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课题三:家庭教育中的环境问题

17年前 [05-06 07:18 周日]

一、用问题引出话题: 各位家长朋友,在我正式开始演讲之前,请大家回答我一些简单的小问题。我说出问题后,会接着给出三个答案,家长朋友自己想想看,你会选择哪个答案。 问题(一)、你的家庭居住条件是: 1、孩子有一个单独房间 2、在一个房间中给孩子划出相对独立的空间供孩子活动、学习 3、大家合用问题(二)、你家的客人来访情况是: 1、经常有客人来 2、偶尔有客人来 3、从来没有客人来问题(三)、你们一家人是否共同评论问题: 1、经常讨论 2、有时讨论 3、从来不讨论问题(四)、你们家人谈话的话题多集中在: 1、新闻、时事、政治 2、子女教育问题 3、家庭琐事问题(五)、你们家人节假日喜欢什么样的休闲方式: 1、外出旅游、参观访问或串亲访友 2、在家读书、闲聊或看电视 3、聚餐、打麻将或玩扑克牌问题(六)、若你家重新装修房子,孩子房间的布置以谁的意见为主: 1、孩子的意见 2、家长的意见 3、装修业内人员的意见 问题(七)、当家中有客人来访时,孩子因为一点儿小事大发脾气,你该怎么办? 1、说服 2、教育 3、强制管教 4、听之任之 问题(八)、你家附近地区特点是: 1、文化教育部门或机关部门居多 2、商业区 3、工矿企业居多 问题(九)、家长若因子女教育上分歧而发生争吵,你的孩子表现如何 1、出面调解表示自己听话 2、害怕、哭叫 3、若无其事 问题(十)家人在一起看电视,若因观赏兴趣不同而发生频道之争时,怎么办 1、听家长的 2、听孩子的 3、关掉电视 问题(十一)、你家的家务活主要由谁来承担? 1、大家共同分担 2、家长承担 3、孩子承担 问题(十二)、你家与邻居的关系怎样? 1、关系融洽 2、从不往来 3、关系不好 问题(十三)、你家孩子的课外书籍怎样添置? 1、每月都买 2、想买就买 3、从来不买 问题(十四)、你孩子在家中主要的情绪表现是: 1、高兴 2、闷闷不乐 3、发脾气 问题(十五)、当孩子的同龄伙伴来访时,你的态度是: 1、热情欢迎,并给孩子提供单独交流的机会 2、热情欢迎,始终监视。 3、拒之门外。 说明:如果你选择第一项比较多,那么说明你家的家庭教育环境比较好,适于孩子成长,请继续保持;如果你选择第二项比较多,说明你的家庭环境一般,应进一步改善;如果你选择第三项比较多,那么说明你的家庭教育环境很不乐观,应查找不足,寻找对策,尽快改善,否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二、强调家庭环境的重要性(意义): 1、理论上的简单论述。家庭是儿童出生的摇篮,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是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是人生的奠基石,家庭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是长远和深刻的。青少年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他们热情洋溢、兴趣广泛,却缺乏毅力;他们渴望了解社会、了解人生,渴望独立自主,却又缺乏足够的能力摆脱幼稚、分清好坏。孩子们的这些不稳定的个性与含糊的观念如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教育,他们就很容易被一些不良的事物所引诱。因此,孩子们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给予全方位的教育,而健康、文明的家庭环境是最重要的,因为孩子们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家庭里度过的。 做父母的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并努力创造一个温馨、和谐、健康、文明的家庭环境,适时对孩子进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便能引导他们迈好童年、少年、青年的每一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相反,父母自己沾染各种恶习,家庭环境便会受到各种污染,并且会影响孩子的成长,甚至毁掉孩子的一生。如果一个孩子处在不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里,他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讲师可以用儿童教育专家多萝茜·洛·诺尔特的话来作答。这段话从十八个方面,讲了孩子生活环境给孩子所产生的对应性影响: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嫉妒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上面是从负面影响说的。下面是说的正面影响: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2、用事例说明问题。  200年前美国康乃狄克州有一位集神学家、哲学家和道德学家于一身的学者,他的名字叫嘉纳塞·爱德华。目前,他的子孙已传了8代。其中,有13人当了大学校长,100多人任大学教授,14人创建了大学或专科学校,80多人成了文学家,一人就任副总统,一人做了大使,20多人任上下两院的议员,18人成了报社、杂志社的负责人或者主编。但是,同是200年前,美国纽约有一个叫做马克斯·朱克的酒鬼、赌徒,他的子孙也有8代,其中,有300多人成了乞丐和流浪者,7人因杀人被判处死刑,63人因偷盗、诈骗等被判刑,因喝酒夭亡或成为残废者也甚多。50年前,美国纽约成立了一个儿童救护会。该救护会专门收容和抚养弃儿、孤儿和贫儿。它的做法同普通的孤儿院不同,其方针是心须让这些孩子到可靠的家庭里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他们把这三类儿童送到可靠的农家寄养。在该地50多年的历史中,共收容、照顾了28000名这种孩子,最近的报告指出,有87%的孩子成了出色人物。其中,有的当了州长、总督、高级审判官、市长及州会计检查宫,还有24人被选为美国议会议员,有9人被选为州议会议员。