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2)(李跃儿著)

17年前 [04-03 18:43 周二]
1.2.3 智慧的爱与愚味的爱

  有一天,当杨杰对着镜子刮脸,突然发现自己的长相也越来越象父亲时,他非常震惊与绝望。

浪子为何不回头

  即便这样,弟兄三人并没有从情感上完全与父亲割舍,其内心并不是非要作对到底。只要有可能,他们随时准备与父亲言归于好,但是这样的结果并没有成为现实。如果我们把他们称作"浪子",这几个浪子为何不回头呢?

  杨辉说:我们兄弟特别羡慕人家的父子关系,有一次上楼,我们看见邻居家父子两个从门里出来,儿子搀着老爸又说又笑,我们眼馋得不得了,进屋之后谁也不说话,都坐在沙发上叹气。我爸回来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想跟他聊天。谁知没谈上三句话,他又教训起我了,我一下控制不住,跟他大吵大闹。

  他说就是现在,尽管这样恨我爸,但是只要他能摸摸我的头,向我说声对不起,我想我肯定会掉泪、再恨不起来了。

  杨杰也是这样,据他的妻子讲,杨杰其实对他的父亲感情非常复杂。一方面,他痛恨父亲,另一方面,又可怜父亲。有一次他一个人在屋里唉声叹气,妻子问他出了什么事,他说他觉得老爸其实非常可怜。问怎么可怜,他不再往下说了,只是叹气,然后叫妻子买些东西给父亲送去,并强调不能让父亲知道是他让买的。等到再见面,还像以前一样对父亲发狠,大吵大闹。吵完了又让妻子买东西送去……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其实他特别想跟父亲缓和关系,恢复正常的父子关系。可是作父亲的从来不给儿子这样的机会,而这种机会很有可能缓解他仇恨的漫延,使他精神的发展道路尽可能趋于正确,使一个心灵的"浪子"回头。后来杨杰对父亲彻底绝望了,彻底仇恨了,就连自己长的越来越象父亲也万分苦恼。有一天,当杨杰对着镜子刮脸,突然发现自己的长相也越来越象父亲时,他非常震惊与绝望。

  可以说,杨杰弟兄就是在这样的绝望当中一步步沦为罪犯的。他们没有一个精神上的家园。我们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这些浪子并不是没有回头的可能,但作父亲总是一次次错失良机,直到孩子走向不归之路。听监狱的工作人员讲,最后见面那一次,他们的母亲,把两只手分别递给两个即将临刑的儿子,贪婪地抚摸着儿子的脸,那种景象真像一位双目失明的母亲在抚摸失散了几十年的孩子。她似乎想用自己的双手留住什么,但她能留住什么呢?她能做到什么呢?唯一能做到的,只能伸出一双苍老的手,只能抚摸那两块毕竟属于自己的肉了, 但是,没有人也没有办法让犯了重罪的儿子重获新生……

  我想,面对此情此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样的感叹真是太不着边际了!

智慧的爱与愚味的爱

  我们说,杨杰的父亲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儿子,但结果不是导致爱而是导致憎恨呢?原因是他的爱出了问题。

  我们说爱是教育的前提,指的是不管父母对孩子付出如何多,要是没有爱,或者说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那么他所有的努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无效。但这只说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只有爱是不够的,他的爱必须是智慧的而不是愚昧的。

  智慧的爱能使孩子优秀,愚味的爱只能毁灭孩子。在杨杰家里,父爱跟智慧毫不沾边,不幸的是,母爱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形,他们的母亲,虽然爱自己的孩子,但却陷入了另一种极端,也是一种愚昧的爱而不是智慧的爱。

  用杨辉的话说:现在想起来,我爸的教育方式当然很糟,但我妈也有不对的地方。比如我大哥有许多毛病,好吃懒做呀,贪图享受呀等等,都是我妈惯出来的,我大哥直到六岁还在吃奶,从这一点你就知道我妈是怎样惯着他了。采访时,他的父亲,也愤愤不平地一再提起妻子对杨杰过分的溺爱和放纵,说是妻子的溺爱害了孩子。

  但是,母亲把爱变成了溺爱、愚昧的爱,很大程度由丈夫造成的,丈夫的凶暴使她的爱变了形。她就像身处危境中的母鸡那样,一边护着小鸡一边盯着天上的老鹰,时时提心吊胆,准备最后一搏,以至发展到事非不分、听任放纵的地步。而孩子呢,只能在慈母与凶父的夹缝中残喘,在火与冰的对恃中蜕变……

  渐渐地,作母亲的对丈夫也越来越粗暴,夫妻二人常常大打出手,杨杰弟兄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到了成年。

