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孩子求助的眼神,母亲伤心的眼泪》

16年前 [06-08 23:19 周五]

《孩子求助的眼神,母亲伤心的眼泪》

——对一个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采访

采访:练丽丹(醉梅)   整理:任桂华

[编者按]

任桂华,83年参加工作。山东烟台五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生心理》杂志特约专家。烟台广播电台经济频道《走进校园》栏目作嘉宾主持。2002年,应中央教科所邀请在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上作经验交流;2004年“感动烟台”候选人;2005年烟台电视台专访报道的“新闻人物”;烟台水母网站首席心理咨询师;成长论坛家教咨询版主(网名:落花生)。近几年,应邀到山东各地学校为老师、学生讲座几十场。发表论文20多篇。凭着一份赤诚的爱心,义务为学生和家长作咨询上千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实验。以下是《成长》特邀编辑、部分家长与任桂华老师的网上对话。

  

第一部分:编者与采访人问答:

练丽丹:促使你执着地爱上家庭教育咨询事业的原因是什么?

任桂华:最早的时候,我有个学生是孤儿,一直和奶奶一起过。这孩子特别聪明,但上课总是不敢回答问题,非常退缩。她经常不上课,天天躺在宿舍里,我怎么批评也没用。我就经常找她谈,她会和我说很多话,每次说话必哭。她说,老师我很自卑,我抬不起头来。我想用爱心来温暖她,努力唤醒她的尊严,但是都没有成功。我越对她好,她越退缩,后来她半路辍学了。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我下决心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从那时起,我用十几年的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心理学,广泛涉足心理领域的知识,参加了各种培训。从2000年始,在鲁东大学心理学院,跟随研究生听了4年的课程。

    在十几年的探索中,我接触了上千个个案,在家庭教育、心理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直想把这些知识和经验传递出去,让更多的家长与孩子之间有更好的沟通和理解。


练丽丹:心理健康教育是播洒心灵阳光的事业,你从事心理健康教育这么多年,这条路走得艰难吗?

任桂华:步履维艰啊。因为,在唯分数是一切的中国教育体制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被广泛重视。学生心灵成长的环境是很差的。我看到很多家长、老师用体罚来代替教育的时候,心里很痛。我不止一次地找校长谈,但校长说,对于一个学校,成绩才是最重要的。
    同事的不理解,学校的不支持,我曾想过放弃,下决心不再做心理咨询了。但是,有一天半夜,电话铃响了,一个母亲哭诉说,她上高三的儿子已经出走五天了。她的眼泪浸满了与我通话的两个多小时。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为这个学生做了多次咨询,使他重新回到了教室,并且当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
    虽然,前行的道路坎坷,但是“孩子求助的眼神和母亲伤心的眼泪”牵引着我,我知道,明天升起的太阳,流过泪的阳光会更灿烂。

练丽丹:在家庭教育中,有的是家长有问题,有的是孩子有问题。你认为,哪一方更容易得到问题的解决?

任桂华:以前自己天真地认为,学生的问题很好解决。直到有一次,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因为家庭矛盾自杀了,我才意识到,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孩子的生存与发展。于是,我把注意力转向了家庭教育咨询。结果我发现,在众多的咨询案例中,90%的孩子认为是父母干涉了他们的生活,限制了他们的自由,把他们对生活的期望寄托在自己的身上。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接了数千个有关家庭教育以及青少年的咨询,得到一个经验:如果是未成年人的问题,则属于成长中的问题,很容易解决;如果未成年人的问题是家庭原因造成的,那就很难解决,除非家长先做改变。而所有的问题中,最多的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只追求成绩;包办代替太多。如果家长一味地寻求怎么解决孩子的问题,而不是在自身找原因的话,孩子的问题就无法解决。

青春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很多孩子在这个时期出现问题。其实在青春期以前,他们也有与家长不一致的想法,但那时他们还没有能力与家长抗衡,在家长的暴力或威逼利诱之下屈服了。到了青春期,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们对家长、老师的说教不再顺从了,他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希望能有自己把握生活的主动权。所谓的叛逆,是他们在心理上有了独立的要求,开始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行动开始了自己人生的“独立宣言”。这个时候,再解决问题就太晚了。所以,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成长,这是最好的办法。

练丽丹:说到青春期,就让我想到早恋。现在的学生性早熟,青春期提前,你又是如何看待中学生的早恋现象?

