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莘庄--沁春沙龙报道(2)陪伴智慧系列

9年前 [05-13 17:04 周三]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 

上海闵行家庭教育志愿者学习第七十二期读书沙龙报道 

----沁春第2       撰稿人:刘芝 

上海闵行区家庭志愿者沙龙学习的目的旨在唤醒家长来学习家庭教育,改善孩子的生存环境,帮助家庭走向和谐,改变一个家族的命运。沙龙活动自开展以来,得到了闵行现代家庭教育协会和闵行鲁冰花家庭教育项目的大力支持。家庭教育学习沙龙采用了《不输在家庭教育》这本书为读书教程,家长轮流读书,针对书本发言的方式进行学习。分享者不抱怨、不指责,紧紧围绕书本找到书中的精华和感悟最深的语句进行陈述,听者不点评不建议,仔细聆听伙伴的感悟,在学习中引起共鸣,吸取书本的精华,进而触动内心,改善行为,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素养。指导师学习以现代家庭教育专业化网络课程学习分享和指导师团队建设为主,学习结束进行分享并上传博客。 

沙龙策划:中华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上海闵行团队 

沙龙主持人:刘芝-中华家庭教育指导师 

沙龙时间:2015510日周日13:30-15:30 

沙龙地点:上海闵行沁春园三村居委会 

学习内容:《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23卷 

1、卷首语:孩子呼唤我们的改变/朱文一 

2、《陪伴孩子需要智慧》之二:用故事陪伴孩子成长/幼教网 

3、《陪伴孩子需要智慧》之三:教你陪孩子玩自发的运动游戏/练丽丹 

4、《陪伴孩子需要智慧》之四:用倾听表达关注孩子/杨文 

5、《陪伴孩子需要智慧》之五:最好的教育是一起吃饭聊天/史前格 

6、《陪伴孩子需要智慧》之六:其实有时家长可以放手/水亦田 

沙龙学习,以集体学习的方式,读书的形式,让父母们重新进入课堂,目的就是:共同学习、促进、自省、提高!指导师沙龙学习为了让自己成为孩子的育人专家做准备。 

以下是几位参与学习的家长的精彩分享(按提交顺序编辑): 

分享人:刘芝 

莘庄-沁春第二期沙龙结束了,当我坐到电脑前,分享读书感悟时,冲击我内心的不仅仅是今天共修的文章对我的触动和启发,更多的是感动和感恩。 

201553日,莘庄-沁春读书沙龙正式开始了。我作为发起人,为了能把读书沙龙开好头,我认真学习《不输在家庭教育上》读书沙龙宗旨和规则,目的是言简意赅地把它呈现给自愿前来学习的爸爸和妈妈们。因为在这宝贵的2个小时内,我更愿意把时间留给大家读书、自省、感悟、力行和改变。记得上学的时候,最不喜欢写作文,每当写作文时,都会把目标放在如何达到规定的字数上,而把立意和文采等更重要的文章灵魂内容摆在次要的位置。而慢慢地,我发现,想用最短的文字,把一件事情用现代文表达清楚,还真不是一件易事。为此,我在家模拟演练开场白,记录时间,并回放音频,剔除多余的口头禅,希望自己真的可以像老师们一样,不紧不慢地娓娓道来,而不是生硬地背诵沙龙规则。在这个准备的过程中,我没有感到丝毫倦怠和厌烦,而是透过学习,看到自己的进步,内心升起感恩之心。感恩主动前来参加的家长朋友们,在根本不了解我是谁,我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我要带他们走向哪里的情况下,踊跃报名参加学习。是你们成全了我,加深了我对读书沙龙的理解和认同,督促我成为一名边学边干的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的传播者。 