  杨杰在监狱里说,他这一生最痛苦的事情还不是父亲对他的粗暴,而是看着父亲打母亲时他无能为力。为此,兄弟三人曾经窜缀母亲与父亲离婚,由于没有离成,便大失所望。

  一位合格的母亲首先要分清"慈爱"与"溺爱"的界限,慈爱是蜜糖,溺爱是毒药;慈爱是智慧之爱,溺爱是愚味之爱。溺爱最容易发生在母亲身上。合格的母亲能让她的慈爱化作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强大动力,溺爱只能使缺少辨别能力的母亲们丧失理智,从而毁了孩子。

  母亲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爱,对于爱不加适度控制,就会发展成溺爱和纵容,过分顺从孩子的意愿、包庇孩子的缺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也会全部包揽。这样一来,母亲的慈祥就会成为无条件的妥协和软弱,孩子受其影响,也会在思想及行为上表现出同样的妥协性与软弱性。杨杰成年后曾经干过许多行业,但干一行砸一行,每遇困难就退缩,我想,除了父亲对他的摧残之外,母亲的溺爱也有很大关系。

  有的父母担心给孩子慈爱可能会使他们丧失斗志,其实,慈爱与坚强并不矛盾,调查发现,一个从小得到充分爱的孩子长大之后面对困境时会显得更为坚强。但得有个前提:父母在慈爱的同时也须具有坚强的性格,要在慈爱中赋予孩子坚强的品质。大量事实表明,这样的父母既能给予孩子亲情的温馨,又能教会孩子勇敢地面对生活。

希特勒的成因

  希特勒也有着类似的情况,他虽然常常受到父亲粗暴的对待,但在母亲那里却是个宝贝。她赞美、纵容儿子,从不惩罚;她认为儿子做什么都不会错。她将所有的关怀、兴趣与喜好全都集中在儿子身上。因而养成了希特勒的自恋和消极被动的性格。在他心中,什么努力都不用就可以成为了不起的孩子,什么事不做,因为母亲事事都替他做了。由于父亲很少在家,就更加强了这样的趋势,男性权威所能提供的良好的平衡,他一概缺乏。

  当他6岁的时候,这种天堂般的生活突然中断了:他的父亲退休回家,让他上学。他发现自己的生活突然之间被局限在一个狭窄的活动圈子里,要求他负责任,守纪律。他第一次受到有系统的、坚定的强迫,要他跟别人一致,这让他难以适应,因为在他感觉中,"自由"就是不负责任、没有约束、意味着控制别人。

  希特勒喜欢游手好闲,逃避艰辛,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已经有了一个确定的发现,就是这种行为是受母亲溺爱的孩子常有的现象。受母亲溺爱的孩子无意识里总是期望母亲把什么事都替他们做好,就像他们在婴儿时期一样。他们觉得他们不必做什么积极的努力,不用保持整洁,他们可以把东西随处乱丢,自有母亲帮他们收拾。他们生活在一种"乐园"里,在那里,他们什么事都不必做,什么事都有别人替他安排。

  而他父亲的凶暴的性格又从另一个极端影响着他,使他严重畸变。

  对破坏性的抑制希特勒有两种办法:一是合理化借口;二是反向行为。心理学临床治疗上有一个已经确立的事实:一个人为了压抑他的某些欲求,会发展出与这些欲求正好相反的特征,这就是反向行为。

  他的性格中另有三个互相密切相关的特征,就是他的自恋、退缩态度和情感的缺乏。希特勒可以说是一个没有任何爱、温暖或同情的人,这样的人只能算作恶魔。

  另外,鉴赏力跟性格是分不开的;一个残忍、原始、无情如希特勒的人,鉴赏力必定是浅薄的,因为除了对于他有用东西之外,对别的他全然视而不见,他在心智上是一个瞎子。我为什么在教育中特别注重提升孩子的鉴赏能力,原因就在这里。一个具有了真正鉴赏能力的人也就具有了判断是非的条件,才能分出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这就是道德认知。只有具有了道德的认知,才能实施道德的行为。所以,对于有鉴赏力的人来说,干坏事反而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希特勒内在没有任何中心,没有任何真正的原则、价值或信念,杨杰等人也是这样。

  从广义的角度看,因为家庭或学校教育的原因,在我们中间肯定潜伏着许许多多希特勒式的人物,只要历史的时机到来,他们便会现出真实的面目。从本质上看,"4.20"案中的这些人就是一个个小希特勒,只不过希特勒杀的人多,他们杀的人少而已。

1.2.4 驯养儿子

  你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如果你驯养我,那该会有多么美好啊!金黄色的麦子会让我想起你,我也会喜欢听风在麦穗间吹拂的声音……

穿越精神的时空邃道

  这个案子把我家先生吓着了,也醒悟了,对我也是这样,很受震动,影响可以说非常巨大,使我对于孩子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不光儿子,对学生也是。

