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分享感悟精选(一百零七)

7年前 [10-04 13:36 周二]

海口龙峰小学

 

 大家早上好!邓天爱 2016年9月30日 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6卷 第8页《发脾气是本能,管住脾气是本事》之五 骂过孩子如何雨过天晴:在生活中,许多母亲经常以魔鬼形象出现。当孩子犯错,打扰我们时,我们就会绪失控,不分青红皂白,把孩子骂一顿。如果不可避免的和孩子之间发生了战争,都应该及时寻找补救措施,尽量减少因为发脾气,而带给孩子的伤害。1·道歉+拥抱,让孩子找回安全感;很多时候我们经常误解孩子的意图,并责骂孩子,让孩子很受伤。这个时候,及时道歉是对的,同时要拥抱孩子,给孩子安全感。因为,我们责骂孩子的时候,表情很恐怖,内心充满愤怒,让孩子觉得我们不再爱他们 她们。 2·各自冷静反省后,在交流;和孩子沟通应该建立在双方都准备好的状态下进行,如果双方的情绪都处于失控状态,任何沟通都是无效的,甚至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3·纸条传情,沟通更顺畅;用纸条传情,可以避免很多尴尬;同时也能传递我们的思想。因为面对面交流时,我们经常容易情绪高涨,而纸条却能够让我们冷静,思考会更理性,情感会更细腻,甚至很多不愿意当面说的话,也可以通过纸条来传递。祝福大家!!! 


海口龙峰小学

大家早上好!邓天爱 2016年10月2日 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26卷第12页《发脾气是本能,管住脾气是本事》之七 只要发火,你就输了:很多家长在和孩子相处中,总是喜欢发脾气,习惯与把每次发脾气归咎为孩子不听话,或者孩子某种行为太不像话,认为自己发脾气是不得已而为之,是为了教育孩子。 事实是发脾气不但没有教育功能,而且还是反教育的。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坏脾气不仅像一把锤子,破坏当下的一时一事,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人生悲剧;更像弥散的有毒气体,形成深远的损害。 坏脾气会造成什么后果---我们可以这样描述:轻度后果,孩子逆反  消沉  多疑;中度后果,孩子成年后脾气暴躁,爱抱怨或抬杠,为人苛刻;重度后果,严重抑郁症,性变态,神经病人格。家长发三分脾气,会对孩子形成七分损害。说坏脾气是教育的死敌 人生陷阱,并不为过。克制脾气不能光靠一个”忍“子。古话说“忍”子头上一把刀。脾气差的人,童年经历通常有两个特征:一是身边有个爱发脾气的人,而是内心常有委屈感。正是童年时代的这两种遭遇,埋下了坏脾气的隐患。因为儿童的性情,是向成人习得的,家长的行为示范作用,远远大于口头训戒作用。 如何改变自己的坏脾气-----关键是行动。脾气这东西,不发就不发了,只要不纵容它,它就不会张牙舞爪。反之,如果不加约束,脾气可以被喂养得越来越大。这不仅在心理学上被观察到,生物学也证明了,惯于摆出暴力姿势的人,只会增加自己的愤怒。控制脾气,多数家长只要在意识上到位了,行动上就会自动调整。但是也有的家长发现,克制自己的脾气,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虽然知道发脾气不好,去控制不住,每次发完都后悔,可是到了下一次,照样大发雷霆。如果是这样大家可以试试作者提供的这几种办法:1·半小时效应----给自己立个规矩,不管多愤怒,都不马上发作,即便无意中发作了,也要马上收住,告诉自己等半小时之后再处理,在这半小时之内我们可以尝试做其他的事情来分散心中的愤怒,等等办法。2·纸条仪式-----这个方法作者在之五第8页就提过。3·意念疏散-----这个方法作者在之六第10页也有提过,就是催眠法和腹式呼吸。只要发火,就输了:任何自我控制手段都只有建立在强烈的自我改变意识上才会有效。不要做完美父母,不要有教育洁癖,否则会太焦虑。而过度焦虑对改善脾气没好处。大家都是凡人,偶尔发点脾气也是正常和必须的;正常范围内的脾气可以理解,只要把握好“度”。万不得已发了脾气请守住底线:一是坚决不动手,只动嘴;二是赶快结束,不纠缠。不要讲什么道理,明白开始的事情,结束糊涂些,这完全不影响以后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好。祝福大家!!! 



方柳红20161001《不输》第八卷

营建窗明几净、节俭朴素的家风

英欧美近代护理学和护士教育创始人之一的弗罗伦斯.南丁格尔:“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是清洁空气,二是澄清饮水,三是流通沟渠,四是扫洒屋宇,五是日光充足。”洁净、优雅的家庭环境不仅是子女健康的保证,还对子女光明的心地、明朗的性格和健康的人格有促进作用。李嘉诚不但要求自己脚穿布鞋走在大街上,他还要求子女过非常朴素的生活。英国哲学家培根说,朴素是美德中的美德,而适度的清贫则是求学必须具备的要素。P109


