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儿童的不良行为与家庭教育

17年前 [05-06 10:37 周日]
2006-09-27

 一、序

  当今日本经济很发达,与此相反,教育上的种种问题却越来越严重。社会上有弊病存在,最先受害的是最软弱的地方。可以说当代日本的孩子就是这种受害的典型。

  自去年7月起,文部省改革了内部机构,以“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为方针,开始积极推行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其背景是因为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由于学校垄断教育引起了激烈的考试战争,高龄化社会中的老人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在家庭教育方面,也象社会上所说的“有家但没有家庭”那样,家庭崩溃的现象日益严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纽带不牢固,因此,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以惊人的速度向不良行为靠拢。

  本文以孩子的不良行为为中心,着重分析当代日本社会的家庭教育现状,并指出今后的课题。

  二、孩子的严重“扭曲”现象

  在最近10年左右的时间里,日本的孩子在身心上都被空前地“扭曲”了,身体方面可以说因偏食而引起的脊梁骨弯曲(脊椎侧弯症)是最大的问题。不能直立,缺乏气力的孩子正在不断增加。如果联想一下两脚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进步)的始点的话,那么就不得不说这种现象是一种严重的危机。笨手笨脚的孩子和丧失表达能力的孩子也在急剧增加。

  在心灵方面,一般的孩子身上“感动”、“温柔”、“爱护”、“体谅”的心情都越发淡薄;没精神、不关心、没责任感的少年儿童越来越多。我有一个朋友在小学、中学教授道德教育课,据他说课很难上,由于缺乏感动之心、同情之心,课程很难按照老师的意图进行。为此他很苦恼。孩子的种种不良行为已发展到特别严重的地步。不良行为中有自杀、离家出走、飞车党、滥服药物、逃避上学、欺负弱者、校内打架、家庭内动武等形形色色的表现,但最近10年来的不良行为主要有下列几个特征。

  (1)以异常的速度增加:例如,据最近的报告统计,今年上半年的刑事犯罪人数中青少年犯罪者占一半以上。特别是家庭内动武和逃学在最近几年明显增加。

  (2)低龄化:1955年以前的青少年问题主要是集中在16岁至19岁的青少年,而现在这个中心已移到12岁至15岁的中小学生身上。现在甚至出现了这样一句话:“14岁是厄运之年”。

  (3)处于极其一般条件的孩子增多:在以往的例子中都是由于贫困及家庭父母不全或没有父母等恶劣的生活条件才染上不良行为的。但是,最近,有些孩子父母双全、经济条件比较优裕,性格和能力都在平均以上,不存在明显偏差,可在他们身上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不良行为。现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比所谓的“好孩子”更危险了。

  (4)突发性:孩子突然不去上学,突然殴打父母……,对孩子这种异常变化的预兆,父母及其周围的人都很难预料。这种例子非常多。父母抓不住孩子的心常常陷于不安之中。

  在形形色色的不良行为中,最明显的是家庭内暴力和逃学。据说这种现象在世界上也只有日本才有。所谓的家庭内暴力就是孩子在家里对父母和器具施加暴力,不包括父母对孩子施加暴力。最易成为暴力对象的是母亲,其中最多的是对器物施加暴力(损坏陈设品和玻璃窗),最恶性的是杀死父母。其特点是施加暴力的期间相当长,几乎都只在家庭内进行。

  逃学有各种各样的形式,不是因懒惰而逃避上学,而是带有神经质似地对学校感到恐怖,或者象精神过敏症似的,本人想去上学,但一到早晨便头痛、肚子痛,上不了学。这类例子明显增多。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有一定的难度,并不是说上学了问题就解决了。在逃避上学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学校教育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千篇一律、抹杀个性、偏重智育。

  三、教育危机的实质

  据1986年经济企划厅发表的“国民生活指标”统计,国民生产总值有了飞跃的发展,但“心灵上的纽带”等精神上的满足却失去了,家庭的幸福程度降低了。小型家族不断增多,父亲不得不干以企业为中心的非人的工作,母亲为了补偿高额的教育费用和住宅贷款,把孩子托人照看,自己外出打零工。因此,一家人的生活节奏都七零八落,父母和孩子接触的时间非常少。一个孩子从幼小起就未曾得到父母的充分的爱,那就不可能产生爱他人之心、同情他人之心。

