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分享感悟精选(一百五十五)

6年前 [04-13 07:09 周四]

 为爱读《不输》27卷《到底要怎样尊重孩子》P1-2——海燕读后感:到底要不要尊重孩子?这个问题是很多家长们容易出的错,认为孩子小,就要听大人的话,只是需要孩子尊重大人,而忽视了孩子也需要被尊重。其实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我们去尊重的,无论他是大人还是小孩,是富人还是贫民,是干部还是工人,是老师还是学生,是老板还是顾客……因为在本质上我们都是一样的人!当我们以尊重的心去面对每一个人,每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们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孩子们有许多优势是我们成人不具备的。当我们能尊重孩子的时候,就更多地会去扬其长,而不是拼命地去避其短,教育就会更加顺畅。这篇文章从如何尊重孩子给我们做了深刻的剖析,尊重孩子的头脑,双手,嘴巴,时间和空间,或许还有很多,比如决策,情感,选择,需要……当我们更多地尊重孩子的时候,彼此之间的关系会更加融洽,情感会更加和谐,教育会更加有效,不是吗?让我们试着做出改变,从尊重孩子开始。加油! 







 2017.04.04星期二#春明梦梦/孟春明(昆明)学习分享# 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7卷P.141经典教育之

原文摘录


孩子的家庭教养,敌不过环境的影响吗


咨询案例

一位妈妈非常忧虑地说,在家里我让孩子守规矩,但是在外面,孩子却看到很多人不守规矩,他会不会受影响?比如孩子看到别人“占便宜”,会不会这样想“我为什么要守规矩呢?”

案例分析

1、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永远敌不过良好的家教

其实孩子大多数时间是在家庭、幼儿园或学校,社会上的不守规矩、不文明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在公共场合,很少会看到举止斯文的父母,旁边跟着一个与父母大相径庭的“熊孩子”;而那些大喊大叫、不守规矩的孩子,身边一定跟着同样粗鲁的父母。

2、父母不觉得吃亏,孩子也不觉得吃亏

如果父母看到别人插队或占便宜就愤愤不平,总是觉得自己吃亏了,别人还没影响到孩子,你已经影响到了孩子,怎能怪别人呢?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怎样的行为是不对的,我们要自律,不能占那样的便宜。有一位朋友说得好:“教养是约束自己,并因此喜悦;而不是约束别人,并因此愤怒。” 

3、别人怎么选择是别人的事,我们可以选择不

如果孩子有疑问,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别人是别人,我们是我们,别人可能选择那样做,但我们选择不那么做。比如乱扔垃圾是不对的,我们不能扔;闯红灯有危险,我们不能闯红。多跟孩子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少跟孩子谈论“别人应该如何?”孩子就会坚持好的理念,而不会因为别人如何,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准则。

4、不要因为外部环境,降低对孩子的教养标准

现代社会文明程度,没有人们想象那么糟,总体文明程度是上升的,只要细心观察,变化还是很明显的。比如城市公交,大多数人都会按照规矩自觉地排队。我们出国旅行,只要在路口,甭管是红灯还是绿灯,只要有行人过马路,车都会停下来,让行人先过。这次我们在上海,居然也享受到了这样的待遇,让人很欣慰。

她所以,父母最好多带孩子到这些好的地方,并告诉孩子,这些都是特别好的事,我们也要这样做。不能因为遇到一两件不良行为,就降低对孩子的教育标准。出淤泥尚且可以不染,怎么可以因为踩了一两脚泥,就让自己生活在淤泥里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7卷 


 

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 第45天


王玲花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7卷“父爱母爱4”《感受不到的父爱没有太多价值》


近来关注父亲的话题多了,所以我跟许多人谈起我对父亲的印象,“父爱如山”。可我们这代人中,还有一些人对于父亲的感受就是威严,甚至是冷漠,更甚则是暴力。父亲在家庭中就是一个厉害的惩罚、管教孩子的角色,孩子们难以感受到他的爱。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实验证明: 认为不能哺乳而不那么重要,这绝对是一个误区。孩子除了需要口唇满足外,更需要温暖的爱和安全的呵护那就是“父爱”。

如果父亲善于表达对孩子的爱,仍然可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如何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父爱呢?


