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如何看待"受资助的大学生不知道感恩"的现象

16年前 [10-03 13:19 周三]


被资助的大学生为什么不感恩

http://liumaohua.bloghome.cn/posts/119501.html
    几年前,我有这样一次际遇。一个约50岁左右的老太太,衣着破烂,手上拿着一个缸杯在公汽站乞讨,路人均冷眼相待。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心中颇为可怜她。就在一霎那,老太意识到我可能会有所施舍,急忙走到我的跟前。我取出钱包,翻了半天,没有多的零钱,只好给了她5毛钱。老太接过钱,口中念念有词:“看起来像个有钱人,给得这么少。”周围的人都听到了她的话,立即有人站出来表示不满,一个中年妇女说:“你这个老人也真是,人家给钱你,你还嫌少?”
    看着眼前的情景,我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劝说中年妇女不要计较。老太却不依不饶:“我的儿女不养我,他们顾自己就顾不过来,政府又不管我,我不上街要钱,我怎么活?”那中年妇女声音更大:“那你去找政府啊!”老太几乎吼了起来:“我去了一百回,没人理我。”
    这次际遇深刻在我的脑海,我一直不能忘却,也常常思考乞讨老太的话。她的话虽然偏激,却点中了社会的要害——国家救助制度严重空乏。
    前几日,湖北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9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为什么取消贫困大学生的受助资格呢?据说原因是那些大学生的“冷漠”。2006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但一年多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该市总工会再次组织女企业家们捐赠时,部分女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结果,那5名贫困大学生的受助资格被取消。
    由此,我很自然地联想到那位乞讨的老太。5名贫困生都是成年人,有知识有理想,当然有道德情操,他们为什么“冷漠”地看待救助过他们的恩人?难道他们真的不知“知恩图报”的古训和传统美德?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我想借用乞讨老太的话来说明:我家真的很穷,无法筹到高额的学费,助学贷款也很难申请到,国家也不管我们,资助我救助我本来就应该是国家政府考虑的事情。现在,我得到了一点社会的资助,那是我应该得到的。
    不知道我上面的说明能否说明问题?
    一方面是高额的学费,一方面是国家救助制度的空缺,贫困生何去何从,我真的很难描述出他们的尴尬窘态。目前国家虽然有较高额度的助学金和奖学金,但对于庞大的贫困生群体,那依然是杯水车薪,而且助学奖学金制度本身存在许多制度上的弊端,根本不可能“普照”在每位贫困生的身上。
    我还想说明的是,5名被取消资助的贫困生毕竟还是学生,他们是受教育的对象,就算是他们不“知恩图报”,责任也不全在他们身上,学校和教师也应该承担部分责任。作为资助者,我劝他们要大度一些,不要太拘泥于这些细节。
    中国有古训:“施恩不图报,图报不施恩。”一名慷慨的资助者或者慈善家就应该有这样的气度和胸怀。

 


如何看待“受资助的大学生不知感恩”的现象? 
http://blog.cersp.com/userlog6/80754/archives/2007/541358.shtml

热议话题:

湖北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由于对资助者态度冷漠,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逐渐让资助者寒心,今年被取消了再次受助的资格。

 

      据新华网武汉8月22日电,受助一年,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湖北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并被取消继续受助资格。

      据《湖北日报》报道,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资格。

     在去年8月的“金秋助学”活动中,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入学前,襄樊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

     但一年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倒是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

     今夏,该市总工会再次组织女企业家捐赠时,部分女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结果22名贫困大学生中只有17人再度获得资助,共获善款4.5万元。

     多年来为资助贫困生东奔西走的襄樊市总工会副主席周萍,为此十分尴尬,她感觉部分贫困生心理上“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阳光心态”,有的学生竟自以为“成绩好,获资助是理所当然的”,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

 

