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转]范红娥:信任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年前 [10-03 12:22 周六]

信任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范红娥

 

摘要:信任是一种激励,人由于自我价值得到肯定而获得的精神满足,会使一个人勇往直前。与成人相比,孩子更需要在温暖可靠的信任和理解中去学习和探索,在信任中去克服幼稚和错误。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却出现了严重的信任危机,这就造成了亲子沟通的障碍。只有理解了孩子的生命树,亲子之间才可以达到心息相通,家庭教育才是有效的,才能最终塑造孩子的灵魂。

关键词:信任 :理解: 幽默;亲子沟通;生命树

 

一、什么是信任

诚实可靠的意思,担当约束的意思。信任总是让人温暖、感动、让人感受安全感;信任也给人以勇气,让人行动起来更加自信、果敢、一往无前。信任是一种坚实的依靠,犹如暗夜中为自己亮起的一盏明灯;有了信任,可以让处在迷茫、困惑和精神恍惚之人得到安慰,得到安全感。

信任他人的目的就是要获得进一步的信任,释放自己感受到的真或者自己的善意得到回报的心灵感受;被人信任可以净化心灵、升华人格。信任帮助信任、促进信任。

信任的获取需要时间,需要彼此有经历后的心理认可。在彼此有思想准备后,相互认可,在情感滋长后,真诚交换,这是一种坚定。信任人和被人信任,其间是一个具体的言语、行为等长期形成的认可和被人认可的沉淀。

1、在家庭生活中,亲子之间的信任程度,取决于长期的彼此言行之中相互认可的这种沉淀。据记者调查,在目前的家庭中79%的孩子不选父母作为倾诉对象。21%的孩子日记曾被家长偷看。55%的孩子期望能和父母顺利交心。45%的孩子表示曾被父母逼迫做过不喜欢的事情[1]

2、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心事越来越多,如何“处置”心事?成了亲子之间点击最高的话题。亲子交流的败笔随处可见,最亲的父母却是最难听到孩子真心话的人。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培养成人,孩子却反目成仇。

如何在亲子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的稳定关系,还得要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追究根源。从本质上认识到家长对孩子的信任,将对孩子一生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

 

二、信任的积极作用

   信任是一种激励,人由于自我价值得到肯定而获得的精神满足,会使一个人勇往直前。人们常常为了不辜负自己得到的信任而竭尽全力,甚至不惜牺牲宝贵的一切,因为被信任是人的需要。与成人相比,孩子更需要在温暖可靠的信任和

理解中去学习和探索,在信任中去克服幼稚和错误。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给予孩子信任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在成长历程中,总是渴望得到家长的赏识、赞赏、尊重、信任来肯定自我,发展自我。如果

 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给予孩子信任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在成长历程中,总是渴望得到家长的赏识、赞赏、尊重、信任来肯定自我,发展自我。如果

父母总能对孩子说:“去做吧,我相信你能行!”“我相信你能够安排好时间!”“我相信你会把自己的房间收拾整洁的。”这种信任使孩子的内心感到非常愉悦,孩子的能力得到了父母的肯定,孩子的自信就会树立起来,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1、信任是亲子沟通的基础,能够让亲子间走向良性循环

如果家长平时除了关心孩子的生活之外,还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不认为孩子太小就什么事都不懂,任何事情都是由孩子自己拿主意家长做参谋,那么,孩子就会遇事有主见。

遇到关于孩子一生的大事或小事,多与孩子商量、多沟通,孩子就会真正感觉他(或她)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在学习上家长尊重孩子,不把自己的爱好、愿望强加给孩子,孩子就会得到一种人格上的尊重。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爱、尊重和理解,反过来也会尊敬、爱戴父母的。

家长只有走进了孩子的心里,才能够真正的领会到孩子的真实想法,才不会用成人的思维定势去误解孩子。做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家庭教育。

信任是一条阳光通道,使相互能走进对方的心灵深处,走向良性循环。

2、信任能够让孩子心情舒畅,积极向上                             

周弘老师有一句名言:“哪怕世上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们的孩子,做父母

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赞美他,为自己创造生命而自豪!1我们家长有

周弘老师一半的爱和耐心,就一定能赢得孩子的信任。

童欣,在微软亚洲研究院中曾以负责著名。他小时在学校犯错后,妈妈甚至

没有一句责备。而是看着儿子惊恐的眼睛,语气温和地说: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你过去是一个好孩子,以后还会是一个好孩子”童欣感慨的说:“那个晚上,妈妈给了我最好的礼物。让我一辈子都受用不尽。”

