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婴幼儿早期教养观念研究(下)

15年前 [06-07 20:37 周六]

 

——基于对15位祖辈和父辈家长的访谈

 2.培养良好的品德

 

    在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上,F5认为好的道德品质对孩子发展有深远的意义:现在这个阶段,做人的道理比学知识有用多了。古人学孔孟之道,做事先做人。”F3认为培养道德品质最基本的是培养是非观念要培养他道德方面的是非观念,正确引导和规范其行为,不让他走向邪路。

 

    研究者认为,2岁前婴幼儿对主客体的认识尚未分化,随个人的需求而活动,处在无律阶段,自我意识尚未发展。他们没有和成人一样的道德意识,只是随心所欲地活动,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并没有道德价值判断,无所谓道德不道德。直到3岁左右他们才仅仅能根据家长的判断作出是非”“好坏的判定。所以提醒家长不要总是以道德标准审视年幼孩子的言谈举止,动辄厉声批评。3岁以后可以适当告诉孩子一些是非”“好坏等简单的标准,以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初步的道德观念。

 

    3.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家长认为人际交往能力与智力同等重要,希望孩子能使用礼貌语,掌握协商、谦让、分享、自主表达意愿等交往能力。访谈发现,家长选择早教机构的动机之一就是希望孩子学会与人交往。如M2说出了交往能力的社会适应功能:人际交往在现在社会中是最重要的,这方面能力好才能适应社会生活。培养交往能力跟培养智力的意义差不多。”GF2认为:现在小孩还小,天真无邪,我们教她礼貌方面的知识。人际交往的第一步就是要懂礼貌。”M3则表示: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会主动表达意愿,想要什么东西,什么东西漂亮等,希望他与别人能自主交流。

 

    研究者认为,家长认为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并注重从日常生活的礼仪礼貌做起,这固然是好的。然而对于03岁的婴幼儿来说,建立安全型亲子依恋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家长更应该关心婴幼儿所处的状态,注意听取和接收婴幼儿发出的信号,并作出及时恰当的回应。

 

    与同伴交往方面,有研究表明:10个月前的婴儿的交往更多集中在玩具和物品上;1018个月的婴幼儿能有意地发出一些行为并注意到同伴的反应;18个月后的幼儿则更倾向于与同伴交往,突出表现为幼儿间的合作游戏,互补互惠的行为明显增多。

 

    基于此,家长应意识到交往能力要在交往中获得,应鼓励婴幼儿与同伴交往,为婴幼儿提供交往机会。

 

    总之,研究者提醒两代家长:第一,培养非智力品质是孩子终身的事情,不能局限在03岁;第二,培养孩子的协商、合作、谦让、分享等交往品质要考虑其成熟水平和早期心理特点。3岁前的婴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很难采择他人观点,他们的移情能力低,不能体察到他人的情绪和思想,通过教育来引发亲社会行为比较困难。因此,3岁前家长能够做到的是带孩子到人际环境中,鼓励其与人交流,但不必在意效果,切勿操之过急。

 

    ()早期教养目的之二:激发兴趣,减少学习压力,培养快乐的情感

 

    1.多数家长有矛盾心理:教育环境所迫才框着孩子,实际希望他们轻松快乐地成长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教育体制很大程度上仍是应试取向。访谈中许多父辈家长不希望给孩子太多要求和压力,期望他们轻松快乐地成长,然而环境所迫,不得不框着孩子。这实际上是社会环境对家长的教育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使他们和孩子皆有压力。如F4无奈地说:现在的孩子很累,失去了应有的快乐。由于社会竞争激烈,从幼儿园起家长就开始框着孩子,让他们学习文化知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M1的感想中透露出这样的信息:父辈家长的矛盾心理是孩子3岁以后开始产生的。家长和3岁前的婴幼儿都很轻松快乐,自3岁进入幼儿园起就开始面临种种压力了,因此可认为在前三年里,家长会尽量给婴幼儿提供一个轻松快乐的生活环境。对此F2也有同感。

 

    2.激发兴趣,寓教于乐方能缓解矛盾心理

 

    虽然环境如此,大多数家长还是希望孩子在学习中过得快乐些,或者让他们伴着快乐学习。对于如何缓解这个矛盾心理,家长们自有答案。F2这样解释孩子的兴趣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愿意学,不喜欢的不学。就像吃东西一样,不喜欢吃的放在嘴里也会吐出来。”F1认为游戏能激发兴趣。F4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兴趣和快乐教育的关系:家长有时会逼着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功,把时间花费在做有兴趣的事情上,孩子就会认为他的生活是快乐的,和家长相处也会融洽,这反倒会促使他多学一些东西。正如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erbert Spencer)所说:让兴趣为快乐求知引路,用兴趣诱导孩子快乐学习。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压力要靠兴趣化解,婴幼儿的早期教养更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进行快乐教育——这种观念适用于任何年龄段的教育。

 