被资助为什么不感恩   

文 / 唯一777

目前,网络上关于被资助的学生不感恩,资助者停止了资助行为的事件炒的沸沸扬扬。
  被资助的学生,为什么会出现不感恩的现象呢?
  有一部分学生的道德水准低下,认为你资助我理所当然,你有钱不给我给谁?给的还不够,凭什么感谢你!所以不感恩。
  还有一部分是少不更事,不是没想感谢,而是没把想到的表达出来。所以没感恩。
  另外一部分是大家没注意到的,这些学生的心理不健康,或者说,他们精神上营养不良。他们是病人,但是他们的病没引起家长,老师,资助人的重视。
  表现其一、仇视心理
  这些孩子在身体和心理正在成长的年代,各种原因,导致了贫困,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状况由不解——屈辱——自卑——麻木——抵触。而对其他的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孩子的心理反映是,惊讶——羡慕——排斥——仇视。在这些情绪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外界没有对他们重视,缺少对他们的关爱,这些情绪没有得到疏导和帮助,遇到一个小小的导火线,就有可能把压抑的情绪一下子爆发,做出反社会的报复行为,从而引发自身或者伤害他人的悲剧。当他们接过资助者的资助金时,心里在恨着说:瞧你那损样,凭什么你有那么多的钱,我却没有?这样的心理,何谈感恩?
  表现其二、自闭心理
  由于贫穷,物质上窘迫导致生活中的焦躁,亲人的无奈,同学的冷眼,使他们产生了自卑心理,不愿意与人交流,自认为低人一等,这样,他们的心理颜色是灰色的,他们的心理结构是坚硬的,他们的心理声音是沉闷的,或者是无声的,他们把自己封闭起来,在自我认识层面上出现不自信和否定自我的情况,对周围的人际关系环境没有安全感,导致人际交往时的高度敏感,防范心理过重,交往能力一步步下降。当他们接过资助者的资助金时,心里在哭着说:快点结束吧,多呆一秒钟就是多折磨我一秒钟。这样的心理,何谈感恩?
  表现其三、孤傲心理
  由于自己家庭的贫穷,他们把注意力专注在学习上,用学习的成功掩盖生活的寒酸,他们离群寡居,他们傲视别人,以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做比较,表面的骄傲,内心的自卑,使他们成为一个多面性格的矛盾体,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物质帮助,但是又排斥别人的施舍眼神。当他们接过资助者的资助金时,心里在笑着说:将来我要比你更加风光。这样的心理,何谈感恩?
  对于这些精神上也营养不良的学生,社会上许多的人只看到了他们有形的困难,忽视了无形的精神上的缺失。即便解决了他们生活中的难题,如果在心理上不健康,他们将来与社会的相融合能力也受到了限制。
  对他们心理上的关心和爱护,家长有责任,学校有责任,社会更有责任。
  本人认为,关心和帮助他们,首先是让他们建立自信心,虽然现在的生活状况不尽人意,但是,相信这是暂时的,老人们常说:“三穷三富过到老”,“留得请山在,不怕没柴烧”,历史上的文王、仲尼、屈原、左丘、孙子、韩非、司马迁都给我们树立了强者的形象。现在每年的高考状元大部分都出自寒门。只要我们有好的身体,只要我们怀着成功的憧憬和脚塌实地的努力,没有什么不可实现的,告诉这些孩子,我们可以被打败,但是不可以被打倒!
  关心和帮助他们,还要引导他们寻找生活的快乐,快乐是要自己去发现的,它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细心的寻找,就会发现和收集到很多的快乐之影,快乐之声,那一缕阳光,那一抹翠绿,那一个微笑……,其实人生真的很美好。“塞翁失马,安之非福”从而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
  关心和帮助他们,不忘把他们的不良情绪引导发泄出来,而不是累积和憋闷。通过转移,幽默解嘲,哭泣,交流等方式,达到心理的平衡。贫困的生活状态,绝非是人们所祈求的,它给人带来压抑和焦虑很正常,但是通过外界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做好调控,消除这些,达到积极的心理平衡。
  我们的家长,老师,和资助者,千万要关心和帮助这些孩子心理健康,而不是形式上的说不说那句感谢的话。
  而那些被资助的大学生,如果你已经超过了十八岁,送你一句释迦牟尼圆寂时的一句话,“当自求解脱,切勿求助他人。”

由大学生被资助“不感恩”引发的思考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形形色色的事件引发的各种各样言论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传播之快之广,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就不难想象了。这样的影响将会把我们带到哪里?会不会产生负面或者说正面影响?值得我们关注。

