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为何自己的孩子数学不行?

17年前 [03-22 10:43 周四]

家长咨询:
网友sf2832289
问——为何自己的孩子数学不行
我女儿从小有很强的识字能力,很喜欢看书,语言能力很好。大家都说她的智商很高,超出同龄人。可在她(6周岁)上小学一年级后,发现她在数学方面很差,不会转弯动脑,不会理解意,比如填数字的题:使几条线上的得数为9,她都不理解,以为做题目只是认字一样。两个5分等于1角都要想想。做应用题例如小明今天买了3本书,明天又买了5本书,一共买了多少书?她会列出8-3=5 ,好象很糊涂似的。连加减法列式都不会(她早就会被乘法表),气得我经常发火,为何自己的孩子这么笨,这么不开窍?


网友答——
无为老师(成长论坛特邀斑竹)——在实践中抽象,在抽象中还原。

这个孩子学数学的问题,在小学一年级有一定的典型性。儿童逻辑思维能力本身就比语言能力发展得要晚,一年级是孩子的逻辑思维从萌芽走向清晰的转折期;再有就是中国家长在启蒙教育时更重视形象思维和记忆的教育,比如背唐诗、背乘法表等,很少涉及数理、逻辑等内容,而家长对孩子形象、记忆方面的夸奖更强化了孩子这方面的意识。这孩子的两种思维协调发展得不够好,记忆能力被过度强化,以至于孩子认为学数学也是用记忆来解决了。矫正方法就是教会思考,掌握数学表达的方法。(1)在实践中抽象。数学来源于实践。孩子已懂得实践中的很多东西,但不会归纳抽象和表达。比如有3个人吃饭,孩子会拿3双筷子,如问她要拿几只筷子,她也一定知道是6只。但他不会抽象出数学表达式:2+2+2=6来,更不会抽象出2X3=6来。这就要求家长平时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2)在抽象中还原。数学服务于实践。教会孩子把数学还原到实际中去。数学中的1+1=2可以表示1本书加1本书,1个苹果加1个苹果……让数学还原于生活。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如果孩子能从易到难慢慢能做到了,这一关也就过了。(3)家长要有耐心,千万不要时常发脾气,这样不但伤了孩子的自尊心,甚至会让孩子怀疑和否定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感。家长还要有平常心,不要期望过高,6周岁的孩子对数字不敏感是很正常的,随着年龄增长会好转,只要我们引导得当,用心去做,一切都来得及。

海霞——接受现实,留言鼓励
我家小女上一年级时她班里的同学都说:“可可你的数学是班里最差的!”的确,她的进位加法速度很慢。所以有一天她对我说:“妈妈,我数学是班里最差的!”你可以想象我听后是什么滋味。不过光着急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因为孩弱小的心灵需要我们去抚慰。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特别关注她的“数学情节”:1、我从心理上接受她目前的事实:孩子数学不行不是她的错,因为她努力过;2、让她从心理上明白“我的数学是越学越好的”,使她心存希望;3、孩子的心理非常脆弱,我每天用心去发现她的点滴进步,给她书面的鼓励;4、把自己写给孩子的带鼓励性表扬的留言条交给老师,让老师在全班朗读。可以想象可可的心情肯定是愉悦的,因为有那么多的孩子向她投来羡慕的眼光;5、放下家长的威严,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我至少每天抽10分钟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女儿觉得我永远是她的朋友一样。

张红——数学童话与“面条”数学

(1)多读一些数学童话,这孩子的语文能力很出色,建议她去读李毓佩的《数学童话集》,这本书对孩子数学兴趣的培养很有帮助。让她在润物无声的故事情节里体会数量关系和逻辑关系。我做过一个试验,每天给孩子们读一个数学童话小故事,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和对数学的兴趣令我吃惊,因为这是适合于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逐渐的可以让孩子来(说)编写数学童话。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想象力以及数学的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就能比较扎实地表现出来,对于孩子的数学后续学习是有益的。(2)我在听特级教师魏洁的讲座时,她说她班上有个六年级的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理解能力只相当于二年级水平,魏洁老师在家访中了解到这个学生的父母是开面馆的。于是她让这个孩子结合自己家里的面馆实际,编写应用题,这使原先很抽象的工作效率、工作总量等数学名词都转化成可以触摸的“面条”关系。不久,这个孩子的数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毕业时,这孩子的数学成绩已很不错了。如今已经在大学学习计算机专业。魏老师的“面条”数学实际上蕴含了很深刻的哲理,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数学爱好者,关键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方式上加以怎样的引导。首先要相信孩子,然后找到一条适合于这个孩子提高数学兴趣的途径,她一定会爱上数学的。

留余轩主——抓住教育时机,尽早建立数的概念

孩子会背乘法表,只能说明她的机械记忆能力好,而缺少数学学习所具有的推理、分类、组合、抽象、概括等能力。这孩子是有点数学学习困难,数的概念建立较差。我女儿小时候数的概念也非常糟。教语文的我有一次教一年级数学,才发现原来数的概念的建立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孩子认识数字不等于建立了数的概念,孩子会数数也不等于建立了数的概念。不会做1+1 =2 没关系,但必须让孩子在生活中真正认识数字“1”,它代表所有个数是一的东西,不管它的大小,体积等。只有当孩子能建立起数的概念的时候,数学才不是那么抽象的了,才是可以理解的。我发现我孩子的生活里数学的内容太少了。女儿六岁了,还没有独立去花过一次钱。需要的东西我都为他准备好了。看到事物时,我引导他观察的是色、形、味,却很少会让她去数一数,让她失去了一个很好的建立数的概念的机会。后来,我从生活出发,开始引导她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尽量不让她感觉到那时在做数学题。应用题对于他来说在理解上有困难,我又学着把数学题编成故事。慢慢的他的数学困难少了,对数学的兴趣也增加了。