为了能够深入领会《不输》23卷,我上网多次学习周玉萍老师的《不输》23卷导读。我们是成年人,靠外力改变是非常困难的,多年的习性,一定是要从思想观念层面上认同,才有改变的可能性。我透过学习和思考,悟出一个学习的次序问题,也就是学习哪篇文章,能快速触动家长们的心。于是,沁春沙龙第一期决定从卷首语《孩子呼唤我们的改变》等四篇文章切入。在我们谈论如何陪伴更智慧之前,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思想观念层面的问题,就是要真正认识到陪伴的重要性。就像顾老师多次提到的价值观取向问题,不能把事业凌驾于家庭教育之上,当我们认同这个观念,我们就会安排时间陪伴孩子,挤出时间透过学习提高家庭教育素养。很多问题,当我们从思想层面认同后,后续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今天第二期沙龙,最让我感动的是仅仅参加过沁春1期《不输》沙龙的两位妈妈,亲自给我们讲述在过去的一周中,自己改变了一点点,就使得孩子像变个人似的。孩子的变化,更加激起妈妈的学习热情,甚至于爱人都会帮助妈妈克服困难,把妈妈解放出来,被“赶到”沙龙来学习。如此神奇的学习之旅,让我内心倍感愉悦。朱麒麟爸爸的分享也非常感人,他本来是抱着寻找速效药,快速培养出一个好孩子的初衷而来的,而短短的两个小时,就改变了他参与的初衷,他知道家长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须要实现自身的二次成长和飞跃。 

记得顾老师在荔枝电台中“您这样研读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了吗?”一文,告诫我们:“希望广大家长参与并带头组织广大家长参与到这样一个很有含金量的读书活动中来。”我是实践者,更是读书活动的最大受益者。 

我品尝到了我力行“我帮你”这个念头带给我的生命能量。一念之间,鼓起勇气发起沁春点的读书沙龙,就使积极参与其中的家庭受益,除了感动,更多的是感恩,感恩坚持参与读书的爸爸妈妈们,感恩沁春居委为我们提供的场地,以及为此默默付出的人。 

 

分享人:郭诗丽 

孩子需要我们的陪伴,是第二期沁春家庭教育读书沙龙的主题。学习之后更深刻地发现自己不是一位合格的妈妈。由于家庭原因,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我没有给予孩子充沛的陪伴,大部分时间都是老人带大的,使得孩子哭着非要跟奶奶睡。作为母亲的我深刻地体会到自责和内疚。 

孩子的0-20岁是家长给予陪伴的重要时期,而0-3岁更是黄金时期。妈妈已经错过了孩子最渴望的陪伴期。其实这些大道理我本来就懂,只不过在没学习之前体会不到问题的重要性,以及陪伴缺失对孩子各方面的负面影响。 

读书沙龙的目的是改变自己,改变心态,改变观念,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孩子的心有一天会跟母亲贴得最近。 

 

分享人:侯金莲 

参加完家庭教育志愿者的培训课程2年了,虽然感觉自己有了一些进步,但在处理一些具体的事情时,发现自己还是有点情绪化,还是经常发现孩子有许多毛病、问题,总感觉哪里还是不对劲,我需要重新回炉。于是在一拖再拖后今天终于走进了沙龙课堂!当刘老师给我们重申沙龙的“不抱怨、不指责,多自我反省”的原则时,当她带我们朗读"不输"的卷首语"孩子需要我们的改变"时,我脑子中忽然闪过"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要想孩子改变自己先要改变!"是啊,在这两年里我怎么慢慢地淡忘了这个基本的认识和理念呢?随着以"陪伴"为主题的一篇篇文章的朗读,与孩子相处中一些不愉快的片断也一一浮现在我脑海中:她经常会在我正在做其它事情时嘟个嘴像刚会说话的宝宝一样冲我"妈、妈、妈……"的叫个没完,我会说:"你已经是个豆蔻小少女了,不要再做婴儿做的事情啦!"可她依然如故;她明明可以很好地打理她自己坚持留下来的长发了,可她时不时地会"求求"我给她洗洗头、吹吹干;她还会经常问我:"妈妈,我爱你!你爱我吗?"我要么敷衍地说"爱爱爱……"要么说:"当然了!",而她似乎总是感觉不太满意……原来是我给孩子的陪伴和关注太少了,她企图通过扮作婴儿的可爱状来吸引我的注意力;她希望通过我帮她做点事情来感受和验证一下我对她的爱;她甚至直接用语言来求证我是否真的爱她,而我总是表现得那么的勉强、敷衍和含蓄……她就差没问出来:"你说你爱我,可我怎么一点都感受不到呢?能不能把你的时间分点出来陪陪我让我感受一下你的爱……" 

任何学习包括家庭教育的学习不是一次性的,因为做出改变需要不断的思考和反省,需要和自己的不良习惯、惰性做斗争,对上班比较忙碌的上班族来说孤军奋战是比较难的,很容易懈怠和不知不觉地放弃。现在一切变得so easy,你只需保证每周来读书沙龙,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敞开心扉沟通交流,相信改变和收获即在前方! 

