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表扬背后的尴尬

17年前 [03-29 16:00 周四]

  “妈妈,为什么在没有旁人的时候,你总是表扬我;当有别的小朋友的时候,你就只表扬别的小朋友呢?”
    没错,我们通常都比较“绅士”的,见面后,总是寻找对方孩子的优点,以肯定家长的教育有方,有时,还会忍不住顺势“教育”一下自己的孩子,诸如“你看姐姐多乖,要向她学习啊”之类。
    此举一箭双雕: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人之长,更上一层楼,同时也给足了对方家长面子,而后一点似乎更为重要。很高兴女儿刚上一年级就提出这个问题,使我意识到: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我的自谦或者更准确地说,大人之间的这种社交游戏,不一定就能让她明白“天外有天”的深奥道理,反倒带给孩子一些困惑:妈妈你到底什么时候说的是真的?孩子的眼神里装满了对自己和妈妈的双重怀疑。这种怀疑涉及到了孩子的自信、大人的品质。事实上,其后果的严重还远不止于此。
    那是在一场女儿同学的生日会上。参加这场生日会,本身就有些“一波三折”。
    有天放学,女儿错拿了同学的书包。找到同学家换回书包后,女孩的家长邀请我们去她家,两个孩子交朋友的愿望也很强烈,于是就欣然前往。一个晚上下来,俩人就玩到难舍难分的地步了。
    过几天,是那女孩生日,女孩事前邀请了我女儿。而我和女孩的妈妈也聊得非常投机,并分别赞扬了对方的孩子。
    我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周一放学回来,女儿很委屈地告诉我,女孩不邀请她了。
    “为什么呢?”我问。
   “不知道。”看得出来,女儿很想参加这次生日活动。
   “那你自己打电话跟她问问清楚,好吗?”
    女儿有些胆小,平常让她去问老师一个问题,都需要我做两天思想工作兼各种利诱。这次,女儿主动打了电话,之后告诉我:自己又被邀请了。我表扬了她,女儿也为自己的“胜利”欣慰着。
    女孩生日那天,我女儿欢天喜地地带去了她认为女孩最喜欢的礼物。小寿星开心地收下礼物,并主动给女儿发饮料拿吸管。不大一会儿功夫,一阵耳语风一样飘过来。我看得很清楚,只是同桌的孩子们越过了女儿一个人。
    那天来了近二十个孩子,有个别路远的家长和我一样坐在旁边等着。女儿背对着我,但同学们说她哭了。小寿星的妈妈立刻走了过去,安慰我女儿。不一会儿,小寿星又大哭起来了。不过事件很快得到了平息。但那一阵耳语的内容还是通过其他孩子之口,传进了我的耳朵:女孩让大家不要跟我女儿玩。

我听到这个消息也很吃惊,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也许我该立刻带着女儿回家。但一方面这种行为相当于认真了某种也许转瞬即逝的矛盾,太小题大做;另一方面,女儿自己并没有走到我这里来求助。
    另一位家长通过自己的孩子,帮我解开了这个迷:小寿星因为自己的妈妈太喜欢我女儿,所以“不高兴”。那女孩本来不想邀请我女儿的,结果那天女儿打电话过去时,刚好是她妈妈接的,在她妈妈的“教育”下,女孩不得已又邀请了我女儿,所以才在生日会上精心设计了这一幕。
    原来,换书包那天一分手,女孩的妈妈就比着我女儿的长处,揪着女孩的不足,展开了教育活动,那女孩子开始妒忌我女儿了,这是我们都没有料到的。
    孩子间的恩怨是很容易化解的。再开学时,两人就很快便冰释前嫌了。但这件事却让我思量了很久。女孩妈妈当然喜欢的是自己的孩子,说些“你看人家谁谁谁怎么怎么样”的话,无非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取人之长补已这短,这是许多恨铁不成钢的追求完美型家长标准用语。但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能否理解家长的用意却要打个问号。一味地用自己孩子的不足比对别人孩子的优点,家长的初衷通常有二:给对方家长面子;激励或刺激自己的孩子。而后果却是大多数家长始料未及的:孩子自信的损害,对大人权威的质疑,或象文中小寿星一样滋生出莫名的嫉妒与报复。
    还是庆幸女儿很早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提醒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人前人后适度的表扬与批评,要尽量保持一致与客观。不要为了大人的面子而刻意找出自己孩子的不足,去衬托他人,谦虚了自己,却牺牲了女儿的自尊与自信。同时,使用比较法或激将法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避免在无形中将自己的孩子全盘否定。是小草,就有它的一抹绿让春天绚烂;是露珠,就有它的晶莹让世界多彩。
    在孩子面前,我们是该少些娇情。


文/党晓梅 来源:成长杂志  推荐:醉梅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