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上)

15年前 [06-06 17:54 周五]

———以巴东县官渡口镇红花岭村为例  

   

  要 :近年来 ,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人员也成上升趋势,造成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教育现象普遍存在,由此现象所引发的问题也日趋增加。本文将对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策略探究,力求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 :留守儿童    隔代家庭  教育问题  对策及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是未成年人中新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由于条件的限制又不能将孩子带在身边,只好将他(她)们留守在家乡,他(她)们中的大多数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代养的。如今在农村,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管孙辈的“隔代教育”现象相当普遍,这种教育模式的兴起也引发了不少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此种现象,笔者于 2007年7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形式,对巴东县官渡口镇红花岭村的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此次调查我们走访了该村的六个组,共发放问卷102份,有效问卷90份;调查对象涉及隔代监护人、留守儿童、村干部、中小学教师共125人;调查内容包括留守儿童的日常行为、学习情况、人际交往、监护人的抚养态度、教师的观点等方面。  

   

一、农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现状  

   

(一)隔代家庭教育现象日益突出。有资料表明,我国城镇近五成家庭存在“隔代家庭教育”现象,这种现象在农村也极为普遍。这与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离开故土进城务工有直接关系。据调查统计,该村有六个组,居民户 301户,村民1112人,有留守儿童113人,其中87人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管,占总体的76.9%;另外,该村每年向外转移富余劳动力约53人。由此可见,留守儿童数量将不断攀升,隔代家庭教育现象也会越来越普遍。  

(二)隔代监护人素质不高。调查发现,该村共有隔代监护人 162人,其中50岁以上的有98人,占60.5%;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有11人,占6.8%;小三及以上文化水平的有49人,占30.2%;小三以下的有102人,占63%。总体上来说,该村隔代监护人的年龄一般较大,大都没有受过很好的正规教育。因此,他们由于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对于孩子的教育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隔代监护人的文化水平  

文化水平  

人数  

百分比  

初中—高中  

11  

6.8%  

小四—初中  

49  

30.2%  

小四及小四以下  

102  

63%  

注:为了便于统计整理,笔者在上表中使用了“小四”,指的是“小学四年级”。

 

(三)隔代监护人教育方式简单。一般而言,当代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四种:粗暴型、放任型、民主型、和权威型。有研究表明:不同的家庭教育类型可能导致儿童不同的发展方向,形成不同的人格特征。在这四种教育方式中,民主型和权威型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使他们有较高的自我接纳和个人控制。调查结果显示,该村隔代监护人主要采用前两种方式,即粗暴型和放任型。对于孩子的教育,他们要么认为“棍棒下面出人才”,孩子一旦犯错,轻则厉声训斥,重则大打出手;要么认为“树大自然直”,任其自然发展,对其行为不加约束和限制。其中赞同第一种观点的占 31%,赞同第二种的占45%。  

(四)隔代监护人抚养态度上很无奈。在我们的问卷中有这样一题:“你是否乐意照管孩子?”其中回答“乐意”的占 43%,回答“不乐意但没办法”的占55%。由此得知,对于孙辈的监护,他们是迫不得以的选择。一方面自己年岁已大,且要从事繁重的农活,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孩子。但另一方面孙辈是家中的希望,是自己身上流淌的血脉,作为祖辈也盼望自己的后代能健康成长。在这双重考虑下,他们最终还是选择承担照顾孩子的重担。  

(五)隔代家庭中留守儿童的年龄普遍较小,且多为学龄前儿童。我们走访了该村的六个组,结果发现隔代家庭教育中留守儿童的年龄结构如下表所示:  

   

年龄(岁)  

人数  

百分比  

2-5  

39  

44.8%  

6-12  

22  

25.2%  

12-16  

26  

30%  

   

俗话说:“一岁看大,三岁看老”,这说明早期教育对孩子是十分重要的,甚至会影响到孩子一生。而所得数据表明在该村有 44.8%的幼儿就开始接受隔代教育。这种教育环境下的质量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忧虑。瑞士学者让皮亚杰所做的关于个体认识发展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主要认知方式是具象思维,主要靠感觉和模仿来认识整个世界,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决定了具体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由此,我们得知隔代监护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否。  

   

 

