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引发孩子的成长动力(董进宇)

16年前 [04-06 09:52 周五]
《引发孩子的成长动力》
人是一个主体,你要把它当做跟你平等的人对待,让他做任何事情,由内而外的启发,让他内心里产生要做这个事的欲望,这样他才能把事做好。
比如,学习这件事情,我们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学好,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家长和老师通常所犯的错误是,他们不了解学习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有它特有的规律,就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的状态。”脑力劳动的特点是,想干这个事,别人逼着干是干不好的。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我给他翻译过来就是,要想让一个孩子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话,只有一个前提,想办法用间接手段激发出他自己想要学习的意愿,他自己内心里想要学了,有了这种主动性才能学好。   德国人,哲学大师,尼采用三种动物比喻为人的精神状态,太准确了。他说:90%的人像沙漠里的“骆驼”,自己并不想走,是被驼人拽着走,是被动的,用语言表述就是“你应该”。我们中国的孩子在学习上,在太多的事情上,是被家长老师逼着去做,他的心理状态是被动的,像沙漠的骆驼一样艰难地爬行,他的心理状态是被动的,用语言描述是叫“你应该”。第二种状态是草原上的“狮子”,狮子在追赶羚羊的时候,没有谁让他追赶羚羊,他自己要吃,他拼命奔跑,它的心理状态是主动的,用语言表述,叫“我想要”。我们要想让我们的孩子真正能够学好,有成长的动力,得由内而外激发出他的成长动力,让他进入狮子状态,我想学钢琴,是他自己想学,他要学小提琴,让他找到美感,让他发疯地学小提琴。他要学习的话,没有引发出内在的东西,高压逼迫,越逼孩子,问题越大,这是因为不符合脑力劳动的根本规律。第三种状态就是“小童”,就是进入了创造与创新的状态。所以,孩子一但进入了第二个“狮子状态”,当孩子想要的时候,孩子发疯想要一个东西,进入了“我想要”的状态,发疯的这种欲望出来了,他自己会想办法创造条件把事情做对。
   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原理,教育孩子做任何事你必须由内而外地启发他激发他的自己成长的动力,教育孩子这个问题,就相对简单了。
 
《学会放松入静,调整身心平衡  》
在成长中的中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难免产生紧张烦躁的情绪。如果长期下去,会使人生理和心理都失去平衡,很多人整天生活在紧张烦躁的情绪之中,很难让他能够放松下来,而当有艰巨的工作要做,需要他紧张起来时,他又集中不起精神来,表现为拖拉、疲惫,效率极低。
    一个人要想提高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必须学会放松自己。当一个人能够最大限度地放松自己,他才能最大限度地聚集生命的能量,从而最大限度地紧张起来,才能从事最艰难的工作和学习。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搜集一些舒缓的古典音乐,最好是每分钟六十拍的音乐,象巴赫、贝多芬、肖邦等人的钢琴曲。
    二、在椅子上坐好,或躺在床上,一边听古典音乐,一边让自己放松下来。
    三、在头脑中想象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想象自己曾经去过的风景区,将自己置身于其中。
    四、在自己处于完全放松状态时,可以用录音机播放事先录好的外语单词或其他学习材料。
    五、每天这种放松练习,至少做一次。每次二十至三十分钟。
    当你学会了借着音乐放松自己的方法时,你就学会了如何使用自己的身体。这样就是从事再艰苦的工作,你也不会失衡。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