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关注孩子的内心表达

17年前 [03-12 11:22 周一]

关注孩子的内心与表达》 作者;萧音悠扬


多父母都认为孩子会讲故事,唱歌,小嘴讨人喜欢就是善于表达。这只是一个方面而已。善于并勇于表达应该还包括:孩子敢于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勇于倾吐自己的内心渴求和真实的情感,这点是很容易被家长忽视的。

也许有人认为,孩子天真无邪,怎么会隐藏自己的内心世界呢?是的,孩子不会隐藏,但他们的内心感觉是很复杂的,而且还经常会处于混乱和矛盾之中。他们自己无法理清自己的思绪,这时候他们会通过行动去试探成人的反应,这是他们寻求成人帮助的信号。某些情况下的反应通常是很激烈的,因此会被成人根据自己的喜好,用自己的行为去纠正孩子的这些激烈行为。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了由成人的规则来统治自己的内心,于是很多行为与自己的内心不匹配。这时候如何能善于“表达”呢?          

                                                    (一)你了解孩子的内心吗
  这是个令我思索良久的例子。我在德国电视节目中看到的一个家庭问题的真实个案。一个10岁的男孩,父母离异已3年。孩子和母亲、外公外婆住在一起。记者从孩子的母亲那儿得知,因为怨恨孩子的父亲而拒绝他探视孩子。经过法律的调解,父亲被准许每月接触孩子一次。其父被允许到家里来看望孩子。见面时间是10点30分。摄像机9点就开始拍摄戏剧性的全过程:
  大约9点15分:孩子和家人共进早餐,大人告诉他父亲今天要来访的事。孩子听后,使劲对着意大利面条的盘子乱叉:“我不要见他!”妈妈说:“宝贝,就20分钟。”“不要,不要。”孩子甩开盘子,走了。
  10点:孩子在客厅指挥大家搬弄桌子和沙发。这些家具要把大门和起居室隔开,他要躲在这些家具后面。这是他答应见父亲的条件。大人只好依从。
  10点20分左右:布置显然使孩子觉得有了安全感。孩子就象一位准备作战的指挥官在起居室的后半部分展开了“作战”的“规划”,他兴致勃勃地讲道:“要是他闯进来,我就躲在这张沙发后面,他就看不见我,要是他走近沙发我就跳到阳台…… ”
  11点15分左右:母亲从露台看见了孩子父亲并告知大家,孩子立刻疯狂地反复大叫:“ 不许他进来!”并开始哭。母亲和祖父到过道开门,却以探望时间已过为由坚决阻止孩子父亲进内。门就这样“砰”一声关上了。父亲最终没有见到孩子。“宝贝,他走啦!”孩子听到妈妈的喊叫,立刻转身跑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早已安装在他房间的摄像机让我们看见:
  孩子迅速关上房门后,跪在地上大哭起来。接着还有两段简短的对祖父母的访问剪辑,他们对孩子父亲的评价与其母一样,是极为怨恨的。访谈中多次对孩子父亲谩骂,提到过孩子父亲的暴力行为,老人家多次抹泪。从这样的侧面透视不难看出孩子不愿见到父亲的两个原因:
    其一,父亲的行为确实伤害了家人,更深地伤害了孩子。
  其二,在母亲和祖父母长期的讨论和永不饶恕的怨恨中,孩子坚定地站在反抗与父亲见面的立场。
  没有和父亲见面,是这位“小指挥官”渴望的胜利,然而,偷拍的房间镜头向观众揭示了孩子复杂的内心世界。在孩子的心灵深处,没有和父亲见面究竟是胜利还是失落?
  这个答案没人能够回答,甚至连孩子自己都不知晓。他无法理清自己心里的感受,因此也无法准确地用行为去表达。如果不恨父亲他为何坚决抵抗?但如果不渴望父爱他又为何关起门哭?孩子的内心是极度矛盾和孤立无助的。他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他见那个大家都憎恨的爸爸,他不喜欢这样做,所以抵抗;而另一方面,他渴望爸爸的关怀和爱却生活在充满怨恨的无父爱的环境中,这一点他自己不明白,但感觉伤心和屈辱,所以他哭。
  寻求父爱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母亲曾以“保护”的名义剥夺了父亲的探视权,逼于法庭的压力才不得以接受父子见面。平时家中谈话也经常围绕这个极不愉快的话题。10岁的孩子有着这么深的恨,除了父亲的错以外还有被母亲和祖父母反复加深的责任。母亲的爱的方式很值得深思。

这个例子似乎没有普遍性,但正是由于孩子家庭的不寻常矛盾才使孩子的内心冲突得以表露无遗,才会由一个微形摄像机告诉我们孩子的秘密。平常人家,平常孩子,问题没有激化不等于孩子内心没有孤独和矛盾,不等于没有秘密。这个个案不仅为单亲家庭的育儿行为与育儿方式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为双亲家庭提出了一个疑问——确切地理解孩子的内心我们曾付出过多少?

                          (二)成人的情感影响着孩子

成人很容易把自己的情感灌输给孩子。慢慢地孩子就会以为这也是自己的情感。就象男孩对父亲的“恨”。我小时候生活在外婆家,舅舅有个不吃葱的习惯。还经常对令他恶心的葱的味道进行恶劣的品评。外婆做菜就很少放葱。舅舅耳濡目染,因此童年的我也就自然的认为“葱”不是什么好东西!我不吃!这个影响持续到现在,葱和我的交情还是很浅的。我其实并没有真正感受过葱的味道,因为从心理上就已经产生了厌恶的感情。这件幼年的小事,令我真切地感受到,成人的情绪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比较小的时候还不会分析,只会用行动表达。当内心的声音和成人的世界发生冲突时,孩子会通过行为取得经验。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对成人情绪的挑衅行为(有无意识的也有故意的)。这是他们的表达方式。所以为什么很多家长说“孩子越大越麻烦”。很多时候这种试探会被成人用自己的行为准则和喜好所禁止。多次的经验积累后,成人的准则也就成了孩子的准则。当成人的情感和准则和自己的潜意识发生冲突时,孩子是迷茫和无助的,他们需要我们先疏导好情绪再建立准则,我们有义务引导他们明确情绪中的“为什么”,“怎么样”。否则,孩子或许变得不知所措而激烈反抗,或许隐藏起自己的真正感受(因为通常这样比较“安全”),这样他们有可能变得不善表达并且行为乖戾。正如那个男孩对父爱的渴求。

                        (三)用行动鼓励孩子正确表达
 

观察——理解——启发——鼓励。真正爱孩子,就要通过细心观察他们的行为去窥视他们真实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尊重和保护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在他们混乱和充满矛盾的时候,对他们或激烈或脆弱的行为表示理解,并接纳他们的弱点,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引导他们表达真实的情感,启发他们以什么样的行为表达意愿和需求,鼓励他们为自己的目标而作出努力。同时教导他们接纳他人的意愿和需求,理解并尊重他人,真正做一个表里如一,真诚自信的人。

作者:萧音悠扬  来源:成长杂志  推荐:醉梅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