  而且那个时候,我们也正好遇到了蒙特梭利教育,开始接触儿童心理学,儿童成长规律,接触真正的教育。认识到儿子心灵受伤太深,得彻底治疗了。于是当即立断,决定让他休学一年,调整好了再上学。

  具体怎样做呢?就是让他返回童年。因为我们是从三岁开始折磨他的,所以就让他返回到那个时期。这就像穿越了精神的时空邃道,到达他开始受伤的那个端点。然后,一步步回到现在的年龄。

  这在一般人来说似乎是天方夜谭,其实并不难做到。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爱、自由、宽松的环境,就能做到。那段时间我俩腾出时间专门和孩子一起交流,一起疯玩,一起打闹,孩子需要的都满足他,给他充分的自由与尊重,他一下幸福得不得了。一个13岁的孩子,也算大半个小伙子了,竟然开始喜欢婴儿的玩具,看婴儿的书籍,撒娇撒得满地乱爬,嘴里发出奇奇怪怪的声音。让他用体觉呀、味觉呀、口觉呀、手的触摸呀、脚的探索呀等等自由地体验,让他把以前本该应该经历的敏感期全都经历一遍,这样一段时间之后,他就会一点一点恢复到现在的年龄。

  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太短,一年后再上学时只恢复到10岁左右的状态,要是再有几个月时间就能完全恢复,但没办法,因为那样还得停学一年。有位搞蒙式教育的朋友告诉我:受过伤害的孩子如果重新得到爱与自由之后就会出现一个胡闹期,你要有所准备。我问能闹到什么地步,她说把蛋糕砸到天花板上,把沙发拉倒,闹得你简直无法忍受。出现这种症状说明你的儿子有救了。我说只要不杀人不放火,任何事情我都可以忍受,我已为此做好了准备。

  等呀等呀,这样的症状一直没有出现,等到的只是撒娇,简直没完没了,腻得实在难以忍受。个头快跟我俩一样高了,两只手耷拉着学小狗,问他话的时候从不用语言回答,用狗的叫声回答,汪汪表示高兴,拐几个弯就是不满意,要是发出"吱吱"的声音就表示心里很难受了,就像小狗挨了打一样。到最后干脆就在地上爬了,不用腿走路了,完全退化到婴儿的状态。

  开头还强忍着,后来不免有些担心,因为等待的胡闹一直没有出现,出现了这样的症状。所以就对他说:你要是再这样下去就会变成女孩,变成娘娘腔的,却毫无缓解的迹象。

  有一天偶尔翻开《倾听你的孩子》,上面说道:如果孩子想要吃一块饼干,要是他正常地说"妈妈我要吃饼干",这就是饿了;如果哼哼唧唧地说,就不是饿而是需要爱了。这个时候母亲要抱上他,一边抖一边说:我们来吃饼干,我们来吃饼干,直到他自己下地为止,这是6岁之前孩子情况。

  我一下恍然大悟,想到这大概就是我儿子的"胡闹",他是以另外一种形式表现胡闹的。他是以这样的方式赢得我们的爱,进行心灵创伤的修复。我便立刻采取对策,两个月下来,他就好了许多。

  每当他撒娇时候,我就把他揽在怀里,亲他,抚摸他的脊背,边抚摸边跟他说话,直到他安静为止。我与老师一道迫害了儿子10年,说什么也要把他挽救过来。从3岁开始只要往我身上贴我就会把他推开,从未很好地给予相应的爱抚,因为我妈妈老说那样做会把孩子惯坏的。

  后来有一天,儿子一人在家,我打电话回来问他在干什么?他说在撒娇。我很奇怪,问给谁撒娇,他说给自己。我说为什么自己给自己撒娇呢?他说等妈妈回来之前把娇撒完,妈妈就不烦了。我听了很难过,心想儿子心里还是没有彻底放松,还想着他的撒娇会让我们不舒服。于是我就打消他的这种顾虑,告诉他可以撒娇,多厉害都行。这一下才算完全放开,渐渐地,撒娇的症状开始减缓,到后来,进展到只是偶尔撒一下、或者喊一声就算完事。

一只等待爱的小狐狸

  儿子重新上学之后,我家先生有次去书店,发现了《小王子》这本书,看了之后很受感动,也很受启发。那本书我也看了,我跟他关注的内容不一样。我关注的是蘑菇与猴面包树的问题,他关注是小王子驯养狐狸的问题。

  小王子从他的星球来到地球之后非常孤独,一个人在沙漠边缘走的时候发现了一只小狐狸。他很想和狐狸玩,被狐狸拒绝。小王子想知道原因,狐狸说:因为你还没有驯养我。问它驯养是什么意思,狐狸说:驯养就是"建立关系"。

  建立关系又是什么呢?狐狸说:建立关系就是……比如现在对我而言,你只不过是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用不着我。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只狐狸,就跟其它千万只狐狸一样。然而,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将会彼此需要,对我而言,你将是宇宙间唯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了。