此外,在教育、农业、商业等方面卓有成绩者也不胜枚举。更为有趣的是该救护会曾把前面提到的马克斯·朱克的第九代子孙收容到儿童救护会,照例把他送到良好的家庭寄养,据说他现在已经20多岁了,是地方上的模范青年,前途大有希望。以上三个例子,令人感慨。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上面讲到的第一个例子中,嘉纳塞·爱德华家由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良好,因此人才辈出;第二个例子中,马克斯·朱克由于家庭环境恶劣,从小缺少良好教育,因此,其子孙大都走上歧途。可见,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并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在此,可能还会有人提出遗传素质的作用。对此,第三个例子就是很好的回答。从遗传素质上看,美国纽约儿童救护会所收容的儿童与第二个例子中马克斯·朱克子孙的遗传素质类似,而且其中还包括马克斯·朱克的第九代子孙,但由于他们被收容后改变了家庭环境,因此,他们的成长方向也就发生了变化。 目前,我们有不少的家长有较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学历水平也较高,但是在家中却没有为自已的孩子创造良好的成才环境,经常在家中打麻将、跳舞。学生放学后,想找个安静的环境学习、做作业都很困难,而学习打麻将却很方便。据说现在有的小学生学习一塌糊涂,而麻将却玩得很精通。长此下去,孩子怎么能健康成长?总之,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的美好愿望,而要把愿望变为现实,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的成才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指出当前普遍存在的对家庭环境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并分析其弊端。目前的家长素质和家长对孩子的观念、对家庭教育的观念,大多数认识不到家庭环境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目前表现比较突出的是:表现之一:打麻将成风。 有专家曾对某校初中三个年级共370人无记名问卷调查:家庭有麻将牌的占65%;父母经常打麻将的占55%;孩子会打麻将的占65%;孩子正在学打麻将的占10%。另外,有位班主任反映:有一次班主任去家访,向家长反映其孩子在学校赌博,要求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家长不但不与教师合作,反而问老师: “我孩子在校赌博是赢钱,还是输钱?”弄得老师哭笑不得。还有一次,这位班主任星期天去一个学生家家访。可一进门,只见学生的父母,学生本人,还有一个不到10岁的小女孩共四人正在打麻将。因为这个小女孩个子太矮,只得在椅子上面再放上一只小凳子。如此家庭环境,能培养出社会有用人材吗? 表现之二:播放不健康录像,传看不健康书籍、画册等。 据调查,在370个学生家庭中,有录像机的221家,占60%。本来,这是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大好事。但由于某些家长在家经常播放不健康的甚至是黄色录像。虽然在播放时不让孩子观看,但录像带仍放在家里。出于好奇,孩子便乘父母不在场时偷放这些录像。据调查,在自己家里与父母一起看过、在同学家里看过、父母不在家时偷放过的共有40多人,占该次调查的10%以上。 另外,有些父母在外经商或出差时,买了一些黄色书籍和不健康的街头书刊、画册等,自己看后,不及时处理和烧毁,带到家里随便乱丢,被孩子拿去观看、传阅。据调查,学生在自己家里、或在同学家里看过黄色书刊的共有91人,占总数的25%。要知道,黄色录像、书刊,不但毒害青少年,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诱因。 表现之三,孩子在场时,谈论不注意内容。现在家长们下海的人数增多,社会交往扩大,无形之中,家庭已逐步成为接洽业务的场所,谈天说地的中心、接待亲朋好友的“餐馆”。有些家长在与他人交往中、在同亲朋好友的自由畅谈里,常常不避孩子,大谈如何“走后门”、怎样行贿、怎样拉关系偷税漏税、怎样掺假掺杂、短斤少两等不正当手段。有时,还大肆宣扬一些对孩子正常成长不利的片面看法,如“知识越多越穷”、“有钱万事通”、“赚钱才是硬道理”等。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从小就打上了某些不健康的社会阴暗面的深刻烙印。这怎么会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呢? 表现之四:频繁的请客,讲阔气比排场。 现在,许多家庭钱多了,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来客往,互相吃请的“圆桌外交”也随之兴旺起来。不少家庭在经商、办厂、入学、就业、建房、提拨、分配、调动等碰到难题时,就充分利用一切机会邀请有关当权者来家吃喝,靠请客送礼来打通“关节”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记在脑中,学在心里。 有些家庭遇到喜庆大事,大摆酒席,大收人情。讲阔气、摆排场、比门面的风越刮越烈。这种盲目的奢侈浪费,只会助长孩子畸型的虚荣心,真是贻害无穷。 表现之五:家长浓装艳抹,过分打扮。 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的年轻父母们,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只顾自己穿着打扮,过分涂脂抹粉。今天穿这套名牌服,明天又换那件高档衣;上午梳这个发型,下午又梳那个发髻;出门时,戒子、项链、手镯、耳环全 付“武装”;回家后,照镜、修眉、搽口红、抹姻脂。有的孩子大胆地向父母指出:“老师说这样打扮不美!”而母亲却却说:“你真傻,连什么叫美都不知道!”这样一来,便模糊了孩子们原来从学校得来的正确的审美观,也渐渐忘记了端庄、朴素、得体、整洁这些美的本质内涵。这些本身就不健康的家庭教育环境“熏陶”出来的孩子,谁能想象他们的素质能有多高?