几名大学生被资助而没有及时地说声“谢谢”,这件事本身既是小事一桩,也非小事。这要看从哪个角度去看去讲。现实生活中,我们稍加留意就会看到,阐述问题的人想要达到的目的和理解问题的人所接受的信息往往是失衡的。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言论自由是好事,而自由的目的不是为了自由而自由,媒体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传播,它是工具,是要为人类为社会服务的,所以,要善加利用。弄不好,会带来反作用。

下面关于题目所阐述的问题发表一点个人的拙见。

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最讲礼仪。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没错!反之,帮人之人的出发点如果是发自内心的,也就不会计较被帮助的穷学生非要说一声“谢谢”了。

然而,这件事情本身难道反映的只是礼节问题吗?不,从深层次来讲,它恐怕已经反映出了某种社会问题。贫富差距造成的心理失衡,自私心理的外在反映,都不可以小视。它反映了人们的心理动态,而这些表象将会给社会带来很多的症结。这次事件就已经说明问题了。为什么会造成如此的现象呢?我认为,人们的内心已经失衡。如果要打造一个和谐的社会,一定要在个体上下功夫,只有每一个人和谐了,社会才有可能和谐。所以说,一个人的内心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根本问题。

对于根本性的问题,不应该仅仅被动的调节和管制,要做深入探讨。人们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冷漠?为什么会变得如此自私?为什么会如此功利?其实,机会从来都没有不平等过,造成巨大差别的原因主要是源于自己的问题!所以,一个人内心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内心的成长会给我们自己带来诺大的好处。

在自然界里,很少有心理失衡的动物,他们不会患上心理疾病(人类饲养的除外)。我们是自然界的一份子,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是什么原因,我们丢失了这样的感觉?这一切完全是源于一种疾病——欲望。我们知道,真正的危险不是经济需求的危险,而是来自于欲望所造成的心理失衡的危险。这种心理失衡会给社会及个人带来巨大的灾难!无数的事实证明,生存的质量决不是拿物质来衡量的。人对物质需求实际上不是很多。一个精神富足的人,哪怕他是一个乞丐,他都是快乐的。良好的认知会平衡你的心态,积极的心态会给你带来无限的机会。

我昨天去一家小饭馆吃饭,当时有三个农村男人在喝酒,他们边喝边聊,其中一个其貌不扬的男人,大约三十七八岁,他的言谈让我感到非常的吃惊。他说:过去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人有那么大的不同,为什么别人有钱享福而他却做不到?有一天,他睡不着觉把手伸出来看,人的手指头为什么是不一般齐的?他想,如果都一般齐那该多好,但是,又一想是不可能的,如果都一般齐了就不好使了,上帝造人的时候之所以把人的手指头造得不一般齐,是因为有它的道理的,人也是一个道理,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作用,不能比较,这是上天的意思,从那以后,他就心里平和了,不再自卑了,从此以后他以这样的平和心态做买卖(卖菜),反而生意越做越顺。啊,这真是一种洞见!

所以啊,心态是个大问题。

解决心态问题,首先要改变观念。法律法规只能够制约那些不想改变自己而甘愿堕落的人。法律法规历来都是滞后的措施,对于已经造成的结果实施制裁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我不是说,出台相应的法规不重要,它会对一些人起到震慑作用。但是,我更主张,全民族要引发一中思考,今天的诸多现象就足以证明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心灵成长教育的失缺。那么,要想彻底解决这样的问题,只有从深层次上来做一些探讨和规划。当然,这是有难度的,但是,这也是唯一解决问题的途径。中国有句谚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

我们的内蒙古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就是本着这样一个宗旨而建立的。我们的定位就是要从大学生的观念上抓起,尽可能让大学生们从根本上认识到对于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只有改变了思维,改变了价值观,随之而来就一定会有一个高质量的生活,从内心里自愿自发产生出来的外在表象,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它一定会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一切。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现代人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 “信任”和“专注”。信任和专注是一种品质。建议大家看看《阿甘正传》这副片子。看过《阿甘正传》的人,就会知道什么叫信任和专注。从阿甘身上你会了解,信任和专注会给你带来什么。

对于社会上的好心人我也想说几句话,你们不要为被资助而没有表示感激的大学生们的举动而伤心,你们的举动已经给社会带来了好处,为社会做出了贡献。对于这些被资助的大学生们一定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们现在可能还不懂得或了解人之常情之事,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内心没有感觉。也有可能是疏忽了,也有可能是不知道说什么,还有可能,他们内心已经暗暗的下决心,好好学习,等将来给你、给社会更大的回报!

