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成长是什么?

17年前 [03-11 10:35 周日]
《成长》专题策划:《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 策划人:醉梅

第一篇:成长是什么?

作者: 周亚娟
成长,是生命赋予的美丽的名字。它是变化中的规律,是静态中的动态,是成功前的错误,是尝试中的摸索。同时,它也是要父母必须静下心来的思考,并调整自己的频率与孩子保持同步的节律。
一、成长,不能违背规律
19世纪的美国人曾大量种植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桉树以促进当地的林业。经过他们的悉心培育,使得原本在澳洲至少需要生长十几年才能成材的桉树,在美国只需三年便长成大树。然而,这些桉树最终成了一堆难于切割加工的废木,木质脆弱,纹理开裂,早已失去它原本的优良品质。为何这些上等的树苗长成了畸形?原来,桉树只有在相对贫瘠的土地里扎根,在害虫及真菌配套下慢速生长时,它们的组织才是最优化的。而美国人为桉树创设的过于肥沃、没有天敌的优越条件,破坏了桉树的生长环境,违背了桉树的生长规律,自然使它们成了废材。
常听父母抱怨:“我已经和他讲了无数遍了,可他就是不听!”“瞧,这道题我讲解了这么多遍了,怎么还是像‘榆木脑袋’,一点也不开窍呢?”每当此时,我就会反问他们:“你自己吃下去的食物,能做到一点也不浪费,全部吸收吗?”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思维尚未发展健全,心智也不够成熟。他们不是“容器”由你填充任何物质,也不是“木偶”由你随意摆布,他们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和身心特点。
不要以为,我们给孩子创造的条件是多么优越——也许这根本就不是孩子成长所需的环境,甚至早已破坏了孩子的生长规律。我们苦口婆心的说教孩子竟惘若未闻,因为只有事实才会让孩子有刻骨铭心的感受;我们埋怨孩子净干些蠢事,可孩子只有把蠢事做了,并且从中得到教训后,才会去总结经验尝试干一些有意义的事。他们就是在犹豫和怀疑中学会选择,在叛逆和摸索中学会推断,在挫折和困难面前学会坚强,在磨练和吃苦中学会适应。
在孩子的成长条件中,注定要有一些“害虫”和“真菌”。它们看似荼毒了我们的下一代,实则增强了孩子的免疫能力;看似阻碍了孩子的成长进程,实则坚韧了孩子成长的双脚。孩子们就得在逆境中才能真正地、一步一步地长大。若为了追求孩子的超速成长,越俎代庖地为他们扫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并加大培养力度,缩短培养周期,这些做法与那些种植桉树的美国商人又有何异?
俗话说:“巧娘生笨儿,母懒儿必勤。”心灵手巧的父母,事事包办,久而久之,孩子便成了什么都不会的“笨儿”;倒是懒惰的父母,经常差遣孩子干这干那,孩子在不断锻炼下便逐渐能干起来。适度的关怀当然是要的,但不要像美国商人一样,过度的栽培不光让桉树汲取自己根部的养分,而且连邻近植物的水分也全部吸光,以至于“营养过剩”,最后成了废木。
二、成长,顺其自然最美
有一位著名的建筑师,建好了遥遥相望的三幢办公大楼,并在大楼四周全部种上草,不留下一点空隙,一时间,大家找不到可以出入各大楼的人行道,只好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自然地走。结果,历经一个夏天后,便踩出了若干条小路。于是建筑师根据人们在草地上踩出的路痕铺就了大楼之间和通向外面的人行道。每一个走在这些道路上的人都说:这几条路,是比大楼更伟大的杰作。
建筑师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懂得“顺性而为”。教育也是如此。不少父母总是在为孩子设计蓝图,看到各种培训班、特长班,就象饿汉看到巨大的面包,恨不得一口吞下去。然而,他们不是自己吞,而是让孩子吞,不管孩子能否消化,是否喜欢“吃”,先“喂”了再说。“多学一样技艺总是好的。”这是家长的思维。而他们却忘了,一棵果树如果伸出的枝杈过多过密,那么它即使能开花结果,果子的质量也不会好到哪儿去。所以,精明的果农们会在冬春时节修剪掉过多的树枝,让果树把精力集中在几根主要枝杈上。孩子也一样,让他们学得太多太杂,就会精力四散,甚至严重“透支”,到时,恐怕不是“全面开花”而是“全面退化”了。
天才少年宁铂被迫学习自己不感兴趣、不擅长的数理化学科,以至于宁铂觉得“自己就像一条活鱼,被摔死卖了”,“像是为人类祈福祭坛上的羔羊”。在时隔二十多年后,宁铂终于选择了出家。这绝不是“过失”那么轻微:强迫受教育者放弃自身的兴趣爱好,抛开自己的特长强项,咬紧牙关去长时间地学习自己讨厌的弱项学科。不管换了谁,都会感到这是精神摧残而非精神补给。这个可以说是悖离“多元智能论”的一个例子了。就象是让乌龟和兔子赛跑,让大象和猴子比赛爬树,只能让孩子走失败。
