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婴幼儿早期教养观念研究(上)

15年前 [06-07 20:32 周六]

——基于对15位祖辈和父辈家长的访谈

 

[摘要]随着政府和社会对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的逐渐关注,对该问题的研究也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的热点之一。本研究采用半开放型访谈法,就婴幼儿早期教养观念这一问题对15位祖辈和父辈家长进行了访谈。研究结果表明,两代家长,特别是父辈家长有较进步的早期教养观念。他们普遍认识到早期教养的重要性;除了依靠专业机构外,他们主要凭经验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早期教养,尤其注重品德、交往能力、性格等非智力品质的培养;他们希望通过提供适宜的学习活动、营造和谐家庭氛围、尊重孩子主体性等方式让孩子在3岁前快乐地成长。但家长要践行进步的观念则需要更专业的早教信息和更系统的早教指导的支持。

    [关键词]婴幼儿;早期教养观念;家长;访谈

 

    一、研究缘起

 

    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开端重要的观念深入许多家长的心中。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进步,很多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独立性、自主性、意志力、自信、乐群合作精神、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品质的培养。近年来,上海等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政策鼓励开办早教机构并予以规范。在这种背景下,早期教养便成了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谈到婴幼儿早期教养,必然会涉及孩子的家长及其家庭。婴幼儿身心尚不成熟,思维能力和活动独立性差,对家长依赖性强,因此家长对其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极其重要。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告诉我们,由婴幼儿和家庭教养者所构成的家庭环境对婴幼儿发展的作用最大。在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父辈家长平时大多工作繁忙,婴幼儿在大多时间里由祖辈家长照看,父辈家长常常利用周末在早教机构参加亲子活动。两代家长在孩子的早期教养中处于最核心地位,与孩子的互动最频繁,情感最深厚,他们共同承担教养责任,都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把研究点聚焦于两代家长。

 

    两代家长的教养观念如何,目的或期望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开展早期教育的?弄清这些问题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有效地对家长开展亲职教育(家长教育)和早教指导,提高整体育儿水平。通过检索近十年的相关文献发现,有关婴幼儿教养观念的研究极其缺乏。有文献在对家长进行相关调查,探讨亲职教育和隔代教育等问题时偶有涉及早期教养观念的内容。也有一些对教育观念的研究包含了整个06岁学前教育阶段。本研究不是从研究者的视野来探讨父母的教养观念的,而是用质的研究方法,把话语权交给正深刻体验着教养过程的家长们,以呈现和分析他们的教养叙事来回答本课题的研究问题。

 

    二、概念界定

 

    在欧美国家,早期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Care)是指由专业人士对08岁儿童提供的所有保育和教育的服务项目,这里的教育包含两方面。而我国一般把这个阶段的教育称为学前教育”“幼儿教育早期教育,通常还把它分为03岁和36岁两个阶段。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概念中的早期教育往往在年龄段的划分上含糊不清。有人认为这个概念可特指03岁婴幼儿教育。本研究使用婴幼儿早期教养这一概念,既把本研究的年龄段界定在03岁上,又突出养育”(保育)在婴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的获取

 

    ()研究方法

 

    本研究遵循质的研究中对社会现象、社会事实的描述、分析和意义解释的路径,采用有访谈提纲的半开放型访谈法,对两代家长进行正式访谈。对某些问题的访谈采用的是控制式投射法。

 

    ()资料收集

 

    1.访谈问题

 

    依据访谈宗旨,共设计了6个基本问题:(1)有人说“3岁前孩子尚小,照顾好日常饮食和身体健康就可以了,不用这么早教育,您的看法呢?(2)现在家长普遍认识到早期教养的重要性,您觉得为什么重要呢?(3)您平时怎样开展早期教育?(4)您希望通过早教促进孩子哪些能力的发展?(5)您觉得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更利于孩子成长?(6)有家长说孩子要获得良好的发展,关键是要发挥自主性,对此您怎么看?访谈过程中研究者会根据对象和情境适当加入一些追问。

 

    2.访谈对象及记录方式

 

    为方便取样,研究者首先选取了自己比较熟悉的南京市某幼儿园的亲子班和南京市某高校的大草坪两个地点作为访谈现场,共选取了15位家长作为访谈对象,其中亲子班的家长9位,其他家长6(他们的孩子未参加亲子班)。祖辈家长6(42),在资料分析中分别记为GF1GF4GM1GM2。父辈家长9(54),在资料分析中分别记为FlF5M1M4。另外,家长的选取也考虑到婴幼儿的年龄差异,02岁和23岁两个年龄段的婴幼儿家长均有。

 

    四、有关两代家长早期教养观念的分析与讨论

 

    ()早期教养的基本观念

 

