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父母皆是祸害?——父母需要反思,孩子需要理解(醉梅)

13年前 [08-17 19:49 周二]

 

父母需要反思,孩子需要理解

/中华家庭教育网亲子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醉梅

 

“父母皆祸害”,一个成立了两年半多、成员已发展到数万人的网络讨论小组,因其“惊世骇俗” 的颠覆传统道德的小组名称和离经叛道的言行而成为大众高度关注的焦点。

现代社会信息的开放,网络言论的自由,为这群年轻人找到了一个表达情绪、彼此抚慰的心灵避难所——“树洞”。在这个“树洞”里,他们控诉父母带来的原罪,发泄对父母的不满,表达曾经受伤的心灵……是“一群在父母子女关系中受到挫折、苦苦思索出路的年轻人。”……这里弥漫着哀伤、无奈,充满着怨气、愤恨,在他们眼里,家,成了最不可原谅的地方,父母,对孩子的是假爱,亲子间的关系,已异化变异,亲情成为远古无奈的叹息,在挣扎中呼唤……

“祸害”是80后父母形容50后父母的词语,在此之前,网络上还出现过“妖魔化妈妈”、“中国妈妈”等词语,2006年一个初三女生向母亲下了一张《没有自由宁可当小偷》宣战书,表达了对人权尊重的需要、平等对话的向往,想为自己争取一席自主空间,不再被母亲控制。这些说明了并不是80后父母才是唯一反对父母的群体,隔代人的冲突和矛盾向来都是存在的,只是,这个反父母小组年龄都是二三十岁的青春年少,不经意间他们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在孩子们的恨里,是对父母教养方式的批判和陈腐观念的抵抗。父母的错误归结起来大体有三方面:其一,观念上的保守、顽固、封建,比如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小孩子就必须绝对服从父母,不听话就不是好孩子等;其二,行为上的控制、干涉、施暴,比如替孩子做选择,为孩子设计人生,对学习要求过严,动辄打骂孩子,发泄情绪;其三,语言上的过激、失当,如辱骂贬损、唠叨说教,否定性评价等。这些所作所为是对孩子自尊的践踏,自信的摧毁,精神生命的漠视,成长的压制,易使孩子变得自卑、焦虑、抑郁,没有安全感,失去自我,有的导致孩子人格扭曲,如内心冷漠自私,充满仇恨,行为偏激,如自虐或虐人等,这些内伤能说不是来自家庭环境和父母教育的影响吗?有的甚至是终生的伤痛!只要父母没有觉醒,这种伤害就会继续。所以,父母只有认识到很多是自己的错,才能终止伤害,修复关系,挽回亲情。

 

50后父母的建议

1. 树立“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观念

小组中一网友说,我妈没有经过我的允许,就打开我的箱子偷看我的日记,并且还嘲笑我,说我记的都是什么,我说你侵犯我的隐私,我妈说,什么隐私,连你都是我的,你有什么隐私?因此我们要树立“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的观念,不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或延伸,不把自己凌驾于孩子的精神和人格之上,这样才能成为独立的大写的人,父母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以及孩子的心;而把自己当成上帝滥用权威来指挥他,让他变成你的影子时,那么也就失去了他。

2.要与孩子划清界限和弄清责任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习惯把家庭当成一个整体而你我不分,彼此间没有界限,互相依赖,结成“共生”关系——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所以喜欢包办一切,包揽责任,代替孩子成长;喜欢拿孩子弥补自身的不足,把自己的愿望、需要投射给孩子,甚至在孩子成家立业后还继续和孩子纠结不清。孩子大了,父母要做一回自己,一定要有自己丰富而充实的生活,这样才不会把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孩子身上,孩子也会因你的放手而享受自由和快乐。

3. 给孩子真正的爱才能走近孩子的心

相信天下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但爱中夹杂了太多的成分,诸如意志强加,愿望补偿,内心需要的满足等,辱骂、指责、唠叨就难免了,爱就不纯了,不要怪孩子说是“假爱”了,所以父母要在爱里过滤掉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成分。此外,要体谅孩子们毕竟阅历和经验不多,有时也会有过激的思想和行为,放下家长的架子,接纳、宽容孩子的一切无罪行为,往往会换来心与心的靠近,情与情的拥抱。

 

80后孩子的建议:

1.      学会理性思考,分清爱与爱的方式

作为80后的年轻人,审视原生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父母的失误是难能

可贵的。因为理性思考能让我们更清醒地辨析哪些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传统,哪些是需要摒弃的陈腐观念。特别是要分清爱与爱的方式的区别。父母是爱我们的,这点毋需置疑,但由于各种历史、社会、个人等原因,使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爱的方式难免出错,给我们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但父母并不是我们十恶不赦的敌人,哪怕十件事里有一件是对的,也会令我们想起温暖的时刻。没有谁天生会做父母,父母也会犯错,父母也需要成长。理解和宽容父母的同时,就是给自己一片蓝天,因为,有一天我们也会做父母。

2.主动寻求沟通,改变现有不良状态

与其沉浸在痛苦和怨恨中,不如主动寻求改变,因为我们是先于父母觉醒的人,懂得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试着找机会和父母沟通,打破僵局,比如给父母写一封信,把自己内心积淀的痛苦和烦恼说出来;拉父母散散步,旁敲侧击地暗示自己的愿望和需要等。或许父母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顽固和不讲道理,要知道,父母也需要你的帮助才能成长。

3.把经历变成财富,为将来教育孩子服务

很多父母伤害孩子是无意的,我们或许无法把那些留在我们精神生命中的伤口愈合,但可以把它当作教训和经验来避免——不在自己孩子的心里制造伤口,正如教育孙瑞雪所言:“您要做的是改变您自己,不让您自己成为您童年的俘虏,最终不让您孩子成为您童年的俘虏。”我们可以让经历成为我们的财富,从此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比如父母太过严厉、专制,我们就会避免这种教育方式;我们从小被父母经常打骂过,就知道了打骂孩子会造成多深的伤痛;我们从小很少受到表扬,现在知道了表扬能给孩子带来阳光和自信,等等。


注:应《今日女报》之邀所写评论初稿,精简后的内容已刊登于7月30日第18期《今日女报》副刊。u/fjlld/archives/2010/201087144040.html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