二、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育所产生的效果和引发的问题往往是在受教育者的身上体现出来,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更多的也还是体现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日常行为方面深深的体现着隔代家庭教育的烙印。同时,这种教育方式也给教育者带来一定的影响。经过综合分析,其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习状况令人担忧。据相关教师反映:有相当一部分隔代家庭教育背景下的留守儿童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作业完成情况糟糕,抄袭作业或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司空见惯,有的隔代家庭学生在父母外出后甚至出现了厌学、弃学现象。在被调查的 45名隔代家庭留守学生中,学习优秀者不足18%,67%的学生成绩属中等或偏下。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监护人文化水平的限制,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监督;另一方面,部分儿童在农忙之季还要帮助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干活,学习时间少。此外,祖辈对孩子的学习重视不够,很少督促孩子学习。在收回的59份问卷中,38名隔代监护人表示很少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占64.4%。同时,我们也走访了部分隔代家庭教育儿童,39%以上的孩子透露自己在家很少学习,放学回家后,大多数的时间用来看电视或玩耍,爷爷奶奶也不管他们。

(二)心理健康问题。案例 1: **,今年11岁,上小学六年级,已由爷爷奶奶照管三年,三年中其父母回家一次。据调查,胡**原本活泼开朗,非常好动,自父母离家后开始变得沉默寡言,不爱和群,在家时多以电视为伴。当然,这只是我们调查中的一个个案。调查数据显示,有46%的留守儿童在父母离家后变得沉默寡言、不爱和群;有17%的儿童变得不服从祖辈管教,非常叛逆;有28%的儿童性格变得暴躁、冲动。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是至关重大的,而隔代监护人一般采用温饱式的教育,根本无法切实感知和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动态,难以实施正确的引导教育,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家庭对儿童的本体安全感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的“本体安全感”就是“基本信任”,它是当孩子的基本需求满足后,孩子对周围人产生的一种信任感—感到世界是可靠的,人是可靠的。这种基本信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儿童作为“看护者”的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而形成的。而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亲子互动的缺失,抚养人模糊的职责意识,造成了儿童缺乏对信任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孩子容易产生焦虑和对别人的不信任。吉登斯曾说:“在正常环境中,儿童投射到看护者的身上的信任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抵御存在焦虑情感的疫苗,这是一种保护,以抗拒未来的威胁和危险,这种保护使得个人在面对让人消沉的境遇时还能保有希望和勇气。”但对于隔代家庭中的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缺少的正是这种保护。农村隔代老人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落后,重养不重教、重物质轻精神,很少

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这无疑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思想道德教育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主流是好的,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孩子在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方面出现了危机。比如,他们有的为人处事带有盲目性和冲动性;有的存在小偷小摸的行为;有的还流入了社会不良群体中,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究其原因,孩子不是天生品德不好,而是由于后天的管理和教育失范的结果。留守儿童长期与祖辈一起生活,虽然农村老人接受了传统的中华教育美德,但总的来讲,隔代教育对孩子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是缺乏可行之处。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对于孩子的小偷小摸行为, 21%的隔代监护人对孩子进行声色俱厉地训斥,甚至采用暴力,有35%的对孩子百般袒护,认为孩子还小,可以原谅;有的孩子在学校受到别的孩子欺负,回家告诉爷爷奶奶后,他们不但不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反而鼓动孩子实行报复,导致事态扩大。加之有一部分隔代监护人责任心不强,内心顾虑较多,认为自己没有必要对孩子进行严格管理,害怕“教成人结成怨”,监护缺失,更加助长了孩子的不良风气。在隔代监护人种种错误的观念和方法的引导下,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出现了“真空”。  

(四)安全问题突出。案例2 : **,今年两岁七个月,与爷爷奶奶生活一年了,这个家庭共有耕地3亩。因此,平时一般都被带在田间玩耍,我们走访时也是在田间碰到。当时他的额头上有一块很大的伤疤,通过询问我们了解到那是半个月前在田间摔伤的。他的爷爷还告诉我们:“这是常有的事,要种地又要带孩子,我们也没有办法。”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留守儿童的年龄构成,他们有相当一部分在 2-5岁之间,也就是还处于学龄前阶段。对于家庭条件稍好的儿童来讲,他们此时也可以与其他的同龄儿童一样背上书包,在幼儿园学习玩耍,为之后的学习作准备。但对于绝大多数的儿童来讲,八九百元学费不是其监护人所能支付的。因此,他们不得不整天与祖辈在一起,但祖辈除了照顾孩子,还要从事繁重的农活,为了达到孩子、农事两不误,祖辈一般选择自己走到哪里就把孩子带到哪里。因此,孩子的许多时间都是在田间地头度过的。在该村,土地多为山地,大部分的耕地之间坡度较大,极易出现滑倒摔滚现象。这种地理特征对于生理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挑战。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这种事情在该村的儿童身上经常发生,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然而,作为一个旁观者,这有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当然,其安全隐患除了以上所陈述的,也还存在像其他研究者所提到的被侵犯现象,如性骚扰、被拐卖等。在此,笔者就不再赘述。

