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案例: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七)

17年前 [03-11 20:05 周日]
单 亲 家 庭 子 女 教 育 问 题 初 探
    西昌市第三小学 马联福
  
  在我们的教育对象中,有一种特殊的群体—单亲家庭子女。在这些群体中,有的是父母因各种原因离异的、有的是父母双双死亡,其子女由他们抚养照顾的。现在校就读的学生中,这个特殊的群体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他们中有不少还是比较优秀的,但他们中也有相当部分,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心灵受到创伤,上进心不强,学习成绩较差,经常做些违反纪律的事情,或是稍不高兴就离家出走,夜不归家,同时,自卑心理,逆反心理也经常在他们身上表现出来。如何通过教育帮助离异家庭的学生更好地面对因家庭的变故带来的伤害,减少父母离异带来的创伤,调整他们的心理,使其尽快达到平衡,促进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课题。
  首先,我们对教育对象应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了解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学习,了解他们想些什么?芽需要什么?芽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爱是教育的最好调节剂。西方教育家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在对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中,教育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反复的过程。因此对学生过失、反复,切忌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他们。相反,应更加以宽容之心对待、接纳他们;更加以耐心分析,讲道理,更多地从生活,学习上去关心,鼓励他们,要善于激励和培养学生的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能力,把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尊重学生、就是对他们的信任;严格要求就是对学生的爱护和培养。只有这样,你才有机会更好地了解他们,教育他们,转化他们。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要求应明确、适度,不能一次提出许多要让他们马上做到的要求。教师应给他们更多机会,让他们一点一点去克服,去不断地完善自我。总之,与学生心灵的沟通是打开教育之门的金钥匙。
  当然,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靠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它需要社会和家庭的协调配合才能收到更佳的效果。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对学生人格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比学更为持久,父母的观念、态度、修养和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孩子。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教育及心理专家指出: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家长们的首要任务。家长首先应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让孩子们爱亲人、爱他 。
    
浅 谈 单 亲 家 庭 子 女 的 教 育 方 法
    西昌市第三小学 李金莲
  
  家庭是每一个人走向社会的港口,是社会的细胞,对一个人的影响最大,影响时间也长。由于生活中的种种原因,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单亲家庭。单亲家庭是一个有缺陷的家庭,它对家庭每一个成员都会产生一种残缺感,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
  教育是一种心灵、情感、人格的交流活动。父母的离异使子女失去了爱的温暖。鉴于上述人们无法回避的这些现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用怎样积极的态度去弥补、关心、真爱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呢?芽在自己两年多的单亲家庭子女的教育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导致单亲家庭的原因不同,对孩子们也应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尽量使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情,人间的温暖,其具体作法是:
  一、勾通感情,当好孩子、家长的知音
  家庭的教育方法如何,一方面反映出家长的素质,另一方面也对子女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就必须先当好孩子、家长的“知音”,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要如此。
  在教育工作中,我力求做到细心地观察、仔细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了解这些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注意掌握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融洽点,疏忽点,以便架起老师、学生与家长三方面之间共同提高的桥梁,达到知已知彼,相互了解,达到信赖的目的。
  如该班单亲家庭子女中有个叫瑶瑶的女生,她个性强,脾气怪,经常与同学们斤斤计较,隔三差五与同学们闹不团结,经多次谈心、教育,她对同学的态度大有好转,处事也稳重多了,并被该小组的同学推选为小组长。可在家里与母亲新交的男朋友关系紧张,她认为那个男人会夺去母亲对自己的爱,导致男方提出让其母在孩子与爱人之间作一选择的条件,使其母亲非常痛苦,甚至到了分手的边缘,当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教育孩子从对母亲的爱,家庭生活的负担,经济等方面去着想,终于使孩子接纳了母亲的男朋友,其母非常感动。
  二、激励是教育单亲孩子的重要手段
  孩子在校内,在社会,在家庭里都会不断地遇到许多困难,遭受各种各样的挫折。特别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如果在校内能培养他们健全的心理,也就能使孩子们受益,培养不屈不挠的意志,自然需要多种多样的教育手段。激励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手段。激励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工作中着重采用了:
  1、目标激励。即有意安排一些任务、活动激励单亲孩子完成,达到某一目标,逐步激励,逐渐逼近,让他们明白自己和别人一样,别人能办到的事,自己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办到。
  2、荣誉激励。无论是班队、小组活动,还是学校搞大小集会、活动,都不失时机地对单亲孩子进行荣誉感的教育,这能使孩子们萌生自豪感,增强自信心,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3、理想激励。利用班队活动时间经常开展“我长大了做什么”“假如我是某某”“二十一世纪的我”等主题的演讲,作文比赛活动,使孩子们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从小朝着目标奋斗。
  三、用爱心使单亲孩子增强完成学业的信心
  关心,爱护学生是每个班主任老师应尽的义务,尤其是帮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单亲孩子学习,完成学业,最能体现教师的爱心,用爱心启迪孩子们的心灵,激起他们坚持学习的信心。
  如该班的单亲孩子小娜,父母因吸毒三年前双双被判劳教,她只有和奶奶相依为命。其奶奶六十多岁了,还得种粮、卖菜,经济来源成了这个家庭的最大困难,为此,小娜曾几次缺课,为了解决孩子的实际困难,我多次家访,了解缺课原因,并在班上开展了为小娜捐衣物,学习用具等“送温暖”活动。带头为她捐书学费,免收毕业生补习费,并向校领导反映情况,免收了她的服款和部分书本费,解除了家长,孩子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被感动得流泪。
  采用以上的教育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今该班的单亲孩子都有了较好的归宿。小莎、小林分别以189.5分和182分的优异成绩考入自己的理想的中学;小娜顺利完成了小学的学习;小丽、小雪、小丹顺利升入初中学习,姓朱的孩子随母转到外地学习。
  在对单亲孩子的教育中,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好学生,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做人的道理,还要从经济上给予支持,生活上真心实意地为他们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用爱心启迪孩子们的心灵,使他们的健康成长,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重塑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
    西昌市第三小学 秦 红
  
