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09 二十八号成果:网络成瘾定义及其成因分析/顾芬芬 马亚艺

14年前 [05-23 09:12 周六]

网络成瘾定义及其成因分析/顾芬芬 马亚艺

       现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当人们惊讶于互联网所带来的资讯、交流等便捷时,有相当一部分人已经不知不觉的陷入了一个无形的网中。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网络成瘾、网络依赖等心理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本文介绍了网络成瘾这一概念的界定及其特征,并对网络成瘾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引言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年1月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第十五次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的网民(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1小时的中国公民)总数已达9400万,其中学生占32.4%,用户平均每周上网4.1天,13.2小时。[1]但是,与此同时,伴随着网络出现的网络心理障碍也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网络成瘾是网络心理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症状,由于网络的使用者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群体中,所以在网络成瘾者中,青少年所占的比例也较高。1999年美国心理学年会报告指出,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的比例约为6%。一项对广州市5所大学1568名上网学生的调查发现,6.34%的学生患有网络成瘾症。[2]北京大学心理系钱铭怡教授对北京12所高校的约500名本科生进行抽查,发现有6.4%的被试存在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3]而民盟北京市委2000年提交的一份名为《电子网络游戏与未成年人教育》的报告中称北京市中学生中网络成瘾的比例高达14.8%。[4]
  2.网络成瘾的定义
  2.1网络成瘾的概念
  1994年,Ivan Goldberg借用DSM-Ⅳ中关于药物依赖的判断标准,最早提出“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这一概念。[5]随后, Kimberly Young开始了对因特网上瘾行为的研究,他从DSM-Ⅳ对于病理性赌博的判断标准中发展出“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的概念,将其看作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6]
  IAD和PIU两种定义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没有将互联网的媒介作用和媒介内容区分开,也没有指明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是用于处理一般工作还是病理性成瘾。Davis (1999)提出PIU的认知-行为模型[7]。他将PIU分为一般性和特殊性的。一般性的PIU则是和一般网络使用有关的,如聊天、浏览网页等;特殊性的PIU是指成瘾者原来就有成瘾性行为(如赌博),网络的使用加重了这种成瘾。这样PIU就分成了由以前的病理激发的,和一种单独的一般化的成瘾。Davis认为,非适应性认知(maladaptive-cognition)是PIU发生的充分条件。而心理机能障碍如抑郁、社会焦虑、药物依赖等与生活事件(如环境压力)的影响,是PIU形成的必要条件。网络只是使人成瘾的工具,而不是成瘾的对象。比如,某人对电子游戏成瘾,他可以通过网络这一媒体来从事玩游戏,但是他不是一定要依靠网络,他也可以通过其他形式的工具来满足自己的游戏需要。
  Hall,Alex S.和Parsons,Jeffrey[8]提出另一种网络相关障碍的概念——网络行为依赖(Internet Behavior Dependence ;IBD)。网络行为依赖的并发症包括意志消沉、冲动控制障碍和低自尊。他们认为网络的过度使用是生活中的一个良性问题,它弥补了在生活其他方面缺少的满足感,是普通人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并需要克服的问题。他们认为IBD仅仅是一种适应不良的认知应付风格,可以通过基本的认知行为干预加以矫正。
  关于“网络成瘾症”的其它术语还有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internet dependency 、online addiction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等。目前,网络成瘾还没有进入精神病学的诊断统计手册,但是它最终可以归类于冲动控制障碍中。
  对网络成瘾的各种定义都反映了由于过度使用因特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这一行为,虽然所用的名称不同,但其内涵却基本相同。本文把网络成瘾定义为IAD这个概念,可以把其与PIU等同,即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它指的是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9]
  网络成瘾现象属于行为成瘾这一大类。人们认为网络成瘾实际上是一种技术成瘾,是一种包含人机交互的成瘾,它可以是消极的也可以是积极的,并且往往具有能助长成瘾倾向的诱导和强化的特征。美国网络心理学家Young根据DSM-4中病理性赌博的十项标准确定了互联网成瘾的八条标准,只要符合诊断标准的6项以上就可以判定为互联网成瘾。[10]其中,以下5项是必须的:1,互联网使用成为生活的中心;2,需要增加互联网的使用;3,不能成功减少、控制、停止互联网的使用;4,停止或减少互联网的使用会导致无聊、抑郁和气愤等负面情绪;5,在线时间超过预期计划。此外,以下3项标准应该至少具有1项才可以被诊断为互联网成瘾:1,重要人际关系、工作、职业、学习遭到破坏;2,向别人撒谎自己卷入互联网的程度;3,通过使用互联网逃避现实问题。