总而言之,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的。任何事件的发生只要能够给人们带来深思,就一定会有收获。对于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要积极参与正面导向,要让媒体起到积极而不是消极的作用。

希望法律法规是一把悬在人们头上的一把宝剑,永远不要出鞘!倡议社会各界人士行动起来,为我们的国家,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的下一代,为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为我们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而行动起来,每一个人都关注自己身边的事物并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人类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湖北一"不感恩"受助贫困大学生被曝出内幕

 □据成都商报报道
  湖北襄樊市近日有5名贫困大学生因“不感恩”,被资助者取消受助资格。记者调查发现,一名被取消受助资格的大学生父亲是当地某局的副局长。其是否属于贫困家庭、以及襄樊市总工会对贫困学生的审查程序引发质疑。
  副局屋中家具一应俱全
  记者获悉,在重庆读大学的杨某也被暂时中断了资助。经了解,杨某的妈妈是樊城区环卫部门工作人员。当地一环卫所的一位工作人员与杨某父母相识,其表示杨某的父亲是樊城区城管局副局长。
  前日下午,该局一位工作人员称,副局长开会去了,他家住在樊城区区委大院里。记者随后来到杨某家,打开房门的是一个高个女孩。开始她称自己是这家人的亲戚,随后才承认自己就是杨某。从门外看去,屋内彩电、沙发等家具一应俱全。杨某随后在走廊里接受了采访。
  “不好意思”联系资助方
  杨某表示,她似乎记不清楚去年是怎么被确定为贫困生的,好像是妈妈听说市总工会组织了一个活动,给考上一类大学、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的学生一笔“赞助”。她就填了个表交上去,究竟交给哪里的也不太清楚。后来她就被通知去市总工会接受“赞助”。
  杨某称,一开始没觉得什么,可后来心里就越来越不舒服了,总觉得欠了对方什么。她承认,整整一年她既没给对方打过电话,也没发过短信或写过信,虽然她有对方的联系电话,但觉得不好意思。
  提申请是为家里减轻负担
  杨某说,她的家境不富裕,爸爸每月工资1000多元,不到2000元,妈妈也就1000元左右,“不吃不喝一年就是1万4千元钱,自己每月在学校花费要800多元”。
  杨某称,对方资助的1000多元钱对她上学帮助不大,要不要都无所谓。当初之所以写申请,想着反正能为爸妈减少点负担。工会也没派人来家里考察过她家的经济情况。
  杨某说,一开始不愿接受记者采访,就是因为她有个当副局长的爸爸。当时她写资助申请时,爸爸不赞成,后来妈妈坚持,她就同意了。“我爸虽然是副局长,钱也是辛辛苦苦挣的。怎样才算真正的贫困,是怎样的标准呢?”
  【记者调查】
  资助申请表副局变“下岗”
  前日,资助杨某的襄樊市白鹤实业公司党委书记马建先,听说对方的爸爸是副局长,马建先感到自己受到了欺骗。同时,马建先对市总工会把这样的学生纳入贫困生行列很迷惑。
  昨日下午3时许,襄樊市总工会女工部部长周华龄从柜子里顺利地找到了杨某的那份资料,包括申请表、杨某及母亲的身份证复印件,但没有杨洪圣的身份证复印件。而申请表上的内容令人吃惊:母亲月收入200元,家庭月总收入600元,特别是有个情况说明令人目瞪口呆:夫妻下岗无住房……生活较困难!上面还清清楚楚地盖着一个鲜红的印章:樊城区第三环卫所工会!
  副局长变成了下岗工,就连周华龄都感到吃惊。她称,市总工会是要给区总工会分指标,而且委托区总工会将贫困大学生的资料递上来,委托对方审查贫困生资格。报上来的资料,要有下岗证、低保证、身份证,如果没有,就要让单位出个证明。杨某的申请,因为有单位的证明,所以就没让对方拿下岗证、低保证了。她表示将追查此事。
  周华龄说,她将立即把那笔“存”在樊城区城管局工会里的钱,通过区总工会追回来,真正用在贫困大学生的身上。他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改进,对每一个贫困大学生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防止类似事情的再次发生。
  【官方说法】
  区总工会:没什么不合理
  前晚,杨某母亲解芬然自称身体不好,一直在环卫部门打零工,每月600多元钱工资。记者在解芬然所在的环卫所办公室的墙上,看到她的名字仍在工作人员名录上,且比较靠前。
  樊城区城管局党组书记梁书记昨日表示,杨洪圣家申请资助,没有通过组织,可能是从其妻子所在的环卫所申请的。梁书记称,杨洪圣月收入是1200元到1300元,杨洪圣和妻子都是工薪阶层,在襄樊属于中等收入家庭。
  据了解,杨某的申请是通过樊城区总工会、樊城区环卫所总工会报上来的。
  樊城区总工会的副主席刘荣称,每年市总工会开展助学活动时,就会给每个区分下资助指标。去年市里给了该区一个指标,考虑到城管工作人员收入较低,所以区总工会就把指标给了城管局。当时该区有两名学生考上了一类重点大学,其中一个就是杨洪圣的女儿,于是把杨同学确定为受助者,而另一个由区里找企业资助。
  刘荣进一步解释,当年究竟该不该资助杨洪圣一家,大家也有争议。在襄樊市,杨洪圣家并不贫困,但在城管系统里就属于贫困的了。她说,两个贫困生一个就从市里得资助、一个就从区里得资助,没什么不合理的。