  良好的个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个性发展水平。而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生活在缺乏父爱或母爱家庭中,就会产生一些不太健康的心理,表现出一些强烈的反抗态度。如:固执、对抗、孤僻、依赖、自卑。这些不良的情绪困绕着他或她,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时间一长,将会使他们形成不良地性格特征,失去正确地自我评价意识,从而影响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
  前面提到的不良的个性心理中的自卑心理在我研究的单亲子女中就有一个。
  她的名字叫王小红(化名),是一个文静的小学生。今年只有11岁,她产生自卑的心理是来源于自身的经历。她从小失去了父亲,母亲无法忍受艰难的生活,于是抛弃年幼的她而远嫁他乡。五岁的王小红由其姑妈收养。无奈拮据的生活条件让王小红及姑妈捉襟见肘。王小红自上学以来,从未有过新衣服,新书包,更不要说平时的零用钱,家庭的贫寒,导致了她严重的自卑心理。总感到自己能力、才智不如别人,什么都比别人差,做什么事都缺乏信心,一旦学习成绩不好或下降,则处处贬低自己,孤立自己,不愿与人交往,过于压抑自己,悲观、失望,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封闭自己,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备受煎熬,情绪异常低落,常常沉默寡言,独自一人坐在教室的角落里发呆。
  有一天,学校组织春游,全班只有王小红一人不去,原因是没有钱。我了解到情况后,动员全班同学伸出温暖的手,为她凑钱,圆了她的春游梦,让她体会到集体的温暖。我还动员班上活泼的孩子去同她交朋友,共同探讨学习上的问题。她写的作文,因为有创新,常被作为范文在班上宣读,让她觉得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在课余时间,我经常坐下来同她谈心、谈人生、谈家庭,谈理想,谈学习,鼓励她,鞭策她,一有进步,及时表扬她,让她一天天,一点点从自卑的泥潭中走出来,成为一名心理健康的阳光女孩,使她的考试成绩达到了市二中录取线。
  总结自己所做工作,怎样教育帮助有自卑现实,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心,要热爱生活,相信自己,不怕失败,不怕困难,在逆境中成长,成为更坚强的人。
  (二)要关爱他们。单亲家庭的孩子,得到的爱是残缺的。作为教师,要真诚的爱护他们,尊重他们,哪怕是他们不健康的心理,要用平等,尊重、诚恳、信任的心去同他们交谈。而且还要动员老师、同学、家长去关爱他们,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多一些信任,定能打消他们心灵的迷雾,看到新的希望。
  (三)要动员家庭的力量参与到教育单亲子女的行列中来。多与家长联系,多在家长面前肯定孩子的进步,让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也充满信心,明确自己的责任,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方面关心心理问题的孩子,这样效果会更好。
  (四)再有就是要寻求社会的帮助,让有心理问题的孩子有一个倾诉的地方。为他们创造一些集体活动,帮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去获得一个快乐的童年,茁壮成长。

