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论文48:家庭生活方式与家庭文化建设

16年前 [12-19 11:09 周三]

 

 

家庭生活方式与家庭文化建设

姜宏德

一、家庭生活方式的基本概念与时代特征

    ()家庭生活方式的基本概念

    家庭生活方式是一个回答人们在家庭中如何生活的概念,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价值观念的制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它涵盖家庭生活的全部领域,如消费、休闲、交往、婚姻以及各种细微的领域和特定的形式表现方面,如生活风格、时尚、隐私等等。

    家庭生活方式不仅是一个概括程度很高、可感性很强的概念,还是一个外延广阔、层面繁多的概念。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家庭生活方式进行分类。比如从家庭生活方式所涵盖的内容角度,可分为家庭劳动方式、家庭消费方式、家庭休闲方式和家庭交往方式等;从人类历史相继演进的社会形态角度,可分为农业社会家庭生活方式、工业社会家庭生活方式以及信息社会或知识经济社会的家庭生活方式;从人类生活的社区和聚集体角度,可分为城市家庭生活方式和农村家庭生活方式;从家庭经济收入的角度,可分为高收入家庭生活方式、中等收入家庭生活方式、以及低收入家庭生活方式;从人流动和家庭结构的角度,又可分为流动人家庭生活方式、核心家庭生活方式、单亲家庭生活方式等;我们还可以从地域、民族和职业等其他角度进行更多的分类。

    然而,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家庭生活方式,其概念构成都包括家庭生活条件、家庭生活观念和家庭生活活动三个基本要素。其中,家庭生活条件是家庭生活赖以进行的基础,家庭生活观念是家庭成员从事家庭生活活动的动机、态度与价值观,而家庭生活活动则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观念的指导下主动调整、控制内外部条件以满足家庭和自身需要的行动。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家庭生活方式的时代特征

    众所周知,20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很少谈及生活方式。即便有时提到生活方式,也常常是在表述其反面意思,如某人沾染了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直到改革开放,随着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和极左思潮的破除,家庭生活方式才得以摆脱受歧视、被冷落的反面角色,堂堂正正地步入了社会科学的殿堂,成为社会科学各领域争相研究和探讨的热门话题。198410月,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适应现代化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从此,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便成为我国城乡亿万家庭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精神的鼓舞下,举国上下呈现出一派改革开放的新格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们越来越注重提高生活质量,家庭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显示出以下八个方面的特征:生活方式的世界化与民族化。更加注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健康第一的生活观。生态型生活方式得以确立。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家庭走向复兴。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力渐趋式微。家庭生活方式面临诸多危困。

    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趋势;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阶层分化却不断显著化的趋势;面对人类生活的全球化趋势和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国现阶段的家庭生活方式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局面。虽说崇尚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方式是当今社会我国家庭生活的主流,但是,受传统的和外来的不良文化的影响,加之家庭自身文化贫困的原因,不文明、不健康、不科学的家庭生活方式依然存在,亟待通过家庭文化建设予以解决。

    二、家庭文化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家庭文化的基本概念

  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上所表现的精神因素。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倾向于把人的活动方式纳入文化范围,把精神因素直接归结为生活方式,认为所谓文化,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聚起来的生活方式之总体。据此,我们可以从狭义的角度给家庭文化下这样一个定义:家庭文化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创造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上所表现的精神因素。也可以说,家庭文化就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所凝聚起来的生活方式的总体。

    依据文化结构三层次说(庞朴,1986),家庭文化的结构也同样包括三个层次:第一,表层文化,也叫家庭物质文化。即在家庭物质生活中所体现的一种文化内涵。它主要围绕人的衣、食、住、行、玩,但又不是纯粹物质的东西,而是在物质中含有的某些精神因素。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家居文化、休闲文化和消费文化等。第二,中层文化,也叫家庭制度文化。它主要指的是规范与约束家庭生活行为的某些规章制度,如家庭文明公约、作息制度、行为规范等。第三,底层文化,也叫家庭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它主要体现在家庭的意识形态方面,包括家庭的道德、伦理与价值观等。三个层次的文化彼此交叉,融为一体,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家庭生活方式。

    (二)家庭文化的功能

    家庭文化的功能,是家庭文化在满足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和作用。家庭文化的功能林林总总,但从家庭文化结构的三个层面来看,主要具备以下三个功能:

    1.满足需要的功能

    家庭文化,特别是物质文化具有满足家庭成员生理和心理需要的功能。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从衣、食、住、行、玩到家庭休闲、消费与交往,都越来越讲究文化的价值与作用。这种物质层面的文化投入对于提升家庭成员的文化品位,提高家庭生活质量,进而形成生态型生活方式都起着非常重要的奠定作用。然而,也有一些家庭忽视家庭物质文化建设,生活不讲文化、有钱不投文化,生活富有、文化贫困的现象依然存在,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2.规范的功能

    家庭文化,特别是制度文化具有规范家庭成员行为的功能。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完全脱离文化约束的超人。家庭制度文化可以有效调控和抑制家庭成员的个人欲望,使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家庭制度文化可使个人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做到尊老爱幼、团结友善、明礼守信、助人为乐、克己奉公、遵纪守法,懂得做人的道理;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家庭制度文化还能够抑制个人行为,使其顺应自然规律,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导向的功能

    家庭精神文化是家庭文化结构的核心和灵魂,不仅制约和影响着家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而且顽强地表现着一个家庭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具有明显的导向功能。先进文化可以提高家庭成员的文化素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特别对未成年人来说,先进文化能激励他们奋发向上,早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不良文化则会使人消极、颓废,丧失进取心。不仅危害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还有可能引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危及社会安定。

