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隔代家庭教育概述之一(陈应俊)

14年前 [12-06 11:17 周日]

这是2009年8月2日陈应俊老师在咨询房间讲座的文稿,应大家的要求予以发布,敬请交流!

1.我国隔代家庭教育状况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年轻父母工作负担提前的加重,目前,儿童家庭的隔代教育有增长的趋势。据有关资料表明,为了配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开展,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作了一项有关中国隔代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在上海有50-60%的孩子由祖辈教育,在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则占总数的一半。在全国有近一半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这种大比例的隔代教育是中国特有的国情决定的。尽管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但有统计表明,我国三代家庭仍占家庭总数的37%。儿童年龄越小,儿童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三代家庭所占比例越大。也就是说,随着社会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越来越普遍。

如果我们从幼儿园门前经过,会常常看见这样的情形:早晨,头发花白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会准时地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下午,他们又会提前来到幼儿园门口等着接孩子回家。这些老人身背着孩子们的书包,手里拿着孩子们的水壶和零食,天若冷时,他们手上会多拿一件备用的衣服,天若热时,一定会带一把遮阳伞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我国之所以有这么普遍的隔代教育现象,是和我国特定的社会背景有很大关系。一方面,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有大批老年人退休.回家,他们有精力和时间照顾孙辈;另一方面,计划生育使得家庭普遍进入独生子女时代,人们对子女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很多。

在西方国家,似乎很少把教育孩子的天职旁移。原因很简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最好的老师、最久的老师。他们孩子从生下来的第一天开始到上小学、中学之前,每个年龄段都有专门的机构来照顾孩子。西方国家对于03岁的孩子的教育尤其重视,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机构工作是十分严谨的,育儿人员要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查,而且必须具有专业的资格证书才能上岗。这些专业的幼儿园可以从生活到学习等方面给孩子全方位的照顾。有了这样的保证,西方国家的幼儿们在出生之后,父母就可以完全放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在我国隔代教育确是一个颇令人无奈的话题。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日趋酷烈,年轻父母一般缺少时间和精力进行亲子教育。孩子多半是由祖辈为主养育。所以在我国,隔代教育是社会长期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家庭教育模式,这是一项社会化工程,其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教育模式的成败在某种程度上关系着未来中国人口的质量。

全方位的抚养和教育。实行隔代教育的家庭数目如此庞大,自然难免滋生一些问题,于是近年来,很多人都开始指责隔代教育,把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不良后果都归咎其中,认为隔代教育给孩子成长带来的都是负面影响。还有学者断言,隔代教育质量的总体水平绝对低于父母的家庭教育水平。但据我们调查了解,隔代教育并不像有些媒体报道的那样。远的如: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是由伯祖父抚养长大的;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是由奶奶带大的;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是外祖母对他实施的早期启蒙教育。近有现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就曾接受过奶奶严格而良好的教育;勇夺奥运金牌的刘翔,都是隔代教育下孩子取得成功的典范。可见,隔代教育未必是一场注定会输的,只要注意方法,成功闯关,一样会给孩子带来美好的未来。因此,我们要悉心为选择隔代教育的家庭打造全攻略,以帮助家长在隔代教育中赢得三代人各得其所的三赢局面。

 

2.隔代教育的优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隔代教育的优势,就是它本身的利器

声音:隔代教育是无奈之举,也是优势所在。

不少家长之所以选择隔代教育,除了双职工时间、精力不足,专业育儿机构缺乏,保姆行业远非职业化,经济能力有限的社会现实,以及诸如住房紧张、出外学习工作等客观因素外,隔代教育本身所具有的优势,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1感情优势:隔代家长为年轻父母全身心投入工作奠定了后方基础,他们对孙辈所具有的亲情关爱,是任何育儿机构或保姆都无法比拟的,这有利于孩子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安定,使父母解除了后顾之忧。值得一提的是,城市中高居不下的离婚率使很多孩子成长在单亲家庭里,隔代家长能很好地弥补这类家庭中的性别角色缺失,给孩子提供可模仿的性别特征,使他获得同性的心理支持,这对孩子健康的性别认知有着正面的作用。

2.2经验优势:隔代家长在抚养和教育孩子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充分了解孩子各个年龄段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乐于为孩子奉献,这使孩子在生活照料和人身安全等方面有了实质的保障,也为孩子接受早期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他们能够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孩子各方面的需要。隔代家长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对孙辈的成长也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2.3环境优势: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增大,不少年轻父母都会不自觉地把紧张气氛带入家庭,过早地使孩子参与竞争,剥夺了他童年本应有的快乐。而隔代家长大多已经退出了社会竞争的主流,拥有相对平和的心态,他们更容易冷静、客观地分析孩子的需要,使孩子拥有轻松快乐的童年。

2.4养成优势:我们民族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瑰宝,成功的隔代教育,会使孩子对此有所了解,并使其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另外,经济的高速发展使社会风气变得日渐浮华,成年人不免会沾染上诸如急功近利、铺张浪费等不良习气,老一辈朴素、坚毅、不怕困难、乐于奉献等优秀品质,在当今社会里也就越发显得可贵,能够为孩子灌输更多做人的道理。

 

3.隔代家庭教育成功案例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隔代教育取得成功的普通家庭,值得我们学习。