    虽然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减轻婴幼儿的学习压力,培养其快乐的情感,但仍有个别家长出于攀比心理给孩子巨大的压力。有家长认为孩子发展得好,有出息,能光耀门楣。从GFl谈自己儿子的成功事迹就可见一斑:就像我儿子在深圳做全国销售部经理,其实这个位子很多人都有实力做,但只有他略高一筹,才做到这个高度。我们看到孩子发展到这种程度很满意。对于小孙子来说,投入这么大的财力和精力培养他,就是希望开发他的智力,让他长大了也有出息。这样我们脸上也有光。

 

    ()早期教养的内容观

 

    当问到您平时是怎样开展早期教养的这一问题时,几乎所有家长都回答寻找合适的教育内容来开展早期教养活动。对资料进行编码后我们发现家长选择的教育内容可分为几大类,其中礼貌用语,协商、分享等交往能力和道德教育的内容较受重视。此外,教育内容还包括健康教育、艺术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等。

 

    研究者认为,家长凭借经验或书本、网络提供的教育信息来选择教育内容,虽然可以相对划分出不同的学科和领域,但随意性很大。对于婴幼儿来说,参与家长提供的任何一个领域的教育都是全身心的浸入,可以得到相对全面的发展。

 

    ()早期教养的玩具观

 

    在回答平时如何对婴幼儿开展早期教养的问题时,只有很少家长谈到了玩具的话题。对资料编码后我们发现,他们对选择玩具有以下看法:好的玩具要具有安全性、益智性、适宜性、低结构性、可反复操作等特点。如F1表示:孩子的玩具有很多,现在也买一些相对开发智力的,比如拼图、积木等,还有要考虑玩具是否安全、所适用的年龄。”M2则指出:对于玩具最大的感觉就是要适合孩子的年龄,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我感觉真正耐玩的玩具都是那些需要动脑筋的。由此可见家长从婴幼儿的喜好和需要出发对玩具作出的经验性判断还是比较正确的。

 

    研究者认为,婴幼儿早期智力发展有两大方面:一是运动能力,二是动手操作能力。3岁前婴幼儿的认知处在感知运动阶段,智慧源于指尖,低结构性和可操作性的玩具是婴幼儿锻炼手指和进行思维活动的工具。玩玩具能促进大脑进一步成熟,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

 

    ()早期教养的环境观:和谐的家庭氛围利于婴幼儿成长

 

    家庭是婴幼儿生活最重要的场所,对他们来说家庭不仅仅是一座房子,还象征着安全、舒适和愉快。M4认为: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孩子一回到家里看到爷爷在看报,奶奶在做家务,家庭成员和谐,会感觉很舒服,心情也会很舒畅。如果爸爸妈妈天天吵架,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因此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F5从反面说明了这个观念:我不相信那些暴力的、不和谐的家庭能培养出很优秀的孩子。

 

    研究者认为,家庭和工作单位是直接影响父辈家长生存状态的两个微观环境系统,如果父辈家长不能处理好与祖辈家长、单位成员的关系,不能胜任工作和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则会影响到家庭成员的和睦及其生存状态,最终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父辈家长必须尽量避免把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带到家里,调解与老人在日常生活和孩子教育上的冲突,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空间。

 

    ()早期教养的个体发展观

 

    1.家长提供发展条件,关键要靠孩子个人努力

 

    不少家长都认为提供的经济条件是个体发展的外因,如果孩子个人不努力也是白费。孩子必须学会独立,不能依赖家长,他们必须通过提高个人能力和实力来适应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F1认为:现在父母工作都不错,但孩子如果不努力,不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样会被社会所淘汰。GF4说:对孩子也没有太多期望,我们尽可能创造环境,但关键还是看她自己。可见,多数家长都认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内因比外因更为重要,成功最终要靠孩子自己的努力。

 

    2.学会放手,培养孩子独立性

 

    孩子如何做才具备发展的内因?不少家长认为独立就是内因,即一切靠自己而不依赖家长和他人,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F1郑重地说:一个人要经历风雨才能见世面。光靠家长,是不会有大出息的。脱离了家长就要靠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M1就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说出自己的看法:孩子如果被家人保护过多,在家还比较活泼,到外面就放不开,与其他孩子相处比较羞怯。在家里他跌倒了,没什么问题的话我们都不去扶他,让他自己爬起来。吃饭时,让他自己吃,慢慢培养他的独立性。

 

研究者认为,孩子生来就具有独立的内在需求,如果家长从小宠爱孩子,孩子便有了靠山的观念。继而家长就会认为孩子不够独立,又给予更多的包办代替,这样的恶性循环只能导致孩子泯灭独立性,失去发展的内因。根据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HErikson)的人格发展阶段论,3岁前孩子正处在基本的自主感”“基本的羞耻感与怀疑感阶段,该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展孩子的自主感。在此之前孩子的依赖性很强,当他们学会说话和走路,能比较独立地探索世界时,便处处想显示自己的力量,有时还会拒绝成人的要求,这样他们也能感受到自主的力量。如果家长控制约束过多,批评过多,孩子便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而产生一种羞耻感,无法获得自主感,也就可能导致孩子人格发展中独立性的缺失。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作者:王磊 彭怡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