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提高判断能力的建设性因素

16年前 [08-13 11:05 周一]
1 对话和合作


    让我们回到昨天那个农业社会,看看农夫是怎么教他的儿子做农活的。农夫知道一旦自己有了什么事,家庭的生存就依赖于儿子的良好判断。农夫在某一时刻会认识到他要停止对儿子的指导——“该割草了”,他会问儿子“如果让你来决定今天割不割草,你会关注什么?你会想些什么?”,他会倾听儿子的反应——“我想我们今天应该割草,爸爸。”在听到儿子的反应后,他会进行一步地检验:“好的,山那边的雷声说明了什么呢?”

“嘿,我没有看天,我只顾观察草了,爸爸。”

“好的,如果我们把草都割了,但是雷声之后下了一场大雨会怎么样?”

“那所有的草料就会坏掉。”

通过这种尝试-错误-尝试-正确的学徒方式,父亲不断地对儿子提出挑战,从而提高儿子的判断能力。同时,儿子这个学徒最终要通过自己的决定和行动来检验自己的判断,父亲会先给他一些小事让他自己去决定,如买什么样的东西、做什么样的家具,最后把家务全交给自己的儿子。孩子们只有在有机会冒着犯错误的危险的独自做事时,才能体会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只有在能跟更成熟的人交流和合作时才能有更好的发展自己的认识和判断能力的机会。

同样,今天的家长也应该创造机会,象师傅带徒弟式的跟孩子交流和合作,并让孩子体验自己行动的后果。

 2 尊重孩子的决定

 最近,史蒂夫在一家鞋店看到这样一个场面。在鞋店里,一位母亲对儿子说:“你可以自己挑一双新鞋子。”这个男孩马上挑出了一双昂贵的牛仔靴。这位母亲说:“我想的可不是这个”,然后她非常烦恼地走过去挑出了两双正在大减价的网球鞋,乒地把鞋仍在孩子面前,说“从这两双中挑一双吧。”

史蒂夫10岁的儿子正跟父亲在一起,他悄悄地对父亲说:“爹爹,他哪一双也不会要。”家里的柜子里装满了类似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家长出于实用或经济的目的给孩子买的,但是孩子们可能碰都不去碰它们。

其实,这位母亲可以这样说:“我给你15美元让你买鞋。你可以在这商店里买一双这个价钱以内的鞋。你也可以在三个月以后有笔了,然后买一双贵鞋。”这样,母亲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替孩子看一看,既尊重了孩子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家庭的经济生活要求。

在史蒂夫离开鞋店的时候,他听到另外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你来决定咱们到那儿去吃午饭。”孩子选择了一家快餐店。这位母亲马上退了出来,对孩子说:“亲爱的,另一家餐馆有很好的色拉。”孩子坚持说:“但是我想上这儿。”

“你知道我喜欢在午餐时吃色拉。”母亲说。母亲又把授予孩子的决定权夺了过来。这样的事情会让孩子明白,自己最好别进行什么判断、做什么决定,因为一切最终还是家长说了算。

 3 让孩子体验自己选择的后果

 只有当家长允许孩子犯错误、体验自己决定的不良后果时,家长才能帮助孩子发展自己的判断能力。史蒂夫和他的妻子在他们爱时髦的女儿金碧身上更进一步体验到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在新学期快开学时,史蒂夫夫妇让金碧买自己上学穿的衣服。金碧跑到商店里挑了又挑,看了又看,决定用所有的钱买一套正宗的拉尔夫.劳伦牌套装,而不是买几套可以换洗的便宜衣服。史蒂夫夫妇非常认真地问女儿金碧是否理解她的这一决定的后果:“亲爱的,你考虑了今后你每天要穿进、穿出的衣服了吗?”