任桂华:当代中学生敢于标榜自我,思想开放,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在他们的眼里父母成了落伍派,家长如果还用过去传统的经验来管教孩子,一厢情愿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头上,而不认可他们的价值观,并用各种办法来压服孩子,那么他们要么公开反抗,要么内心抗拒。受到压抑的孩子,当找不到合适的对象来接纳他们的情绪、找不到被接纳被关爱的感觉时,这些“同病相怜”孩子就走到了一起,这是造成中学生恋爱最根本的原因。

其次,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矛盾冲突不断,让孩子对“家”没有安全感,当从父母那儿得不到情感的满足和慰藉时,特别是女孩子,就容易从异性中寻找感情的归宿。

第三,家长对爱的理解不到位,过度的敏感,处理孩子与异性交往时的方法不当,容易把仅对异性有好感孩子推向了早恋的漩涡。我做过几十例中学生恋爱的咨询,还没有发现像成年人那样指向婚姻的他们真的就只是爱,甚至只是为了能“说说话”,“有人听你说话”,因为他们孤独没有人理解,当他们向家长求助的时候,往往得到的是说教或不信任。如果中学生不是出于心理上的需要,只是单纯的对异性产生好感,只要正确的引导,很容易走出异性交往的误区。

练丽丹:我记得你的儿子上初中时,好象有早恋的倾向了,当时你是怎么引导的?

任桂华:发现他情绪不正常的时候,没有要介入他生活的意图,只是一直在关注他,让他感觉到,不论怎样,妈妈都爱你。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很正常,但处理不好却会留下很多遗憾,要真正走出来却需要孩子真正从内心来认识自己。于是,我给儿子写了一张纸条:儿子,如果你爱上一个人,那你就大声地说,我爱你,这声音至少要让自己听到,问问自己到底是什么让你这样困惑与烦躁。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你才会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孩子,我们都是这样磕磕绊绊的长大的。我相信你,会做出对自己负责任的选择,我也相信你,会走出这心灵的沼泽地。

孩子向他爸爸讨经验:“在认识妈妈之前,有没有对其他女性产生好感?”爸爸坦率地告诉他,自己在五年级的时候,曾经对邻居的女孩子产生好感。爸爸的坦率与妈妈的民主,让孩子有了解决问题的勇气。同时也接受了爸爸的劝告:“该喜欢的就喜欢,该向前走向前走,不论喜欢谁,都不要留恋,25岁的眼光总比12岁、18岁的眼光好嘛!”

练丽丹:中国的孩子很多是在呵斥声中长大的。比如“笨蛋”、“没出息”之类的否定性语言会摧毁人的自信和自尊。这种伤害是永久性的,甚至影响他的一生。真的有这么严重吗?

任桂华:如果某一次说某一句否定的话,除非这句话具有相当的刺激性,否则对孩子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如果否定性语言在孩子的成长期达到了50%以上,那么这个孩子的一生就完全界定了。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否定是一种习惯,一种文化,棍棒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特产。这与中国人长期的苦难、贫困的生活有关,生存的压力、经济的窘迫,没条件接受教育等原因,使家长们把自己的梦想嫁接到孩子身上。望子成龙的情结,恨铁不成钢的心理,都外化为贬损性的语言,伤害性的打骂(当然,这些问题在高知家庭中同样存在)。另外,这也和中国传统的尊卑观念有关,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有权训斥和打骂自己的孩子。有几句否定话特别喜欢说,第一句是——我不要你了!这种话是从根本上对孩子有威胁性和毁灭性,如果一个人的安全感不具备了,那谈什么发展都是奢侈了。第二句是——你真笨!这句话把孩子的自信心彻底摧毁了。

练丽丹:成年人的行为方式,人格的形成,心理的健康与否,都和他过去的生活经历有关,尤其是童年时代。如果孩子在童年时就遭受家庭的不幸,心灵的伤害,长大后,出现的心理问题就多。

任桂华:在童年中受到伤害的孩子,成年后心理修复的可能性只有2%。人只有先拥有了自我,才能走出自我,服务他人,中国人从来就没有真正拥有过自我。你可以看到童年自卑的人成功之后会很张扬,其实心理正常的人不应该有这样的表现。

每个人的成长都与他的过去有关。周某脾气暴躁,经常与同学争吵,与老师对抗。他的母亲接受新事物很快,思想开放;父亲却很传统,比较保守。父母之间的矛盾从争吵上升为暴力冲突。思想开放的妈妈与思想保守的爸爸之间的对抗,使他不能整合自己的思想,内心充满了冲突。当他来到学校,不论老师的思想是保守还是开放,都会让他想起妈妈或者爸爸的观点与之对抗,最后,出现了严重的自残自虐行为,不得不辍学。还有一个家长对我说,自己小时候经常被父母棍棒相加,现在有了孩子了,也以同样的方式打骂孩子。也知道这样不对,但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练丽丹:你说,教育不是灌输和说教,是引导。那么,你是如何理解“引导”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又该怎样进行引导?