爱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关注,而体现关注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倾听和陪伴。倾诉是孩子的一种需要,更多的时候,他需要的不是言语的交流,而是交谈中和父母的亲密感。

 

分享人:史春华 

最近有点忙,每每在读书沙龙报名了,但到了时间却抽不开身,参加不了。今天是第一次参加闵行-沁春读书点的活动,我在想无论如何我也要去,结果因路不熟迟到了,刘芝老师的开场白我没听到,但幸好读书没耽误! 

 今天读了《不输》的《陪伴孩子需要智慧》系列,这个系列的文章我是第二次阅读,这次阅读还是有新的感悟。 

《陪伴》之四提到“人的倾听状态有五种:一是心不在焉地听;二是假装在听;三是专注地听;四是把自己想象成对方,设身处地地听;五是创造性地倾听,从语言、动作、表情到自己的内心,都在理解中倾听。”我是一个有工作的妈妈,朝九晚五的工作还是挺忙的。我尽量不把工作带回家,也不把工作情绪带回家,但我回家还是有很多家务要做。每当在做饭做菜时,孩子有话要说,我就没时间听他说,孩子想说话的那种热情洋溢的情绪也被我打击了。我和孩子商量能不能等妈妈有空的时候再说呢?孩子有时候会体谅一下,但更多的时候就开始闹情绪,不再愿意说给你听。我的做法是充分运用这五种倾听的方式,满足孩子愿意说给你听的情绪。忙的时候“假装在听”,或商量一下等有时间了再听;有时间的时候就“创造性地倾听,从语言、动作、表情到自己的内心,都在理解中倾听。” 这样做岂不两全其美,孩子的情绪照顾到了,我的家务也顺利完成了。 

《陪伴》之五提到“最好的教育是一起吃饭聊天”,而美国教育学家莎莉·路易斯也曾提到“得高分的孩子都经常与父母一起吃晚饭”。第一次阅读时,我觉得餐桌上吃饭时说话会有碍健康,且小时候的家规也不允许吃饭的时候说话。在仔细阅读后,我发现文章中所说的吃饭聊天应该是指说一些轻松的话题:“或一篇报道,或工作上的事,或朋友的谈话,或一个笑话。”因为“这些对话,虽没什么微言大义,不用每场都贯彻教育意义,餐桌对话重在心灵养护,重在气氛。”吃饭聊天也不提倡说些教导性的话语,因为“谈话再多也不嫌多,谈话变成教导,再短也嫌长。” 

“家庭是温馨松弛的场所,训戒越少越好。如果每句话都暗藏教育目的,总是试图灌输道理,这种谈话一定会令孩子望而生畏。” 家里吃饭的时候,因为我不愿意聊天的习惯,只剩下先生训戒孩子的话,孩子其实真不愿意吃饭的时候听训戒,快速地吃,快速地离开餐桌……第一次阅读完后,我想可以用轻松的话题引开,让先生说些开心的话题,让孩子聊聊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这样的餐桌聊天应该皆大欢喜的场面。 

其实,往往因为我自己先改变了,才有了家人的改变;因为家长改变了,才有了孩子的改变。坚持是美德,读书周周见! 
  

参加人员:刘芝、周晓兰、陈晓容、郭诗丽、陈月霞、王新春、侯金莲、吴慧敏、史春华(共计9位家长,1位小朋友,以签到顺序为准) 

沙龙智囊团核心团队成员: 

沙龙策划支持:中华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上海闵行团队 

家庭教育志愿者核心成员: 

    钱丽群          刘方莉           毛卫红 

卢民和      谢太明  张亚光  潘志明  吴肇锋  魏孙通


 


 



石宣家庭教育

返回

您尚未登录系统