3、信任给孩子增添克服困难的勇气

信任中包含着允许失败、允许冒险、允许错误的宽容。如果孩子在失败和犯错误时得到家长的宽容和理解,孩子就会得到莫大的鼓励,增添无穷的自信心和动力,就会勇于上进。孩子在父母那里经常得到的是赞许、表扬,是肯定的态度,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他们的行动表现为积极,果敢,而且情绪稳定,有很强的自信心。

4、信任让孩子自尊自爱 

对孩子的某件事、某句话,在没有证实它是谎言、是欺骗之前,家长给予孩子高度的信任,给孩子尊重,孩子也会信任父母,就不会在父母的固定思维模式中被误解,冤枉。这种良好的亲子关系,会让孩子向家长敞开坦诚之门,而没必要设置撒谎的屏障来保护自己。使孩子的人格在宽容中健康成长,在信任中自尊自爱。
 5、信任孩子能让孩子有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

父母充分的信任孩子,激发孩子自己想要学习的欲望和需求。让孩子自主地学习、自动地学习、自觉地学习、自由地学习。让孩子在挫折和失败中不断的自我教育,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这样才会不断的成长,不断的进步。就如同一棵小树需要自由成长的空间。事实上,如果父母选择信任孩子的决定,孩子就会对父母的信任表示感激,并全力以赴为自己的决定而努力。

健康、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快乐,才能积极向上。信任是亲子间友好沟通的桥梁,父母多给孩子信任,尊重和理解,孩子就会意志坚强,情绪稳定,自发努力,没有敌对心理产生。相反,如果孩子生活在不被信任的家庭里,结果却截然不同。

 

三、不信任的消极作用

基本上每一位家长都可能说出表示“不信任”孩子的话来。家长们可能不知道,当你说出这种话时,孩子的心灵正在滴血,他随着你的不信任而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同时,他也非常“恨”家长,因为在家长眼里,他是一个非常无能的人。

1、对孩子能力的影响

家长不信任孩子的做事能力,只想为孩子提供无所不到的帮助和保护,过分包办代替,使孩子养成极大的依赖性,动手能力差,对自己的生活,学习等不能自立,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的懒惰习惯。

2、对孩子品行的影响

家长不信任孩子,就因为孩子偷拿过家里的一次钱,就责骂孩子是小偷,不知羞耻,甚至打孩子,给孩子心理留下难以抹去的阴影和创伤。孩子为了自我保护,再犯错误时,就会以撒谎的方式来自我保护,逃避家长的惩罚。一旦得呈,就会把撒谎当成一种法宝,养成撒谎的坏习惯。

3、对孩子性格养成的影响

家长对孩子不信任,经常对孩子批评、训斥、贬低,孩子会感到自己的无能、沮丧、惶恐不安,内心充满了灰暗和阴影,行为变得无所适从,就象掉进了可怕的深渊;怀疑自己,否定自己,行为畏缩、胆小,依赖性强,缺乏自信。“不要骗我了,我知道你偷吃了糖果!”“你总是说要努力学习,但是结果总是让人失望,我还能相信你吗?

这是非常痛苦的果子,大多数的人都曾经偿过的。如今却用这道苦味来毒杀自己的孩子,以此让孩子对自卑长点记性。

4、对孩子沟通欲望的影响

家长不信任孩子,不尊重孩子话语权,总会以一种审查或者疑问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所做的事情,孩子跟家长沟通的欲望自然减少,长期的缺乏沟通便让孩子对家长失去了信任的感觉,从此退避三舍。惹不起就躲,这是人之常情。

就其实质来讲,是孩子心灵图式渐渐失去对父母形象的顺应。

5、对孩子逆反心理的激化

叛逆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状态,在1418岁的青少年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对家长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心存对抗,他们内心也明白按照大人的意愿行为做事的合理性,但他们却有意违抗父母的意志,只在乎和父母对抗时的快感,看见父母生气、伤心自己反倒高兴。

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往往心中忧虑,甚至束手无策。比如:表现在学习方面,若是家长不信任孩子有自主学习的能力,把个人意愿强加给孩子时,孩子不仅不会按照家长的吩咐去做,还会采取报复手段,故意不学习。使亲子间关系恶化。

无疑,家长对孩子不信任的危害,是极其可怕的。是造成亲子间和谐沟通的障碍。应该引起家长高度重视,主动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得当,以及对孩子是否有足够的信任。

 

四、家长不信任孩子的表现

家长极其“不信任”孩子的言行举止随处可见,最常见的、最让孩子们厌恶的是:

