,19岁,参加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国际艺术比赛,获钢琴三等奖;21岁,参加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三等奖。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位参加肖邦钢琴比赛并获奖的中国人。

傅聪幼年时,父亲最初让他学美术,因为傅雷年轻时留学法国,专攻美术理论,而且朋友中有很多是中国画坛巨匠。如果让傅聪学美术,会有很好的学习条件,定会在绘画上大有作为。

可父亲发现傅聪不是当画家的料,他对美术兴趣不大,学画时心不在焉,胡画一通,没有表现出任何美术天赋,与傅雷的期望相去甚远。可是,傅雷没有强迫儿子顺从自己的意愿。一次,傅雷意外地发现儿子喜欢音乐,当收音机里传出乐曲的声音,好动的傅聪立刻安静下来,侧耳细听。傅雷马上意识到,儿子的兴趣在音乐而不在美术,他开始对让儿子学美术的做法进行反思。他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不能逆天赋而行,于是傅雷决定让儿子放弃学画而改学钢琴。果然,傅聪对音乐有超人的天赋。终于以其对作品的精湛演出,对乐曲灵魂的深刻感受,震惊了中外乐坛。

傅聪的成功可以说与他父亲的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有很大的关系。

4)按照孩子的天性来培养孩子,要顺性而为,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儿童的秉性各异,特点不同,善教者,常适应天性,顺其自然,多方诱导,扶其成才,决不会按照自己的意志强迫儿童改变自己的天性。

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人钱三强的父亲钱玄同,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对新文化运动有过重要贡献。当钱三强高中毕业选择发展方向时,有人向钱玄同建议:“你是搞语言文字学的,名气又大,应当叫三强接你的班。钱玄同笑着说:“那要看孩子的态度和兴趣哩!”他对三强说:“你将来学什么,我不包办代替,要由你自己去选择。”三强明确地告诉父亲:“我要学工。”钱三强从小志在科学,其父没有因自己是语言学家而改变其志向,才使我国多了一位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

世界富豪比尔·盖茨,其父是很有名望的律师。比尔盖茨志在数学,兴趣在电脑,在哈佛大学读书一年即辍学去创办电脑公司。作为名律师的父亲对儿子的选择不干预不阻挠,终于使比尔盖茨成为电脑奇才,他创办的微软公司闻名世界。

教育专家孙云晓在他的《家庭教育呼唤科学发展观》一文中说,可以说天下每一位父母都是希望子女成才的,有的孩子在父母的施教下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也有的孩子在父母的过度关注中走向毁灭,这是怎么回事呢?是因为有些父母没有按照孩子的天性来培养孩子。父母培养孩子,首先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很有可能使家庭教育走向误区。这也是许多家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成年人常常爱主观假定孩子和我们是完全一样的,然后就按照自己的目标来塑造孩子,而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考虑他是否需要按照大人的想法去塑造他。这样做,常常是适得其反。

5)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宽松的环境,不要总是挑剔、指责、否定孩子

人的天性都是追求自由的,好的父母能宽容、理解孩子,给孩子提供自由发展的宽松环境。教育像窗子,不能只开一扇,而要尽量多开,尽量给孩子思想驰骋的机会。如果从小就过多地否定孩子,限制孩子的心灵,把他们天生的幻想和创意剥夺了,很有可能扼杀天才。

台湾作家刘墉在他的《世说心语成功秘笈》一书中写到这样一件事:一次,他看到上高中的儿子一只耳朵上佩带着耳环,非常看不惯,但还是忍住了。和儿子一起吃晚饭的时候,就坐在儿子没有带耳环的那一边,这样“眼不见为净”。

有的父母整天挑剔、指责孩子,总是否定孩子,这样孩子就不知道怎么做,畏首畏尾,无所适从。对于孩子偶尔所犯的小过失不要大惊小怪,内心坚定一个想法:它只是个“小事”,不是个“错事”,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这些小事,这是他们在探索世界,这些甚至比功课还重要。所以,只要鼓励孩子改正就可以了,不要责怪,也不要经常提起,不要让孩子有内疚感和负罪感。家长不要经常指责孩子,要把成长的权利留给孩子。

结束语:

家长培养孩子,要学根雕家,根雕家的艺术原则是:发展、尊重根形特点,然后经过加工,使其特点更加突出,以至成为精品。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是一个独特的生命,正如树上的树叶,千千万万,却没有一片是相同的,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生命因不同而美丽。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去雕琢他,改变他,“天然去雕饰”,才能有自然之美。既然是活生生的不同的个体,就要使其顺其天性去发展,发挥生命的最大光亮。不必刻意按大人的意愿去培养他,扭曲了他的个性,埋没了他的天赋,泯灭了他的天性,扼杀了他的灵性,最终使孩子一生平庸,使一块美玉成为普通的石头。

李白早在1300年前就发出感慨:“天生我材必有用”!

世间万物,各有其存在的道理,自有其本身的特点,这个世界因不同才多姿多彩。一年有四季,月亮有圆缺,天气有阴晴,这才组成了和谐的美、自然的美,你能说哪一种更好吗?有云彩的天空不是更美丽吗?我们何必要强求孩子一个模子刻出来,对孩子一个模式、一刀切去培养呢?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让我们拨开世俗的、迷乱的烟尘,让教育反璞归真、回归自然吧;让我们大家都能学习做个伟大的父母;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他自己吧!

 

 

 
 

 

 
Re:(讲座稿)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牛永亮)
[ 2009-12-27 0:15:13 | By: gxm(游客) ]
 
gxm(选题很好,这是许多家长不明白的地方。为什么孩子没有培养好,就是因为家长代替了孩子的成长,孩子失去了自我,没有学会自我成长。这是家庭教育缺失或错误的家庭教育所致。
 
u/8572/archives/2009/20091226221752.html晓岩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