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和孩子划清界限(12 )(转)

14年前 [06-06 23:45 周六]
第二类心理伤痕:不能忍受孩子的宣泄
力力三岁,妈妈经常找我咨询。她在给孩子树立规矩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阻碍。比如睡觉问题,她希望力力每天晚上定时入睡,为此还专门买了漂亮的时钟挂在孩子床头、教会力力认识钟点,但是每天到了睡觉的时候,力力都会坚决反对,伴以大哭大闹。力力妈妈告诉我,如果不限制孩子的睡觉时间,让他随心所欲地玩儿,孩子一般十一二点睡觉;如果要求孩子早一些入睡,孩子会一直哭闹到差不多11点再睡。 “是不是干脆不要求他,就让他11点再睡呢?”力力妈妈问。她显然忘记了,要求力力提前入睡的原因是他第二天起不来床、不能按时去幼儿园、影响父母上班,太晚睡觉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也不好。其他方面的规矩也如此:有始无终。只要力力哭闹得厉害,这位妈妈不是放弃原则,乖乖投降;就是跟他发怒、大喊大叫。
曾经几次我们在一起,每当力力遭到拒绝或者受到约束时,都会惊天动地地号啕哭叫,力力妈妈则眉头紧锁、满脸痛心,千方百计地安慰、哄劝孩子,力图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到最后,不是她万般无奈地妥协,就是失去耐心地吼叫“你烦死我啦!别闹了!再闹妈妈就走了!”如果力力还是不能平静下来,她就干脆不说话了,虎着脸瞪着孩子,直到力力大叫着“妈妈我错了!对不起!”才罢休。
我问力力妈妈,在应该坚持原则的时候,你能不能做到不动声色,允许孩子哭泣叫嚷,允许他表达自己的愤怒,你自己则很平静温和但又坚定不移呢?她告诉我,“我实在忍受不了他哭闹。有时候我真觉得自己是个坏妈妈,因为要么我无动于衷让他哭去,要么我恨不得掐死他,总之他一哭我就心烦意乱,甚至想自己一头撞死!”
我知道力力妈妈从小在寄宿制学校长大,跟父母的关系一直不亲近,尤其跟母亲的关系很不好。力力妈妈的母亲脾气比较暴躁,一丁点儿小事情会惹得她勃然大怒,边摔门砸碗边痛骂自己的孩子。力力妈妈的童年是在对母亲的恐惧和痛恨之中度过的。
力力出生前,力力妈妈的母亲去世了,力力妈妈没有表现出多少悲伤。但是我察觉到她有时会通过孩子来发泄自己的痛苦:孤立无助、缺乏亲情的童年、对母亲的不满和愤怒、失去母亲所感到的悲痛,都会在自己孩子哭闹的时候翻滚上来,给她带来更大的痛苦,让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无法掌握对孩子的训育。
社会学家T。J。Scheff说,一个人压制的感情积累得越多,越不能够忍受别人对这种感情的发泄,因为别人的发泄会扰乱自己的宁静(equilibrium)。
力力妈妈压制了自己的宣泄,也就无法忍受力力的宣泄。因此每当力力发脾气的时候,力力妈妈的最先反应就是“必须马上制止这种情绪!”而对她来说,最见效的方法,一是妥协,二是发怒镇压。她甚至承认,怒吼几乎是她的第一反应,她需要很大的意志力来克制住自己的叫喊。
因为炮火镇压是她熟悉的方式,是已经植入她脑海、变成她自己一部分的本能。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