它带来的结果不是孩子的健康成长,恰恰相反,而是孩子的人格扭曲,畸形发展。夫妻长期“窝里斗”的家庭易造成子女偏执人格障碍;如果父母有离婚等有损子女体面的事的,令子女长期受凌辱、受迫害的家庭,子女易产生攻击人格障碍;对孩子没有责任心的冷漠家庭,易形成孩子忤逆性人格;单亲家庭不加以调整和补救,易使孩子产生癔病人格障碍;而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的家庭,则孩子易产生自恋人格障碍;父母粗暴而实施严厉的家庭管教的家庭子女,会产生强迫人格障碍;还有像父母过分溺爱的家庭子女造成依赖人格障碍,极度愚昧、贫穷、迷信的家庭,易产生分裂人格障碍等等。这些,对子女成长危害甚大。某学校举行了一次题为《讲真话——我所知道的爸爸妈妈》征文,孩子们所描写的爸爸妈妈,教育孩子做的事,实在不怎么地道。如开店的教孩子错找钱不认账,如随地吐痰、乱穿马路、乱倒垃圾等不讲公德的事,如卖肉的进死猪肉,卖鸡肉的给鸡肉注水,等等。像这些言行落在孩子眼里,所起的作用只能是反面的,使孩子的心灵受到毒害。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给子女灌输的是升官发财、“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等自私观念。“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的虚伪世故,“只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明哲保身,“出头椽子先烂”的中庸保守的小生产者心态,这些,都是对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极为不利的。 四、指出家庭环境的具体内容:人们一般认为,家庭环境只是成员结构、生活水准、居住条件、父母职业等。其实,家庭环境是指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及家庭成员的语言、行为及感情的总和。它包括实物环境、语言环境、心理环境和人际环境四个组成。实物环境是指家庭中实物的摆设;语言环境是指家庭中人与人的语言是否文明有礼,民主平等,商量谅解;人际环境是指尊老爱幼,各尽其责等品格,心理环境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态度及情感交流的状态。另外,我们也可以从人和物两个方面来看家庭环境问题。 人是指家庭中所有成员,缩小范围来说,是指朝夕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家庭中人与人的关系和谐协调,气氛轻松。具体地说,就是对老人尊敬;对孩子爱抚并实施正确的教育;夫妻间平等相待;家庭成员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谅解;大家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既有分工又能合作,幼儿也做他力所能及的事。例如:4——6岁的孩子要自理生活,做点家务事,并持之以恒生活。在这种良好人际关系家庭的孩子,心情愉快,性格活泼开朗,能初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物是指家庭生活所需的一切物品。良好的家庭育儿物质环境,除家具、炊具、电器等外,应从有益于孩子的教育着眼进行一些安排,如有适合孩子摆放玩具、图画书的专门设置;有适合孩子的小床和小椅;有适合幼儿用的小型劳动工具,家庭的陈设应当做到清洁整齐、有条不紊及美化,家庭成员的衣物应勤换勤洗。孩子生活在这种整洁清新方便的环境中,会感到舒适,促进身心健康,对孩子形成爱整洁、爱劳动、做事有条理的良好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总之,良好的家庭环境的创设并不仅仅是指买几样玩具、摆几本书、或者放上文房四宝、添置提琴钢琴。说到底,家庭环境是一种文化,良好的家庭环境的创设就是一种健康的、积极的、上进的文化的建设。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条件的前提之下,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化”的建设上。而文化的建设,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下面这三点:(一)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 尽管每个家庭因经济水平、住房条件各有不同,其布置标准不可强求,但居室布置整洁、色彩素雅谐调还是可以做得到的,使孩子能生活在一个环境舒适、宁静、温暖的家庭中。有些家庭不注意环境布置,不讲究清洁卫生,家中家具陈设杂乱无章,污垢处处可见,给人大有一种无插足之地的感觉,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还有的家长尽管经济条件很优越,家中布置很有现代气派,家长却忘了给孩子一个游戏的天地。有的家长极讲清洁卫生,各处一尘不染,对孩子限制太多,这也不许玩,那也不许坐,使孩子行动极受限制,这都是不可取的。 (二)制定科学的作息时间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庭要形成比较固定的生活作息时间,包括休息、吃饭、娱乐、工作、学习等,每个家庭成员都要自觉遵守,长此以往会促使时间观念的形成,为孩子走进幼儿园、学校、社会,自觉遵守集体纪律,维护社会秩序,讲究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行形成打下基础。有的家庭虽为孩子制定了作息时间表,家长却把自己作为局外人,有的甚至通宵达旦地搓麻将、喝酒划拳,有的看录像电视成瘾忘了正常作息,有的沉醉在舞厅的乐曲声中乐而忘返等,这样都很难制约孩子的。家庭中每一成员还应注意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的洗手,定时换洗衣物、不随地吐痰、扔脏物、经常保持清洁卫生、按时打扫房间。 (三)营造和睦的心理气氛 应充分认识“家”对人的重要的心理作用。家庭能给孩子以安全感,使其置身于家中感到温暖幸福愉快;其次是满足了孩子的归属感,在家庭中孩子能感到被爱被尊重,也学习到如何爱他人,如何尊敬他人,从而增强了自尊和自信。