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积极开展“十一五”课题研究指导工作

17年前 [05-06 17:19 周日]

丁一三

(2007年4月14)

尊敬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大家好!

首先我谨代表贵州实验区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对各位在百忙之中来参加这次开题会表示衷心感谢!我们这次开题会,对于“十一五”国家重点课题“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协调发展研究”在贵州实验区的工作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标志着我省教育体系的研究工作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国民教育,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并举,才是完整的国民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是孩子成才与否的关键。但是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是一个自觉承担教育任务的机构,社会是一个全民教育的主流,而家庭,无论父母或长者自觉或不自觉都在对子女或晚辈施加着影响。又由于在家里这种教育或者影响常常是在父母或长者的语言或者行为的倾向中体现的,它有着经常的、反复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决定着人生的起点,影响着人生的轨迹。因此,家庭教育的确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的责任是使这笔资源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自觉地、能动地施加影响,并且科学地、正确地发挥作用。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对加强与改进家庭教育,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提供了宝贵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由于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驱动,家庭的主流格局,特别是城市家庭的主流格局逐渐趋同,独生子女已成为新一代人的主体。随着改善生活条件的步伐加快,不同家庭居住环境相对封闭而信息渠道相对开放的框架也趋于接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机制的形成,更使家长普遍提高了对子女未来的期望,进一步从新的角度认识加强子女教育的价值。这一切强化了家庭教育的地位,凸现了家庭教育的共性。然而,由于家庭的形成历史、经济状况、文化积淀和成员个性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些又必然会产生不同家庭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以及价值取向的不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与行动存在反差,物质投入与精神投入存在反差,教育行为与教育效果存在反差,这是家庭教育存在的普遍矛盾,同时也是许多家长产生极大的困惑甚至痛苦的原因。因此,这一代自身难于积累教育子女经验的年轻父母,对分别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子女,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从养育到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希望得到科学的回答。

同时,在社会正在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社会观念的碰撞也必然导致教育理念的冲突。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固然有着几千年民族文化的历史渊源,但作为近代教育制度主要还是引进西方的教育模式。一百多年来,尽管东西方教育存在着很大差异,但传统的智力理论在各自的教育活动中,包括家庭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上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阿尔弗莱德比奈成功发明了“智商测试”理论。它被认为是心理学最伟大的成就,是具有极其普遍实用价值的科学工具。近一个世纪以来,这种智力观奠定了学校教育制度的理念基础,也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观念支撑。但是,常识告诉我们,人类个体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各自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的才能也不相同。许多被认为是智商高的人,在步入成年以后,未必有建树;而有些被认为是智商低的人,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包括在学术上的成就。于是,一些专家提出了多元的智能理论,以回答单一智能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这些现代教育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应当通过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从而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学生成材奠定基础。这种理论不仅是对学校教育的挑战,也是对家庭教育的挑战。

因此,理论与实践都呼唤科学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也必然呼唤科学的学校教育学和家庭教育学。江泽民同志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曾经有过重要论述,他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科学的学校教育学、家庭教育学就应当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以符合人的发展规律为根本原则,努力探求新时期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特点,从而回答家庭教育提出的种种问题,引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

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67亿。他们的成长和成才问题,是党和全国人民一直都关注的一个热点。

现在,国家的形势这么好,各项建设事业蒸蒸日上,需要大量各种不同的人才,为青少年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无数机遇在等待着今天的青少年。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教育手段的不断进步,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越来越好的条件。这一代青少年是幸福的,值得羡慕的。

同时,社会的发展太快,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结构急剧地变化,人们劳动和生活的地域,劳动的类别和方式,需要掌握的技术和知识,人们的经济关系、社会交往、需要处理的信息,都在发生着而且还将继续发生巨大的变化,面临的竞争会更激烈,前进途中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陷阱,挫折将更是常有的考验。这些都将是放在青少年面前的严峻挑战。

在这样的时刻,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希望寄托在未成年一代的身上。同时,亿万家庭的父母都在殷殷地期盼着新一代的成长和成才。于是,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九部委决定,共同发起了在全国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是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重要措施,也是适应时代的要求。所以,我们应该掌握教育的规律,创设适当的条件,精心地,实事求是地,循序渐进地做好教育的引导工作,并且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很好地结合起来。

为此,贵州实验区家庭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将借助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协调发展研究”,以党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精神和周济部长在2007年工作会议上关于“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融合,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 的讲话,以及贵州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和孔令中厅长在2007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关于“切实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大力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教育健康发展等相关的讲话精神”为依据。结合贵州实际情况努力指导好所属实验区(校),做好以下相关工作:

1.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2.推进教育社会的发展进程;

3.推动学校管理工作;

4、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5.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就应当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如何帮助父母,让其共同学习和发展的任务。为此,我们将以学校为中心,在“十一五”期间,科学、规范、有效、深入地开展研究指导工作,共同为推进我省学校、家庭、社会立体教育网络的建立及和谐运作,做出贡献。

为保证课题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让课题的研究工作科学、规范地进行,本课题实行总课题组组长负责制。根据课题需要,贵州实验区将不断扩大实验校的建立。对于拟申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协调发展研究”子课题的实验校,首先要填写《子课题申报审批书》,明确实验研究的内容和方案,由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和负责人签字后,加盖公章报贵州实验区,再由贵州实验区报总课题组审批。各实验校所申报的子课题一经审批,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将正式下发子课题批准通知书和实验校证、书、牌。

实验校申报及终(中)止的相关内容是:

1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协调发展研究”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工作实践服务,为教育决策服务。

    2实验校子课题负责人原则上要求具有小教高级、中教高级、大学副教授以上职称,具备较高的科研组织指导能力。实验校负责人必须是课题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实验研究中承担实质性任务。

    3实验校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基础,有完成实验研究任务的相应专业力量,并且能为课题实验研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4实验校除执行《贵州实验区(校)课题实验研究管理细则》的各项规定外,还需接受中央教科所的管理和有关规定。

5实验校须申报一项子课题,承担“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协调发展研究”及《学校德育》、《当代家长》、《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系列丛书的实验研究任务。

6、实验结束或实验期满,总课题组分别对各实验区(校)的实验研究成果组织评审,凡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者,由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颁发结题证书,该实验区(校)即告终止。如拟继续作为实验区(校),可于新的规划课题批准立项后,重新申请确认。

7、如长时间内未能按计划开展实验活动或不能按协议为实验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指导组有权宣布中止该实验区(校)。

8为保证课题研究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各实验校应按照总课题组要求完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协调发展研究”。严格按照总课题组的工作计划和实验校所申报的子课题方案进行实验,并经常提供反馈意见,以便于实验区进行及时的组织协调,不断改善指导服务体系,确保课题研究达到预期的效果。

  实践证明,做什么工作,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未成年人教育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和战略任务,是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希望工程”,也是涉及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它是一门科学,有着特定的内容、方法和原则,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把未成年人培养好、教育好,是所有成年人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是社会各界人士共同的历史使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业对于我们在座各位来说任重而道远,2007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的重要一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2007年的教育工作,保持教育协调发展和改革的良好势头,对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党的十七大召开创造良好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开展课题工作中,我们将会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回报社会,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

谢谢大家!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