何瑛每日读不输26卷“家教艺术2”《孩子哭闹请用有效的应对方法》:
      幼儿哭闹的原因很复杂,读懂它,对于年轻的父母确是严峻的挑战。学习育儿知识,提高育儿技能,对于年轻的家长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幼儿的哭闹是由于身体的不适,或者是心理上的不适引发的。虽然幼儿的心理现象才刚刚出现,但是感知觉却十分敏锐,遇到不舒服就会有所反应,受制于肢体和语言能力的发育,常常采取哭闹来表达。孩子哭了,怎么办?比较好的方法是能够“听懂”,首先要排除疾病或体感不适对孩子的困扰,以及环境因素对孩子的影响;再者,是不是缺乏对孩子的关注,3岁以下的孩子处于寄居或半寄居状态,需要父母时刻关注,一旦分离就会出现恐惧,就会哭,这是幼儿最好的表达方法。所以,面对孩子的问题,不能总是处于失控状态,没有清晰地思路,每次都是见招拆招。
      其实,孩子哭闹,也是在成长,不是什么坏事。我们要分析其中的原因,要有解决问题的思路,要树立成长型思维模式,孩子的每一次哭闹,都是父母帮助孩子成长的好时机,也是我们自己成长的一次好机会。有了这样的认知基础,我们才能冷静理智,情绪就不会跟随孩子一起升温。此刻我们做好了,以后孩子会更好;此刻孩子得到了理解和接纳,就会有内在的安全感,以后也会有能力理解和接纳别人;此刻孩子得到了积极的引导和带动,以后也会以积极的态度去思考解决危机,而不是沉溺于绝望;此刻孩子得到了家长稳定的情绪环境,正在发育的大脑神经,也会学到迅速平静下来的能力,以后会更少爆发、更快恢复理智。



何瑛每日读不输26卷“家教艺术3”《无论条件好坏都要给孩子零花钱》:
      文中的“圆圆”,从小特别爱钱,还特别“吝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钱却又慢慢变得十分理智和“慷慨”。从圆圆身上的变化,我们不难读出圆圆妈妈在“零花钱”上所下的功夫,她的经验是,爱钱是人的本性,孩子爱钱本无罪,无论条件好坏都要给孩子零花钱,怎么化,那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允许孩子自己做主。我觉得圆圆妈妈的做法看似不经意,却很好解决了家庭教育中的一个难题。家长怎么舍得放手,让孩子独立,很值得我们思考。
      我们很多父母总是一刻不停地担心孩子、替孩子操心。给零花钱,怕孩子丢失或怕孩子乱化;给孩子自主,又怕孩子贪玩而影响学习;只要“放手”就害怕,总之什么都怕,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行。于是什么都管,急了什么都帮孩子做,本来是孩子的事情,却让孩子成为旁观者,成为局外人,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家长用“爱”剥夺了孩子的成长权利,孩子就不会自理、不敢独立,也就不会成长。所以,父母对孩子“不放心”,孩子就“不自信”。缺乏父母的接纳和认同,孩子就没有存在感;缺乏父母的肯定与信任,孩子就没有价值感。而安全感和价值感是每一个人的必然需求,缺失了,就要寻觅,就要争取,正常的途径不能得到,只能另辟蹊径,甚至不惜采取极端的方法,孩子就会表现出“怪异”、“偏差”的行为。因此,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李娟读《不输》25卷p64
         (20161003)

今日学习了《如此家长却要望子成龙》,很多父母愿意用金钱解决问题,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花多少钱都愿意,但他们唯独不愿意给孩子最需要的身教——做优秀的家长。
     在窝里下个蛋,指望下一代使劲飞,还要背上全家一起飞,这是一些家长奇怪的心态。自己当虫,渴望子女成龙?笑谈!坐等孩子背着自己飞的家长,是自私透顶的家长!也是孩子的恶梦。


何瑛每日读不输26卷“家教艺术4”《引导女儿正确处理朋友关系》:
      孩子结交朋友,有孩子自己的价值取向,孩子认定的朋友身上,一定存在某一些方面对孩子的吸引力,而这些可能在成人的眼睛里却不能容忍,我们比较关注孩子的学习,更愿意让孩子与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结为好友,总认为,这样才会对自己有所帮助。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与成绩差的孩子走得比较近时,心里总会感到别扭,尽管嘴上没有说出来,可是心里就也会起疙瘩,更容易落入俗套,以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许,这就是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差别,孩子关注的地方我们却根本没在意。像本文中的“小兰”,在妈妈心里或许早就认定,“不是什么好孩子!不交为好!”。但是,这位妈妈的处理方式运用得非常恰当,虽然发现了“小兰”身上存在的很多“劣迹”,却总是从中找出优点,并给孩子分析不对的地方,有批评也有赞美,女儿就没有觉得母亲对她的朋友不敬,没有引来女儿的反感,反而把妈妈的观点全盘接受了。是妈妈给了女儿自己思考的机会,给了女儿自己选择的权利。
      其实,孩子的许多事情交给孩子自己作主,孩子遇到困惑时,反而更期待得到父母的帮助,更乐意接受父母的建议。反之,家长再好的意见,孩子都难顺从,甚至跟你对着干。两者的差别就在于有没有接纳和认同孩子,有没有信任和肯定孩子,有没有赞美和鼓励孩子,在于能否让孩子获得饱满的自我存在感和价值感。设想一下,如果文中的妈妈换一种方式对待女儿的朋友,给女儿罗列一大堆“小兰”的缺点,并给“小兰”贴上“坏孩子”的标签,拒绝女儿继续与“小兰”交往,女儿又会怎么样呢?母女之间的关系又会又怎样的变化呢?也许,难以预料的结果就发生在你的身上。因此,父母教育孩子并不是一味的依照我们成人的想法,我们的标准,也不需要强制,通过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思考,给孩子选择,留给孩子“自由消化”的时间和空间;我们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想法,我们都相信,父母的阅历经验一定比孩子丰富,对事物和环境的判别能力也一定比孩子强,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也一定是正确的,对孩子的爱也是真切的,然而,如果不去顾及孩子需求和感受,不和孩子同频共振,往往就不会产生好的结果,甚至适得其反而伤害孩子。教育孩子,父母不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教会孩子思考,孩子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晓岩收集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