  我的生活很单调乏味。我捕捉鸡,而人又捕捉我。所有的鸡全都一样,所有的人也都一样。我已经很厌烦了。但是如果你驯养我,那我的生命就会充满阳光,你的脚步声会变得跟其他人的不一样了。其他人的脚步声会让我迅速躲到地底下,而你的脚步声则会像音乐一样,把我召唤出洞穴。

  然后,狐狸指着旁边说:你看到那边的麦田了吗?我不吃面包,麦子对我来说一点意义也没有,麦田无法让我产生联想。但是,你有一头金黄色的头发,如果你驯养我,那该会有多么美好啊!金黄色的麦子会让我想起你,我也会喜欢听风在麦穗间吹拂的声音。

  先生看了这段感动得不得了,尤其是当他看到小狐狸反复说"求你驯养我吧"时,感动得……他说跃儿,我觉得我们的儿子就是一只等待爱的小狐狸,咱要彻彻底底地驯养他……

驯养儿子

  就这样,先生开始了驯养儿子的行动,前后大概三、四个月什么也不干,一门心思做这件事。儿子从学校回来就跟他一道玩呀、聊天呀,一去学校,他就把这些事记录下来。他记的时候事无巨细,一边记一边反思,常常记录到半夜,最长一次记到凌晨四点多钟。那些天,他每天早晨爬起来给儿子做早餐。结婚二十年了,我常常求他起来给我做一次早餐,让我享受一次躺在床上闻到厨房飘来早餐味道的快乐他也没有做到。

  吃完早餐,还把儿子送到门口,拥抱告别。儿子娇娇地用脚后跟倒着假装不会走路,一摇一摆地下楼,到楼的中间还要再喊一声"娇",他的爸爸在上面等着,这时候也回应一声。有时候,干脆送儿子到楼下或者小区门口,再送过马路。有一次儿子走出好远了,他喊儿子,儿子没听见,儿子回来后就把这事告诉他。结果第二天,送到小区门口时儿子故意慢慢走路,故意不掉脸,准备爸爸喊了之后好掉过脸来。过了马路,先生喊了一声他的名字,儿子赶忙掉过脸来看了一眼,便撒腿向学校跑去。

  你看,两个人情意绵绵到这种程度,有点煸情了,有点可笑是吧?这在别人看来是做作的,不真实的,但这又是个必然的过程。现在,当然再也不用把儿子送到大门口了,也不用喊"娇"了,因为父子现在完全心与心融到了一起,成了铁哥们了。

  驯养不光是跟儿子玩,这个驯养有很多内容,比如每天的创意比赛,一起读书、讨论等等,谈论儿子喜欢的话题。儿子数学很差,没有一点兴趣,他就跟儿子一起做题。做题的时候故意做错,让儿子做对,然后让儿子把他当马在地上骑一圈,下一次,找一道难题,他再做对,然后与儿子争论到底谁对谁错,如果儿子错了,他就把儿子当马骑一圈。

  这是在建立一种平等的人格关系,如果光让儿子骑他,就不平等了,也没有竞争。这就像一群鹿,没有狼的追赶就会变得软弱无力。所以,只有在这种有平等、有竞争的状态中儿子才会逐渐坚强起来,才能形成一种正常的、平等的伙伴关系,但要有个前提,就是建立在爱的基础地上,是智慧的爱而不是愚昧的爱。这很重要,不然会出问题。后来的家长沙龙上我也讲到这件事,怎样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怎样在拉近距离的时候能够与孩子建立一种平等的人格关系?这里面学问大了。

  后来也有这样的情况:他也朝儿子喊叫,好象他重又回到了过去,但本质是不一样的――以前的喊叫是胡乱发火,现在的喊叫是坚持原则;以前喊叫时儿子也会喊叫,父子俩对上铆了,现在喊叫时儿子十分顺从。就是周弘说的"铁哥们之间的争吵",他们关系的性质完全变了。

  儿子小的时候总是缠我,恨他爸恨得,看电视时发现有个人长得像他就要赶紧关电视。现在呢,儿子根本就不缠我了,放学回来要是爸爸不在,就心慌意乱,在屋里转来转去,等不到爸爸回来。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好笑。有一次我俩出去办事,儿子一人在家。回到小区,我俩开始上楼,我对先生说:我们把脚步踩得响一点,看看能不能把你的小狐狸引出洞来。我家住在6楼,结果,当我们走到大约3楼的时候听到上面传来开门的声音,接着楼道的灯也亮了。我悄悄说:还真准,狐狸确实出洞了。(大笑)

  话音刚落,听见上面"娇"了一声,我俩下面也"娇"了一声……

1.3.1 爱的里程碑

  孩子们立刻大叫:老师,这个女人没有穿衣服,露着奶糕糕!