  2.2网络成瘾的特点
  网络成瘾作为行为成瘾的一种,虽然不具有明确的生物学基础,但与传统的药物成瘾具有类似的构成成分和表现,具有相似的特点:[11]
  突显性(Salience) 网络成瘾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都被上网这一活动所控制,上网成为其主要活动,在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到强烈的渴望;
  情绪改变(Mood Modification) 如果停止使用可能会产生激惹、焦躁和紧张等情绪体验;
  耐受性(Tolerance) 成瘾者必须逐渐增加上网时间和投入程度,才能获得以前曾有的满足感;
  戒断反应(Withdrawal Symptoms) 在不能上网的情况下,会产生烦躁不安等情绪体验;
  冲突(Conflict) 网络成瘾行为会导致成瘾者与周围环境的冲突,如与家庭、朋友关系淡漠,工作、学习成绩下降等,与成瘾者其他活动的冲突(如学习、工作社会活动和其他爱好等),成瘾者内心对成瘾行为的矛盾心态:意识到过度上网的危害又不愿放弃上网带来的各种精神满足。
  3. 网络成瘾的成因
  3.1因特网的特征
  计算机网络交流(CMC)与现实生活的面对面交流(FTF)存在许多不同的特点,包括其书面语言特点,匿名性,多对多,即时性,范围广,自由度高等。
  有些人对网络过度使用,但是我们不能将这种成瘾行为归咎于上网这种活动本身,因为更多的网络使用者并没有出现滥用甚至成瘾行为。但是网络本身的某些特点容易使人上瘾,高科技的外衣容易使人忽略它的负面效应。网络易使人成瘾的特性有:
  首先,网络采用的是不同于传统媒体的链接方式。网络利用的是点对面的超文本链接(HTML)方式,使用者可以方便的从一个网页跳到另外一个内容毫不相干的网页上去,这种链接方式易于造成“电脑前的时间扭曲”现象。[12]由于网络丰富多彩的信息、娱乐内容,有些学生在几次链接后就迷失了原来上网的目的。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本来只想上几分钟的网,但是经过几次链接之后就不由自主地被网页上的内容所吸引,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本来想再浏览五分钟就结束,结果数十个五分钟后仍不愿离开计算机;而真的下网后才发现自己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做。
  其次,网络的匿名性(Anonymous)。在网络上,个人特性包括性别都可以更改,不喜欢网上的自己或在各种论坛上受到攻击时,马上可以换个名字重新登陆。“没人知道对方是不是一条狗” 成为网络名言。网络的匿名性带来了网络行为的去抑制性,个体基于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而形成的行为的自我克制大大削弱或不复存在。这有助于个体满足深藏在潜意识中的、不为正常社会意识所允许的各种需求和愿望,个体可以在网上尽情的发泄,可以夸张性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因而使得网络成为那些不堪现实生活重负的个体的“心灵避难所”。
  第三,网络的互动性和即时性。通过计算机进行的交流(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与面对面的交流(face to face,FTF)相比有很多优越之处。基于文本的表达形式屏蔽掉了外貌、身份等社会线索,从而可以平等的就各种话题进行交流。多对多(multiple to multiple)的特点更使人体会到那种一呼百应的成就感,非同步的BBS因可以就某个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而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同步性的聊天(Internet relay chatting,IRC)具有的即时性使自己的行为立刻得到回应,这本身就是对该行为的一种强化(Reinforcement)。这些特性使网络交流对网络使用者有很大的吸引力。网络还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如一些仿真游戏等,可以充分发挥用户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其控制欲。在网络中个体似乎更易于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第四,网络内容及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有句话说“网上三个月就是一个朝代”,网络内容的即时更新是其它媒体无法比拟的。要了解刚刚发生的新闻、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那就去上网。网络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以至于国外的研究者感叹,网络研究无法跟上网络发展的速度。这对于喜欢探索、追求新事物的网络使用者来说无疑充满着诱惑力。网络的管制并没有规范化,也是造成人们滥用网络的原因之一。
  综合起来,网络的这些特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网络的“去抑制性”。简单的说,网络的去抑制性就是指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基于个体的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而形成的行为的自我克制大大削弱或不符存在,从而人们的网上行为表现出一种解除抑制的特点,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存在巨大差别。网络的去抑制性有助于个体深藏在潜意识中的不为正常社会意识所容许的各种需要和愿望的满足,从而使得网络成为那些不堪现实生活的重负的个体的“心灵的避难所”。与此同时,网络意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人类集体潜意识的象征,呼唤着个体的人性的回归。