 

  网友评论
捐资助学,需要感恩吗?
 
  就快开学了,最近捐资助学的活动渐多起来,社会各界纷纷慷慨解囊,给交不起学费的寒门学子雪中送炭。而一些捐助者反映,学生受助却不知感恩让他们很伤心,他们甚至连一声“谢谢”都难以听到。大家对此怎么看?   
  麦兜:别人在你有困难的时候资助你上学,使你有机会得到更好的教育,可能这样的机会会改变你的命运,因此,从受资助者的角度来说,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而对于出资人来说,出资的目的不能仅为了被报恩。

  未来:捐助贫困学生,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不少捐助者喜欢张扬,这样会给受资助的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石塘小子:我上次看了一篇文章,说是一个受资助的大学生因为不感恩而被取消了资助资格。

  柳叶刀:我资助过两名贫困生,他们的表现很不错,我很欣慰。

  石塘小子:受资助就一定要报恩吗?

  含泪的微笑:我觉得既然他资助了你,那肯定是要报的。

  action art:知恩图报,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

  风满楼:报恩不一定就是要报答资助者,毕业后报效祖国也是一样的呀。

  麦兜:现在很多孩子都觉得别人为他做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其实,“感恩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还是很重要的。

  石塘小子:按照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就应该报恩。可资助了学生就要求人家报恩,那就失去了捐资助学的本意,还不如不资助呢。

  无氧呼吸:应该说,施恩不图报和知恩图报都是咱们中国的传统美德。所以,我觉得捐资助学应该不图对方对自己有什么回报,而是希望他(她)将来可以回报社会。受过资助的学生走上社会后,有能力的也去帮助那些需要资助的学子,相信会是对捐资人最好的回报。

  叶子:是啊,只要怀着感恩的心回报社会就好。

  

    受捐助大学生当自强

       含泪的微笑:我觉得对于那些贫困的学生,国家可以给点特殊待遇,虽然捐资助学活动很多,可受到资助的毕竟只有一部分。我读书的时候就有两个男生家里贫困,大家也给了一定的帮助,学校还安排他们在食堂擦桌子、打扫剩菜来勤工俭学,可我觉得他们的心里肯定也很难受,感觉很没自尊,都是同龄人,为什么相差就这么大呢?