    三、  家庭文化建设的方向与任务

    方向问题,是家庭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当前我国家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和党成立八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都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我们进行家庭文化建设的根本方针和理论基础。我国家庭文化建设的方向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家庭文化,并通过先进文化进家庭,构建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家庭生活方式。要实现这一目标,目前我国的家庭文化建设主要面临以下两大任务:

    ()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典籍丰富,蔚为壮观。正是这些传统优秀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民族精神。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当前我国家庭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及其所孕育的民族精神,其精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整体意识,强调爱国主义思想。中华民族由于家族本位的结构和礼教文化的传统,培育了一种整体主义精神,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克己奉公,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而献身的传统美德。从贾谊《治安策》中的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体现着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而献身的精神和情操。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爱祖国爱民族历来被看作大节、大义。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巨大凝聚力、向心力的感情源泉,也是我国家庭文化建设的头等重要任务。

    2.推崇仁爱原则,强调厚德载物、人际和谐。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孔子提出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是从仁出发的。和仁相联系的是礼。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礼仪,认为它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又是立身之本和区分人格高下的标准。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礼之用,和为贵。他主张:在待人接物上,要讲礼节、礼仪;在个人修养上,要讲礼貌,守信用;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讲礼让,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具有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宽阔胸襟。

    3.提倡人伦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我们如果把孟轲提出的父子有亲、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赋予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内涵,对维护社会秩序和改善人伦关系,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在人伦关系上,儒家特别重视父母同子女的关系,即所谓父子有亲和父慈子孝。抚养子女和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人伦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孝被称为一切道德的根本和所有教化的出发点。孔子把孝的准则诉诸于回报的情理,强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要报父母养育之恩、长辈提携之恩、朋友知遇之恩、国家培育之恩等等。在漫长的文化积淀中,知恩思报、投之木瓜,报之桃李,已成为中国人造就良知和道德良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中国人道德质朴性的重要表征。

    4.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孔子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完善看作是人生诸种需要中的一种最高层次的需要。这种崇高的道德追求,又往往成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无私奉献、勇于牺牲和爱国爱民的精神支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奋不顾身、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等,就是这种追求在人生价值观中的体现。

    5.重视道德践履,强调道德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勇毅力行的奋进精神。在树立起崇高理想、信念和理想人格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奋发进取、励志践履。中国传统文化把修身、养性看作是立身处世、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注重自主自律、自我超越的主体性道德精神,形成了一套富有民族特色的修养方法,如慎独、内省、自识、主敬、集义、养气等等,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吾日三省我身。在强调道德主体功能的同时,中华民族还崇尚求真务实、不尚空谈、实在实干、勇毅力行。正是这种求实精神和坚毅品格,使中华民族在种种险恶环境中能够化险为夷,奋勇前进。

    ㈡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解决家庭文化贫困的问题

    加强家庭文化建设,既需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又需要移风易俗,改造落后文化,抵制各种腐朽文化的侵蚀。中国封建社会长达几千年,腐朽落后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如:封建迷信、家长作风、男尊女卑、蓄妾制度,中庸无为、因循守旧,以及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思想等,都属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和消极因素。此外,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中的那些病态、庸俗的东西也渗透进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直接冲击着我国的主流文化。我国的家庭文化正面临着四种文化污染:其一是黄色文化污染,即指文化中的黄毒。如黄色录相、色情网页、以及把刺激的性描写和性暴露与泛化的言情相结合的文化产品等。其二是黑色文化污染,即充斥着凶杀、暴力、地痞流氓等内容的文化产品。其三是灰色文化污染,即充满消极失落感、虚无感、幻灭感、鼓吹自我麻醉、自我超脱的文化产品。如某些显露悲观厌世情绪和沉沦情调的文艺表演,以及显露颓废气息和心理病症的文艺作品等。其四是白色文化污染,指的是宣扬神秘主义和封建迷信思潮的文化产品。

    面对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我们应当高扬先进文化的旗帜,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搞好家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家庭制度文化建设,制定相应的文化行为规范,净化家庭文化环境,使家庭文化在规范的过程中实现污染自消。

    家庭文化建设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解决家庭文化贫困的问题。世界银行《20002001年度报告》指出,贫困不仅意味着低收入、低消费,而且还意味着缺少受教育机会、营养不良、健康状况差。贫困意味着没有发言权和恐惧等。贫困是一个综合概念和多维度现象。家庭文化贫困是贫困中的一种,指的是家庭成员在知识水平、科技修养、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念、主体性、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趋势上落后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从而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落后状态。我国目前较普遍存在的家庭文化贫困的问题,已经严重地制约着家庭成员素质的提高,影响着家庭生活质量和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文明的、健康的、科学的家庭生活方式的形成。扎扎实实地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和先进文化进家庭活动,将是解决家庭文化贫困问题的有效措施和途径。(作者单位系青岛市教育学会)  

    参考文献:

    ①王雅林、董鸿扬著《构建生活美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②缪建东著《家庭教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8页。

    ③邵汉明主编《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17420页。

    ④沙莲香:《文化积淀与民族性格改造》,文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⑤许嘉璐:《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化研究》,2003年第7期,第33页。

    ⑥白全贵、师全民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5-252页。

    ⑦谢洪恩、孙林:《论当代中国小康社会的文化生态》,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化研究》2004年第1期,第11页。

    ⑧郭晓君等:《关于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哲学研究》2003年第1l期,第8187页。

来源:http://www.chinafew.com/jjlt/plts/plts_2004001.htm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