(五)价值观偏移。当今打工经济蓬勃发展,农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部分打工者急切改变现状的心态迅速膨胀。虽然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生理健康教育关注较少,但内心仍有一种负疚感。因此,对孩子采用纯物质方式进行补偿。在此种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拥有金钱的数目增多,使用的自由度也逐渐提高。这就极易形成孩子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价值观。调查数据显示,有 46%的儿童每个月有30元以上的零用钱,但他们有31%的儿童将父母给予的零花钱拿来“请客”,大肆铺张浪费,有28%的儿童用这些钱买小饰品或玩具,有25%的用来上网,仅有16%的用于购买参考书籍的极少。而且,在这些留守儿童中,“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也逐渐抬头。  

   

用途  

请朋友吃饭  

买小饰品或玩具  

上网  

买学习资料  

百分比  

31%  

28%  

25%  

16%  

   

(六)人格发展出现障碍。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教育场所,以母亲为中心的各种刺激对婴幼儿人格的发展影响很大,儿童不仅体验着由家庭环境带来的一切影响,萌发着个性特征,也为今后的人格发展打下基础。没有受到母爱教育的儿童,其心理的正常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心理学家称之为“母亲养育剥夺”的事例说明了这个问题。亲子之间的交往对个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言语交往是儿童智力和人格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有研究表明,在婴幼儿时期,如果得不到足够的言语刺激,或是脱开人类社会,没有进行人际交往,其心理就会出现问题,人格发展出现障碍。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离开父母的照顾,与父母间的互动减少,感觉刺激缺乏,生活单调,变化较少,这些都可能对他们人格早期的发展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

(七)亲子隔阂。案例 3:李 **,今年4岁,已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了两年,期间妈妈回来一次,在家呆了一个月。据老人介绍:他妈妈回来时给他买了很多衣服、玩具,还有许许多多的零食,可无论妈妈怎样哄他,爷爷奶奶怎么教他,他就是不靠近他,不和他讲话,也不叫她。经过一个月的相处,他妈妈走的那天才勉强叫了一声“妈妈”。老人还告诉我们,他妈妈走后他没有丝毫的想念,而且当老人问他为什么不叫“妈妈”时,孩子说:“她又不管我,我为什么要叫她啊”。  

孩子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之间缺少应有的沟通和交流,那么空间和时间的距离也会致使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越拉越远。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角色缺位,在他们心中仅存的就是两个空洞的代名词—“爸爸”和“妈妈”,但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他们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抚,无法像其他的孩子一样享受父母的悉心照料;对于孩子的父母而言,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为了整个家庭。但他们长期在外,根本无法真正的了解孩子想法和需求,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充足的物质来补偿对孩子的愧疚。殊不知金钱不是万能的,感情是需要时间来经营的。在这种情况下,亲子关系逐渐淡化。  

      

(八)增加祖辈负担,给祖辈带来新的压力。从生命周期和学习能力来讲,祖辈与孙辈是朝阳与夕阳的关系。祖辈如挂在西边的夕阳,虽有光亮,但不免有落下去的危险;孙辈就如初升的太阳,越升越高。祖辈抚养孙辈时,刚开始孩子的需求不多时,或许还可以满足他的需求,但随着孙辈年龄的增长,知识面的扩展,探索能力的提高和自主性的增强,他的需求越来越多,心理变化会越来越复杂。要解决这些问题,这对于身体机能逐渐下降的祖辈来说是强人所难或难以为继的。同时,这也给祖辈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将孙辈照顾的很好,能使其健健康康的成长,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如果在其监管的过程中,孙辈出现了什么问题,他们是难以向子女交代的。而且,这又会引发许多新的矛盾和冲突。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