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UC讲纲:孩子的问题是怎样变大的(4月1日)(醉梅)

15年前 [04-01 17:50 周三]

 

互动提问:

 

你们自己有优点吗?

你们自己有缺点吗?

孩子有优点吗?

孩子有缺点吗?有哪些缺点?

 

 

一、没问题变有问题。

故事:假病人真医生

1973年,美国一家心理研究所进行过一个实验:8位心理学教授与学者,分头去了相隔很远的两家医院,都声称自己“幻听”严重,结果无一例外地被当作精神分裂症关进了医院。住院之后,他们的正常表现被医生看成是反常行为:写作被视为“写作行为”,按时作息被视为“嗜睡行为”,发脾气被视为“癫狂行为”,要求出院被视为“妄想行为”。这个“假病人真医生”的实验说明了:“病人”其实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医生。

点评:

家庭教育中,这种有问题的“医生”(家长)很多。孩子的问题:做作业慢,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没兴趣,粗心马虎,调皮捣蛋,好动贪玩,不听话,逆反心强,不服从管教……

往往,认为孩子没优点或很少优点的家长,本身就是对孩子严要求高期望的苛求心态,有不容孩子出错的完美心理。

举例一:四岁的孩子调皮好动

举例二:孩子不再整天粘着妈妈

这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萌生了独立意识,发展着自我意识,想展示自己的力量,希望父母把他当大人看待。而由于妈妈们缺乏对孩子各阶段心理特征的认识,缺少一定的家庭教育知识,所以在她看来,孩子有问题了!

 

如果家长能主动的多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了解孩子各阶段的身心特点,和成长发展规律,就可以避免把不是问题的问题变成问题。避免了走入家庭教育的误区。

 

 

 

二、小问题变大问题。

故事:考试得了2

8岁的德国男孩数学考试得了2分,老师认为问题严重,便告诉了家长,家长也认为事情严重,又告诉了朋友,朋友介绍他们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又建议他们去看儿科和神经科大夫,结果孩子的问题像滚雪球一样,牵涉面越来越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问题系统”。

点评:

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把问题扩大化的现象屡见不鲜。经常听到儿童拿家中的钱,在有些家长看来是这不可饶恕的错误:小小年纪便学会在家里偷小钱,长大了岂不到社会上偷大钱?这还了得?于是又批评又打骂。当然,孩子偷拿钱的行为是不对的,但是根本不能上纲上线,把它上升到道德层面上。孩子背着父母拿钱,大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或其他心理需求,如果从正常渠道无法获得,他就从不正常的渠道来获得。

 

对话:

妈妈问:“孩子,你为什么拿我的钱?”

孩子响亮地回答:“都是家里的钱,你们能拿来用我为什么不能拿来用?”

 

   互动提问:

假如,有一天,你去参加同学的婚宴,和别人坐在一起,一桌有10个人,你能不能参加完婚宴后,你告诉我,这一桌人当中,有几个人的鼻子很难看?谁的最难看,难看哪儿?谁的牙美观,不整齐?谁的脸上有雀斑?有的话有几颗?

身边故事:

实验故事:白点黑点

如果我们专门对某件事特别留意,特别专注,过分关注,那么,你就会觉得越看越不顺眼,你会在无意中放大了它的缺点,把它当作了问题来看待。于是孩子在你的眼中,满身是缺点,一无是处,越看越不顺眼,越看越越有问题。

 

如何做:

首先要问孩子几个为什么。而不是发火、斥责;

首先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而不是急着给孩子下评判,贴标签;

首先遇到问题要先反思自己、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都归罪于孩子。

如果我们这样做,那么我们就能把问题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而不让它任意蔓延,就能就事论事,而不会把问题扩大化、严重化,同时也绕开了教育的盲区,能客观而清楚地看到问题所在,恰到好处地把问题处理好,而不伤害到孩子本身。

 

 