任桂华:认知决定行为,引导学生辨证地认知,可以提高孩子应对生活中的问题和挫折的能力。当一个人对某些事情认识混乱时,往往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到目标上,影响目标的实现。引导,就可以让孩子更好地从混乱中走出来。

有这样一个镜头:黑板上画着一支箭射中两颗心,旁边用英文写着:所有的女孩爱我吧!教室里一片寂静,见我进来,大家的眼睛齐刷刷的看着我。

我不认为这是伤风败俗,或者故意刁难教师,我首先想到的是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想法正确引导。

我说:“爱别人和被别人爱是幸福的,有一个人爱我们已经不错了,让所有的女孩爱我们,想一想真是美妙的事情啊!”接着我在黑板上写道:“凭什么?”我说:“古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是有欲望的,名、利、喜欢帅哥靓女,都是人的欲望。君子可以爱财,可以爱名、可以好色,可以喜欢与异性交往,但是,必须有道。只要我们能用恰当的方法在恰当的时候来满足它就是君子。学习就是让自己具备、同时也帮助更多的人具备实现这个欲望的能力。”

虽然这种认知与学习无关,但正确的认知却可以指导学生的行为,可以想象,当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困惑时,他们就会将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

而如果是一味说教,则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人就会引起心理不耐烦、反感、讨厌,这是说教的弊端,“引导”就避免了这种弊端的出现。从各个角度,换个说法,简单明了,新颖,还没有出现厌烦、逆反的心理时,已经结束了,这就是引导。引导不是说教,没有被迫执行的意思,对青春期的孩子教育效果特别好。

练丽丹: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玩,就加以限制,怕浪费时间,影响孩子的学习。那么玩和学习有什么关系吗?

任桂华:玩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比如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学习粗心、做作业慢等。这些问题和小时候缺少玩有关。因为支撑人类平衡的中枢神经的发育在11岁之前基本完成,如果没有充足的运动,孩子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感觉统和能力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而这些会影响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注意力、情绪的稳定性甚至影响智力的发展。比如,小手肌肉发育不好,精细动作就做不好,于是,不会系鞋带、系扣子,写字时歪歪扭扭、写到格子外等;做数学题会有出忘进位、丢三落四的现象。所以,家长要尽可能让孩子多运动多玩耍,以促进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

需要补充的是,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在这个时期没有得到一定量的满足,会形成一个“心结”存在于意识中,到了初中高年级甚至高中时,再遇到困难的时候,可能会激活这个“心结”,开始玩起来。

练丽丹:中国家长爱孩子是世界第一,然而,中国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也最多。不少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点小问题,就四处“求医问药”。孩子真的有这么多问题吗?

任桂华:在我接触的有问题的孩子中,80%以上的问题是家长自己制造的。有些家长用自己的经验来代替孩子思考,孩子的做法不符合家长的意愿时,就要受到惩罚,造成很多孩子的退缩、依赖;有的自己内心缺乏安全感,对孩子有过分关注,与别的孩子比来比去,给自己造成恐慌,同时也给孩子造成压力,致使孩子的注意力越来越散漫;有的对孩子要求很高,输不起的心态使他容不得孩子出现错误和失败。其实,尝试错误是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出现错误,往往只是暂时没有达到目标,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冷静地面对待自己的问题,大胆实践,直至成功。如果给予惩罚,强化了孩子的失败感,同时激起了孩子的不良情绪反应,这种坏情绪破坏了孩子对学习的注意力,无法把握自己,为了自我保护,他们将精力用于推卸责任,应付家长,在行为上不再努力,出现退缩。凡是家长制造的问题,如果家长不从自身开始改正,孩子很少能走出来

由于是独生子女,又有优厚的生活条件,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比上辈人更小心了。太小心,太细致,眼睛睁得太大,家长看到的缺点就越多,把小问题成倍地放大,最后搞得自己的心态出了偏差。就象婚姻,闭上一只眼,远距离欣赏,你会发现,美,就在眼前。我们看孩子也一样,闭上一只眼,实行粗放管理,你就不会太在意那些成长中的细节,不会在意微不足道的瑕疵。因为孩子是动态发展中的,今天一个样,明天又一个样。你也许在忧心忡忡于孩子不懂事时,孩子某一天会为你分担家庭的烦恼呢。