单亲家庭子女中心理异常的反映及矫治
    西昌市第三小学 徐开祥
  
  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婚率不断上升,造成了小学生中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大多数单亲家庭的子女,由于家长的知识水平、文化、道德修养等方面原因,未给孩子造成心灵伤害,所以这些孩子的心理发展应该说是正常或比较正常的。但也有少数单亲家庭子女由于受家庭的不良影响和学校的教育不当及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使其产生心理异常 ,行为表现让人难以理解。形成了所谓的“后进生”。这类学生往往衣着不整洁或者奇装异服、不讲卫生,易冲动好幻想,经常逃学,深夜不归,甚至数天不归家在外流浪。剐小同学的钱物,经常毁坏公共财物。甚至连自己的衣服、书籍、文具也不爱惜,经常损坏或丢失。像我校的程××、邹××、王×等都有上述行为,对这类学生的教育我认为矫治心理异常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分析我校单亲家庭子女中心理异常形成的原因,一是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带来的一系列不健康或腐朽没落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不良的社会风气。二是家庭的影响,一些家庭,夫妻离婚前动辄大吵大闹,甚至拳脚相向,使孩子心灵受到很大伤害。一些孩子因而产生恐惧感。而另一类孩子的则承袭了父母的粗暴,遇事不忍耐,打架斗殴。还有一些孩子、特别是男孩子,父母离异时由于受“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影响,都争着要抚养孩子,为了讨孩子的欢心,而对孩子一味迁就娇惯、放纵。孩子为了让父母双方都高兴,而两边撒谎,养成了不诚实的毛病。当离异家庭重新组合时,孩子又成了包袱,你踢过来我踢过去。当孩子犯了错误时,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使亲子关系紧张,产生抵触情绪,拒绝接受教育,对批评教育满不在乎。三是学校影响,学生难免犯错误,如果对犯错误的学生动辄批评处分,写检讨并将检讨在全班或全校宣布,这使学生羞愧,愤恨。时间一长就产生冷漠、对立、消沉的心理。
  对学生心理异常进行矫治,首先学校、教师要有爱心、耐心、信心,不能急于求成。要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差异。通过长期仔细的观察,注意学生的神态,举止,有无异常表现,从多种现象中分析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和身心发展的本质特点。准确地把握和评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实质,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作出准确诊断,确定矫治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在矫治学生心理异常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暗示学生,让其在有意无意间接受教师的观念或态度,从而消除心理异常。也可对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劝慰,激励其面对现实,克服困难,主动积极地克制自己,防止异常行为的产生。还可以通过一定的环境、气氛或让其参加一些体育、文艺活动,让他们过剩的精力得以释放。从这些活动中逐步陶冶情操、塑造良好的性格,培养坚强的意志,从而促使学生自我教育,达到情绪松弛,精神振作,乐观向上。
  单亲家庭子女中的心理异常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行为表现各不相同,学 手段,以免形成逆反心理,造成教育的失败。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的 途 径 浅 议
    西昌市第三小学 刘万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我校自2000年以来,参加了“民族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省级课题的研究。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本文单就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谈一些看法。
  有效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渗透在学科教学中
  在各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给予学生关照、帮助和引导。特别是针对问题学生能及时解决、疏导心理矛盾,减轻心理压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把心理健康教育同各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形式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学校教育情境中,课堂教学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课堂上,在进行学科学习。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强烈的学习兴趣,丰富的情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得到培养,教师的行为态度、情感品质、性格特点、施教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在各学科教学中重视渗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应遵循的原则:(1)协调性的原则。(2)随机性原则。(3)诱导性的原则。(4)顺应性原则。
  具体来说,我们应该做到:(1)创设和谐互动的心理氛围。(2)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5)教给学生学习的技能和方法。(6)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培养学习积极的情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能很快适应环境的能力。(8)化解学习活动中的心理困扰。
