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UC课堂:家教指导能力之三:换位思考能力

15年前 [11-19 14:24 周三]

uc课堂讲稿:第五期网络班

家教指导能力之三:换位思考能力(练丽丹)

 

一、什么是换位思考

故事1:大人的脚

 

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对方的立场,去想问题,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想想这件事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怎么做?也就是把自己当成他, 去进入他的世界,感受对方的情感,体验对方的处境。

 

换位思考是一种能力。指导师面对家长,要换位思考,教师面对学生,要换位思考;家长面对孩子,要换位思考,都要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看问题。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家长真正的学会换位思考,真正的做到换位思考。

 

二、换位思考的意义

 

1、帮助我们了解孩子的动机,从而理解孩子。

 

举例1:孩子偷拿家中的钱

 

 

2、帮助我们体验孩子的感受,从而改变教育行为。

 

活动展示:体验活动

换位思考其实就是理解孩子,感受孩子。从孩子的立场来看事情。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感受世界,才能有真正的理解,才能修正我们的行为。改善亲子关系。

 

3:换位思考就是帮助我们了解孩子的需求,从而关注孩子的内心

故事2:山羊与小狗

启示: 就是,别看孩子和家长看起来很亲密,其实说不定家长和孩子之间并不了解,家长或许并不了解的需求。

 

案例:受骗的妈妈

 

小结:当我们把指向孩子的手指向我们自己,我们想想,真的是孩子的错吗?全是孩子的错吗?有时候,换一下位置,站在孩子的这一边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去看问题,多学点育儿知识,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那么我们的眼前就会是另一番景象,就更容易理解孩子,能更理性地对待孩子。

 

三、换位思考的障碍

1、思维定势的影响。

故事3:给妈妈买生日礼物

启示:换位思考就是要克服自我中心倾向.不要以为自己都是对的。不能做主观臆断的推测,不能想当然的想问题。在我们成人世界里,成人是经常犯这样的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的。

 

对有些家长来说,自我中心倾向是他的个性特征的一种反映。有些父母从小时候起,看事情做事情总是从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经验去认识和解决问题,而不大考虑别人的态度和感受。

 

有这种思维定势的家长:家长制作风的家长,专制型的家长,强势家长,奉行权威至上的家长。

作法:很主观很武断,没有平等,没有民主,只有专制。从来不考虑孩子的需要,不倾听孩子的想法。

 

2、沿袭上代人教育方式。

有类家长凭着自己的经验来教育孩子,从来没检查自己做得对不对。更没有去想,和自己的童年经验有什么关联。

  

3生气时难以做到换位思考。

当家长失望,生气,发怒,心烦的时候,是很难做到心理换位,因为这些是让我们失去理智的情绪状态,而换位思考,需要冷静,需要客观,这时的换位思考的力量是很弱的。 

 

4认为是孩子故意惹我生气

当家长找不到孩子行为的依据,把孩子的行为归咎于负面的动机时,我们很难做到要位思考。 

5、认为换位思考不利于教育孩子

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场看孩子,为孩子着想,并不是要认同孩子的作为,而是理解孩子的感受,但该坚持原则时还是要坚持。

 

四、如何做到换位思考

1、    理解换位意义

不要把它和向孩子妥协,对孩子放任、或溺爱或举棋不定划为等号。应该认识到它能的意义是为了改善双方互动关系,是去理解对方的行为动机、感受,做法。

 

2、回忆自己当孩子的时候。

我们在教育上的很多麻烦都源于成人的以已度人,忘了孩子到底还是孩子。所以,在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先不要急着教育孩子,而是先在脑子里,倒回去想一想,我们做孩子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愿望,有什么要求。

思考

1)我看到孩子犯错了,先想想,我小时候犯错时,我的父母是怎么对我的,当时我什

么感受?

(2)       我让孩子做事,他竟然不听我的。 这时,先想想,我小时候,父母一定要我去做

我不喜欢做的事,我是当时是怎么想的?

(3)       我准备打孩子时,先不要巴掌落下去,先想想,我以前被父母打时,我心里当时

么想的,会恨父母吗?会讨厌他们吗?