女人为什么要长奶糕糕

  先是"4.20"案件,再是儿子的转变,还有蒙特棱利,等等,给了我相当大的启示,使我对于爱的概念更加明确了,这就是,爱,一定是智慧的而不是愚昧的,这样的爱才有价值,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从这个方向切入,往深走,就会思考:我们爱孩子,用智慧的爱来爱孩子,难道仅仅"为了爱"吗?我们爱应该有一个更为崇高的目的,那就是要孩子学会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所有人,爱所有美好的东西,这就是爱的交互,也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作为教育者,心中一定要有这样的目的,你的爱才会真正具有价值。用各种契机影响……比如有一次,我给他们欣赏高更在塔希提岛上画的画,画面上有一个端着盘子的土著女人,孩子们立刻大叫:老师,这是黄色的!这个女人没有穿衣服,露着奶糕糕!

  我放下画,与他们一起讨论这个这个问题。画上的女人是不是心灵特别丑恶?大家注意看她的面部,她是不是故意露出上身让别人看?孩子说不是。我问为什么,孩子们说,因为她脸上的表情跟穿着衣服一样。那,她是丑的还是美的?我说。你们看,这一盘红红的樱桃,像红色的宝石;我们再看奶糕糕上面的红点点,简直就跟樱桃一样,要是吃奶的娃娃看见这样的红点点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你们现在觉得奶糕糕上面的红点点美不美?孩子们说美。那么这个女人是黄色的吗?大部分孩子说不是,有几个仍然说是。

  讨论完之后再把话题引回来,我说:这个女人为什么不穿衣服而要露出奶糕糕呢?那是因为这个地方非常热,人们不穿衣服也能生存,所以就没有养成穿衣服的习惯,结果呢,任何人见了女人的奶糕糕就像我看见你们的脸一样。我看见你的脸会不会说"呀,你为什么不把脸捂起来呢?"我会这样喊吗?孩子说不会。我说:为什么我们这里的女人一旦露出上身大家就要吃惊呢?那是因为气候,不穿衣服冷得慌,只好穿上衣服,穿久了有些地方就再也不能露出来了,一旦露出来就害臊得不得了,而别人呢,一看见这个女人,眼睛就像电灯炮,不是看见这个女人,而是看见了奶糕糕!

  所有的孩子都笑得要命。我说奶糕糕是不是人长的?他们说是。我说是什么人长的?说女人长的。女人为什么要长奶糕糕?说要生娃娃。这就又扯到应该让女人生娃娃、还是让男人生娃娃的话题。

男人长的是鸡鸡

  我问孩子:为什么偏偏要让女人生娃娃而不让男人生娃娃呢?孩子们说:因为女人勤劳。我哭笑不得。我生过娃娃,内心有生娃娃的痛苦记忆,孩子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不知道生娃娃有多么痛苦。

  我说生娃娃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这么痛苦的事情为什么非要让勤劳的人去承担呢?他们说老师,不是这样,因为娃娃都爱他们的妈妈,所以就让勤劳的人生了娃娃,再让娃娃爱她们。

  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最爱我的爸爸!我是我爸爸生的。另一个孩子马上反驳:爸爸不能生娃娃!为什么爸爸不能生娃娃呢?我问。他们说不好意思说。我说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有个孩子走到我跟前,悄悄说:老师,男人长的是鸡鸡!所以不能生。我拼命忍住笑,说鸡鸡是不是人长的?他说是。是不是所有的男人都长着?他说是。我问全班:是不是长了这个名叫鸡鸡的东西人都应该感到害臊呢?他们说不露出来就不害臊。我说假如当初所有的男人都不穿衣服,都把鸡鸡露出来,早已成为人类的一种习惯,现在我们会不会害臊?孩子们脸上表情很复杂,他们将自己做为这样的角色体验着那种情景,大多数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我说:现在,不露出来已经成了人类文明的象征,我们现在认为露出来是粗鲁的行为。但是,人的身体也是一种科学,如果作为科学来了解它用不用害臊?孩子说不用。

老师,我有个办法

  接着,我又将主题引回到为什么要让女人生娃娃上面,也就是生育的过程。我说:妈妈怀你的时候,天天都要呕吐,难受得不得了,就像把肠子都要吐出来似的。随着你在肚子里一天天长大,妈妈的肚皮也被撑得一天比一天薄。你们有时候多吃一口饭都很难受,可妈妈肚子里装着一个娃娃!