  3.2人性和社会的原因
  网络成瘾的另一个致关重要的原因在于人性的弱点,而由人构成的这个社会随着时间的迁移也必然会形成一个网络成瘾的温床。当一个诱因在那里引诱时,如果对象不是一个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有血有肉的人,再有诱惑的网络,也不会吸引人到它的面前。
  首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交往,归属和尊重是个体的基本需要,是人们在满足了温饱与安全后的心理渴求。在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日渐疏远,人们得到的归属感和爱都不强烈。过去的邻里关系,人际间的紧密、互助和单纯都随着大工业时代的来临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而逐渐瓦解,被更多的现实的内心冷漠,外表热情所代替。很多人的归属和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但是这种需要又是与生俱来的。现实和心理需要之间的反差越大,这种需要产生的内驱力就越是强大,它促使个体转向寻求其他的可替代的方式以获得内心的满足。而网络中的虚拟交往恰恰可以实现他们的一些需要,使孤寂的心得到满足,不必在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甚至在不经意间还能得到众人的尊重,而且还可以宣泄感情,结交朋友。足不出户的网络交往,提供了更多的人际互动的机会。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成瘾又可以称为交流成瘾(Joseph B. Walther,1999)。特别是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来说,无论是与年长者(第二反叛期青年叛逆期)、还是与同龄人的人际冲突往往都是很容易引发的。如果此时喜欢上网络交际,那么网上交际将取代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互动成为他们的主导。此外,青少年的网络成瘾行为也很可能是由于家庭不幸福,如离婚、父母失业等造成的应激事件引发的结果。
  其次,个体的许多本能欲望(诸如攻击本能和性本能)为正常的社会意识所不容许,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表达的机会和空间,从而使得个体必须寻找一个去社会抑制的环境来释放潜意识中积聚的张力。来使自己发泄,这就使得很多人在网络中丧失道德标准,把自己隐蔽起来。71%的人在上网时,如果被打扰,便有攻击性行为的出现。而事实上,这表明在网上的攻击行为也比较多。是一个必然的流露,人性中有一种破坏性的欲望,正像圣经中所说,“没有一个义人,连一个也没有”,网上交流可以不受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的约束,从而使人际交流变得更有吸引力更自由随便,没有压力,使本性得到发挥和张扬。
  再次,个体天生具有一定的权力欲和控制欲,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由于各种因素而得不到满足。互联网以多种形式存在着具有诱惑力的控制和授权,个体可以随意控制自己的网上活动,也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站点,改变自己的用户界面,从而获得一种“主宰一切”的感觉。另外,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各种竞争压力,人们常常会出现失望、痛苦、焦虑、郁闷等情绪,而网络可以使人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求发泄,逃避现实,小小的屏幕可以使人们暂时忘掉内心深处的各种烦恼和负担,摆脱掉在现实世界中的无能感。
  第四,个体消极的个性特点和某些生理特征可能引发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恐惧和社交障碍。网络交流可使人们不受长相和实际生活中其他方面的约束,并可随心所欲的改变自己的品质和人格特点。因此,社交障碍的个体和具有社会分离型(Dissociative)人格的个体更容易网络成瘾。研究表明自律尽责的人都是为了工作上网,大量去聊天室的人,可能是情绪不稳定的神经病患者,他们在真实世界中缺少自信、羞于与他人接触,在交往上这些人可能表现的是退缩而不积极。而现实生活中,性格外向的人不会去聊天室,只会去访问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的网站。对于外向的人来说,上网是为了更好的在现实中寻找乐趣,是为了更方便的交际。
  第五,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网络是信息的海洋,由于信息的组织结构和搜索引擎的不完善,很容易使人迷失方向。对于信息饥渴者来说什么都想看,极易造成沉迷。而网络上一些诸如色情网站之类的不良信息对于缺乏自制力而又好奇心很强的青少年来说更是难以自拔。
  3.3生理-心理-社会模式
  在网上其乐无穷的冲浪体验中,随着每次上网时间的不断延长,大脑中多巴胺等化学物质的分泌失调,逐渐形成了一种对网络的心理依赖,这种依赖越来越强烈则沦为沉迷。[13]
  通过生理-心理-社会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病理性使用互联网。
  首先,有研究表明,长时间上网会使大脑中的化学物多巴胶水平升高, 这种化学物质令个体呈现短时间的高度兴奋。沉溺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但之后的颓废感和沮丧却较前更为严重。时间一长,这些影响就会带来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病理性使用互联网的生理或医学基础。
  其次,获得心理体验上的兴奋感与停用时的痛苦,可能对病理性使用互联网的用户具有重要意义,IAD发生的心理因素可能是健康的互联网使用转变为病理性并加重的强化物。
  IAD的出现除了生理、心理因素外,社会环境因素也可能会对其有所影响。社会性分离(social disengagement)可能是互联网使用带给用户的消极影响的原因之一。人际关系的冷漠可能也是导致PIU出现的一个原因。网络成瘾可能是现实社会问题的一种暴露方式,把问题完全归于网络使用者是不全面的[14]。(孟晓)