 

 

3 在教育孩子之前,先想想孩子会怎么想

我们的动作比思维还快. 这往往容易造成我们教育的失误.因为省略了思考,特别是换位思考这个步骤.不去考虑是否能够接受,孩子是否愿意配合,孩子心里是否认同我们的做法.这样的教育不会有效果

思考:

1\我的说话方式能让孩子接受吗?

.2\我的期望是否是孩子想要的?

3\我批评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心里是什么感受?

4\我不停地叨唠孩子的时候,孩子是怎么反应的?

对孩子发出教育行为之前,先把自己降在孩子的位置上,抓住几个关键性的提问词:

孩子能否接受, 是否想要, 什么感受, 什么反应,

 

4 不要忘记孩子和我们一样

面对他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互相反射的,别人对我好,我们也对别人好。所以人际关系和谐了。

面对孩子:

亲子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互相反射的。孩子对我好,我却对孩子不好。所以,亲子关系不和谐了。

孩子喜欢我们,我们却因为孩子做错事而不喜欢他。把他和他的错误联系到一起。

孩子需要我们的爱,我们却很吝啬,把爱加上了条件,变成了有条件的爱。

孩子需要我们的尊重,我们却很霸道,很专制,不想听孩子说,以自我为中心。

孩子需要我们的理解,我们却不愿蹲下来,和孩子站在一个高度,去了解他的内心。

所以说,我们要把人际关系中希望别人怎么对我,这样的希望,也用在亲子关系上。

用于我们的换位思考。

名言借用:5  服自我中心倾向

克服自我中心的办法就是,多想想孩子的感觉。

咨询案例1:多想想孩子的感觉

其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感觉,家长的感觉不能代替孩子的感觉。很多家长以自我为中心,忘记了孩子是个有感觉的人,家长经常做着用自己的感觉代替孩子的感觉的事。

 

6理角色扮演。

故事:换个房间,心情就不一样                                               

启示:我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结果也不同。用在家庭教育上,就是我们的角色不同,想法也不同, 自然结果也不同。

参考:双向对话法

7、迁移感受法。

 我们作为家长,可以把自身的生活经历中的某些感受借用过来,迁移到家庭教育当中去。我们作为指导家长的指导师,当家长不会换位思考时,我们有必要通过感受迁移的方式来引导家长学会换位思考。

咨询案例2:孩子做作业磨蹭

咨询案例3想想你学开车的时候

 8 不能感同身受,但可以试着去理解。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经验是非常有限的。很多事情我们没有机会去经历,但不等于说我们不可以试着去理解它,多一点宽容,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善良,去关心孩子。

比喻:夫妻互相抱怨

总结:学会换位思考,是家长和指导师必学的一种思维上的技能。习惯成自然,当换位思考成了我们指导师的一种思维习惯,能经常地自然而然地进行换位思考,那么,我们面对在家长和孩子时,在指导他们时,同样也能做到换位思考了。

 

五、作业布置

 

一:填空题:(感受迁移练习)

1、  假设你昨天上班,工作没做好,被领导重重训了一顿。

写出你的感受:                               

如果你让孩子做一件事,孩子没做好,你把孩子狠狠骂了一顿。

写出孩子的感受:                            

2、  假设同事在众人面前说揭你的丑事,说有一次你喝醉酒在耍酒风。

写出你的感受:                                

假设你带孩子去亲戚家做客,当着大家的面说孩子:“你怎么这么笨呀,你看表弟考得多好!”

写出孩子的感受:                               

 

二:思考题:

1、检查一下你自己平时的说话方式,想想是否让孩子接受了,如果不能,想想为什么?(可选)

2、在家庭教育中,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你有没有进行过换位思考呢?

如果有,请结合自己的育儿经历,具体把你的经验写出来,给大家分享;

如果没有,也请结合自己的育儿经历,检讨一下自己,为什么没有进行换位思考,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如何换位思考?

如果你还没孩子,就请你结合今天讲的课,谈谈你对换位思考的看法。

作业请于1130日前交在自己的博客上。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