  这个娃娃足有好几斤重!你们谁能吃下几斤重的饭呢?到了生的时候,那个娃娃最小也得五斤六斤,大的要到七斤八斤。妈妈天天就挺着这么个肚子走路,上楼下楼,睡觉压得上不来气,吃饭只吃一点点。这些还算小事,到了生的时候,肚子痛得死去活来。

  我问:你们想象一下,把烙铁烧红放在身上烫与生娃娃相比哪一个更疼?孩子说肯定是火烫更疼。我说错!有人证明出来了,生娃娃更疼。他把人类所有的疼痛排上队,刀割、火烫、生娃娃,所有的疼痛中,生娃娃排在第一。

  听了这个,所有的孩子都特别吃惊。我说: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娃娃在出生时不致受到伤害,再痛也不会晕过去,妈妈生你的时候遭受的那种剧痛从头到尾她都知道。我讲了我生娃娃时的体验……孩子们听的,那些孩子也就五岁到六岁吧,全部静悄悄的,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突然,有个孩子举起手来,说老师,我有个办法。我说请讲。他说:想办法让娃娃只有针尖那么小,生的时候,给妈妈肚皮上戳个针眼,娃娃就会从针眼里掉出来,再到外面长大。

  我说好办法,但是人类已经进化成这样了,娃娃在妈妈的肚子里必须要长那么大,必须十月怀胎娃娃才能长成。

  又有孩子举手,还是替妈妈想办法……哎呀,孩子同情妈妈同情得不得了,说了好多同情妈妈的话,想了好多同情的办法,为怎么让妈妈生娃娃时不痛苦绞尽脑汁。

  我问他们:还有人认为让女人生娃娃是为了照顾女人吗?全不吭气了。我说:现在你们想让女人生娃娃还是男人生娃娃?有的说还让女人生,有的说让男人生,不管分歧如何,但有个观点是一致的--不管让谁生,都得想个让他们不疼的办法。

爱的里程碑

  课上到这个份儿上,就算达到了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对母亲的同情,重新去认识母亲,把对母亲的情感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再推及及人。把一个只能关注主观意识的心灵引向体验客观感受的层面。我敢说在那个班的20多个孩子中,起码有一大半没有经过这样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学会爱,爱别人。在他们心中竖起一座伟大情感的小里程碑。

  我发现,作为教育者,就是要灵敏地抓住了出现在你面前的每一个机会然后发展,最后回归到那个原点上面,这个点就是人的最基本的情感,基本的爱。

  爱是教育的前提,可是在我们的教育里由于没有找到能够触动孩子心灵的对象、可供生长的土壤,所以,就无法真正在他们心中生长出来,于是只能成为表面的口号。而家长又只知自己去爱孩子,不知用自己的爱培植孩子的爱,所以,孩子不能够在内心深处形成爱的交互,不能认知爱。而学校教育中的"爱"大都是"爱国家""家集体"这类的内容,孩子对这些词无法产生切身的情感,不能有更深的体验。你看到了我是从孩子的妈妈开始,从相近的人开始,培植这种爱的。
.3.2 鸡毛掸子

  掌声落下,男孩朝着我举起了两只手,我以为他有话要说,就把头低下来,他搂着我的脖子,当着全班的面在我的脸上重重亲了一下。倾刻,一股幸福的电流传遍了我的全身。

鸡毛掸子

  比如上个星期那节课,班里的气氛好极了,孩子们都像被一种家庭一样的氛围包裹着。在这样一种博爱之中,评画时,我找不到教鞭,教室里的一个鸡毛掸子,它的毛快掉光了,只有几撮稀稀啦啦地粘在上面,我只好拿起那个鸡毛掸子暂作教鞭。刚拿起来,就有孩子问道:老师,你拿这个干什么,是不是要打人?

  我心里咯噔一下,难道现代的家长还用这个打孩子吗?我问孩子:这是什么?他们说鸡毛掸子。我说它有几种功能?我想考察一下孩子们是不是还被鸡毛掸子打过。他们一下炸开了,开始讨论,最后得出的结论鸡毛掸子有三种功能:一是弹灰,二是打人,三是当教鞭。

  说来也巧,刚得出结论,有个女孩哭了起来,原来她的画被人用橡皮偷偷破坏了。我说谁干的?站出来,要勇敢面对自己做的事情,敢做敢当!我的口气坚定而严肃,但目光是慈爱的,我的目光扫过每张脸,一边扫一边将鸡毛掸子在手心里敲得啪啪直响。我想试一试这啪啪直响的鸡毛弹子、坚定的口气与慈爱的目光加在一起的结果能不能使孩子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害怕老师。有个男孩高高举起了手。我说请你上来,他上来了……

他是英雄

  我对全班说:这位同学能够勇敢地承担错误,勇敢地站了出来,他是英雄,请大家为这种勇敢的行为鼓掌!掌声哗地响了起来。

  我问:是你把她的画擦环了?他点点头。我说你知道破坏他人的东西是属于什么性质的错误?他说干了坏事。我说:对于成人来说,破坏他人的财物和身体就算犯法行为,你知道对于犯法的人是怎样处理的?他说老师,教室有没有监狱,把我关在里面。我说教室里没有监狱,但我们也可以用其它的方式对你惩罚。他说怎样惩罚?我说:现在你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帮人家把画画好,另一个是让我在你的手上打五下。