    1关键期”“小时候可塑性大”“三岁看大等观念使家长认识到婴幼儿早期教养的重要性

 

    访谈中祖辈和父辈家长都十分肯定婴幼儿早期教养的重要性,但问及原因,只有少数家长能够回答。第一,有的家长认为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因此非常重视婴幼儿这一关键期的教养。如GFl说:从小不开发智力,大了就迟了;又如GF3认为孩子在关键期对外界会很敏感,他说:婴幼儿早期教养很重要,是因为这个时候大脑很敏感,很容易接受外面的东西,智力很容易开发。

 

    第二,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越小,可塑性越大。如F1认为:孩子小,不理解大人的想法,当你去引导他,他就会向你引导的方向发展。第三,有的认同三岁看大的观念,认为早期形成的某些品质影响将来发展。如M1说:大家说,三岁看大,我觉得有道理。性格和生活习惯在年幼时就已经形成,对以后有影响。

 

    研究者认为,家长重视婴幼儿早期教养的确是件好事,但不能夸大早教的功能,更不能迷信某些早教机构打着“03岁是培养神童的关键期的幌子而对孩子发展抱有过高期望。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所属成员国曾经对08岁儿童早期教养效果作过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早教对儿童发展(尤其对经济贫困家庭的儿童发展)短期效果明显且稳定,而长期效果证据混杂。早教对儿童认知发展的效果在小学或中学则会减弱或消失,但当儿童遇到高难课程或高级学习任务时,早教的成果就发挥作用了,而且早教对儿童社交能力和性格发展的正面影响能持续很长时间。因此,我们要正确客观地认识早期教养的作用。

 

    2.祖辈家长重,而父辈家长”“并重

 

    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人都知道,充分考虑婴儿的身心特点是实行保教结合的基本依据,家长对此有何看法呢?

 

    经访谈了解,不少祖辈家长重而轻,如GF4只关注婴幼儿身体保健方面:孩子小,容易生病,三天两头感冒什么的!照顾好生活,保证身体健康就行了,在家不用教什么,到了幼儿园再说吧。有的则认为保育是教育的前提,过分教育而不顾孩子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会适得其反,如GF2说:我们主要是保证孩子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孩子精力充沛了,你教什么他都能记住。有的小孩没休息好、玩好,就没有精神,你教什么都没有兴趣,给他灌输多少东西他也不愿意记。越小的孩子生理条件越不成熟,自我服务能力越差,就越需要成人在衣食住行、卫生保健方面悉心照料。在结束对祖辈家长的访谈之后,研究者采用控制性投射的技巧访谈父辈家长:有人认为家长在早期照顾好孩子的膳食营养、卫生保健等日常生活就行了,至于教育,等孩子大些了再说。您对此怎么看?”

 

    访谈结果表明,所有的父辈家长一致认为婴幼儿早期教养中保教要并重。其中F1的话比较有代表性:(保育和教育)是同步的。身体很重要,但只是一个方面,孩子社会交往、智力发展也很重要,少不了教育。

 

    研究者认为,值得关注的是,访谈中父辈家长都坚持要保教并重,但在实际教养中,尤其遇到有关教育的问题时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原因是缺乏足够的专业育儿知识和技能,他们往往只能在做中学。因此,父辈迫切需要专业教养信息和教养指导的支持。据有关03岁婴幼儿家长早教知识和服务需求的调查表明,这是一个普遍现象。该调查发现,家长对早教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66.4%,了解的多是一般的普及性知识,对较专业的知识了解不多,因此他们对专业早教服务的需求迫切。

 

    ()早期教养目的之一:培养良好的社会性、个性品质与开发智力并重

 

    开发智力,开发大脑潜能历来是婴幼儿早期教养讨论的主题,但访谈发现家长对婴幼儿的习惯、人际交往、品德、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格外关注。他们认为这些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品质同智力一样对婴幼儿适应社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1.培养良好的习惯

 

    被调查家长普遍认为婴幼儿的习惯包括吃饭、睡觉、穿衣。上厕所、劳动卫生等生活习惯,礼貌打招呼的交往习惯和不抢别人东西的品德习惯。如GMl说: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吃剩的果皮、玩剩的纸屑要及时收拾,吃饭时不剩饭不浪费,有规律的大小便,自己穿衣服、穿袜子等。”M4习惯的解释比较宽泛:孩子的习惯很重要,比如睡觉习惯、礼貌习惯、不能和小朋友哄抢东西、打架啊,这些都是以后做人的基本原则啊。可见,家长对习惯的理解包含了广泛的意义。

 

    研究者认为,养成好的习惯,责任在家长。家长尤其要注意婴幼儿的第一次言行,给予及时的强化或者批评制止。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