  柳叶刀:勤工俭学,听起来不错,可是机会不多,同时或多或少对学习有影响,毕竟还是学生,心智还没成熟,感觉自卑也是有的。

  叶子:助学是好的,但是会不会给受助者一种依赖感,认为反正有人资助了,没关系的。

  放飞翅膀:助学是好事,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劳动机会给学生,让他们利用打工的方式自己解决一些生活费用。

  无氧呼吸:我觉得小学、初中、高中的捐资助学行为是可取的,而大学生捐资助学,在考上大学的第一年可以捐助。接下来的几年,完全可以通过大学里的助学贷款,或是考取优秀成绩获得奖学金,或是课余时间做家教等勤工俭学方式来赚取学费。而捐资人一旦确定对其进行长期捐助的话,也不仅仅只是每年给了钱就算是做好事了的,平时也应该多加强联系,特别是在素质培养上给予其更多的帮助,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

  方山:作为贫困学子,在填报志愿时可选择学费低的学校和专业。学费不够可申请助学贷款,都是成年人了,应该有承担责任的勇气,现在很多学校都有为贫困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

  放飞翅膀:学校里面的餐厅、图书馆,还有一些小店铺都可以打打工。

  叶子:这也是为今后的工作做铺垫呀。

  方山:有些大学生根本就不体谅父母的难处,即使父母供不起,大学毕业了也一定要读研究生,难道就不能先工作几年自己赚些钱再去读吗?

        有感于贫困大学生受资助不知感恩被取消资格

      看到一篇报道,称襄樊5名贫困大学生受助一年多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资助者寒心。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其原因在于部分贫困生心理上“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阳光心态”,有的学生竟自以为“成绩好,获资助是理所当然的”,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

     对于这个问题,我感到应该从几个方面看。

     首先对于受助大学生来说,知恩感恩是一个人的起码品德,缺乏这些往小了说是不懂事,大了说是人格缺陷。因此,要有一种正确的心态来面对资助,真诚的感谢给与你帮助的人。

     其次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也不能把责任全归到学生身上。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着家庭的宠爱,许多家庭中孩子是小皇帝的位置,即是使贫困家庭对孩子的呵护也不会少。因此他们从心理上有一种理所应当的意识,认为父母为他们付出是应该的,他们得到照顾也是应该的。再加上学习好,在学校也备受老师关注,同学的羡慕,一切的荣誉也都认为非我莫属,这样在心理上有一种自我陶醉的感觉。因此根本想不到感恩是何物。

     再有就是从捐助活动本身来说,就值得商榷。我并非毫无同情心之人,曾几何时,我也很希望能够资助一两个贫困的学生,也算尽绵薄之力。但最终没有成行。我出身于一个比较贫苦的家庭,了解贫苦家庭孩子那种既自卑又自尊的心理。接受学校的助学金完成学业,(我们那时不是按学习成绩,而是按家庭困难程度分助学金等级的)在心理上也多少有些不安,花钱方面有意无意的也要提醒自己,我是受资助的,不能过高追求消费等等。如果换成是接受某个明确的人资助,在心理上一定负担更重。因为在金钱的外面还要加上人情,这对年轻气盛的人来说,不是多轻松的事情。因此,我认为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健全社会救助机制,捐助者不对个人,不要以一种恩人的姿态出现,也不要奢望回报,捐献给社会,服务社会。而作为被资助者,是接受社会的资助,而不是个人,这样心理负担要小很多。

     当然,我更希望对大学生的资助,不是采用直接的金钱资助方式,而是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这在国外很普遍,但在我们国家还远远达不到。我们要在一些可能的行业中,提供相当的职位,专门用于勤工俭学的学生,政府加大监管力度,确保企业能够提供职位并用在学生勤工俭学的聘用上,同时加强管理,给与一定的政策倾斜,也可以和社会捐助联系起来,跟这些企业提供相应的财务补贴。这样,学生能够有机会通过自己的手来挣取自己的费用,既得到了实际能力的锻炼,又懂得了劳动的艰辛,也就不难体会父母养育的辛苦,感恩的心就会在劳动的过程中慢慢植入。了解社会救助的意义,将来更多地回报社会,我想这才是解决贫困学生上学的根本途径,也是对贫困生健全人格培养的有力方式。

