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幼儿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结题报告

17年前 [05-06 07:11 周日]
开发区幼儿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结题报告

吴中区碧波实验幼儿园  何雪英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深化,许多人都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和早期智力开发的摇篮,家庭教育为孩子以后的教育铺下了第一块基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会长在大连召开的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第三届年会上就家庭教育工作意义的讲话中指出:科学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我国有3.2亿个家庭,把这些家长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并给予科学的引导,这是巨大的教育资源,他不仅会加快培养现代化人才,为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打下基础,同时对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确实。今天的孩子,能否成为新世纪国家的栋梁,除了学校教育以外,重要的是他是否能受到良好的有效的家庭教育。作为孩子的父母,能否对孩子实行良好的有效的家庭教育,便取决于自身的素质。高素质的父母,才有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孩子。

当前,有不少专家和同行对如何提高家长的素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等方面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如:北京市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家园合作养成教育途径”,他在家园合作克服幼儿分离焦虑、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有积极的推广价值。但是,对如何在城乡结合地区、开发区实行家园共育的研究甚少。而我园地处苏州市吴中区经济开发区,五、六年前的这儿只有几个村,人口不多,交通不便,相当闭塞。改革的春风使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们来这谋求发展。因此,幼儿家长中有2/3来自外地,他们或是一般的打工者,或是就职于一些大型企业的白领阶层,另外1/3是本地农村和附近一些乡镇的。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的家长,造成了我园家庭教育的参差不齐,幼儿各方面素质有极大的差异。鉴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提出了“开发区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这个课题,希望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前开发区家庭教育的现状,寻找有效的、合适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更新家长观念,提高与完善开发区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效果,努力实行家园共育,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措施

 (一)研究目标:

1、通过设计各种量表,了解目前开发区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特点,加以分析,形成调查报告。

2、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改善家长的教子技能,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3、通过研究,使教师树立多主体性观念,学会与家长对话的艺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家园共育,促使幼儿健康茁壮地成长。

 (二)研究措施:

1、通过调查,全面了解开发区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

为了能全面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技能,从而更好地实行家园共育,我们围绕“家庭情况”、“家长素养”两大方面设计了12 个小问题(见附表1),分别对中小班80个家庭进行了调查,共收到有效调查表61份,根据结果(见附表2)分析:

开发区幼儿家庭的一般情况。开发区幼儿家庭结构是以三口之家为主,占60.7%,但有相当一部分幼儿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占36.1%,主要教养者是爷爷奶奶的占40.9%,他们对幼儿溺爱现象比较严重,这很不利于幼儿个性的健康成长。从家庭经济收入来看,大部分家庭不富裕,全家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占9.8%,在500-1000元左右的占22%,在1000-1500元的占54%。家庭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问题逐渐开始重视起来,他们宁愿自己节衣缩食,还是能为孩子提供大量的物质投入,为孩子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开发区幼儿家庭教育正朝着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

     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家长的文化程度总体水平不高,在大专以上的占22.8%,而54%家长只有初中水平,但家长的教育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对“养不教、父之过”等道理有了一定的理解,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属民主型的比例在逐渐提高为29.5%,但对孩子百依百顺、要求一定要听大人的话、放任自流等现象仍十分严重。在教育过程中,他们对孩子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不够了解,对幼儿期所教的内容有一定的误解,有63.8%的家长主张让幼儿学拼音识字,学做大数量的加减法。他们十分重视学校教育,有57%的甚至认为孩子好不好都是老师的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园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效果。教育观念的落后,导致了教育方法、技能的不科学,大部分家长在物质上力求满足孩子,他们千方百计地为孩子选玩具、图书等,但指导不够,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时,家长处理方法有些不尽人意,认为需说理的占49%、打骂的占26%、尽9%的认为需引导,甚至有家长认为不需管问。孩子的业余活动也不够丰富。

  2、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实行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是指家长与幼儿园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作用,促使幼儿得到和谐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园共育是提高幼儿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我园的具体做法是:

    1)学习理论,转变观念,提高教育者的素养

    我们定期组织教师、家长学习相关理论,通过学习理解,使家长进一步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掌握科学育儿的方法和技能。使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视角,学会思考,通过不断反省、自我调节,从而逐步能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言行。我们重点还帮助他们理清了共育中的三个关键点:

     建立一个平等的关系。教师、幼儿、家长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三个主体,三者之间是平等、互助、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关系。教师要认同家长也是实施教育的主体,要尊重家长、信任家长,要从赞赏基础上进行家园多主体对话,通过对话,沟通,克服双方狭隘的文化、价值偏见。

     突出一个责任。在家园共育过程中,教师应承担哪些责任,发挥怎样作用,要帮助教师理清,使其突显。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尽自己所能帮助幼儿发展,同时也要帮助家长发展。推动家长教育孩子,推动家长教育教师,从而促使教师更好地教育幼儿。

    明确一个核心。明确教师、幼儿、家长三个主体都是围绕教育这个核心做贡献。同时三者又是都从教育过程中获得发展。由于家园共育是多极主体对沟通后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实现了不同主体之间的"视界融合",使教育的影响找到了"到达"于受教育者的通道,有效地促进他们通过自我建构、改善和发展其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

