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访谈:如何做名伯乐家长?(孙惠波)(4)

16年前 [08-04 18:00 周六]
亲子教育专家孙慧波坐客腾讯与家长共同讨论:如何做名伯乐家长?(4)
 

主持人芬芬:沟通可以说是做“伯乐”家长的第一步了。

孙慧波:下一步应该怎么做呢?把家长这个角色做得更优秀一些?成为一个很好的教育引导者?

孙慧波:其实我们为什么说是“伯乐” 家长,我们设置了“伯乐”家长大讲堂,告诉他们再教育孩子过程当中如何去做,引导家长。我们做“伯乐”家长,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无论伯乐在不在,千里马都是有的,只不过没有发现。对于家长来说,每个孩子就是千里马,关键家长怎么样具有“伯乐”的才华,你只有具有“伯乐的”才华,你才能识别千里马。做好“伯乐”家长,第一步骤,首先我们家长要去掉学校、社会为成绩至上的观点。

主持人芬芬:从今天的提问就能看出来,80%以上的孩子都是关于孩子学习成绩的。

孙慧波:其实孩子真正走向成功的只有学习这一点吗?好多孩子是多元人才。家长一定要把多元人才观念纳入到自己的脑子里,因为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孩子的观点。第二是学会相马。看马就是理解这匹马的个性特点是什么。用不同的方法培养它,这才对了。有的孩子,我就是擅长学习。有的孩子,我就是擅长体育。有的孩子我擅长管理,有的孩子擅长劳动,有的孩子擅长文艺。家长如何根据孩子现在的优势,根据孩子自己的特点,然后去不同的方法引导他。最终家长学会相马。

第三个就是学会养马。

主持人芬芬:养马要注意什么呢?

孙慧波: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具有这方面的潜能之后,一下子就武断,我的孩子就是这方面的人才,他一下子就框上这个框子了。他就把他认定为既定的人才,然后会用既定的人才标准要求他。这样做,只能把孩子的潜能抹煞。因为他具有这方面的潜能的时候,并不一定具有这方面的人才特征。这样就需要家长沿着这个方向引导他,最终达到这个目的。而不是说发现这个潜能的时候,一下子就框住了,其实孩子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这个过程需要家长的引导。培养很重要,不仅要相马、管马,更重要的是养马。

主持人芬芬:其实我在这里,我不知道家长朋友有没有这样的疑问。对于我来说,我如果有孩子的话,我会想着他有这方面的优势,有那方面的劣势。我可能会引导他兴趣爱好优势的这一方面,那么劣势的这一方面,也得更好的培养他?

孙慧波:适当的补足。我们希望孩子是均衡发展,对于孩子来说,他有这方面的潜能和优势,让他成为特长,可能成为他走向社会之后,成就他的发展技能。如果说你这个家长真的能发现孩子的劣势了。说明你这个孩子是非常聪明,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家长。其实很多家长看不到孩子身上真正的劣势。其实很多劣势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其实是不理性的眼光,很多家长是按照自己的眼光框给孩子的。他觉得我的孩子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很多家长是让自己实现自己身上未实现的愿望。

主持人芬芬:比如说我的一些同学大家在讨论,我这辈子没有做成什么,下辈子让我的孩子去做。

孙慧波:很多家长我这辈子没有实现的理想,我想办法让我的儿子去实现。很多家长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觉得为孩子好,而且他以自己的经验来讲,觉得这个肯定适合孩子。很多家长有很多不理性,让孩子替代自己实现这种理想,其实这个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孩子需要走的是自己的人生,不是家长的人生。孩子为什么很累?他是双重的累。孩子有了自我主见之前,他要实现家长的理想,有了自我主见之后,还要实现自己的理想。

主持人芬芬:早前,爸爸妈妈忙于生活的事,70、80年代的那批孩子是幸福感最强的。

孙慧波:那个时候生活条件大家都差不多,而且家长都忙于工作,反而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我觉得,我那时候的印象是,一放学回来之后,做完作业,就跟楼下的孩子玩,一直玩到8、9点钟才回家,不到天黑不回家。一回忆起来,觉得自己的童年很幸运。现在孩子的经济条件真的很好,可是现在孩子一方小天地,出不去了,所以现在孩子很痛苦。他享受了高物质的同时,确实精神上其实是很贫瘠的。所以说一个人的精神是最重要的,物质并不重要。

主持人芬芬:那该怎么弥补呢?现在已经是掌中宝的独生子女了,如何给他们塑造一个好的内心世界,让他们觉得童年更快乐?

孙慧波:首先家长要自我反省,整个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自我反省是伴着孩子成长一生都要存在的,时时刻刻。

主持人芬芬:时刻要自己做反省。

孙慧波:我刚才对孩子说的这句话,是不是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有没有尊重孩子。没有尊重孩子,过一段时期,当你孩子出现逆反的时候,家长会觉得这个问题是孩子的问题。现在很多家长都认为,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觉得问题是孩子的,不是我的。你看你出现这个问题了,他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这个过程当中,他也没有反思,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背后是什么?是不是我的责任造成的。很多家长都没有考虑。所以现在家长时时刻刻反省自己,你的教育理念真的对吗?我刚才说了一句话,我们将来是培养适应社会的孩子,还是适应学校的孩子,还是适应考学制度的孩子。如果你的方向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认知是不一样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导致你的行为肯定是不一样的。家长采取不一样的行为,那么孩子的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你是长远目标,还是短期目标。对于家长来说,这是自己要考虑的。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不要首先怪孩子,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在整个教育过程当中,家长自己存在问题,思想上或者是方法上的,所以导致孩子这样。先做做自我反省。

主持人芬芬:其实在我们访谈之前,我们也谈到了如何解决家庭教育当中的一些误区。刚才我们也聊到很多父母和孩子沟通之间的一些误区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您觉得还有哪些方面的误区会比较严重?