1.身体接触


身体接触能给孩子带来安慰感,是爱的表达中最重要的元素,所以,要想让孩子感受到爱,首先就要学会用身体接触的方式表达爱。


2.语言表达


父亲的爱一定要说出来,要让孩子听到。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孩子感受到。孩子感受不到父亲的爱,父亲的爱就等于不存在。


3.适时表达


父亲可以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借兔妈妈或熊爸爸的话告诉孩子,父亲也像书中的父母一样爱着他。在孩子涂鸦的时候,经常会借助涂鸦表达情感,这时的父亲也可以在孩子涂鸦的时候,借助画笔表达对孩子的爱。要勇于表达,善于表达,才是明智之举。

我读书,我快乐!我收益,我成长![胜利] 亲们快快读不输来寻找快乐寻找幸福吧! 



 心语~秀香2017.4.10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7卷《沟而不同是谁的责任》
   在与许多父母沟通的过程中,经常有父母会发牢骚,孩子过去说什么就听,当进入青春期,会感觉无法沟通。你说一句孩子十句等你,或者回家一言不发。有时候东耳朵进西耳朵出,没有把你的话当回事根本不听。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已经是软硬兼施无从沟通。其实这样是我们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出了问题,出现沟通障碍。
   在亲子陪伴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相互不了解。父母不了解孩子喜欢什么?孩子爱什么?不了解孩子喜欢的人和事,就不会懂孩子的喜怒哀乐兴趣爱好心,就听不到孩子的真心话及内心需求,我们的沟通就走不进孩子的内心,不能了解孩子的需求,沟通也就无从谈起。沟通从心开始,没有相互的了解就不能有效沟通。还有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居高临下说教指责对比批评孩子,以为孩子是自己的,孩子应该听从父母的安排管理控制。这也是孩子不想与我们沟通的主要因素。没有真正从内心尊重孩子,不把孩子视为独立的人看待。作为父母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孩子,从孩子角度看问题,孩子自然视我们为“朋友”,这样我们才可以走进孩子内心。
   生活中我们不要带着标准答案与孩子讨论,因为人都不喜欢被说服。沟通时,家长应该把80%的时间用于倾听孩子的诉说,20%的时间用于思考如何说来引导孩子。但很多家长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与孩子沟通时总是在说教指责对比批评,却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其次,家长的关注要源于真心。在与孩子沟通时,家长无论在干什么,都应放下手中的事,全身心去倾听,这表示家长很重视孩子的事情,会让孩子感觉到他很重要。被父母重视是孩子自信心的重要来源,这样孩子才乐于与父母沟通。沟通从爱开始,从心升华。 





 2017年4月8日 星期六 第43天


王玲花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7卷“父爱母爱3”《父爱的分寸与智慧》

1.严厉而不镇压

当孩子得意忘形的时候,可能会惹祸,此时,父亲一定不能真的发作。要知道,若祸也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是暂时性的,大人都有失误的时候,更别说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表演一下权威性是可取的,但不是苛责和打骂,只是表情严厉一些,采取审视和注目,有点像首长下命令时的状态。


2.行动而少唠叨

与母亲的唠叨比起来,父亲的唠叨对孩子更具杀伤力。因此,父亲最好是态度温和的与孩子交流。


3.引导而不指责

当儿子不爱写作业的时候,我以游戏的方式将他引入学习状态。不能这样做: 如果父亲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字都写错。”“你脑袋里进水了。”或“这么简单的东西都背不下来,将来还能干什么事。”这些指责好比魔咒,孩子听到的时候,不仅会感到羞辱,还会十分“听话”,无形中履行这些指责的内容,长大后真有可能成为自贬之人。


4.决不可打骂

如果打骂孩子,会让孩子的内心分裂,失去了真正的信任与和谐。当一个人处于内心分裂状态时,就不会完整,不完整的人不仅无法良好地与团队配合,也不会与他人产生实质性的和谐关系。


5.再忙也要陪孩子

让孩子感受到你关注他,抓紧时间交流是很必要的。即使时间较短,也一定要让儿子跟着父亲玩几次,较量几个回合,感受一下父亲的力度及保护,这样,儿子也会从中学会做一个男人。父爱即阳光,若想让孩子不缺钙,阳光必不可少。 


【晓岩收集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