第二部分:家长与采访人的问答:

舞东风:我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还是很民主的。我给女儿讲了要努力学习的道理。女儿表示要努力学,一定要考上高中。开始孩子在学习上明显比以前用功,但是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又不能集中精力学习了,经常在书桌前发愣或者趴桌子上睡觉。
任桂华:好态度的对待孩子不是民主,讲道理不是民主,真正的民主是对一个生命的尊重,是尊重这个生命自己的内心感受,不是让孩子强迫接受你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不尊重孩子内心的感受,家长即使再温和,也是一种专制;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安排,试图驾驭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

更多的时候,家长所说的话是正确的,但讲道理不是教育。大道理也就是道德说教,只能起“宏观”调控作用,对行为起作用的“微观”调控主要靠内心体验,这种体验来自个体对本我欲望的满足。
孩子自己内心的世界里有很多东西,连自己也没有弄清楚。家长一味的说教,实际上是堵塞了孩子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机会,孩子只有理解自己,才可能正视问题之所在,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真正的教育是激发出孩子向上的动力,协调孩子意识与无意识的平衡。

月夜:儿子上小学时很听话,自从上初二后,学习劲头没有以前那么足了。发现他对我的话有些不耐烦,对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显得“不屑一顾”。我觉得自己太“在乎”他,反而得不到他的认可,对他的学习、生活关照得太细。我不能再陪读下去了。但如果我放手,又怕他不能自觉地学习,很矛盾。

任桂华:当对孩子表现出过度关心时,本身就是一种伤害——干扰了孩子自己独立思考问题,侵占了孩子独立精神生活空间,影响了孩子自己对生活的把握,剥夺了他的生活的主动权。中学生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控制自己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想要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而家长还把孩子当成小孩子。过多的关心和唠叨,只会适得其反。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看过一篇文章,叫做“爱她,就任其挣扎”。说的是一只蛹在变化成蝴蝶的过程中,作者不忍心看这个蛹在蜕变是挣扎了一天,忍不住在最后时刻用剪刀把翅膀给剪开了,这个蝴蝶一只在颤栗的,直到死也没有飞起来。问过生物学家,专家告诉她:“在蜕变的过程中,蚕蛹的抖动是将翅膀多余的水分抖出来,这样才能飞翔,你帮着它把皮剪掉,它翅膀里乃至身体里的水分太多,无法飞翔。”教育孩子也一样,帮的多了,适得其反。

sf283289:由于我工作忙,压力大,根本没时间去管孩子,也许是很久没有管她,渐渐发现,她以前爱看的书现在不爱看了,与楼上的小女孩一起玩,作业、弹琴也都在敷衍。我气得就骂她。孩子就得天天管住吗?

任桂华:对孩子的教育,最忌讳的是“管”,最不好的是“不管或者乱管”。我的孩子曾经问我:姥姥教你怎么写文章的?我说没有教。孩子说,你现在不是做得很好吗?那一刻,我明白了他的意思:没有人教你你能做得好,为什么你老是来干涉我的生活?孩子的成长像在驾驭一辆车,我们能帮他做的是:和他一起了解车的情况、路况,还有他目前遇到的问题,但是,不能代替孩子驾车。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唤醒孩子对自己生活负责的意识,而唤醒孩子意识的最好方法就是:永远用阳光的眼睛,去发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并告诉她为什么。而不是总是在事后去批评;如果孩子有什么做得不好的事情,不是说教,而是直接告诉她应该怎么做,做好了就表扬。

无为老师:现在的孩子视野比以前的孩子开阔了,但心理素质却是越来越差。离开了父母生活很难自理不说,受点挫折可就不得了,甚至自杀。

任桂华:孩子的视野开阔了,其心理需要也与过去的人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我们是吃着玉米、红薯长大的,那个年代,我们的基本心理需要就是生存。现在,孩子的物质基础已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会比我们更高。古人讲“衣食足而知荣辱”,吃玉米长大的人怎么能理解吃汉堡长大的人?对孩子来说,没有人理解的痛苦和吃不饱的痛苦是一样的。

社会变了,对我们的教育方法与观念提出了挑战,如果我们的教育还沿用过去的模式,那么,会有更多的孩子出问题。

学生动不动就自杀,是因为我们家长、老师不理解孩子。真正的坚强来自内心,一个人在心灵深处感受到关爱、感受到被理解的时候,他就会变得坚强。



 
来源:《成长》杂志专题论坛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