  出乎我的意料的是,他选择了后者,就是让我在他的手上打五下。这时我发现我犯了一个错误,作为老师,我不可能用打的方式来表示我对了、他错了,要是这样,他会形成一个概念:在他对了、别人错了的时候,就可以用打的方式对待别人。再说,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如果让他感觉到是用自己的皮肉之苦来抵消所犯错误的话,不但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孩子还会用皮肉之苦替代了对他人造成了伤害的负疚心理。这是对爱的扼杀。我站在那儿,脑子飞快地转,心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突然,我发现这是个极好的机会。

  我说:你用粗暴的方式使那个同学伤心,老师不能再用同样方式使你伤心。要是老师用了这样的方式,就会与你犯了相同的错误。我不会用鸡毛掸子打你,但必须惩罚你的错误。

  他说老师,那怎么办?我说老师再给你一个选择的机会,一是把他的画恢复原样,二是向他道歉。他说老师,你还是打我五下吧,我不想给她画画,也不想道歉。我说你必须对你的错误作出补偿。我告诉全班:我们要耐心等待。

  那个女孩举起手说:算了算了,我自己把画画好。

  显然女孩的行为感动这个男孩,他马上转过身子,对着女孩大声说:对对对,不不不,起起起。(大笑)

  我对全班说:我们大家有没有感觉到他们两人的高贵品质?让我们为他俩再鼓一次掌!掌声落下,男孩朝着我举起了两只手,我以为他有话要说,就把头低下来,他搂着我的脖子,当着全班的面在我的脸上重重亲了一下。倾刻,一股幸福的电流传遍了我的全身。

  这时再看全班,这些10岁孩子的脸上呈现出妈妈对孩子的那种满意而宽容的笑容。

  孩子特别能感觉美好的东西,只要你感动了他,他的心灵就会变得高尚起来。这就是爱的交互。爱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可以互换。

幸福港湾

  我把这件事在上次的家长会上讲了,家长也被感动了。我说咱们要是能感动孩子,就会成为他的精神偶像。这就是驯养。家里要是弥漫这样的空气的话,这个家就成了孩子心灵的、幸福的港湾。在以后生活中,无论他多么艰难,受到的挫折多么大,他的心里不会有孤独无助的感觉,因为只要他想起我们,想起那个家,再大的难关也能挺过去的。这就要求做父母的不但要有无边无际的爱,更要有非常智慧的爱。因为这不但是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人类生存的质量重要保证。

  家长真的需要好好疏理一下自己的心了,查一查那颗心里到底缺了什么。不光为了孩子,也为了他们自己。因为我们成人也需要幸福地、有质量地活着。教育不光是孩子的问题,也是所有人的问题;教育,不是哪个部门的职责,而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负起的责任。

  在大象群中,每一只大象都肩负着每只小象的责任,不论这只小象是哪个妈妈生的,我们人类也应这样。

  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太难了。由于文化断层以及其它原因,有些人甚至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断标准。说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是爱。爱从那里开始?从同情心开始,这让我想起一节课……

1.3.3 回头一瞥的时刻

  正奇怪着,玉米地里突然走出一只豺来……

猴群忽至

  那节课上我给孩子们讲了个故事。说的是有个老爷爷因为太穷,还不起欠人的债,就躲到深山老林,在一处山坡上开了几亩地种起了玉米。好不容易等玉米长高,结出玉米棒子,有一天,忽然来了一群猴子,冲到玉米田里,掰下玉米棒子就吃,吃不完就扔。那只领头的、长得又肥又大的棕毛老猴特别喜欢红玉米,因为红玉米最香了,卖价也最高。玉米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吃的少、扔的多。这真是一群恼人的猴子啊,老爷爷恨死它们了,恨不得全给打死。但是他干看着没有办法,因为他手里没有枪。冬天来临了,老爷爷只好搞来一杆枪,拖着年老的身体打猎糊口,终于熬到了春天。

  第二年,老爷爷又在田里种了玉米,他想:这回再也不怕猴子了,要是它们再来,非得打死几只不可。玉米刚刚长出棒子,他就背着枪在地边巡逻。

  有一天,猴群果然来了,它们在棕毛老猴的带领下,哇哇吼叫着冲向玉米地。当时老爷爷正在吃饭,听见猴群的叫声,赶忙扔下饭碗抓起枪,跑出门去。可是……猴子为什么突然不叫了呢?而且还在田埂上站成一排?连棕毛猴也在队伍里面?老爷爷停下脚步,呆呆地站在那儿,他看见所有的猴子都拿爪子捂住眼睛,两腿发抖,显出极为恐惧的样子。到底出了什么事呢?老爷爷心想……

大限将临

  正奇怪着,玉米地里突然走出一只豺来,迈着漫悠悠的步子,在猴群前面走过来走过去,那神情就跟皇帝对待犯了罪的大臣一样。这样巡视了几个来回,那只豺,用嘴刁了一根柴棍,放在棕毛老猴的头上。其它猴子一见,哇地一声,逃得不见了踪影……

  老爷爷一下全明白了,原来,豺是在给自己挑选美食,谁最肥最大就挑谁,它挑上了褐毛老猴。老猴知道自己大限将临,身子抖得快要站不住了。

你同情谁?

