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论文60:浅议青春期逆反

15年前 [10-24 14:23 周五]

 

浅议青春期逆反

 

摘要:青春期孩子的逆反行为是家长和老师都很头痛的问题,作为教育者,要充分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对症下药,科学引导,通过改变自身的观念、和谐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等途径,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帮孩子顺利渡过青春期,形成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青春期  逆反  特点  原因  对策

 

我们在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教师和家长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听话,往往对教师和家长采取一种强烈的对抗态度。这种现象在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小学高年级和初高中学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现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青春期逆反。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青春期逆反心理指的是一种比校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 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

虽然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经的心理过程,但逆反心理过重或自己不善于处理和自我调节,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逆反心理还容易造成感情失控,与家长、教师感情疏远、关系僵化,甚至对立,学生听不进正确的教育和劝导,可能会造成大错。因此,教师和家长有必要了解青春期逆反心理的特点和产生的原因,通过科学地引导,有效帮助青少年塑造健全的人格。

 1、青春期逆反的特点

青春期是人成长过程中一个独特的时期,是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过度时期,逆反是该年龄阶段青少年的一个突出的心理特点。分析青春期学生的逆反心理,首先要掌握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

1.1、独立意识强,表现欲望高。在这个阶段,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喜欢标新立异,遇事总想发表独特的见解,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其独立的个性。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

1.2、好奇心理强。心理学家认为,当某事物被禁止时,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又不作出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更易引起人们的猜测。尤其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他们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你越不让他做的事情,他越要去试一试。那些“青少年不宜”的影视广告就是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从而达到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去观看的目的。

1.3、对立心理较重。在这个过渡时期,他们迫切希望得到成年人的认同和承认,未来表示自己的“独到见解”,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认为绝大多数规章都是不合理的,应该废除;认为传统的东西都是落后的,都应该摒弃。不喜欢按照别人说的去做,总认为大人思想观念落后,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对许多事情都采取批判、对立的态度。

1.4、有一定的偏激心理。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思想还不成熟,社会阅历浅、知识面还相当缺乏,看问题过于简单,甚至过于片面,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却为此沾沾自喜。

2、青春期逆反的原因

2.1、青春期逆反的心理原因。逆反心理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面对紧张的学业,升学的压力和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逆反心理往往有比较突出的表现。进入青春期以后,由于活动领域的逐渐扩大和交际圈的不断拓宽,他们更愿意跟朋友在一起。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希望自己能象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自尊感明显增强,做事喜欢自作主张,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独立。他们对父母老师之言不再“唯命是从”了,往往嫌父母老师管得太严、太罗嗦,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2、青春期逆反的社会原因。社会缺乏对青少年独立意识的认同感。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独生子女,被社会称为是“抱大的一代”,社会舆论往往对这些孩子的前途存在担忧,担忧他们的自立能力,担忧他们将来不能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不可否认,当今的孩子确实存在着社会经验少,吃苦精神差,社会责任感淡薄等诸多不足,但是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正是由于家庭、学校、社会对这些孩子关爱太多,总认为他们什么也不懂,忽略了对孩子们自立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孩子的自立能力差,主要责任不在千千万万纯洁的孩子,而在于我们的社会和家庭,在于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方法违背了人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客观规律。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日趋多元化,而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对各种生活方式、各种思想观念缺乏正确分析能力,往往盲目去追逐一些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观念,甚至对西方一些腐朽的资产阶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不加选择地接受、崇拜、效仿。这时就往往与传统的老师、家长的思想产生诸多冲突,如果这老师和家长不及时采取疏导的方式而是硬加阻拦,就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向对抗心理。

2.3、青春期逆反的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水平对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是传播爱的地方,也是产生恨的地方,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家庭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缺乏民主意识的家长作风诱发孩子逆反心理。有些家长受家长专制思想的影响,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识,总认为孩子还不成熟,要绝对服从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害怕孩子对自己家长权威的挑战。这和青春期孩子喜欢挑战权威的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抗。

其次,家长居高临下的沟通方式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粗暴的、命令式的,摆出封建家长式的威风,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给孩子任何自主性的空间。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就会产生反感、抵触,而且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三是令人窒息式的“爱”导致孩子的逆反。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多处于“421”的家庭环境中,家长以爱的名义给予孩子过多的照顾,剥夺了他们自由探索和经历挫折的权力。这和青春期孩子喜欢探索的心理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抗。

