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评论]专家打断学生发言引来与会者不满

16年前 [11-09 10:59 周五]
 当18岁的职校生李阳举手要求发言时,台上的嘉宾和台下的听众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看上去一脸学生气的男孩会把已接近尾声的论坛推向高潮。

    李阳和“疯狂英语”的创始人同名,也同样勇敢。接过话筒,他开口了:“我听完各位专家的发言,觉得你们并不真正理解我们。我是……”

    李阳的话还没说完,台上的一位知名专家打断了他的发言,追问:“你具体说说我们哪些地方没有理解你们?”

    这是近日在探讨青少年问题的一个论坛上发生的一幕。台上是类似于访谈节目的主题对话,嘉宾有研究青少年问题的学者、专门挽救网瘾少年的大学教授、儿童心理专家和一位家长代表,台下的听众多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

    面对著名专家的追问,李阳显然感到了紧张,有点儿“语无伦次”:“你们不理解我们,没有真正接触到我们的心灵,爱心和耐心都不够。我以前也是网瘾少年……”

    专家有点儿急了,再一次插话打断李阳,要求他说明不认同专家的哪些观点。

    听众开始议论纷纷。突然间,一名女老师站起来大声说:“请×××教授不要再打断这个孩子的发言,尊重他说话的权利,让他把话说完!”

    会场立刻热闹起来,先是掌声,之后很多人热烈响应:“让这个孩子说下去!”

    李阳站起来之前,一直是专家学者们在滔滔不绝地讲。他们描述当前青少年问题的严重程度,分析为什么中国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网瘾,指责社会要为青少年问题承担责任;家长代表则讲述自己如何在专家著作的指导下,付出巨大的努力才把孩子从网吧拉了回来。

    而就在主持人要把话筒交回李阳手里时,一位坐在前排的男士抢过话筒:“我插一句话。这个同学为什么会感觉不满意,这说明在座的专家没有挠到他的痒处。各位专家每年收入至少有几万元吧,衣食无忧。你们能体会到学生七八个人住一间宿舍、在食堂排队买1元钱菜的滋味吗?请专家也到学生宿舍住几天,去食堂排队打饭,你们能看到、了解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会场又响起热烈的掌声。

    李阳终于又能说话了:“我两年前也上网成瘾,和家人关系不好。”

    主持人插话:“是因为上网和家里人关系不好吗?”

    “不是,是因为和家里人关系不好才去上网。其实,如果我们不去上网也会干别的。我们上网不是因为内心空虚,在网络游戏中,我能找到成就感……”

    如今的李阳已经从网瘾中走了出来,并考进了一所职业学校,还担任了学生会主席。他说,自己是在一名帮教警官的帮助下才有今天的,这位警官是真的和他交朋友,从来不高高在上,感觉就像同龄人,“没有年龄歧视”。

    论坛结束后,李阳私下里告诉记者,他觉得这些专家研究了几个学生,就以为了解了全部学生,帮助几个孩子戒除了网瘾,就以为能够解决所有孩子的问题,“他们有点儿自以为是”。

    这段插曲持续时间并不长,但却给不少与会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随后的一天,还时不时有人和记者聊起这件事。

    “我看到了成人世界的强权!”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心理学家表达她的感受,那个男孩的想法也许有些片面,也可能是这个年龄段特有的叛逆,但台上的专家在追问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强势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

“专家太咄咄逼人了”

    母亲带着年幼的孩子逛商场。商场内人流如潮,母亲兴致勃勃,可孩子却开始哭闹,一定要母亲抱着。母亲呵斥,没有成效,只好蹲下来哄。蹲下的一瞬间,母亲惊呆了:在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到的只是一片移动着的黑灰色的腿林……

    教育专家经常喜欢用这个故事来告诫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学会蹲下来和孩子对话,才能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可专家自己连最起码的倾听都做不到!尊重、平等,这些教育理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这位心理学家表示,现在一些教育专家谈到青少年问题时,动不动就说“孩子生病、家长吃药”、“糊涂老师糊涂家长”,批判多、建设少,观念多、实践少,难免让人感觉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

    “专家太咄咄逼人了。”魏学成是北京市教育协会教育心理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一名从教30多年的中学高级教师,听完论坛,她认为,一些教育专家不仅不习惯蹲下来和孩子交流,也不习惯蹲下来和一线的老师交流,他们总是在俯视老师和学生。视角决定了一些专家脱离了教育第一线,研究问题分析多,实证少。

    “隔靴搔痒”,在这个论坛上,先后有几位中小学老师向记者说起这4个字。“专家们不接触活生生的学生,”北京一所中学的心理教师张老师说,“只上天,不入地,怎么可能知道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

    有老师曾经向本报记者表示,专家们都呼吁,要和网络游戏争夺孩子,就必须推行生命教育。但是,专家说来说去都是那几点,比如学校、家庭要重视,要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形式应该是体验式的,可是,究竟如何具体操作,专家往往给不出建议来。

    “专家只会说应该做这件事,却不会告诉你要怎么做。”北京市某学校的张老师说。

学生和一线老师反感高高在上的专家

    其实,记者过去也时常从一些中小学一线老师那里听到过对教育专家、官员脱离实际的抱怨。正在开展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效,但是,这几年来,教育界尤其是教学一线的老师对于新课程改革一直也颇有微辞,大家意见比较集中的一点是,新课程改革的设计者中缺少有丰富课堂实践经验的一线老师,因此,改革的理念虽好,但实施起来却有不小的难度。

    本报上周刚刚报道过,新课程改革使用的新教材给西部边远地区的师生出了难题,因为新教材要配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没有多媒体设施的师生上课只能靠想像。

    无独有偶,日前,记者在南开大学组织了十几位学生座谈,询问他们喜欢看什么样的新闻报道。

    “最反感专家出场!貌似公允,半天说不到点上,还不如看同龄人或身边师兄师姐的成功经验呢。我们同学看见‘专家’两个字都有逆反心理。”记者没想到,这竟然是这十几位同学的共同感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许多家长将专家的意见当作教育孩子的行为指南。而如果部分教育专家仍站在成人立场上,忙着在媒体上语不惊人死不休,将孩子的想法、一线教育实践者的感受置之不理,很有可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教育过程、误导教育方向,加深两代人的矛盾裂痕。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