1、侵犯孩子的隐私权

家长偷看孩子的日记本,偷翻孩子的书包,抽屉等。像警察似的监视着孩子的一举一动。

2、 家长的唠叨和堵话行为

有位同学说:“爸爸妈妈只会讲学习,其他什么都不讲,而且太唠叨。”另一个同学说:“我时常在讲述一件事情的时候,被父母用‘你懂什么!’,粗暴打断,顿时失去兴趣。他们说的总是比我多,而且他们总是说自己是对的,是对我好,那我还说什么?”。

3、家长片面的看待孩子的行为

家长粗暴制止孩子上网。自认为只要孩子上网肯定要学坏。网络是一种资源,是好是坏在于怎么用,而不能象堵洪水一样去堵的,即是一时堵住了,最终还是要爆发出来。家长的粗暴态度大多出于对互联网的无知。

4家长干涉择友行为

家长偷听孩子的电话。认为孩子电话多了不正常。尤其是禁止孩子跟异性朋友频繁接触。认为孩子有异性朋友,就是在早恋。

5家长限制孩子自由行为

家长限制孩子自由外出活动,以及孩子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生怕孩子去做事,就会出意外或差错。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家长会有这些不信任自己孩子的表现呢?

 

五、信任危机产生的根源

1家长缺乏教育孩子的知识

家长不懂得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生理、心理的变化特点,不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压制、束缚孩子,这就与孩子的意愿产生了矛盾冲突。

2家长错误的教育模式

家长没有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地位,总认为孩子太小,什么事都不懂,任何事情都是由家长决定及包办代替。甚至认为孩子是属于自己的,一切由老子做主,遇事不与孩子多商量、沟通,没让孩子感觉他(或她)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学习上也没有尊重孩子,将自己的爱好、愿望强加给孩子。

3家长不学新知识

家长不求上进,不学习,不接触新的思想观念,知识匮乏,思想陈旧,不能理解现在孩子的所思所想。

4、家长有焦虑心理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看见孩子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意愿,就产生焦虑心理,对孩子全盘否定,对孩子的任何行为都不信任。

5、家长有溺爱心理

家长不懂得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对孩子过度溺爱,以 “保姆”式的方法,从衣、食、住、行统包到底,唯恐累着、饿着、冻着孩子。以至于宽严皆失,做不到松紧适度,收放自如。

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不同的教育方式就会教出不同的孩子。家长的知识、自信、信任感,与家庭教育方式的灵活性成正比。家长自我的自信越高、信任感越强,对于孩子的信任、尊重和接纳就越多,教育孩子的方式就越灵活,给予孩子的自由度就越大,孩子自我选择的空间就越宽广。相反,家长的自信越低,自我的可靠感越弱,对于孩子的怀疑、轻视和拒绝就越多,教育孩子的方式就越僵化固执,就越要求孩子服从自己的意志和要求,对于孩子的学习、生活,事无巨细,都要插手干预。让孩子十分反感。

 

六、如何让孩子信任家长

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博士[3]在与中国大学生分享的教子经验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问我的孩子:“你最喜欢你父亲的什么地方?”她们会说:“风趣甚至疯狂、没架子,就像我的朋友,让我许多话都愿意和他说”。从这句话里让我们体会到孩子们心中喜欢的家长是什么样。

1、做孩子的朋友

和孩子谈理想、学习动力、玩耍、事业心、为人处事、爱情、交友、处理家庭问题等,和孩子打成一片,甚至和他一起胡说八道。不要摆起架子,做个“高高在上”的长辈。特别强调一点:多花些时间理解那些流行的东西无论是歌星、青少年偶像、新电脑游戏、流行的思想,还是流行的服饰、流行的技术、流行的音乐等都要用新的观念去理解,这样一方面可以给你更多的话题,另一方面告诉孩子你“在乎”他,而且还可以让你觉得年轻些!如果你不学新知识,不接触新的思想观念,知识匮乏,思想陈旧,你就不能理解现在孩子的所思所想。

2、要做守信的榜样

身教重于言教。家长首先要做到言出必行。孩子往往将家长的许诺当成誓言。家长所说的话都是真实的,孩子才会相信家长。 做不到,就不要轻易许诺孩子。比如:家长答应孩子明天去公园照相,那就一定要去。否则,说完了又不算数,孩子就会非常生气,以后家长再说什么,孩子都不会相信。次数多了,孩子就会对家长失去信任感。