醉梅——智力训练与寓教于乐
你孩子语言能力发展得不错,但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有点滞后。孩子口算算得出是8,却写成8-5=3,说明她不理解数学式子所表现的数学关系;至于5分加5分等于1角,除了要掌握钱币的换算关系外,这其中还有个小小的推理过程。在她的头脑中,先要有5分加5分等于10分,然后才能推理为10分等于1角。孩子反应慢,说明她的推理能力不强;孩子不会转弯动脑,不理解题意,说明孩子综合分析能力、数学语言理解能力较差;孩子会背乘法表,只能说明她在机械地记忆,不等于有了学习能力。知识不等于能力,能力是知识的工具,有了能力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而能力的提高,所以可从两个方面着手:(1)上思维体操课。如针对她喜欢看故事、阅读能力强这一点,可提供诸如破案、猜谜等带有推理性、逻辑性的小故事给她看。我给儿子买过《学林数学——小学数学推理题》,推理题可以培养孩子的推理能力。我还让儿子做系列有关于空间想象力、逻辑分析力、概括归纳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等能力训练题,在我的每天坚持和鼓励下,儿子做得兴趣盎然。(2)寓教于乐。在生活中玩数学,不知不觉中培养他对数学的兴趣。比如,孩子小时候,我和他一起数楼梯学数字,玩扑克牌练速度,购物玩加减,买菜学斤两,等等。只有这样才学得愉快,学得有趣,如果孩子有一天猛然醒悟过来:噢,原来今天学的数学课本上的东西昨天妈妈还和我玩过!原来数学这么平常,就在生活中!那么你就教育得法了。最后,我要特别要说明一点,家长要在孩子的幼儿期就进行早期数学启蒙,在生活中多和孩子玩各种数学游戏,培养数学能力,而千万不要等到上小学了发现问题了才来着急,错过教育的关键期。

衣奎伟——赏识魅力无穷,相信孩子能行。


我儿子和这个孩子并差不多。语言表达能力强,语文和英语一直很棒。但数学从一年级开始就一直不好,始终徘徊在班上倒数十名。为此,我还打过孩子,结果儿子对数学产生了恐惧感,每次考试总是很紧张,有时候连很简单的题目他也会做错。我一直怀疑儿子是不是很笨,可又一想,儿子的语文那么棒,作文还在报上发表过,应该说儿子的智力一点也不差。后来从书中知道了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才明白可能是数理逻辑思维发展得慢吧。于是,我开始改变急于求成的心态,逐渐淡化考试带给他的负面影响,考试前不再给他施加任何压力,考完后也从不问他的成绩。同时,我不放过任何一次鼓励的机会,特别是从语文,英语等强项入手,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树立起“我能行”的思想。现在想来真是后悔,当初如果早赏识孩子就好了。如今我对儿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儿子,你的语文很棒,数学也会很棒的,加油啊!现在,儿子的数学成绩虽然在班上还不是最好,但是与过去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丁铭、冀光亚、王红岩——利用游戏,提高数学能力

从这个孩子的情况反映出了数学学习能力的欠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果在孩子的小时候进行早期数学启蒙教育,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游戏形式来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就能够提高孩子的数学能力。现提供几个具体的方法:


1、玩雪花片。即各种彩色带齿轮状的小花片玩具。比如红色代表1,绿色代表2,白色代表3,蓝色代表4,黄色代表5,让她记住这些颜色所代表的数字。然后你开始游戏,比如:“妈妈给你一片白雪花片和两片蓝雪花片,请你用几片红雪花片和绿雪花片和妈妈等数字的交换?”我这里举了最浅显的例子。你可以交错着运用简单和复杂的算术方式,变幻着用色彩雪花片来代知,通过她的心算,提高孩子对数的认识和计算意义的理解(丁铭)。
2
、孩子开“商店”。把孩子的各种玩具贴上标签,写上价钱,让孩子做售货员,爸爸妈妈做顾客,顾客用整钱买各种各样的物品,小售货员付货并找准零钱。此种方式孩子百玩不厌,不仅在找钱的过程中学会了加减法,认识了元角分,还培养了生活实践能力,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学,玩中乐(王红岩)。

3、玩扑克牌。(1)心算加法。家长和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赛做连加练习,用秒表计时,如一分钟内看谁加得牌多为胜。(2)心算减法。双方各执数量相等的牌,各自计算手中的牌的和,然后比较看谁的大,和大的一方口算减法。比如,你任意抽到2、5、6三张,和为13,孩子任意抽到9、7、1三张,和为17,让孩子口算17-13=2。(3)记忆力训练。任意抽出5张牌,让孩子默记,在规定时间顺着背一遍,接着马上反过来倒背一遍。成功后可增加牌的数量(冀光亚)。


来源:成长杂志  策划人:醉梅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