  在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家庭内“权威”业已消失。有权威才有规范,才能制定出进行判断和行动的规范。最理想的是父亲在家庭内握有最终决定权——“权威”,这样就会形成家庭风气。孩子虽然时而反抗,但这期间会形成他自己的规范。但是,最近,父亲经常在外,和“与社会上相同的教育”的渗透,家庭内应有的权威消失殆尽。这就是使今天的孩子染上不良行为的最大原因之

  (2)千篇一律,抹杀个性的教育

  无论是谁都深深相信自己是作为一个“无可替代的人”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来的,都有一种最基本的欲望—要求自己得到他人的承认。从这一点来讲,教育本来就应该是“优等生教育”。无论是怎么细小的事,都要认真地承认孩子的能力和“优点”,并要热情地加以赞扬和鼓励,使它不断增长。

  可是,近代日本的教育所希望的是“每个孩子都一样成长”,以致于把培养千篇一律、没有个性的学生作为一种理想模式而逐渐固定下来。学校教育恰似饲养能平均生好多鸡蛋的鸡(嫩鸡)一样,进行的是重视偏差值的、硬灌知识的集体教育。这种风气也蔓延到家庭,父母首先要求孩子成为“和他人相同”、“和社会相同”的人,对孩子的分数是在平均分数以上还是在平均分数以下表示出异常的关心。

  发育中的孩子再没有什么比这个更感到压抑的了。父母要求孩子成为“和他人相同”、“和社会相同”的人,那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这必须得到孩子的理解,这是家庭教育中的铁的原则。如果感到自己是在接受抹杀个性、千篇一律的教育(青春期的孩子中特别多),那么自暴自弃也就理所当然了。当这种自暴自弃以积极的抵抗形式出现时就成了暴力,以消极的抵抗方式出现时就是逃学。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当今的教育不是“引出”孩子本来具有的“优点”,而是把孩子放进一种模型内来“饲养”。这种教育方法的存在是现代日本教育的最大问题。

  (3)科学的合理主义导致“感受性”的衰弱

  近代日本的教育问题正象人们常常指出的那样,是“偏重智育”。教育的内容,除“智育”外还有不可忽视的“德育”、“体育”、或者“美术(艺术教育)”。但是很明显,日本太强调智育。因此,只有所谓的科学合理精神得到高度评价,道理先行的思考方式支配着全体人民。

  当然,科学的思考方式很重要,但是,近代科学就象把物理学作为样板一样,只是把能计量的事物作为研究对象而发展起来的,在这范围内能选择的领域受到限制。在现实生活中,未知的事物很多很多,这些也并不一定都能用科学来加以解释。另外,在事物中有许多侧面是不合理的,不应该只尊重合理的部分,而丢掉不合理的部分。道德方面的感情、信仰、审美意识等含有很多用合理性解释不清的非合理的要素。

  从孩子的精神发育阶段来看,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是从小学的高年级起才开始真正发育。如果让孩子在幼儿期间都去记忆许多已知的事实,并让孩子找出隐藏在背后的答案,那么,这种偏重智育的教育将会扼杀应该在幼儿期间大大发展的丰富的“感受性”。其结果是造就一代精神被扭曲的孩子,他们不相信眼睛看不见的事物,知识虽然丰富但缺乏真正的感动之心和“体谅”。事实上,染上不良行为的孩子中有许许多多感觉不到他人的痛苦,人长大了,而心理状态还停留在幼儿时期。

  对当代日本教育偏重智育的倾向应该猛醒了,并必须改善父母对处于幼儿期的孩子的态度。应该深深认识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看不见的渠道”,并根据孩子精神发育的各个阶段,改变过份保护、过份干涉的态度,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怎样做一个父母”,这种“共同教育”的态度才是最理想的。

  四、小结

  日本引进近代教育体系是在100多年以前明治4年(1871年)实施的“教育令”,在此之前日本连“教育”这个词也没用过。因而,教育是education的译词,原来的意思是“引出”、“把内部的东西表现出来”。但是,现代日本的教育把孩子放进模子,进行强制性的教育。这种教育方法,在集体指导的学校教育中,在某种程度上是万不得已的,但是,渗透到幼儿生活的家庭环境中就严重地扭曲了孩子的道德性和感受性的成长。

  教育的最大课题是“培养教育者”,所谓教育不过是“自我教育”。这一点要深刻地加以认识,并真诚地倾听孩子的诉说,父母自己首先要马上改变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这就是将要迈进21世纪的日本的课题。

  (原载陈瑛/丸本征雄合编《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实录》,1993年,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

  (作者简介:丸山 敏秋,(日本)伦理研究所研究员。.)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