    2)因地制宜拓宽沟通渠道,追求家园互动,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它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主要形式。本着方便、有效的原则,我们重点采用了个别和集体两种主要的家园沟通方法,拓宽了沟通渠道,为家长提供了广泛的参与教育活动的机会,吸引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各层面的活动和工作,使双方成为真正的合作者。

    A、个别进行的家园共育。为适合不同层次及不同个性特点的家长要求,幼儿园采用了多种个别化的沟通方式,提高了沟通的广度和方便程度,加强了对孩子的了解。

    利用早晚接送进行交流。这种形式教师用得最多,也最灵活。教师和家长的用简洁的语言,简明扼要的要求进行短时间的交流,以了解孩子某一方面的情况。如:孩子的身体状况、情绪问题等。

     家庭访问。这是个别进行家园共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访问,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在家的表现和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可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与家长共商教育策略。教师常采用新生家访、情感性家访、问题儿童的重点家访、常规性家访等形式,满足了不同孩子和家长的需要。

    家园联系册。有许多家庭由老人接送孩子,有些老人受文化程度的限制,不能很好地与老师交流幼儿的情况,教师就利用家园联系册的形式向孩子的家长报告幼儿的情况,以征求他们的建议。

    个别辅导。对一些在教育孩子上有失误的家长,我们请他到幼儿园来,教师以诚恳的态度,实事求是的语言指出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共同商量教育措施,以达到一致教育。

    B、集体进行的家园共育。根据家长性格、职业及文化水平的特点,幼儿园着重研究共育的形式和方法,挖掘家庭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家长的教育潜力,达到亲师相长,共同学习。

    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观摩孩子的半日活动,各班都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活动,提高活动效果。如大班组围绕"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主题展开沟通活动,先由老师向家长公开一个社会活动,提供研讨的内容,再进行专题讲座"如何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最后请家长针对以上内容进行讨论,并结合自己的教子经验和体会进行交流。这样使开放活动重点突出,改变了以往的一言堂的开会,有利于家园双方的互动。

     家园同乐活动。由园里、年级组、班里开展一系列家园同乐活动,从活动的地点、时间、内容、形式、程序等都由家园双方共同商量决定。如今年秋季,家园商定带孩子去西山郊游,并由一家长去实地察看,一家长联系车辆。活动中,教师负责集体活动,家长负责小组活动,大家各负其责,分工协作,使活动内容和组织方式适合于双方要求。增强了家长自主参与的意识,发挥了双方的主动性,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快乐。
     家长参与教育活动。教师发掘家长的自身特长或职业特点,请他们来园为孩子们上课,介绍自己的工作,解答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如请医生来园介绍如何预防疾病,请交通警察介绍如何指挥交通等。家长还带领孩子们参观他们的工作场所,让幼儿亲眼目睹成人是怎样工作的,从而激发孩子们关心周围环境,尊敬成人的情感,同时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平时,部分家长也能根据他们的职业和特长,担任教师的助手,为教师的教育活动提供各种材料、信息,书籍等准备工作,保证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专题讲座。幼儿园采用专家、教师专题讲学的形式,让家长提出疑点,请专家解答。同时请专家提出问题实例让家长自由发表意见,阐述观点,在争论中达到共识,专家和教师再现场答辩和辅导,使家长、教师都能在这过程中吸取精华,形成新观念,从而提高了双方的教育素质。
三、课题研究的结果

    经过几年实践研究,开发区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有了很大改观,家园共育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家园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和谐

    通过学习研究,使教师的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过去,不少教师显得孤立、封闭,甚至还时常以教育者自居。现在,教师都意识到了家长在幼儿教育中所处的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而主动去接近家长、了解家长,鼓励家长参与到各种教育活动中来,充分利用家长不同的职业特点和个体素质中的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家长的教育潜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良好的沟通接触使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并能在行动上配合教育工作,在幼儿园处处可见到亲子合作收集的材料、制作的玩具、家园同乐的照片、家长和教师共同设计的活动等。家园之间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因缺乏相互理解而出现的教师怨家长、家长找教师的不良现象,家园之间的关系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融洽、和谐,家园再也不是两条互不交叉的平行线。

(二)、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技能有了明显提高

  家长进一步明确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掌握了一定的科学育儿的方法。由过去的漠不关心或只注重智力因素的培养到如今既重视智力因素、又注重心理因素和能力的培养,爷爷奶奶对孩子也不再是盲目地溺爱,而能和孩子的父母达到一定共识,改变了以往一方教育、一方护短的“无用功”现象。家长已能注意到环境的创设,材料的提供,能够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兴趣需要教育孩子,打骂现象不断改少,说理、引导方式明显增多,基本改变了过去面对孩子时的权威、武断、以及不知所措的状况。他们主动与教师沟通,积极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全面关心幼儿在园情况。因此,家园合作在培养孩子独立性、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三)、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

     通过课题调查研究和实际操作,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她们对幼儿成长的规律及现状有了更具体、清楚的了解,并能以此为依据制订高质高效的保育教育计划,与家长也结成了亲密的教育伙伴,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出谋划策,能针对不同家庭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和解决策略。教师们还善于总结反思,科研能力、综合素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大家围绕课题每月撰写笔耕,有多篇论文在全国级、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

四、实验后思考

    孩子的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呵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争取整个社会对此的关注,要加大呼吁力度,不断改善开发区社区环境,从而充分利用社区的资源,让家庭教育朝着更为有利的方向发展。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