四是过高的希望逼迫孩子逆反。现在的孩子不但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还承载者父母,以及全家的殷切希望,一些家长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希望孩子考高分,进名校,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超过了孩子所能耐受的程度,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被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易于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也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易产生逆反心理。

2.4、青春期逆反的学校原因

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之一。

首先有些老师不了解各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居高临下,认为自己是权威,指示学生必须怎样想,必须怎样做,根本不与学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这容易激起学生的叛逆心理。

其次,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不公正处理也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的教师比较偏爱某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当好学生犯了错误也会很容易地原谅他。而对一些成绩不好、喜欢调皮捣蛋的所谓“差生”,犯了错误教师的表现是疾言厉色、大声训斥。这种有失公平的做法会引起那些“差生”的强烈不满,故意捣乱,与教师作对。

3、青春期逆反的对策

3.1教育者要有正确的观点。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正确认识青春期逆反的利弊,应该看到,逆反心理也有它积极的一面,有时,家长和教师的做法可能是错误的,不切实际的,反抗这一做法则是正确的行为。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一味顺从的人,盲从或盲拒都是不正确的行为表现,事事顺从也不是心理键康的表现,相反意味着另一种不健康,不利于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培养有主见、有个性、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其中包括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

 其次要树立向孩子学习的观念,青少年是生气勃勃的一代,正是他们对一些既成事实的质疑和对新事物的探索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年人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给他们自由成长的空间和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3.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作为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的斥责、惩罚,一般都比较心虚、敏感,对教师怀有戒心敌意,但他们又需要教师的谅解和信任。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必须首先使他们解除顾虑、摆脱消极的态度定势。最根本的方法是调整师生之间的关系。为此,教师应自己带头真正实意地帮助这些学生。

其次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作为教师,我们应改变过去居高临下的、严厉单一的批评式的语态,放下架子,蹲下身来,和学生平等交流,用和蔼可亲的诚恳态度与学生交流、谈心聊天,尤其对所谓的“差生”,更应该真心实意地对他友好,消除他们的敌意和戒备心理。

三是要多看到学生的优点,多鼓励,少批评。盖杰和伯令纳曾在他们合著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中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的方法。有时教师忘记了他们对于学生的表扬是多么重要”。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师还应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寻找时机让他发现自己的长处,表现自己,改变他在老师和同学中的形象。

3.3、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部分,因此,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优化家庭教育,这对改善家庭教育质量、提高家庭教育效果、纠正子女的不良心理包括逆反心理会产生良好的作用。

 首先,家长对子女应给予适度的爱,给他们成长的空间。爱的缺乏和过度的爱都会对子女的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和后果。青春期的少年需要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家长应成分尊重他们,不要事事包办代替,患得患失,学会科学的、理智的爱,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其次,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水平也应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目前,在相当一部分的家长中,对子女期望过高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他们往往想把自己失去的东西在子女身上得到补偿。这样脱离子女实际、超越子女水平的家长期望容易引起子女的抵触情绪,必须得到改变,作为家长应该面对现实,合理地调整自己对子女的期望水平,这样才有利于子女的成长。

三是家长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学会辨证地、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避免老师和家长由于认识片面、视野狭隘造成自身认识错误,造成与孩子的对抗心理。家长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家教修养,同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和互动模式,做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者和喝彩者,通过适当的、科学的引导,帮助孩子建立健全的人格。

3.4、优化社会环境。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尤其是我们的社会要创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宽松环境,通过举办各种形式新颖的创新大赛,鼓励和肯定青少年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要适时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和责任意识,帮助他们分清什么是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我们要正确认识青春期逆反的特点和原因,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对症下药,采取多种方法,转变青少的不良心理,使青春期常见的逆反心理经过合理的调适、疏导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转化,使他们的不良心理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这就要求家庭、学校、社会三管齐下,优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帮助成长中的青少年形成键康心理、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 张丽丽《初中生心理辅导》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 王蕴   《孩子逆反怎么办》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3王云霞 , 强普霞 《略谈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及对策 》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五期

4杨敏   青年学生逆反心理及其矫治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第十二期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