             资助一定要受资助者对自己感恩戴德?
新闻背景:
   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
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去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
但一年多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今夏,该市总工会再次组织女企业家们捐赠时,部分女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结果22名贫困大学生中只有17人再度获得资助,共获善款4.5万元。(见8月22日华商网)

 

    此事一经媒体报道,便有多家网站转载,在网络海洋里引起了轩然大波,襄樊成为国人关注的地方。批评五名贫困大学生受助不知感恩的帖子铺天盖地而来,网友们纷纷指责五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和学校、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

    其实我看了这则新闻后,却有些不一样的感觉,受助贫困生从人之常情而言,理应该对资助者满怀感激之情才对,甚至要感激流涕才能让资助者觉得花了钱而物有所值,从人的心理本性来讲,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很多有钱人需要的是感恩,他们并不看重自己用不完的钱,因为他们有钱,他们有了钱后看重的只是一种虚幻的荣誉,一种虚荣,这种虚荣就是要受助者不断的在媒体面前表示感恩,最好是泪流满面,三呼再生父母。我不能指责这种心态,毕竟还有更多的有钱人根本就不会可怜那些贫穷的学生,根本就不会出一分钱,毕竟还是有人有一点同情心,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这种同情心,社会也需要这种同情心。从道德和传统上来说,受助的大学生,不论怎样,也应该对资助自己的人表示感谢,哪怕只是一句谢谢,也能让资助者感到一丝宽慰,换了谁都一样。

    但我想的更多的是,慈善究竟是为了什么?资助者,难道你的资助就是为了受资助者的感恩吗?

    冷漠的仅仅是受助大学生吗?新闻说: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我不禁想问冷漠的仅仅是受助的大学生吗?捐助者 以取消继续受助资格来发泄心中的不满,以冷漠对待冷漠的做法值得提倡么?这难道这不是冷漠吗?捐助者只因为没有得到自己希望得到的那些虚无的心理安慰就“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让他们再度陷入贫困境地就是有情?如果为此让他们失学的话你们是不是就觉得多情呢?因“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而让他们再回到恶性循环的贫困就能让那些资助者感到一种惩罚别人的乐趣?就能让资助者感到一种报复的快感?我觉得这是否有点与资助贫困生的初衷本末倒置。资助者态度冷漠,没有给资助者写信表示歉意等等,这里面或许有多种原因。但在这种情况下,最应该做的应该是针对问题,有目的性地帮助他们,加强感恩等必要的教育,在良好的引导之下,让他们学会以正确的心态对待他人,学会感恩。而取消其受助资格,不仅无益于贫困生心理上的改善,也难以让他们在这种“惩罚”中就突然学会了感恩,甚至可能伤害到他们本已脆弱的心灵,更加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受助贫困大学生应用什么方式来感恩?资助者又需要怎么样的感恩?是几句感谢的话还是定期的思想汇报?或是在媒体面前泪流满面表示感恩?当受助大学生暂时没有表示感恩时,是不是就说明他们心灵冷漠道德不好呢?问题恐怕没有这么简单,答案不能下得这样武断。对于十八九岁二十出头的大学生来说,追求独立,崇尚自由,渴望平等是此时最大的心理渴求。维护他们的尊严,比物质资助更重要。而且,人的内心远比表象复杂,有些人受到别人的帮助,大恩不轻言谢,更愿意把感激深藏心底。不写信、不打电话,的确有悖常情,施助者心里不快也无可非议。但据此就认定这些大学生没有阳光心态,就是白眼狼,失之于武断。受助大学生还是一群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很多时候就象我们十几二十岁时那样,把很多语言埋藏在心里,默默的做着自己所做的一切,用行动证明着自己存在的价值,一直到有一天性格从自闭内向走向开朗豪放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年轻时候的幼稚与不成熟,而捐助者用自己完全成熟的心态来衡量一个不成熟孩子的行为,这是否是一种对他们的伤害?因为没有打过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而气愤的取消善举,有这个必要吗?没有经历过贫困的人可能不会知道,贫困长期折磨压抑会使人心理上产生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的情绪。别人给他们的好处,他们心里是非常清楚的,感谢的话口里却说不出来,而心中说不定早已有了“等我将来飞黄腾达了,我一定要加倍报答恩人”的强烈感恩思想。这也就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情深不言谢”的朴素思想。正如被停止了资助的一名贫困大学生所说的那样:“我不知道该写什么。报喜?怕对方认为自己骄傲;报忧?又怕对方担心我向她伸手要钱。我很矛盾,所以,很少与企业家联系”.“并不是我不懂得感恩,而是不习惯这样的方式。在我看来,在学校好好学习,将来能回报社会才是最大的感恩” ,“我时时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同时,这也让我背上了沉重的精神压力”.