还是顺其自然,不必干涉太多吧。在绿茵的草地上,让孩子踩出属于他自己人生空道来。这时,他们也许不会长成你所希望的模样,但他们因为向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倾斜,便倾注了更多的精力、兴致和勤奋,他们会以快乐的心态去构筑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人生广场。父母要做的是,尽可能的顺着孩子的意愿,帮助孩子找到他自己的“最佳才能区”,帮助他扬其所长,寻其所专,发掘其潜能。是花是就开最香最艳的花,是草就做最绿最韧的草。
三、  犯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途
生活就是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成长,而是错误与正确,成功与失败混在一起才叫真正的体验。而父母的要求总是太过于完美和苛求,不希望孩子犯错,不准孩子犯错。犯错就不能容忍,就要挨打。
低年级的学生,象做作业难免粗心,不认真,上课也不能专心听讲等问题,和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够成熟有关。有个孩子写字总是写不好,要么少一笔或多一划,要么把字写反,要么把字写到方格外,这个孩子的家长非常生气,把本子撕了要她重写,孩子写了擦,擦了写,始终还是写不好。要求孩子写好字,本无可厚非,但是,孩子写不好字,仅是孩子的主观原因(比如学习态度)吗?有没有想过,是否有感统协调不够好、运笔姿势不对、手腕精细动作欠佳的客观原因?再得,掌握一项技能,需要从不熟练悉到熟练,从幼稚到成熟的。而这些,这些需要时间来等待,它会随孩子的年龄增长有所好转。所以,家长不允许不完美,不允许出错,对孩子来说,是过于苛求了。
一位中国人去一位美国老师家做客,看见老师不满三岁的孩子拿着一把钥匙,动作笨拙地试着插进锁孔中,想打开卧室的门,可怎么也插不进、打不开。这位中国客人想过去帮他,却被美国老师阻止了。美国老师说:让他自己先犯错误吧,琢磨一会儿总能把门打开,这样他就不会忘记这门应该是怎样打开的!果然,那孩子折腾了很长时间后,终于如愿以偿。
 如果换成我们的家长,会怎么样?一把从孩子手中抢过钥匙来开门的大有人在。因为,父母不能容忍孩子的错误,一发现有犯错的苗头时,就会急于纠错。这样,家长省了时间,孩子却失去了尝试和体验失败的机会。孩子对事物的认知很多时候是在错误中加深了记忆,走过弯路才能吸取教训,才能不断地向成功靠拢。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不断改正错误、掌握方法的过程。不允许孩子犯错,就是不允许孩子成长。
四、家长,要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18世纪法国的哲学家丹尼斯·狄罗德的朋友送给他一件睡袍,他非常喜欢。可当他穿上睡袍在家中反复寻找感觉时,总觉得家具的风格非常不协调。于是,为了能和睡袍配套,他把旧东西全部更新了,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仍然感到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两百年后,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配套效应”。
孩子的成长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他们的身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成熟起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展着。孩子长大了,变了,而作为孩子的父母呢?父母即使不说“在我的眼里,你永远是孩子”,也会在心里定格了“孩子”的概念。父母教育孩子的观念没有变,教育方法没有变。这种以家长的“不变”应孩子的“万变”,由此而引起的矛盾冲突也出现了。请看:“妈妈你怎么还把我当小孩子?”“谁说我不知道?你以为我不懂?哼!”这是青春期的孩子对“长大”的宣言,是独立意识的表现。家长习惯了用居高临下的口气对孩子说话,习惯了对孩子“指手划脚”,当孩子的“指挥官”,习惯了对孩子行为上和思想上的包办代替,此时要转变观念和行为,要跟上孩子的档次,跟上成长的步伐,要“与时俱进”,还真不容易。就象这个“配套效应”,孩子这件“睡袍”还真让家长浑身不自在,不舒服。
不聪明的家长,宁愿让孩子这个“睡袍”胁迫着,自身不去做任何改变,反过来喟叹:现在的孩子真难教呀,真摸不透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而明智的家长会在了解孩子各方面情况、甚至充分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及时地、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以适应新时期的孩子的成长需要。
     
------------------------------------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