搜索:成功个案就在身边

成功个案3.1女士(28):我和丈夫工作都很忙,孩子出生后请过几个保姆,不是文化程度特别低就是为人不可靠,很多事情我们只能亲力亲为,经济状况又不允许我做全职妈妈,真有点焦头烂额的感觉。刚好我母亲从小学教师的岗位上退休,我就请她来带孩子。有了她的帮助我安心很多,她抚养和教育孩子的经验都很丰富,孩子爱卫生、讲礼貌之类的好习惯都是她教的。她还经常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读书,回答孩子希奇古怪的问题。现在孩子求知欲很强,知识面也挺广,说话做事有条理,比很多同龄人显得成熟。

成功个案3.2张爷爷(62):儿子和儿媳都是独生子女,本身的生活能力比较差,下班后经常下馆子,家务也是请钟点工做。孙子东东出生以后,他们一方面没有经验,另一方面也不够勤快,有些手忙脚乱,所以弄得东东常挨饿,还动不动生病。我和老伴看到这种情况,就主动请缨把东东接过来了。儿子儿媳下班后和周末也过来,跟着我们学带孩子。现在东东在我们这里一年多了,身体很好,个头也长了不少,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很亲。

成功个案3.3明明(6):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说我搭积木特别漂亮,老师也说我以后肯定能做建筑师,其实这都是外公教的。我外公是在英国留过学的建筑设计师,城里许多高楼都是他设计的。外公退休以后经常陪着我,除了搭积木,他还教我下国际象棋,现在我是小棋士,能下赢许多大孩子。外公还经常和我练习英语会话,教会我好多单词和句子,上个月就辅导我在市里的儿童英语演讲中得了奖。好多小朋友都羡慕我能跟外公一起住呢。

成功个案3.4先生(37):暑假时我把上一年级的儿子放到乡下老家,假期结束后发现他以前浪费的坏习惯没有了,不再是果汁喝一半就倒掉,米饭吃两口就不要。我感叹孩子懂事了,儿子却说是跟爷爷学的。我们现在工作压力大,又要交际应酬,回家后真没什么精力和孩子周旋,对他的一些坏习惯,常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上一代人有很多纯朴的个性,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非常难得,让孩子多跟老人接触,确实能让他学到一些良好的品性。我觉得适当的隔代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好处的。

 

4.隔代家庭教育要查漏补缺、趋利避

教育得法,事半功倍。隔代教育需要家长多用脑子而不是力气。措施:一切为了孩子

事物都有两面性,隔代教育有着亲子教育无法比拟的各种优势,也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但无论存在怎样的弊病,隔代教育的初衷始终是朴素善良的。曾经有位爷爷对当父亲的说:孩子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到底还是孩子自己的所以,只要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两代家长共同努力查漏补缺,隔代教育就一定能够做得更好。

查漏4.1一些老人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孙辈身上,对孩子过于溺爱,为孩子全方位服务,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都予以满足,容易使孩子刁蛮任性、意志薄弱、缺乏独立性、以自我为中心,日后难以与人相处。

补缺4.1年轻父母要及时和老人沟通,提醒老人注意对孩子的态度,帮助老人做到对孩子挚爱但不溺爱

老人要把养育的态度从单纯的转化为对孩子要满足有限,帮忙有忌,适当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注意培养他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生活意志。

查漏4.2隔代家长一般观念陈旧、知识老化,容易固守尘封,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方式过于传统,影响孩子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不利于孩子形成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超越的性格。

补缺4.2年轻父母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快,而且是社会主流的活跃分子,接受的知识信息更多,因此在给老人创造机会更新思维的同时,也要亲力亲为,培养孩子富于创造性、知识结构合理和容纳性强的思维方式。

用知识和经验浇灌孩子的同时,隔代家长要注意摈弃不良的旧习惯,不要盲目迷信经验,要善于听取年轻人的意见,通过书籍、电视节目和相关培训自觉更新观念,在教育手法和理念上紧跟时代步伐。

查漏4.3隔代教育容易造成年轻父母的责任缺失,使亲子间关系淡漠,并演变为亲子隔阂

补缺4.3把孩子培养成人,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即使工作再忙,父母回到家里也要多陪伴孩子,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学校的情况,和孩子交流想法。这样才能增强与孩子的互动,感受孩子的喜怒哀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老人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可以协助料理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但不能代替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为亲子间的交流创造机会,重视父母之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作用。

查漏4.4老年人体力有限,出于对安全的考虑,会对孩子的活动范围和内容过多限制,不利于孩子健康体魄的形成,孩子也会因此减少与人沟通的机会,而隔代家长步入晚年后的抑郁、忧愁、焦虑等负面心理倾向,还会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产生不良影响。

补缺4.4在隔代家长体力不足的家庭中,年轻父母要特别注意补充给孩子的户外活动。周末或假期要多带孩子出门,或报名各类培训班,给孩子提供体育锻炼和与同龄人相处的机会。

不方便出门的隔代家长可以邀请其他有孩子的家庭来做客,年轻父母也要多带孩子去朋友、亲戚家做客,让孩子学会与人交际沟通。年轻父母要多用自己的活力来感染老人和孩子,老人也应调整自我心态,努力在孩子面前展现出积极乐观的健康情绪。

查漏4.5由于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差距,年轻父母和老人间容易就孩子的教育方式产生分歧,父母一个要求,祖辈一个说法,常使孩子无所适从,甚至成为小两面派

补缺4.5两代家长要注意协调关系,有分歧私下解决,不要给孩子造成家庭不和睦的印象。要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积极沟通协商,解决矛盾纠纷,一定要在教育孩子的原则问题上达成共识,协调出给孩子的共同标准。

 u/6470/archives/2009/200982213953.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