  例如:我校100多位单亲家庭子女中,有23位在日常行为习惯、学习动机和兴趣方面比较差。缺乏积极的情感,对任何事情抱无所谓的态度,真有点“破罐子破摔”的味道。针对这些实际情况,课题组的老师没有采用生硬的说教方式,也没有简单的把这些问题最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而主要是课堂教学中充分给予这些同学关照,抓住和创造机会诱导启发他们,使这些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心理困扰得到化解,从而把心思投入到学习之中。多数同学转变大,成绩提高大。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近年来逐步兴起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我校主要是结合少先队和班主任工作,要求各班间周上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进行了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方面的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不同于学科教学,也不同于思想品德课。它不注重知道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而是强调心理素质的养成。它不要求学生接受和认同某个观点、某种思想、某种精神,而要留有心理空间,留有学生思想的余地,让学生去领悟,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心理品质的提高和升华。思想品德课是培养遵循社会规范,品德高尚的人。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的课。
  设计活动课时,我们应该做到:
  (1)有针对性的选择课题,让学生有话可说。(2)创设贴近实际的情境,激活学生的心理历程。(3)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4)鼓励学生表达真实想法。(5)做到课堂气氛民主平等,参与面广。
  活动的形式有六种:(1)游戏。(2)情境创设。(3)角色扮演。(4)问卷调查。(5)问题讨论。(6)辩论会。
  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核心。例如:我校实验教师邓薇鸥上的《我的兴趣爱好》,刘和姝上的《欣赏自我,扬起自信的风帆》,川大附小王宁老师上的《面对人际冲突》,成都武侯高中张琼老师上的《好好 渲泄出来,从中体验一次心理历程。使其理性地审视人生,从而澄清过去的不正确的观念,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
  个别辅导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两种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给予学生真诚的帮助,劝告与引导,帮助他们缓解了多种心理矛盾、心理冲突,沿着健康的心理发展。
  要求遵循以下原则:(1)平等与尊重的原则。(2)帮助与指导的原则。(3)真实与保密的原则。(4)信任与教育的原则。(5)发展与综合性的原则。
  我校从建立心理咨询室和“心语信箱”以来,已接待和回复了30多位学生的咨询和来信,帮助他们解决了积沉已久的心理问题,使这部分学生健康积极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四、心理干预活动
  我校承担的子课题“单亲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工作中,针对多达9.1%的这100多位特殊的问题学生。单就采用以上三种心理教育的方式,还远远达不到目标,我们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还采用了心理干预的方式。即从100多个单亲家庭子女的学生中选择了27个问题比较突出,心理障碍大的学生作为11个课题参研教师的帮辅对象。辅导老师同他们交朋友,给予生活上的照顾和学习上的帮助。定期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动向,及时给予干预,给予鼓励。
  干预的形式要克服说教式的教育、训话,尽量创设情境。例如:2001年2月,课题组邀请部分学校行政,街道办事处领导,学生家长,问题学生到西昌的风景区泸山邛海举行活动。在和煦的春风中,在欢乐的“击鼓传花”鼓乐声中,在依依的垂柳旁,在明澈的邛海湖畔。身心得到放松,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得到扩展,在这样的环境气氛中,许多问题学生把多年不愿向人透露的心理问题和障碍向辅导老师和家长倾诉。老师及时掌握了学生的思想动向,并及时耐心给予辅导,解决了多年来的顽症。有的已逐渐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学生李某某在这次活动中缓解了同父母的矛盾,理解了父母离婚的原因,放下了心理负担,将心思用于学习,成绩提高很大。
  课题组11位教师对心理问题学生帮辅、干预的过程中,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积累了个案27个,帮辅笔记11本,心理干预活动是我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独有的创造和行之有效的好经验。
  进行心理干预活动应遵循:(1)循序渐进的原则。(2)保密的原则。(3)平等的原则。切忌生硬的说教与态度粗暴。
  总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围绕“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使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来开展。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也是灵活多变的,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只要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方法,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