孙慧波:其实教育孩子的误区,我总结。孩子有六大误区,一个是家长教育观念上的误区,方法上的误区,学习上的误区,沟通上的误区,还有环境造成的误区,还有心理、生理上的教育误区。因为家长有误区,所以导致他不能全面、系统科学的引导孩子。出现了孩子由于误区出现的孩子病变出来了,就是这样造成的。

所以说对家长就提出了要求,你要自我反省,你在教育上这六大方面是不是存在误区,如果你存在误区的话,如果你想让孩子好,你就把自己的缺点改正掉,真正达到科学的引导孩子。

主持人芬芬:这六大误区大致上有什么样的表现?

孙慧波:比如说就拿孩子观念上的误区吧!现在很多家长拔苗助长,盲目攀比。我跟你的孩子比,到底比什么呢很多家长说,我让我孩子学习比他好,那学习比他好,就可以了吗。

主持人芬芬:还是要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孙慧波:就是这样的,你的孩子你跟别人比的时候,你有没有考虑到你孩子的能力在哪里,他能达到哪里,他目前达到这种状况是不是已经尽力了。因为每个孩子的背景不一样,智力不一样,你的孩子擅长的不一定是别的孩子擅长的。家长首先盲目的攀比就是一个误区。他没有用孩子擅长与不擅长去考虑,他觉得孩子比你强,所有的方面都要比,你的孩子是天才吗?是全才吗?不是。孩子多累啊。很多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不重视能力,忽视兴趣的培养。教育过程当中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其实总体来说,就是我们家长如何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

主持人芬芬:会造成行为、习惯各方面的改变,包括孩子性格方面的塑造。

孙慧波:我们说目标是什么?目标就是方向。很多家长都是这样的,我一跟他们讲说,我孩子出现这个问题,你能不能告诉我,方法怎么解决就行了?如果你没有目标的话,你的方向是错的,只会最后导致离你的目的地越来越远了。如果你的方向是正确的,我教你一些正确的方法,你可能就快速达成目标了。

主持人芬芬:时间不多了,在这里,也有家长在探讨对于孩子习惯的培养。我们做最后一个问题,跟孙老师沟通一下。这里有一位家长说,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成绩,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大多数生活习惯也有问题。不可头疼医疼,脚疼医脚,您觉得如何在生活方面培养孩子的良好的习惯。刚才您说的,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之后,如何沿着这个目标向前走?

孙慧波: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的习惯,这个有两方面,一个是良好的生活习惯,一个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就是我刚才说的方方面面的,它牵扯到生活当中的每个细节,主要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不要包办,这是对孩子的独立性和孩子的自我责任感。孩子只有有责任感了,将来孩子面对每一个问题的时候,他就知道,什么事我该做的,哪个是我该负的责任。第二是生活、学习习惯。比如说时间管理的习惯,还有养成做什么事情有计划性,学习要有预习,要有方法,还有检查等等这些习惯,这是学习当中必不可少的。家长如果在孩子学习过程当中,你特别关注他这些方方面面的问题了,相信你的孩子学习没有多大的问题了。

网友:我听说过很多家长的讲座,包括卢勤、欧阳维建、周泓鸿等等,当时听的时候觉得很有道理,但是能用的时候感觉相当少。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应该如何解决。其实这也是我们沟通平台的一个问题。可能我们在解决一些家长朋友的问题的时候,他们把这个问题的方法照搬到自己孩子的身上,这是不是可取?

孙慧波:这是不可取的。我叫你方法只是给你一个借鉴,给你一个帮助,但是千万不要照搬。照搬的结果,因为孩子发展个体是不一样的,你照搬的结果就是他这个方法未必适合你,你要在这个方法基础之上转变。适合你的孩子特点才可以,刚才这位家长说的,你听了很多专家在讲解,其实这些专家都非常优秀,他们都非常棒。那么这些专家给你的是什么?给你的是思想,给你的是方向。因为很多家长现在存在教育上的误区,观念上的误区,家长只有给你正确的方向,把你的思想武装起来,底下才是具体的方法。

家长要掌握这些具体的方法,可以学习参加我们在“大讲堂”上都有版块,针对孩子成长过程当中,这个版块,家长首先要有什么样的思想,具体我们会借鉴一些方法,告诉你具体的做法怎么做。比如说学习上你要怎么做,有一些小技巧,然后家长可以借鉴。家长既有了方向感,又有可操作的方法,回去之后,会感觉操作起来得心应手一些。一定要记住,思想是最重要的。家长一定要自己的思想扭转过来才可以,我们才能教你方法,要不然的话,我不会教你方法的。

主持人芬芬:家长也是需要学习的,不断提高自己,然后再提高孩子。

孙慧波:我们希望所有的家长都做成“伯乐”,发现你家里那匹千里马,然后我们把所有的千里马都放回社会。

主持人芬芬:谢谢孙老师作客我们今天的访谈,解决了很多我们父母们在生活中世纪所碰到的问题。就像最后孙老师所说,有一些方法是不能照搬到自己孩子身上的,还是需要家长们多去学习,摆正自己的心态,很好的去和自己的孩子沟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谢谢孙老师,谢谢网友朋友们!

孙慧波:谢谢。(完)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