    很多人忽略了慈善的前提条件,即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尊重与对社会的公民责任感。如果我们捐助只是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益得失,说明我们的慈善行为本身就并不慈善。捐助者回报的是社会,而受捐助者不是要成为捐助者精神上的奴隶,他们要感恩的对象也是社会,而不是某个慈善家。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慈善捐助?慈善和爱心捐助是一种回报社会的行为,是一种义举,无论是援助或者资助,目标不应当是获得道德上的认可和优越感。很多人忽略了慈善的前提条件,即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尊重与对社会的公民责任感。慈善不是赶时髦、不是公关手段,而是一种纯粹的、发自内心的对社会的责任和感动。  穷困的人们由于长期受到物质匮乏的困扰,长期面对他人歧视的目光,他们的自尊本来就十分脆弱。所以,帮助贫困人群的过程首先是保护他们自尊的过程,是帮他们树立起生活信心的过程。如果在帮助时只注重受助人物质层面的改善,并且总是要求他们达到别人期望中的道德表现,忽视了他们内心可能会受到的伤害,这样的帮助是单向的、而不是以慈善本身为主体的。

    我们不能总让受捐者活在“符号化生存”的假象中——他们必然对别人的捐助欢欣鼓舞,从此消散生活中的所有阴霾;他们从此对捐助者像对待父母一样反哺有加,尽一切努力去报答恩情;这是理想境界中的道德圆满,但未必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其实,一个人接受他人捐助,很多时候是没有选择的无奈之举。那么,我们是否能保持足够的宽容,允许受助者静静地完成学业,内心深处藏留对捐助者的感恩之情,有足够的时间、多元化地回馈资助人,回馈社会,而不是机械地以“工会要其写封感谢信”的规定动作来强制要求他们显性表达。 

    慈善事业要让每个人都有尊严地接受帮助。某些大学生的冷漠令人寒心、令人失望,但设身处地想一下,这些学生的表现又显得情有可原。那么,受助大学生为何变得如此冷漠?细细分析,恐怕还是自尊心极强的缘故,按理说,感恩图报是做人起码的准则,但如今的大学生都有个性,贫穷的阴影长期笼罩着,心理必然失衡,在资助的有钱人面前既自卑,又不愿低头,冷漠自然在所难免。掌握了大学生心理弱点后,作为乐善好施的企业家,不妨怀揣一颗宽容、包容之心,不必强求他们给你写信、打电话,获得廉价的感谢之类的表白。果真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不如在捐出钱物之后,主动与受助者取得联系,经常关心其学习和生活情况,只要真心真意,情真意切,必然换回受助学生的真情流露。      

    在一般人眼中,受到资助说一声“谢谢”也许非常容易。但贫困生由于特殊的生活环境,他们的心理世界和生活世界可能是分裂的,毕业后不和曾经资助过自己的人联系,原因也是复杂多样的。也许,一句“谢谢”在贫困生心中是非常沉重的。他们或许不小心弄丢了恩人的联系方式,或许心怀感激却不知如何表达,或许事业不够成功无颜和恩人联系,或许他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传播爱心,或许本着非常强烈的自尊心,把一句“谢谢”永远留在心底。“毕业后杳无音信”,并不说明那些受资助的学生是忘恩负义之徒,更不能说明一代大学生的精神理想都有问题。

    相对于物质关心,贫困生更需要的是精神关怀,不要用苛责的眼光看待他们。贫困生本来就承受了比一般人更大的压力,舆论能不能不怀疑受助学生的爱心,能不能不给他们加上“冷漠”和“无情”之类的断言?放过他们吧,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心和感恩的社会,让他们在自己有能力时,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