    如何预防和矫正学生网络沉溺行为:

  1、家长要以身作则
  在上网时间、上网内容、上网方式等方面,家长应为子女做出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应首先做到。

  2、多与孩子交流沟通
  现在的青少年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也常常因工作忙等原因,忽略了与子女的沟通,造成孩子的孤独性格。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关系及亲密的亲子感情,促进亲子互动,充分了解子女的心理需求,并给予关怀,是预防青少年学生网络沉溺的最有效方法。孩子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可以宣泄或化解自己内心的烦恼、孤独、痛苦等不良情绪,就可能会避免孩子把真实生活中的缺憾通过上网来弥补。

  3、对子孩子网监控指导
  家长可以采取查上网历史记录、设开机密码、装过滤软件等方式监控孩子上网。根据我们的调查,有40.4%的家长对子女上网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家长最常用的关注方式是“陪伴上网”。适度地玩些游戏不仅不会让孩子“玩物丧志”,相反还能提高孩子的思维敏锐度,激发孩子不服输的好胜之心。在休息的时候,和孩子玩一些适当的游戏,不仅仅是孩子,我们成人也能够得到身心上的愉悦。和孩子一起在网上玩游戏、聊天,是亲子活动的一种有益形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在闲暇的游戏中,我们不仅可以拉近与孩子间的心理上的距离,而且能让孩子品尝到与家长共同上网的乐趣。同时也起到了必要的监护作用,有利于良好上网习惯的养成。

  4、要引导孩子把电脑当成学习工具
  根据我们的调查,学生学习上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学生的学习,但在对“你在网上做得最多的事情是什么”这一问题的选择中,选择“查阅学习资料”的仅占30.4%,选择“游戏”、“聊天”、“交友”、“猎奇”、“听音乐看电影”的总计占60.5%(其中“游戏”占27.0%)。在对“教师是否经常布置一些通过上网来完成的学习任务” 的回答中,选择“经常”的仅占3.5%,回答“有时”的占17.6%,回答“很少”的占37.1%,回答“从不”的占41.9%。从目前来看,由于学生家庭条件不同,要靠学校克服这一矛盾还有很多困难。为克服这一矛盾,有的家长为孩子布置电脑作业,要求从网上下载文章、书写体会、撰写作文、为文配画等等。这样,既满足了孩子上网之需求,又使其没有时间去玩游戏。有条件的家长可以探索这种方法。

  5、为孩子的课外活动提供条件
  许多孩子正是因为学习压力大,对学校生活感到枯燥乏味,才沉溺于网络世界的。也有的孩子是因为对学习没有信心,只有失败感而没有成就感,自尊心受挫,才在网络中寻找替代方式的。因此,要直接把学生的兴趣从网络游戏转向学校学习难度是很大的。克服学生网络沉溺的状况,可从培养学生课外活动的兴趣开始。在双休日、节假日等课外时间,让孩子参加一些体、音、美等方面的活动,让她和同学出去玩玩,使其闲暇时间得以利用,并能有效转移学生对电脑游戏的兴奋点。家长和孩子在休息日一起出去运动或娱乐,到野外游玩,去书店买点书,或一起野餐等,丰富家庭生活的内容,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6、关注孩子异常表现,及时发现问题
  如果在一定时期内孩子出现说谎、晚归或不归、作业应付、学业成绩下降、不明原因的花钱增加、过度疲劳、对原来爱好的事情失去兴趣、不喜欢和朋友们一起玩等异常表现,家长就应该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关注,及时发现子女是否沉溺于网络。

  7、改变孩子学习环境
  随着孩子的成长,其独立性和自主意识增强,会逐步摆脱对家长和教师的心理依赖,同伴之间的平等交往需要和范围扩大,同学或朋友的影响力增强,学校或班级中的学生非正式群体(小团体)的氛围或规范对学生行为有很强的支配力。学生一旦进入一些不健康的非正式群体,往往会难于自拔,并对其发展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许多学生沉溺于网络,与这种非正式群体的影响有关。因此,家长要关注子女交友情形,协助他们抗拒不良朋友的诱惑。如果这种环境的影响比较突出,学生转换一个班或一个学校,也是可行的。一个新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改掉旧习惯。

  8、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
  我们不可能一直盯着孩子,他们总能找到上网的机会,而且强行压制会造成孩子们的逆反心理,所以帮助孩子培养自制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孩子的自制能力要从小培养,对于家长来说,别以为孩子太小而纵容他,百依百顺。让他在小的时候就有一点自制力,是很重要的。如有的家长对孩子上网采取约法三章:一是仅每周双休日上网一次,凡考试前不上网,考试后当天可以上网。二是每次上网时间不能超过二小时。三是不上网聊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经常提醒他,要言而有信,学会自制。同时,还可向孩子介绍一些抵制不良诱惑的具体方式,如制作警示牌,座右铭等。
  如果孩子在网络沉溺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可由医生进行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总之,只要家长关注这一问题,解决办法总会有的。(主要观点来源张忠山)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