三、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

故事:口吃求助者的

有个求助者觉得自己有口吃的毛病来求助心理专家。求助者说,自己小时候曾模仿电视里的口吃表演,结果发现自己说话有点口吃了。每当他说话结巴时,他爸爸就会提醒他:“你看,你又说话结巴了。”

当孩子刚刚出现说话结巴时,爸爸就刻意去提醒,:你现在结巴了,要注意!而偏偏这种刻意的提醒,强化了孩子的口吃意识,起到了负强化作用。本来孩子在说话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说话不连贯,字词有重复,会结巴,结果被爸爸一提醒,孩子明白了,噢,我在结巴。结果爸爸越是想纠正,问题越大。而本来呢,这种初露端倪的小小问题,如果不去管它,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淡化,直到消失。

举例:3岁孩子骂人

 

 

 四、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问题

第一, 在上个世纪多子女的家庭,父母为了生活,无暇顾及孩子,也没见哪个孩子身上有这么多的问题,而现在面对一个孩子,却问题一大堆。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在过去,一个孩子不能成才,还能寄厚望于下一个孩子,而当今的独生子女时代,

一是聚焦孩子。独生子女时代,父母们输不起这个“唯一”。于是,过高的期望加码,过多的精力投入,让父母们无法不以高标准严要求来框正孩子。

二是就业的竞争和升学的压力。父母们很难做到不去攀比,不去考虑严酷的现实。

第三是补偿心理。把自己当年没有实现的愿望和梦想,嫁接到孩子身上,期望通过孩子来实现。

第四是完美心理。挑剔,苛刻。

第五是过度关注。以前年代是不关注,现在是矫枉过正。

这是由于家庭教育理念和知识的普及,使家长们懂得了更多家教知识的同时,也把家庭教育细致化,在教育孩子上变得过于谨慎小心,过度关注,过细管教,拿着放大镜看孩子,横竖怎么看孩子都有很多问题,需要纠正。

遇到一点小小的问题,就觉得是很严重的问题。有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也当作问题来看待,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不能顺着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等待孩子成长,不能把孩子放在整个人生长河中去观察,去思考。

有个心理专家说:“要想消除孩子的不良行为,最好的办法是忽略它,要想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最好的办法是关注它。”而家长的思维是负向的,往往关注的是不好、出错的一面,于是,家长越关注孩子越不听,越批评孩子越没信心,干脆自暴自弃,本来可以做好的事,变成了做不好的事。

可以这么说,有不少问题其实是家长自己制造出来的,有的把它扩大化,有的把它严重化。作为成长中的孩子,不可能没有一点问题,但有些可以忽略不计,有些可以淡化处理,有些也可以不当作问题来看待,有些又可以当作孩子成长过程中必定出现的正常的问题来看待。

如果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客观冷静地看待这些问题,我们就会接纳这些问题,能够正确恰当地处理这些问题,我们就会允许孩子犯错误,会宽容孩子,接纳孩子。而孩子,正因了我们的正确教育理念和方式而变得问题越来越少,朝着越来越健康的方向成长。

故事:

台湾作家张晓风讲的:有一次,校长带学生到海边去玩,小孩子都乐疯了,大家玩尽兴后纷纷上岸。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把校长吓呆了。原来一二年级的小女孩上岸来,觉得衣服湿了,不舒服,便当众把衣服脱了,在那里拧起水来。光天化日之下,她们竟然造成了一小圈天体营。校长第一个冲动便是想冲上去喝止――但好在,凭着一个教育家的直觉,他等了几秒钟。这一等的工夫,他发现四下里其实没有人大惊小怪。高年级的学生没有投来异样的目光,傻傻的小男生更不知道他们的女同学不够淑女,海滩上一片天真欢乐。小女孩们很快拧干了衣服,重新装上――像船过无痕,什么麻烦都没留下。

 

今后大家在看待问题时,要细心一点,要分清,哪些是小问题不用过于关注,不要扩大化;哪些才是大问题,需要正确引导;哪些又不是问题,可以忽略不计。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