3、跟孩子多些幽默

幽默,可以化解亲子之间的隔阂,拉近心灵的距离;幽默,是人际沟通的润滑剂。风趣幽默的教育触动的是孩子活泼的天性;幽默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式。世界上有人拒绝痛苦,有人拒绝忧伤,但决不会有人拒绝笑声。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如果经常能想到“寓教于乐”,再顽皮、再固执的孩子也会转变的。

幽默表面上只是一种教育手段,实际上它贯穿的是一种乐观精神,一种坚信“明天会更好”的执著,反映了教育的人文本质。

4、相信自己的孩子最好

孩子的成功与否应该根据孩子本身的成长来衡量,而不要根据其他人的情况来衡量。

    通用集团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4]被誉为“全球第一CEO”。他的母亲在韦尔奇的成长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她从来不把韦尔奇与其他的孩子相比,相反,她会把韦尔奇的优点与其他孩子相比,从而让韦尔奇产生巨大的成就感。

5、正确掌握青春期孩子成长的心理特点

家长要学习家庭教育心理学知识,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变化和需求要理解,正确对待,才能走出信任的危机。

尤其是对青春期的孩子更要给予信任。这个时期的孩子在心理上产生了三个矛盾,表现为[5]

(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生理的发育,社会接触面的拓宽,使初中生产生强烈的自我意和“成人感”他们对自己日益增长的体力和智力产生了较高的估计,因而在心理上的独立要求与自尊随之增强,表现为:开始有了独立的见解;要求象成人一样独立生活;争强好胜,不甘示弱。但现实地看,他们还嫩得很,从经济上和应变力上都只能是依赖。

(2)性心理发展和心理上准备不足的矛盾    

 即性意识的萌动与调节自控能力落后的矛盾青春期是摔不起跟头的,哪怕一丁点的偏差,一丁点的伤害,都会留下深远的痛,都会左右以后的人生。这是多事之秋。

(3)闭锁性与合群性的矛盾  

 即心理的闭锁性与强烈要求交往、要求理解的矛盾。但闭锁并不等于一定不合群,相反可能更合群。初中生人际关系有其自身的特点:同学间的相互关系胜过师生和与父母的关系;少年的友谊具有绝对的忠诚、坦白;有较多的自发伙伴群,其中女生多于男生;人际关系中两性距离在形式上依然很严格,内心深处开始模糊地对异性有好感。

 6、理解孩子的生命树

家长要引导孩子择友而交,防止同有恶习的人交往而误入歧途;鼓励孩子多交友、广交友,与同伴处好关系;适当参加孩子朋友之间的活动,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努力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家长应当对孩子的反抗性加以保护和引导,将其转化为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动力。

  尊重孩子,保持心灵沟通。假如我们把孩子比做一棵树的话,树冠是孩子

的智力,树干是孩子的身体,而树根是孩子的心灵,是孩子的生命之根。  

所以家长必须把目光盯在孩子的心灵的培养上,塑造孩子的生命之根。要想保持与孩子的心灵相通,就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就是信任孩子。

 

小结

信任是给予爱的前提,信任是最好的激励,信任是最美的原谅,信任是一种拥有生命的感觉,信任是彼此沟通的桥梁,信任是人与人沟通的必要条件人生之幸,莫过于被人信任人生之憾莫过于失信信任会让生活更美满、幸福信任是双方交往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最美丽的语言。一个信任的眼神可以化解矛盾的坚冰,一个信任的口吻,足以让人刻骨铭心,永难忘记信任之最可贵,贵在诚恳,贵在尊重信任

信任就象一盏明灯,而父母就是终生为孩子举灯的人。

 

注释:

1】摘  自:http://qiqixingan.blog.163.com/

2】周 弘:南京市人,现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所长,南京婷婷聋童学校校长,

3】李开复:李开复简历1961年生于台湾;现任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李开复博士致中国家长的一封信。

4】杰克.韦尔奇:有“商界牛顿”之称的杰克.·韦尔奇,19351119生于马萨诸塞州萨兰姆市。是通用电气(GE)董事长兼CEO。他所推行的“6个西格玛”标准、全球化和电子商务,几乎重新定义了现代企业,这本书 韦尔奇退休前的最后一个大动作,堪称一部“CEO的圣经”。

5】摘自湖南岳阳市关工委讲师万楚一,074月的讲课稿。

 

参考文献:

1】蔡礼旭著《幸福美满人生》,200411月于香港,公益图书。

2周弘老师著《赏识你的孩子》,台湾出版社,200726出版。

3】杨东雄编译《教子智慧经典》,台海出版社,200612月出版

4】蔡慧恒著,《爱的方程式》,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月出版。

 


本博客转自家庭教育网,原文地址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