“是的,我考虑好了。这是真正适合我的,对我真正重要的衣服。这正是我想要的。”

史蒂夫夫妇随后又问:“你知道下一笔让你买衣服的钱是什么时间给你吗?”她肯定地回答是在12月份,她也知道现在9月刚刚开始。当这一切都弄清楚后,金碧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她买了那套拉尔夫.劳伦正牌货。

在开学后的一个星期,金碧的拉尔夫.劳伦套装已经被穿得发黏要粘在身上了,她的朋友们最后甚至开始问她洗不洗衣服。这种困境激发了金碧很大的创造性,她找出妈妈不穿的几件大号套裙,剪掉长的部分,用缝纫机机缝上带子和垫肩,安上钮扣,做了几件自己能穿的套装,用它们凑合到了12月份。在她拿到了她的下一笔校装添置费时,金碧变得谨慎多了,她买了几套可以换洗的衣服,从而避免了原来的尴尬。

史蒂夫夫妇可以有很多机会来避免女儿的尴尬,他们可以不让女儿买昂贵的拉尔夫.劳伦,他们也可以在女儿买了拉尔夫.劳伦后,在给她买几套别的换洗衣服,他们这样做的确可以避免女尔的尴尬,但是也剥夺了女儿很重要的学习和证实自己的机会。在允许女儿按照自己的选择进行行动的情况下,充其量只是给金碧带来了不方便和尴尬,但是女儿变得更有信心、更明智了。在她再到商店选校服时,她表现出了更好的判断力,也更理解自己行动的后果,她会问自己:“我要考虑哪些因素?”并且她也知道了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她。

家长经常担心孩子的不正确决定会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变得自卑。其实,实事正好相反,当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决定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影响时(无论影响好坏),他们体验到了自己的能量和自己的重要性,从而变得更为自信,因为他们自己改变着自己的生活。随着不断的练习,他们会变得越来越有能力,也越来越自信。

 4 鼓励孩子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判断需要两个过程,分析过程和决定过程,分析是决定的基础,对问题的正确分析是成功的一半。在分析一个情景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问题构成了分析的基本框架。在孩子进行判断时,他们缺乏分析的能力,他们不清楚应该从那些方向考虑,在这时,家长需要给孩子提供适当的帮助。

史蒂夫的儿子迈克有一天晚上来到史蒂夫跟前说:“爸爸,我听妈妈说,你要离开家几个星期。我想,在你出差之前咱们到娱乐园去玩玩,作为你出差前的庆祝好吗?”

“儿子,这听起来很不错。”史蒂夫说,他决定让儿子承担一些责任,所以接着说:“我得先知道一些事才能决定去不去。首先,我要知道我们到公园玩这一趟要花多少钱。你能否造一个我们需要花钱的清单呢?这样我就可以估计我们每个人的花费,算出这一趟的总体费用。”

他们估算了汽油费、门票费和食物等,大约要花40美元。

“我要做的第二件事是看看我们手头的钱,然后排一排我们目前事情的先后顺序,”史蒂夫说。然后史蒂夫做了一个本月的家庭预算,计算这个月中家庭生活可能要花的每一毛钱,结果发现本月只有30美元赢余。

在这种情况下,史蒂夫并没有做出什么决定,他只是对儿子说:“儿子,你知道我们出去玩的可能花费,也知道我们这个月手头能用的钱,你何不站在我的角度上想一想呢?我们还能出去顽吗?”

迈克看看单子,说:“爸爸,我真的没想到会是这样。我们缺10美元。”

“我也这样看,”史蒂夫说。“我真的希望事情会有所不同,但偏偏就是这样。”

当天晚上迈克又来到了史蒂夫跟前,手里拿着12美元。

史蒂夫说:“这是怎么回事?”

“我卖了我的棒球卡片,”迈克说。“现在我们可以去公园了,还多了买两个热狗的钱。”

他们真的去了娱乐园,同时史蒂夫感到了儿子明显地长大了许多,迈克也感到了自己的作用。
 
来源: 轻松教子 快乐成才http://jiaotingjiaoyu.blog.sohu.com/59305926.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