  我问孩子:如果你是老爷爷,这个时候是不是特别解恨?呀,真是恶有恶报啊,你看来了一只豺来帮我出气来了,甚至连枪不用开枪了。老爷爷暗自大笑:哈哈哈!终于有人替我报仇来啦!你们是不是这样想?

  孩子举手说:是,我们是替老爷爷高兴,因为有人出来替他制伏猴子。

  我又讲……不是照本宣科,那样不会产生大的震撼,我讲的时候一般会把故事重新改编。我说:老爷爷本来还挺高兴,他等着看豺把猴子一口咬死以解心头之恨。但是他很快不这样想了,因为他吃惊地发现,那只豺,嗖地一下跳到棕毛猴头上,一口一口拔下猴头上面的毛。原来豺为了吃得舒服,它要把猴子身上的毛全部拔光之后才要正式享用。每拔一下,猴子就惨叫一声。你们想想,满身的毛全拔光了,这只老猴要受多么大的痛苦呢?

  我说,你们揪揪自己的头发试试,揪一根都疼得要命,揪一撮是不是特别痛苦?再想想如果满身长着毛,满身毛要被一撮一撮拔下来,那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我讲这一段的时候,喧染得特别到位。接着又停顿下来,让孩子自己体验。之后我问:你们同情谁?是同情猴子呢,还是继续为老爷爷高兴?

  我看见,所有孩子的脸都吊得老长老长,苦难的啊……教室里静悄悄的。孩子们说:我们同情猴子。

  我继续问:你们要是老爷爷,那枝枪应该对准谁?是打死豺呢,还是打死猴子以免让它继续受苦?

  孩子异口同声喊道:老师,我们打死豺!

  为什么?

  豺太狠毒了,太残忍了。

回头一瞥的时刻

  我说,老爷爷被眼前的惨象惊呆了,他想也没想,端起枪一扣板机就把豺打死了,猴子一声尖叫,跑进山林……孩子们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我说:转眼间到了秋天,老爷爷去地里收玉米,那群猴子又来了。我问孩子:你们要是老爷爷,会不会后悔以前没把那只猴子打死?孩子说后悔。

  我说老爷爷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已经没有办法了。他只好硬着头皮掰玉米,想着猴子过来糟蹋时再想办法。掰着掰着,老爷爷听见身后也传来掰玉米的响声,心想完了完了,一边想一边回过头去。就在这回头一瞥的时刻,他不禁大吃一惊,原来那群猴子也在学着他的样子掰玉米呢,而且没有一个吃的!原来猴子不是来糟蹋玉米的,是来给他帮忙的!猴子干起活来当然要比老爷爷快得多,它们把掰下来的玉米整整齐齐地摆在地头,然后悄悄离去。

  孩子们笑了起来,笑得非常开心,笑里面包含着深深的感动。这个故事将他们的感情一步一步往上引,越引越深、越提越高,将孩子带到一个充满情感的氛围里去了,直到沉入其中,直到忘乎所以。

  我说:这样的情景完全出乎老爷爷的意料之外,他感动极了,站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就这样,那群猴子一到早晨就来帮老爷爷掰玉米,到了黄昏全都自动离开。而且,从此以后每到秋收那群猴子都要来。

砸 枪

  我说:你们要是老爷爷,该怎么办?

  孩子们说:感激猴子,送玉米给它们吃。

  我说不知怎么搞的,那群猴子一见老爷爷接近它们就往开躲,连老爷爷自己也不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尽管老爷爷特别想跟猴子友好,每次都对猴子做出各种各样的亲热恣态,但是越这样猴子躲得越远。

  孩子们急得大喊:那怎么办呀老师,赶紧想个办法嘛!我说老爷爷什么办法都想过了,猴子就是不跟他亲近。可是有一天,老爷爷突然发现,每当他让猴子过来时,那些猴子总是盯着自己肩上那杆猎枪。老爷爷终于明白了:不是猴子不愿跟我亲近,而是它们害怕我的猎枪……

  怎么办?我问。要是你是老爷爷,你该怎么办?孩子们说把枪扔了。我说那座山里有老虎.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