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分享感悟精选(九十九)

7年前 [09-15 07:45 周四]
徐磊读《不输》分享(20160913)/26卷 P9
《教育孩子怎样管住自己的脾气》
家长永远不要把发脾气和打骂,作为管教孩子的选择。只有这样你的心才能打开,你的注意力才能转向寻找真正的解决办法。那么教育孩子,怎样管住自己的脾气呢?
2.告诉孩子"我生气了";
如果家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装作没事。但是,不装作没事,不等于在孩子面前发泄,如果家长装作没事,会使孩子与家长"勾心斗角",猜测家长。

比较好的方法是,心里很烦躁或者很焦虑,恰好又不能离开孩子,可以告诉孩子:"我今天很烦躁,心里很难受,我需要帮助。"这样,孩子了解到她对你的感受和你现在的情况一致,她不用载为猜测家长而感到痛苦和焦虑。同时,她也向家长学习到,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人类需要倾其一生学习的东西。


20160913徐海波读《不输》分享
[玫瑰]《孩子是最敏感的请不要轻易否定他》摘录:
案例3:小小年纪,你懂什么
孩子:妈妈,志民总是来烦我。
妈妈:他是你弟弟啊!你要让着他,他喜欢你才会这样。
孩子:妈妈总是偏袒志民,我很忧愁。
妈妈:哈哈……你知道什么是忧愁吗?
孩子:怎么不知道?伤心、难过,就是这种感觉啊!
妈妈:小小年纪,你懂什么叫忧愁?哪儿学来的?
话语分析:
听到家长这样说,我们小的时候不也在心里暗暗反驳吗?回想年幼时的心情,所产生的情绪,然后再回顾孩子现在的表情,你就不会说“小小年纪,你懂什么”之类的话了。想想自己的过去,你就能理解孩子的内心有多压抑了。
当然,孩子的内心世界不像大人那么复杂,但孩子的感情也非常丰富。即便是襁褓中的婴儿,也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幸福、愤怒、伤心、惊讶、恐惧、厌恶);满周岁后,幼儿就会用简单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情绪;两三岁后,孩子就能察觉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了;进入幼儿园,孩子就开始理解混合情绪了,即在同一件事中同时感受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当你知道儿童的情绪发展后,你就能够明白,孩子们从小就是情绪互动的好手。所以,请不要一味地用年龄小为理由而无视孩子,在情绪交流上,家长应该尝试和孩子进行更为积极的互动。
(全文请阅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25卷P.209-P.210)
[玫瑰]Booboo微思录:
1、很庆幸,我开始学习,我现在开始有点懂了,比以前一点都不懂好多了。
2、不否定,不否定自己的孩子,不否定自己的伴侣,不否定自己。不轻易否定任何人或任何事情。
3、上学期期末休业式上,在两个班都跟孩子们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同学之所以成绩很突出,请看她平时是怎样的,沉静的,课前课中课后都是沉静的,我很欣赏这种沉静,因为沉静很美好,沉静也很有力量,这种力量有时会大到你吃惊。”今天仿写一下,“我儿子之所以进步很明显,请看他爸妈平时是怎样的,相信的,相信自己的儿子是优秀的,相信自己的儿子是在进步的,相信自己的儿子是会、是能获得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人生的,我现在很欣赏这种相信,因为相信很美好,相信也很有力量,这种力量有时会大到我吃惊。”


郭俊红(736246051) 20:03:15
《怎样做孩子们喜欢的妈妈》之二

●当孩子告诉妈妈考试没考好,妈妈绝对不能发火或脸色阴沉,孩子这时正紧张地观察妈妈的脸色呢。
●最好的表现就是平静地让孩子把卷子拿出来,和孩子一起分析错的原因。
●如果孩子已经知道错在哪儿了,就鼓励他:“弄明白了下次就不会错了。”

全文详见26卷《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P40


郭俊红20160914读《不输》19卷p20《不敢回家的小男孩》D137
      家长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对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但你知道孩子对你的希望吗?
      他一定希望在他学习的时候你能够对他好,在他不学习的时候,甚至考不好的时候,你也对他好。
      孩子需要始终如一的爱,而这种在任何时候都表现出来的爱,会让他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和安全的环境。而孩子只有在安全的环境里,他才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身边曾有过孩子不回家的案例,家长为了找到孩子,心急如焚,到处发布寻找孩子的信息,能说父母不爱孩子吗?
      可是孩子为什么不回家呢?究其原因,不外乎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或是没有考好等等,担心受到父母的批评甚至打骂,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便会选择不回家来逃避父母的惩罚。
      爱孩子是无条件的,不是他表现好了我们就爱,表现不好我们就不爱。也许,当孩子表现的不那么可爱的时候,正是因为缺乏父母正确的爱所致。
      学会正确的爱孩子,不要让他成为一个不想回家的人。


20160914江承杏读《不输》分享203
《怎样做孩子们喜欢的妈妈》之三

●当孩子参加重大活动前,难以入眠时,最好的表现就是妈妈在孩子的床边陪他入睡,睡前给他讲故事,陪他阅读他喜欢的书籍,疏解他的压力,直至孩子入睡再离开。

●当孩子参加重大活动表示胆怯时,妈妈不能不以为然,既不能训斥他胆小,也不能表现得比他还紧张,这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导致他无法正常发挥。

●最好的表现是对孩子说:“爸妈在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如你呢,不用担心。”这时,孩子心里会有底气,他会发挥得比平时好。

全文详见26卷《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P40


【】晓岩收集整理】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