当孩子遇到困难、挫折而灰心沮丧时,可以从家庭的中吸取力量,得到指引。 五、指出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的基本原则方法:首先,家长要认识到:教育不只体现在教训孩子或有意引导孩子之时,父母的爱好、行为习惯,家庭人际关系,家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做家长的要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有些行为问题反应在孩子身上,根子却在家长。所以家长对自己、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方法的正视和反思是良好的家庭环境得以形成的基本前提。 接下来介绍一些基本的原则方法:  (一)、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  因为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所以当今的家庭十分重视孩子学习条件的创设,但是光重视是不够的,还要注意方法。有条件的家庭最好应该为孩子专门设置一个书房,离家长吃饭、聊天、看电视、娱乐的地方最好要远一点。空余爱玩玩牌的家长尽量不要在家中娱乐,爱看电视的家长应尽量将电视机音量调低,并注意不边看边大声说笑,更不能纵容孩子边看电视边做作业的坏毛病。另外,孩子房中尽量少放置对孩子学习无关的东西,以免分散其学习的注意力。可适当贴挂一些对孩子学习起积极鼓励作用的字画。  总之,我们做家长的要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去避免和减少对孩子学习的干扰,为孩子的学习开辟一个安静舒畅的环境。须知,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对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于增强他们对学习、生活的兴趣,让他们从小就热爱学习,热爱生活,这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家长应注意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话有一定道理。家长和孩子的接触是长期的、频繁的。家长的道德修养、言行举止、生活方式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一些家长应注意,孩子在场时,不该说的别说,不该做的别做,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尽量做到大方得体,更应注意自身的言行一致,以免孩子日后"见样学样",造成负面影响,养成说谎等恶习。这对孩子的学习和日后的成长大有关系。但这一点却是现在许多家庭普遍欠缺的,所以家长们应当高度重视才是。  (三)、关心孩子学习和成长要注意适当的方法  首先,家长要明确自己在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应保持的合理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多一些对孩子真诚而实在的关心、鼓励和督促,少一些简单的如成绩好就奖钱物的“金钱交易”和粗暴的“棍棒喝骂”。 其次,有些家长认为自己“文化水平低”,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无从帮助”。实际上,在他们学习上遇到难题、遭受挫折或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在他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而焦虑、烦闷时,多一份宽慰和鼓励;在他们取得一定成绩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时,轻轻地提个醒;在他们不自觉贪玩或偷懒时,严加督促;在他们学习疲倦困累时,在他们搞完运动汗水淋淋时,端上一杯热茶,加上一份关怀……或许,对您的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会更有帮助。  (四)、平时多注意孩子的思想变化  一些学生总抱怨自己的家长只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却从来不去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不了解他们心里在想什么,有什么心事。其实,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的见证人,多和孩子聊聊天,谈谈话,了解一下他们的思想发展和变化,这样,如果发现孩子思想上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纠正。不要等到真的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如打架,结交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早恋等等,再把孩子揪过来,骂一顿,批评一通,教育一番,这不一定有效。所以,家长要多注意和关心您的孩子平时的言行和思想变化,防微杜渐。 六、号召家长们为孩子也为自己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讲师告诉家长:古时,大学问家孟子的母亲,为了自己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惜三次搬家。那么,今天,我们这些作家长的,只要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帮助,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又何难之有呢

来源http://www.edu985.com/id.asp?id=13[2005-8-2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